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提议 去做一出戏

A+A-

    这次与宴者的座次, 宫中早就已经安排好了。

    王恢与韩安国两位有功大将被分别安排在了刘彻左右正座上,其余人则按照官爵高低依次排了下去。

    当然,照顾着刘彻的私心, 卫青明明官爵都低, 却没有被安排得没有太偏僻。

    只是到底也比不上家室底蕴极厚,就在王恢旁边安置下的平阳侯位置。

    因此三个孩子只得暂时分开了。

    曹盈与曹襄走向替平阳侯安排下的坐席, 那里曹寿与平阳公主正欣喜地等待着他们。

    曹寿向曹盈伸开手作出一副要抱她的模样:“盈盈来,让爹爹仔细看看你。”

    娇俏的女孩便乖巧投入了父亲的怀抱, 仰脸向曹寿:“我都好,爹爹你呢?”

    他身上的药味似乎比从前更浓了些, 苦涩的药味混着浅淡的熏香并不难闻,却勾起了曹盈的担忧。

    “我能有什么事儿... ...”曹寿的大手将女儿的拳头团在掌中揉了揉,笑着宽慰她, 却被平阳公主断了。

    “你还好意思呢,前几日我才抓到你起夜看文书。我就疑惑你是如何虚弱下去的, 闹得医师都给你加重药量了, 原都是你自己作的。”

    平阳公主没从曹寿那儿抢到抱着女儿,却发现曹襄的衣袍不知在哪儿被钩破了线,没好气地给了这个猴儿一脑瓜崩。

    转头又听见曹寿理所当然地向曹盈谎,念起自己夜里抓住曹寿在书房中掌灯熬夜, 平阳公主便更气了:“往后我都不会再睡那么沉了!”

    曹寿脸上划过无奈和尴尬的神色, 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又向两侧看看,发现还无人注意到自己被妻子训斥, 才缓缓松了一口气。

    他低声歉道:“阿慧,当着孩子面呢。这也不是是家里,别拆我台了吧, 咱们回家慢慢。”

    平阳公主也晓得这场合不对,只是“哼”了一声,摆出一副回去再来算账的模样。

    不过曹寿暂时算是在她这逃过一劫了。

    他低头刚想继续逗弄女儿,就见娇娇女儿也严肃着张脸,嘴撅着气呼呼地道:“爹爹原来这么不爱护自己。”

    这下曹寿就答不上话了,眨眨眼有些出神,只觉得这家里一大一两个心肝都像是要向自己讨债。

    暖心归暖心,但是闹得曹寿羞耻得脸上都要烧起来了——特别是他发现王恢已含笑向自己这边看热闹了。

    偏才遭了平阳公主训的曹襄见父亲惹了母亲和妹妹的怒,还要过来添一把柴。

    他背手身后,装作一个大人般,摇头晃脑向他叹气道:“爹爹,你医嘱都不遵,真是连盈盈都不如了。唉,多照顾自己吧。”

    曹寿听他教育自己又气又好笑,骂道:“混子,合着你就怕你娘亲,不怕我。自己闯了那许多祸,还敢来调侃我。”

    一家人虽因着曹寿不看顾好他自己而恼了一阵,但着着便又嬉笑和谐了。

    而霍去病自进入殿内就安静地在卫青身侧坐下了,遥遥量着其他大臣。

    刘彻还未到,殿内诸公正热热闹闹地着话,围拢着王恢与韩安国讨论着这一场大胜。

    王恢与韩安国都是有分寸的老臣了,知晓刘彻心理其实真正想用的还是年轻人的,所以完全不吝于将卫青的功劳给引了出来。

    卫青确实有功,经他们夸夸,也算是向刘彻表态示好。

    众人悟过来,卫青本就有一位为刘彻绵延后嗣的姐姐,自己又有实力,正是应结交的对象。

    平时卫青忙于军略不参与宴会,也唯有今日这样的大宴才能将他逮来了。

    可不该错失机会。

    于是就有许多人端着盛满酒水的杯盏去恭祝卫青这将崛起的新贵,试图与他交好。

    卫青应对军事的时候游刃有余,但是对于这些恭维祝贺的言辞还应付不太来了,只得干巴巴地也了几句祝福语附和对方。

    然后别人向他敬一杯酒,他就闷下一杯酒作道谢。

    宫中酒液入口回甘,为着不让朝臣醉倒发起疯来,酒劲都不大,但是也禁不住他这么一口口地往下闷。

    不一会儿他的颊上便呈酡红色了,神情也迟钝了下来,可又不好放下杯盏不再喝了。

    先前那些高位大臣敬给他的酒,他都喝下了,现在突然不喝了,后面来祝他的人怎么想?

    当他狂妄自大?

