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七十二只宁宓 IMO金牌

A+A-

    IMO的六道题分别在两天完成, 这和冬令营时CMO的规则一样,因为冬令营时的考试形式就是参照IMO来进行的。

    宁宓等六个人被分在了六个考场,接下来, 领队老师会把翻译好的试题带给他们, 在四个半时后, 结束第一天的比赛。

    各国的卷子评判都由本国领队给出, 再同组委会协商裁判,最后得出分数。

    第一天的三道题分别是几何、组合、代数, 难度中上,比起冬令营时要更难一些, 但宁宓做的不算困难, 虽然用时更长, 足足做到了第四个时才交卷。

    毕竟是IMO,饶是宁宓再有自信, 也会担心自己马失前蹄, 所以在答完题后,每道题都反复检查确认了三次。

    第一天的考试结束后回到酒店,六个人没讨论试题, 而是各自休息整顿, 早早睡下。

    明天还有一场硬仗要。

    第二日,再度来到考试地点, 宁宓忽然有种不真实感。

    望着进进出出的各国选手,她意识到,今天,就是她期待已久的最后一天。

    宁宓本以为这样有意义的日子会有更不一样的地方,但似乎也没有,即便他们身处最高赛场, 考试仍如所有普通考试一样,正常进行着。

    而她要做的,也只不过是把会做的题都做出来而已。

    想到这里,宁宓忽然就懂了当初顾淮对她的话。

    “做的出,就做,做不出,就不做,数学竞赛不就是做题吗?”

    宁宓不自觉笑了起来,确实啊,数学竞赛不就是做题吗?

    她踏入了最后的考试场。

    去迎接最终到来的试炼。

    计时器再度开始倒计时,宁宓沉着拿起笔,用最平常的心态浏览完三道试题,开始了答题。

    然而,就在她写到第二道题的开头时,意外发生了。

    宁宓和顾淮,互换了。

    IMO考场上,曾经有过两次考试经验的顾淮瞬间理解了宁宓所处的地点。

    他看向已经写了一半多的试卷,人生头一次,感觉到了两难抉择。

    曾经宁宓和他约定过,如果再度考场互换,他不能帮宁宓写任何题,因为这不是宁宓的真实水平,宁宓无法接受。

    然而这个地方不是普通考场,而是宁宓一路努力,才好不容易争取到的最终舞台。

    而且如今的宁宓,在这些试题上的解答能力也绝对不逊于他,甚至有些部分超过了他。

    答,还是不答?

    顾淮提着笔,笔尖在卷子上点下一个墨点,迟迟没有动作。

    场外远远看到宁宓的领队老师有点焦急,一起来的同事面色凝重:“宁宓怎么停下来这么久?是不是遇到做不出的了?”

    “不应该啊……”

    领队老师对宁宓的实力再清楚不过,他翻译过这个题,这个题不是宁宓的盲区和弱点。

    到底怎么回事?

    最终,顾淮垂眸,用笔在纸上书写起来。

    *

    另一边,与顾淮互换了的宁宓,在短暂的无措后,迅速冷静下来。

    她这次互换来到的地方,不是别处,正是和顾淮第一次互换时,来到的顾淮书房。

    书房旁的书架上,有一个地方缺了一处,没有被其他书补上。

    那本来是《数论妙趣:数学女王的盛情邀请》一书所在,被顾淮送给宁宓后,一直没有放其他书。

    或许是看开了竞赛本质的原因,宁宓此时还很冷静,她在想,是不是因为考前想到了顾淮,所以就会互换。

    这也算总结出一条规律了。

    但是,既然她已经坐上了那个考场,接受了本次考试,就断然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哪怕考试结束前换不回去,她也要完成这次的考试。

    宁宓在顾淮桌子上找到草稿纸和笔,将自己记住的题干写了下来,然后开始答题。

    ……

    “这都一个半时了,宁宓到底怎么了?”

    领队老师非常心焦,他眼睁睁看宁宓写了两下又停笔,现在干脆撑着脑袋发起呆来。

    这可是IMO赛场,而宁宓本该是本届国家队的王牌选手!

    他这边转来转去表情凝重,也引起了其他国家领队老师的注意,跟着他的视线也去看,发现了这个似乎已经放弃的中国女孩,都摇了摇头。

    在场只有一些非洲国家选手才会和她一样早早停笔,不过他们往往直接交卷,也不会一直呆在这里。

    “程老师,快看!宁宓她开始动了!”另一位老师拉着领队老师惊喜道,“宁宓好像开始看题了!”

