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波云诡异的朝局
如今两个深宫里的额娘,是大事情听四阿哥的,事情听十四阿哥的,这件事情不大不吧,十四阿哥办成了,那就都听十四阿哥的。
敏嫔写了信给两个女儿,叫她们不要担心,父子间的事情,让他们父子去解决吧!
倒是洒脱哦,这一点,十三阿哥很像敏嫔。
德妃不仅写了信,还去见了宜妃,宜妃也给十三公主写了信。
德妃、宜妃和敏嫔还托十四阿哥弄了几车东西,送去给两位公主。
十四阿哥干脆,给所有在蒙古草原的公主,都送了五大车的东西,跟批发似的,都是京中有名的玩意儿。
然后就到了四阿哥的生辰之日。
十四阿哥给他庆生,所有人在永和宫吃了一顿饭,不过,后来他们还是去了坤宁宫。
坤宁宫因为没有皇后的关系,这里除了举办祭祀大典,平时供奉的都是三位皇后的神位,四阿哥给孝懿皇后上了香。
不过十四阿哥给每一位皇后都上了香。
进入冬月,朝堂上的气氛有些诡异的平静,没人提太子,没人直郡王。
大家仿佛是冬眠了一样,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静,十四阿哥去看过康熙两次,陪着他用膳,去御花园看冬月里最早盛开的梅花。
“今年冬天够冷的,本来京城附近该有雪灾的,但是你那里冬天用人太多了,很多百姓都去了你那里做工,有了钱粮炭火,百姓们就没有冻饿而死,你很好。”康熙穿着厚重的裘皮,走在盛开的梅林之间,身边只有十四阿哥陪着,身后跟着几个贴身的太监。
“是皇阿玛洪福齐天,大清的官员们也很努力,这才有这个好结果。”十四阿哥笑了笑:“何况,儿臣这可是买卖,算不上是做好事儿吧。”
“你啊,永运都是不贪功。”康熙乐了:“你那烤全羊的店铺,算在哪儿开啊?”
“在京郊吧?那东西烟气大,开在城里头不合适,恐怕一烤全羊,就该让水火队的人疲于奔命了。”十四阿哥苦笑了一下:“这还是我哥的呢!”
水火队,古代的消防队。
“那麻辣店呢?”
“麻辣店买卖的都是吃,开在内城四家就够了,开在外城十二家。”十四阿哥道:“毕竟外城人多,儿臣还想在直隶那边建个养殖场,养兔子,养鸡和鸭子,另外还想等这个麻辣技术成熟了,可以往其他地方发展,这只是一个吃,不过很赚钱,养了鸡鸭鹅,还能消灭一些蝗虫……。”
生态养殖么,十四前世没有经验,但是他看过不少相关的报道。
他跟康熙聊了聊关于这个生态养殖的问题,让康熙很感兴趣。
这种关乎民生的问题,是康熙最重视的那种。
了很久,十四阿哥才告辞离开。
只是第二天,十四阿哥才知道,年羹尧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他爹去世了,然后他就跟他大哥分家了,貌似闹得很不愉快。
可惜,十四阿哥现在顾不上年羹尧了,只能派人送去了丧仪,因为朝堂上有了新的动作。
康熙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将内务府的一半差事,交给了八阿哥去管,另外,还给十阿哥找了个活儿:她把十阿哥派去了吏部历练。
十阿哥自己都是发懵的好么。
他好好地贝子当着,闲散人士一枚,突然给他仍去了吏部!
另外,十二阿哥也被康熙派遣去盛京祭祖,代表的还是康熙本人。
更有朝中不少人员的调动,上升的,下降的,外派的,京中一时之间,离别宴更是频频地开。
还有不少在外领兵的将军,被康熙调动回来,戍卫京师。
而五城兵马司跟九门提督都换了人,换上了康熙的亲信。
江南朝贡的东西送来了,同时来的还有曹颙。
他一来就拜访十四贝勒:“奴才给十四贝勒请安。”
曹颙经过了一年多的锻炼,仿佛长大了不少,人也沉稳了许多。
“怎么是你来送贡品?快起来吧!”十四阿哥跟他还算交情好,主要是看在曹大神的面子上。
“谢贝勒爷,奴才是来进京交账本的,同时也想请贝勒爷看看奴才的成果。”曹颙的账本自然是交给康熙的,但是他有别的问题,想要请教十四贝勒。
“那你就在这里住下吧,你家那别院年久失修多年,你一个人在外面也不方便。”十四阿哥很体贴:“何况来了我这里,爷倒要看看,谁会找你麻烦。”
曹颙笑容一如既往的憨厚:“嗯!”
他现在负责十三行的事情,这是一个油水很大的差事,但其实他并没有贪污受贿,而是熟悉十三行的运作,以及跟海外的关系。
甚至他坐了海船出海,晃晃悠悠的一开始吐的稀里哗啦,后来慢慢的就习惯了。
十四阿哥用火锅招待了曹颙,而曹颙也带来了一些海边的的特产,其中有冻着的海鲜,用来涮火锅不能更棒了。
“你这海鲜是怎么保持冻着过来的?”十四阿哥很好奇。
“用硝石制冰,然后镇着运到江北,此时江北已经下雪了,再换这边真正的冰雪覆盖上,再运过来即可。”曹颙道:“南边海鲜便宜,北边卖出来天价!不过很少有人爱吃海鲜。”
“这个可以理解。”十四阿哥眼珠子转了转:“但是我的火锅可以啊!”