    霍去病有心帮自家舅舅,果断站起身替他向众人拱手回绝道:“诸位叔伯,我舅舅酒量差,多谢你们的心意了。”

    见他们脸色变差,霍去病又补充道:“非是拒你们的好意,只是一会儿陛下若向舅舅问起事来,舅舅混沌答不上,怕陛下生恼还要牵连各位。”

    这番话由卫青来不太合适,显得他过于托大,如同显摆他在刘彻心中地位。

    但霍去病年纪,并不会因此就惹来众人的猜疑恶感。

    围拢而来的大臣们被霍去病服,虽然心中有些依依难舍,但也只分别向卫青告知了自己的名字,下次过府拜访,便离开了。

    卫青望着人群散去松了一口气,笑向霍去病道:“还是你聪慧,一会儿我就去向姐姐夸你。”

    三言两语竟然就能将人和气地走。

    如果换了卫青自己来,即便强逼着自己开口,怕也是很难从容应对这些常年玩弄心计口舌的同僚的。

    “多亏了陛下教得好。”霍去病跟着刘彻可学了不少帝王的厚黑学,还是能稍微揣摩朝臣们心思的。

    且他本就是刘彻的学生,被刘彻教着对刘彻的感情都只是敬,丝毫不会畏惧这些年岁大他几轮的官员,与他们平等话也就没有心理负担。

    宴上又邻席之间叽叽喳喳讨论了一会儿,终于听宫人唱名道是刘彻的乘驾已经快到了。

    殿内便一瞬之间彻底安静了下来,都等着这场大宴真正的主人出现。

    刘彻便在这样的气氛中挽着盛装华服的卫子夫出场了。

    卫子夫这一次扮得属实华贵,三根精心雕琢的花蔓缠枝簪挽起了她乌黑的发,一件透亮的玉质扇点缀在发中,还别了两颗鲜红如鸽子血的宝石着色。

    今日她也没有穿往日素色的衣裙了,应是刘彻赐下了件深蓝缎面外袍,上绣大片锦簇芙蓉花。

    刘彻善识美人,配的这一套服饰让卫子夫穿了让她的气质与往日完全不同了,就连卫青看了都没能立刻反应过来这是卫子夫,更勿论旁人了。

    甚至有错将她当作是皇后阿娇的,冲动下差点拜倒道贺,还好身旁有人瞧出了不对,给他拉住了。

    在场并非所有人都见过阿娇,但是阿娇的性格娇纵跋扈却是京中皆知之事。

    眼前华服美人富贵归富贵,却是垂首不敢向众人看来,错后刘彻半步乖顺得很。

    怎么可能是阿娇。

    只是这样的场合,能与刘彻携手入场的除了阿娇外还能有谁呢?

    也只有如今刘彻最宠爱的卫子夫了。

    猜出了她的身份,四下又声地议论起来了。

    凯旋大宴上刘彻带宠妃出席实在不合规矩,但又没人敢提出来坏了刘彻的心情,便只能眼睁睁看着卫子夫就座刘彻身侧。

    “诸位。”刘彻手向下压了压,将细微的嘈杂议论声彻底止住了。

    他不为带卫子夫来这件事多做解释,只是举起手中杯盏向王恢和韩安国先敬了一杯:“此次朕要谢两位将军。”

    王恢与韩安国连忙站起身以杯盏回敬。

    君臣互得了一阵,其他臣子也趁机对他们好一阵吹捧,刘彻终于起他这次大宴真正的目的了:“南征既胜,朕想要一鼓作气再继续对付匈奴。”

    先前的恭贺声一下就全消失了,谁也没想到刘彻竟然还想,对付的对象竟还直接就是百战无败的匈奴人。

    这下在场一些原本就不赞同出征匈奴的人就坐不住了。

    即便需要坏了刘彻的心情,他们也不得不提出这件事的不现实了。

    刚刚升任大司农的韩安国自然是最先出头的。

    他撑着地面站起,诚恳道:“陛下,这次南征虽大胜,但是到底是远征,将士们疲累不堪。且容易调用的往年余粮也调用的七七八八了,再要想一场硬仗,以粮道输送粮食,怕是困难。”

    到时候还需他来统算军粮,韩安国嘴中发苦,忽觉得这个时候领大司农这差事对自己并不是一桩好事。

    毕竟刘彻是出了名的难以服,在征匈奴这件事上他们已经辩过了。

    如今也指不上太皇太后来出头压他了,只能自己想办法多谋些时间来预备着了。

    他正着腹稿,琢磨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刘彻将时间延后时,刘彻却道:“韩安国的在理。”

    韩安国忧虑的表情僵在了脸上——这是认同他,愿意不征匈奴了?

    这样也太容易了吧。

    “朕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都在琢磨,如何做才能让我汉军在草原上也发挥出极强实力,一直没有头绪,于是就换了个思路。”刘彻勾起嘴角,笑向韩安国道:“韩卿以为,我们将战场定在咱们汉国中,可否战胜匈奴人?”

    如果不必去草原上战斗,也就不存在迷路、运粮等多重危险了。

    韩安国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忽地灵光一闪,问道:“陛下是想要将匈奴人引入咱们地盘上来关门狗?”