    然而宁宓似乎只是改变了一种发呆方式——对着试卷发呆。

    程老师彻底丧气,不想再看。

    就在他决定再也不关注宁宓情况时,宁宓居然提起了笔,开始答题。

    程老师的眼中亮起了希望。

    但是,现在的时间只剩下一个半时不到,宁宓还能做完吗?

    所有人心中都升起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事实证明,宁宓能。

    不仅能,而且她仅仅只用了十分钟不到的时间,就好像答案已经印在脑子里一样,迅速地完成了试卷,并举手宣布交卷。

    在她被收走的草稿纸上,一个笔力遒劲的字迹这样书写着:

    交给你了。

    一如既往的潇洒,就像最初宁宓那本《高中数学必修一》上的签名一样。

    而写下这句话,并选择相信宁宓的顾淮,在回到书房,看到摊了一桌子、写的满满当当的草稿纸时,也勾了勾唇。

    他们赌对了。

    *

    宁宓在两个半时的时候就选择交卷,而收到工整试卷的领队老师和见证这一幕的其他国家老师都惊呆了。

    由于宁宓引起的动静太大,连考场内的作答者都开始看向这边,但选手们心理素质都非常强,很快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正事上。

    宁宓的试卷被领队老师当场批改出来。

    满分!

    又是满分!

    而且是仅用时两个半时,比全场都要快,历史上只有一个人比宁宓更快,而那个人如今已经是斩获无数奖项,世界级的大佬人物。

    原本本国领队老师批改后,只需要和组委会核对即可,但其他国家领队老师围观了全程,都不可置信,纷纷轮番核对,结果发现,中国的领队老师并没有任何夸张放水,而是宁宓这名选手,真的交上了一份完美无瑕的试卷!

    不仅如此,最后一道数论题更是答得无比漂亮,这道题是他们公认的最难,赛前很多拿到题的领队都预测过,本届中能答出来的人不会超过五人。

    来自中国的老师们看到结果也先是愣住了,而后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学生究竟做出了怎样的惊人之举,又给出了怎样的惊喜时,都欣喜若狂。

    宁宓,从本次预赛起,到正式联赛,再到冬令营CMO,国集两次选拔考试,甚至是进入国家队后的一周测试,直至IMO,拿下了史无前例的大满贯!

    她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数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数日后,所有国家选手成绩都核对完成,在罗马尼亚最大的五星级酒店中,将举行一场激动人心的颁奖仪式。

    各国记者和采访人员纷纷拿到工作证入驻,在会场提前准备好。

    当受邀而来的大会主持人、国际知名数学学者、二十年前的IMO金牌获得者在大屏幕上放出各国的队伍成绩以及总分时,所有人都看到,中国队以一骑绝尘的分数名列第一,而其中,NINMI选手更是以全场唯一满分,用时最短的成绩,让在场的记者们都疯狂了。

    快门的咔嚓声此起彼伏,所有人都在问宁宓这名选手的位置,宁宓在哪里,怎么样才能采访到她。

    然而社恐的宁宓只是躲在休息室里,等待颁奖典礼正式开始。

    “你怎么不出去,外面可热闹了。”领队的程老师现在心情非常好,看宁宓简直像看自己亲生孩子一样,“多见识见识大场面,开拓一下见识嘛。”

    宁宓忙不迭摇头:“还是不要了吧。”

    得到这样的结果她非常高兴,努力得到回报也无比喜悦,但仅此而已。

    随之而来的名声、利益,都不是她想要的,宁宓只要能自己思考出数学题的解法,就已经觉得无比满足了。

    官方工作人员随后来到休息室,通知他们颁奖典礼即将开始。

    三名老师、六名国家队选手陆续从沙发座椅上站起。

    “走吧,孩子们。去享受你们获得的荣耀吧!”

    会场前,当主持人宣布请所有国家老师选手入场时,围在外面的记者们都开始了动作,纷纷拿起照相机,到处找合适的拍摄位置。

    队伍的出场顺序以英文首字母排,十几个国家出场过后,当主持人宣布,请中国队的队伍进入会场,当场的快门声不绝于耳,频率比之前高了几倍!

    三名身着正装的老师依次走过挥手,一阵快门声后,身着校服的学生们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中,而当宁宓出现时,现场所有的聚光灯都到了她身上。

    在一百多个国家、六百多名选手依次按序入座后,主持人开始宣布今日所有人的关注所在:

    IMO金牌获得者!

    “本次IMO金牌获得者共计四十三名,而其中最为杰出者,是来自中国队的宁宓选手,她以满分四十二分的成绩,荣获当之无愧的第一,让我们恭喜宁宓选手,成功斩获本届世界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最高荣誉——IMO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