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行骗

A+A-

    院子里,蜿蜒曲折,纤细繁密的枝头上缀满了如同白玉雕琢而成的玉兰花,清雅高贵,洁白如雪,散发着淡淡幽香。

    每日晨起,打开窗子,便会迎来满室馨香,令人感到心旷神怡,精神大作。

    然而今日,却没能闻到香气,夫妻两人看向窗外,入目是一片光秃秃的树杈,恍然间,有种时光回溯,回到严冬腊月的错觉,双双怔愣。

    俞静宜想起了青荟:“”

    卫衡也想起了青荟:“”

    “你对白玉兰花粉过敏?”俞静宜狐疑地问道。

    卫衡:“”

    不,他没有。

    可青荟因着他的话连花都撸秃了,若此时否认的话,不仅有可能会暴露风寒一事,还会失去青荟的信任。

    两害取其轻,他决定给俞静宜留一个谜团,沉默着点点头。

    俞静宜想起爹娘的嘱咐,又道:“无论再忙,饭还是要好好吃的,爹娘担心你把身体熬坏了。”

    卫衡突然很想问,你呢?你不担心吗?因为我的身份你就打算彻底放弃我了吗?

    他目光始终不离她,希望能找出想要的答案。

    然,她眼底平静如水,神情冷淡疏离,言语间也没有一丝温度,仅仅是在转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

    喉咙很痛,风寒似乎又加重了,他点点头,仍是沉默。

    出了门,路遇青荟,他脚下一顿,躲到拱门后,待青荟走远了才出现。

    他担心再打一个喷嚏,家里又有什么花会遭殃。

    青荟视线掠过敞开的窗子,便知里面的人已经起了,端着水盆进了屋,没能见到卫衡,心道,姑爷今儿个真早。

    卫衡虽然失忆了,身体仍然保留着从前的习惯,晨起的时间比打鸣的鸡都准。

    她学着卫衡,每日掐着点过来,不早不晚。

    她照例为俞静宜净面、漱口、更衣然后拿起玉梳,心翼翼地为她梳理满头青丝,每每这时候都会搭上几句话,她道:“娘子,奴婢昨晚把白玉兰花都摘了,等去掉花粉晒干了,就做成香囊给娘子戴着。”

    与高门大户里的丫鬟不同,她是真真把自己当成了俞家人,事事周到。

    俞静宜道:“你是如何发现姑爷对白玉兰花粉过敏的?”

    青荟照实:“奴婢几次瞧见姑爷在院子里打喷嚏,以为姑爷染了风寒,就问了一嘴,姑爷的。”

    “从哪日开始的?”俞静宜追问道。

    青荟从妆盒里选了一支步摇,不假思索:“前日。”

    前日不就是她夜里打翻水碗的第二日,之后卫衡就开始早出晚归,不再主动与她搭话。俞静宜猜测,卫衡许是通过这件事,终于决定与她划清界限,但似乎另有隐情?

    岳父岳母都发话了,卫衡自然不会在这种事上违背他们的意思。

    俞景山夫妇在膳桌上见到女婿,露出欣慰的笑容。

    俞静宜一反常态地活跃起来,为卫衡夹了一块脆脆的黄瓜:“相公,既然账目的事已经查清楚了,张时为何至今未归,可是银子的来历仍然有问题?”

    “嗯。”卫衡喜出望外,好似落进碗里的不是黄瓜,是一块金子,就那么瞧着,舍不得吃。

    俞静宜又问道:“哪日会开堂审理?”

    卫衡一抬头,发现一大家子人齐刷刷地看着他,都很关注此事,咽下粥水,含糊道:“今日。”

    “那奴婢等下去衙门看看,若他能无罪释放,就把他带回来。”青荟雀跃道。

    卫衡身子一僵,他打算开堂的时候再把账目呈上去,帮张时洗脱罪名。假口供的事,只要关捕头那里肯通融一下,就能把人领出来。

    如果青荟也去,岂不是暴露了。

    他硬着头皮,艰难启齿:“不必,你留在店里帮忙,我去就好。”

    嗓音沙哑,一家子都听出了异样。

    郭芳蕊仔细打量着女婿的面容,似有几分苍白,关切道:“卫衡,你身子不舒服?”