    刘彻还未回他,一旁的王恢就已经称是了,喜向刘彻道:“陛下如果是这样想的,臣那里还确有人选可以完成这样一个计划。”

    “哦?”这倒是个意料之外的惊喜,刘彻问道:“王恢,你仔细。”

    该如何做,其实刘彻也没有完全的章程,还是需经过和臣子们的讨论的。

    王恢因自己与刘彻想到一处去了,颇有些自得地道:“朕于马邑城有一好友名聂壹,是马邑关隘的县尉。他熟知匈奴事,认识不少匈奴人,也有报国之心,如果陛下想要将匈奴人引诱入国中对付,不如就吩咐他去演一出戏。”

    “马邑城?”刘彻微有些动心,他原本其实没有想要劳军立刻对付匈奴人的意思。

    毕竟这个计划还没有讨论过,他也想着让国中士卒修养一阵再行作战,怎么样也是需到来年开春的。

    但是没想到王恢立刻就给出了人选,还向他道:“以臣之见,这件事不应再拖延了。再有两个月便该入冬了,匈奴人于这个时候都是要犯边劫掠的。如果让我那好友以马邑关隘为诱饵,很有可能就让那匈奴单于动心。”

    “那推迟到明年秋末,也不是不行。”韩安国见刘彻被得有些动摇了,连忙插言道:“如果只是要一个合适的季节,怎么能比得上让士卒们卸甲耕种来得重要呢?”

    为着南讨闽越国的事,已经错失了很多时间让人去收获食粮了,再不让士卒们归家收获,今年大汉国的收成怕不是只有往年的零头了。

    听了他的话,王恢立刻反驳道:“韩大人,无人收获自然可以由咱们朝廷出钱雇佣人去帮助。但这个时机我们却是绝对不能错失的。”

    “什么时机?今年秋末与明年秋末,还能有什么不同吗?”韩安国眉头紧皱,仍是不愿连续兴起两场兵事。

    “这你就不懂了。”王恢狡黠一笑,道:“那匈奴人也知道咱们才南征过,想要再度开战需要付出的代价极大。所以咱们做戏引诱他们来,他们是不太可能怀疑这是陷阱的。若等到明年,再想做戏引诱匈奴单于到咱们大汉国来,难度就会高很多了。”

    韩安国被堵得回不上来话了。

    确实,想要用这一计就需要保证那马邑城县尉真的能将匈奴单于引进来,才不至于让大汉数十万大军奔了个空。

    刘彻见他们两的争端似乎决出了胜负,心中颇为满意。

    余光瞥见卫青正思考着,便呼了他一声:“卫青,你看王恢这次的提议怎么样?”

    在场所有人的视线便又投注在了卫青身上。

    卫青因先前闷下的几杯酒,面上有些发红,撑着地面站起时也晕了一下身子歪了歪,这才站了起来。

    刘彻忍不住笑道:“你慢些起,朕又不急要听你答。”

    卫青的脸上便更红了些,拱手告道:“两位大人得其实都有道理,单看陛下的选择了。”

    这答案颇有些和稀泥,刘彻不太满意,但眉头还没皱起就发现卫青的话其实还没完。

    “臣方才是在想王大人提到的马邑关隘地形。那里山脉众多,没有大片平坦开阔的地带,这种破碎的地形对于匈奴的骑兵来是极其不利的。如果陛下想要通过埋伏来擒杀匈奴单于,那马邑城确实是一个合适的地方。”

    这种条理清晰的军事分析取悦了刘彻,也让其他人完全没有反驳的点。

    刘彻哈哈大笑出声,没有再问韩安国的意思,直接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王恢所,筹备起在马邑城对匈奴单于的擒杀方案。”

    命令已经下达,在场的大臣们再怎么不愿,也不能当场提出反对了。

    即便是韩安国,也只能够想想看一会儿人散了后,能不能再走走太皇太后的路子来让刘彻收回成命了。

    刘彻见群臣应诺称是,又执了卫子夫的手,笑向她道:“子夫,你这个弟弟属实得朕的心意啊。”

    卫子夫却仍提心吊胆明明英才众多,刘彻却让年少卫青的瞩目,会让旁人对卫青起嫉妒相害的心思。

    且卫青才十四岁,如果刘彻一个冲动让卫青去领兵统将了,其他人怕是没法心服,因此她柔声劝道:“陛下,卫青年少,还不适宜去正面战场。”

    “朕知道。”刘彻本来也没想在这一次埋伏战中用到卫青,毕竟第一次对匈奴人动手,他贸然启用新人,怕是会面对极大的阻力。

    至少太皇太后那边就无法安心。

    他畅想道:“这一次如果能擒杀了匈奴可汗,那大汉就能修养着看草原乱象了。等卫青到差不多加冠的年岁,朕就将兵权给卫青,让他去草原上征讨匈奴。”

    卫子夫这才安下心来,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