第九十六章 :堂课

A+A-

    衍庆宫位于皇宫东北角,平日里只为放卷本所用,今日却集结了一群儒法道大家。

    所有人都已经落座,太监侍女给众人倒了米酒,副坐上却还空着。

    皇帝垂眼看了眼空着的副坐,等得不耐烦,问:“太子怎还不来?”

    皇帝的话音刚落,太子才姗姗来迟,跑到副坐上。

    那一众大家面面相觑,面上不禁露出各种神态。

    皇帝觉得实在是颜面无光,一拍桌子,质问道:“怎得来这么迟!”

    太子赶紧躬身赔罪,:“儿臣知罪,昨日夜里为父皇点政务,实在是太困乏了。”

    皇帝挑了挑眉,嗯了声,侧过身子,懒散的倚在案上,:“那就开始吧。”

    首先发话的是尊崇道家黄老之术的净道子,他拱了拱手,瞥了眼上师,:“陛下,黄老之学,要旨在清静无为,顺应天道,以无为治天下,这也是我大昱国的治国之本。”

    “嗯,没错。”皇帝点头。

    净道子点了点头,反问道:“那无为而治是如何治?”

    吴王赶紧答道:“省苛事,薄赋殓,毋夺民时,公正无私,朴素节约。”

    净道子点了点头,给吴王投去赞赏的目光,:“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无为在不尚贤,不尚争,不扰民,不滋事,那如今陛下可遵循无为治国?”

    净道子话中的意思多有质问皇帝的意图,皇帝有些不大高兴,拉着脸。

    太子道:“道家尚无为,崇尚自然,顺应天意,当今我大昱不就顺应了天意。”

    净道子捋着胡须,问:“太子这话,老夫不懂了。”

    段石玉盯着净道子,着实替他捏了把冷汗。

    太子回头,看了眼皇帝,:“修仙阁不就是为尊尚仙道。”

    净道子冷哼了声,指着上师,骂道:“方仙道着我黄老道学一门的名号,实为歪门邪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企图长生求仙,破坏人本,乃是……唔……咳咳!!!!”

    净道子到这,气的一张老脸煞白,止不住的咳嗽。

    衍庆宫所有人脸色都不好看。皇帝气的满脸通红,上师板着脸,眼神愤怒。太后听得哀声叹气,太子吓得直看皇帝的脸色,似乎只有吴王在认真思考。

    皇帝终是忍不住,一拍桌子,刚要开骂,儒学大家刘文公赶紧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流贼四起,实为礼仪不整,朝纲之乱。”

    皇帝唿出一口长长的气,对着净道子翻了个白眼,看向刘文公,问:“那依刘文公的意思,当如何?”

    刘文公松了口气,:“周朝共传30代37王,历经798年,周没立法,如何历经这么多年?”

    刘文公刚要继续,吴王断他道:“周公行礼,以礼制国,分皇权,王权和民权,各阶层行使不同权,礼器,祭祀,用鼎,车骑,服饰,礼玉各不相同,分权治之。”

    刘文公点头,:“正因为这种礼制,行使三权的人各安其职,不逾越。可自周分七国之后,礼崩乐坏,民想当官,官想当王,王想称帝,没有把礼贯彻人心,心被欲望驱使,才使得流贼作乱。”

    吴王点了点头,称道:“刘文公,的有理。”

    太子亦是点头,不知道听没听懂。

    段石玉暗自冷笑。心刘文公不过如此而已。他喝了口米酒,目光看向祁王爷。

    祁王爷对段石玉摇了摇头,让他不要作声。

    刘文公这席话不过是为了替皇帝逃脱责任罢了,着礼制的名号欺压下层。净道子听得直摇头,拍了拍衣襟,大声道:“荒谬!如若上位者的作为不当,致使民不聊生,还要民以礼相待?如果真是如此,我太祖皇帝当初起兵伐无道凉帝,是不是行为不当?”

    刘文公擦了把汗,一脸的无奈,他一个劲给净道子使眼色,但是净道子已经火气上头,眼里谁也没有。

    皇帝对这个净道子心怀不满,他一听这净道子话,就不耐烦。刘文公与净道子没扛上一会,皇帝就领着上师出了衍庆宫。

    皇帝没直接砍了净道子的人头,段石玉和祁王爷都暗自庆幸。

    皇帝都走了一个时辰了,净道子仍在和刘文公争辩。这一场堂课,几位皇子基本上插不上嘴。

    皇帝更是听得心中烦闷,便去了茯苓贵妃处。茯苓同样喜欢庄子,但她从不与皇帝争论治国之道,只与皇帝些逍遥乐事,庄子梦蝶,泉涸,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皇子从茯苓这又忘乎所以,心中充满着对仙界逍遥自在的向往,这才心情好些。但是半夜里突然一阵妖风袭来,妖风把门吹开,呜呜泱泱的一群乌鸦怪叫着闯了进来,惊得皇帝险些一命呜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