    卫衡临时想了一个托词,清了清嗓子:“昨日与齐兄在庭院中作画,许是有些着凉了。”

    郭芳蕊眉头一拢:“风寒可拖不得,赶紧找个大夫开几副药。”

    顿了顿,她提醒道:“别看眼下见天儿的暖了,寒气还没有彻底散去,可得仔细着些,多穿点,少吹风。”

    卫衡从善如流:“知道了,娘。”

    俞景山放下筷子,紧跟着道:“痊愈之前就在家里养着吧,先别出门了。”

    卫衡道:“只衙门那边还是得走一趟,关捕头,若是另外十两银子来路不明,可能会把张时预支的工钱一并追回来。”

    俞景山颔首:“早去早回。”

    事已至此,卫衡大大方方地顶着俞静宜探究的视线,慢条斯理地用完早膳,提上两坛子酒前往府衙。

    真相大白,关捕头就会知道张时是在利用他,只能用酒水来平息他的怒火。

    出了门,他突然眼前一黑,身子晃了晃,站定后,强行打起精神。

    不得不承认,经过那场战事后,他的身体似乎不比从前了。

    衙门里,除了张时之外,欺骗他的李老太太一家子都到齐了。

    公堂之上,陈知府双眼寒光四溢,语气冷厉:“李春花,本官问你,张时,他预支工钱,偷盗银两都是为了给你治病,可属实?”

    李春花矢口否认:“那是他胡编的。张家村的人超过半数都姓张,民妇的夫家虽与他同姓,却没有半分血缘关系,为甚会帮民妇治病,而且民妇身体好着呢,每日都能下地干活,他好赌,定是把银子拿去赌坊输光了,补不上银子,才会推到民妇身上。”

    她面色红润,中气十足,不见半分病容,扭头对不远处的张时淬了一口,

    “老天无眼,怎么没有把你和你那对短命鬼爹娘一块带走。”

    张时神情恍惚。

    昔日里,李春花看向他的目光盛满了长辈对晚辈的慈爱之色。在他十四岁那年,李春花去河边帮他洗衣服的时候不慎落水,患了一场大病,自那以后,总是一副病恹恹的样子。

    他无论如何也无法将眼前这个精神抖擞,面目可憎的老太太与记忆中的人重合。

    李春花的长子张明附和道:“大人明鉴,人的娘身子骨一向很好,张家村里的人都可以做证。”

    赃银会被追回,为了昧下这笔银钱,一家子做足了准备。打从张时进城做工后,李春花整日在人前转悠,还特意多做了不少农活。

    陈知府看向一旁事先请来的大夫,后者会意,上前为李春花诊脉。

    半晌后,面向上首点点头,重新退到一旁。

    张时眼中闪过迷茫,悲切,最终堕入了愤怒的深渊,涌出一片血色。

    他把第一笔“救命钱”交给了前来城中寻他的李春花的长孙张昊。回村探望李春花的时候,却见她面容憔悴,有气无力,为他补袖子补了一半就撑不住了。

    随后得知,病虽然医好了,伤了元气,大夫需要用人参进补,可长孙马上要亲了,家里人哪里舍得给她买人参。

    他便从酒肆预支了工钱,花了十两银子为李春花买了一根人参,交给李春花的时候,她询问过价钱。

    听关捕头将买人参的银子一并算进去,他才想要一探究竟。

    在今日之前,他还抱着几分侥幸,或许李春花只是在无意中透露给旁人。可身体的事,并非一朝一夕能扭转,只能明这件事从始至终就是一个针对他设下的骗局。

    “大人,她撒谎,他们一家都是骗子!”张时突然暴起,一旁的捕快眼疾快地将他按住。

    “肃静!”陈知府猛地一拍惊堂木,目光直射:“你可能拿出证据?”

    张时哑然。

    无论是给张昊银子,还是给李春花人参的时候,都没有旁人在场。

    所以,他赔上了自己,仍然没有追回银子。

    好恨啊——

    他一双在地面上抠出了血痕。

    上辈子,张时没有供出李春花,便没有发生后续这些事,卫衡自然不会想到李春花一家居然能做到这种地步。

    感到意外的同时,产生了几分共情,他也曾落入一个类似的骗局,而代价更为惨烈。

    事到如今,银子的事就不要想了,先把张时捞出来才是关键。

    他打算把堂内的关捕头唤到门外,告知账目的事,视线与其交汇,收到一个安抚的眼神。

    卫衡不明所以,决定再等等。

    陈知府看向李春花的长孙张昊:“你是如何断定张时的银两是从东家窃取的,而不是自己做工攒下的?”

    张昊道:“回禀大人,张时在我们村里过得就像一条狗,谁家有剩饭吃不完就把他招去,平日里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进城没几日又是买新衣,又是吃好酒,的就觉得奇怪,趁他吃醉了酒,就多问了几句。

    他他找到一个好东家,来钱快,才几日就拿到了二十两银子,一个店铺的伙计能赚几个钱谁都清楚。

    他从以前就脚不干净,都是同村,大家可怜他就不计较了,但这次不一样,把都伸到外面去了,人这才想着报了官。”

    末了,他补充道:“大人若是不相信的话,可以派人去张家村求证,他是什么样的人,村里的人都知道。”

    张时孤身一人,村子里发生点什么事儿,都往他身上推,是真是假,谁得清。

    即便官差去查证,也只会得到同样的答案。

    张昊有恃无恐。

    感谢在202-06-0223:4:20202-06-046:0: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天使:青崽团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