火锅的包容性很强大,什么牛羊猪肉的,连内脏都能涮着吃,何况是海边带来的,海鲜火锅也很美味的好么,端看做海鲜的手艺。
其实内陆地区的人不吃海鲜是错误的认知,其实他们只是不会做而已,做海鲜必须要祛除腥气,要放大量的葱姜蒜和胡椒粉,或者海鲜必须要清理干净,用白水煮过之后,蘸合适的海鲜酱油来吃。
“要是真的可以的话,那海边的渔民们也可以赚钱了。”曹颙笑着道:“冬日里捕鱼危险又辛苦,我只希望他们能多赚点钱养家煳口。”
“那你回去也看看,十三行那边,可以在冬天倒腾海鲜来京城,那可就更好了。”多条路子赚钱,总是好事儿。
曹颙对火锅也很喜欢,他觉得完全可以在南方开几个连锁,尤其是十四阿哥跟他了海鲜火锅的事情,他就更上心了。
不过更让他开心的是,他住在十四贝勒府,一般人想找他,也不敢找上门来。
什么三阿哥的门人,八阿哥的奴才的,都不敢轻易来十四贝勒府。
倒是省了他很多麻烦,甚至连一些大臣们都不敢,这个时候可敏感了好么。
而十四阿哥则是带着曹颙,进宫去给康熙请安,顺便奉上账册,这些是曹颙除了掌握的之外,还有一些他的提议。
“十三行的人还听话么?”康熙看到收益比以往可是涨了不少,不由得对曹颙另眼相看。
到底是奶嬷嬷的亲孙子。
“一开始他们老实,不过后来就想在账目上做手脚,可是这新式记账法,没人熟悉,他们也察觉到了,这记账法他们不擅长做手脚,只能这么干看着奴才赚钱。”曹颙恭敬地道:“后来他们发现分成没少,加上奴才办事公允,他们才被奴才收服,只是还有那么几家死硬的挺着,不管他们能不能被奴才收服,奴才都不会给他们伸手进账本的机会。”
这种新式记账法,一目了然,想要作弊都难。
何况那几户都是贪得无厌之辈,曹颙也不是绵羊,他在南边儿也是有用过铁血手腕的时候。
“朕知道了,你办的很好,在这里过了年再回去吧,就在十四府上住着,他那里好东西多,吃的喝的,玩的用的,不用跟他客气。”康熙知道十四阿哥跟曹颙感情好。住在一起也方便,十四贝勒还能给曹颙当当挡箭牌。
“奴才谢万岁爷恩典!”曹颙开心了。
而康熙在见过了曹颙之后,又把朝中几个广东籍的官员,给明升暗降,调离了京城!
京中的人更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现在大家都希望,康熙的心情能好起来。
可惜,他心情还是没有好,而且朝中无人再提及太子和直郡王,连八阿哥都老实的去管理内务府。
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了腊月,腊八粥喝了,而且今年第一个赏赐腊八粥的人,是十四阿哥。
比起每年都是太子爷或者直郡王,十四阿哥异军突起啊!
而经过艰难的跋涉,十四阿哥派去蒙古的人终于回来了。
带回来的消息还好:“两位公主都很好,额驸们也表示,京里的事情不会牵连到公主,何况,他们还要跟您做买卖呢!”
“那就好。”十四阿哥点点头:“只要她们好好的就行了。”
十三阿哥这事儿也急不得,康熙现在有点喜怒无常,索性跟十四阿哥还是很要好的,没有迁怒他的意思。
等到了过年的时候,康熙也没提太子,更没提直郡王,这一年,两位从斗到老的兄弟,都没有出现在人前,包括十三阿哥在内。
正月初九,十四阿哥的寿辰,康熙一口气赏赐了十四阿哥八两大车的东西,包括一车子的银子。
而这一夜,康熙是宿在德妃这里的,德妃提及了十四阿哥的婚事:“这一年大二年的,他哥哥孩子都满地跑了,他还孤单一个人。”
“活佛了,十四不宜早娶。”康熙板着脸,了一句话,德妃就再也不提此事了。
敏嫔也来给康熙请安,康熙对敏嫔的“知情识趣”还是很满意的,尤其是她还有两个公主扶蒙。
倒也没有迁怒的意思,还赏赐了敏嫔很多东西。
这一下子,宫里的风向又变了……。
朝中的局势,这么僵硬着也不行啊!
第一个试图破冰的就是三阿哥,他虽然被康熙训斥,又停了跟十四阿哥的分成红利,但是三阿哥是什么人?越挫越勇啊!
大新正月的,刚开笔,他就报了个喜讯出来:《古文渊鉴》成书了!
康熙总算是有了点笑模样,将此书刊印,颁赐廷臣,及于学宫。
可是二月份,康熙就下了一道圣旨:严禁太监与各宫女子认亲戚、叔伯、姐妹,违者置于重典。
认干亲这事儿,宫里屡禁不止。
第一是宫女都是在旗的,或者满人出身,本来七拐八弯的都是亲戚,这是不争的事实。
第二就是太监没后,认个干儿子什么的,完全是一种心里安慰,梁九功有十几个干儿子,李德全有几十个,就连年纪轻轻的魏珠,都有八九个干儿子给他效力呢。
这道圣旨一下,宫里就都乱了。
谁没个干亲啊?
就连十四阿哥这里都有些人心慌慌了。
“谁有干亲的都断了!”十四阿哥只好跟大家道:“出嫁回来的青莲跟青梅,都将事情管起来,那几个跟宫里有干亲的都老实一些,我看我哥那里可是有人被送去了慎行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