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赐婚

A+A-

    收到管家的暗示,卫衡将俞静宜送回房后,前往后门见到了玄风。

    玄风喜形于色,将一个信封交给他:“这是从张家找到的。”

    卫衡从中取出一张老旧的信纸,一目十行,眼底划过一抹惊诧。

    这封信出自与玉太妃一同被毒死的张婕妤之,写明了当年那件事的全部经过。

    玉太妃突发银屑病,郭副院判决定为她酿制五蛇酒,原本与张婕妤没什么关系,之后不久,外家秦家找上门为太后当客。

    太后打算在五蛇酒中投毒,毒杀玉太妃,可郭副院判医术精湛,酿出的药酒从未出过问题难免令人起疑,玉太妃身故,太后嫌疑最大,太后让她讨一坛服下,多一个不相干的受害者更像是意外,以此摆脱嫌疑。

    玉太妃的病是秘密,知道此事的除了她就只有郭副院判和太后的耳目乔医士的父亲,因而,她是唯一的人选,作为报酬,太后会关照她的家人。

    话已经出来了,拒绝就是死,张婕妤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她痛恨逼迫她的太后,卖了她的秦家,应下之后留了一个后,写下这封书信寄到张家,此后,张家可以以此为凭,要求秦家兑现承诺。

    张家寄住在秦家的那位姐那般嚣张跋扈,秦太师那个老狐狸却会容忍,卫衡推测张家中一定有秦家的把柄,果然被他猜中了。

    不过仅凭一封三十年前的书信还不足以翻案,若是太后、秦家、张家口径一致否认此事,便成了一张废纸。

    卫衡问道:“乔家那边什么情况?”

    玄风道:“乔医士被判秋后问斩,乔家其他人流放。”

    卫衡噙着讥讽的口吻:“真凶找到了,太后怎么没有赐酒?”

    如果太后没有赐下毒酒,俞家五口无罪释放,他便不会险些失去尚未出世的孩子,这笔帐他记下了。

    借由五蛇酒栽赃郭家和俞家的法如出一辙,毫无疑问是太后的笔,若是乔家能够指认太后,他上的书信就会成为铁证。

    紧跟着又道:“太后没有赐酒,就由我们代劳吧。”

    刑部大牢。

    乔医士父子和乔夫人婆媳被分别关在两间临近的牢房中。

    乔忻坐在角落,双目紧阖,乔医士拿着一块馒头走上前:“吃点吧。”

    乔忻仿若未闻,纹丝不动。

    不久前,他爹才松口让他进太医院,他满心欢喜地准备参加考核,不想,他爹转头就去陷害俞家,落得如此下场,此刻,他心中满是对他爹的恨意。

    乔医士叹了一口气,挨着他坐下。

    三名狱卒来到牢房前,为首之人端着一个托盘,托盘里面是一个长颈酒壶和四个酒杯,他扬声道:“乔医士毒害圣上,栽赃陷害宜芳县主,罪大恶极,太后娘娘特赐下鸩酒一杯。”

    “不可能,太后娘娘绝不可能这么做!”乔医士又惊又恐,失声道。

    乔老夫人战战兢兢问道:“不是流放吗”

    “俞家连孕妇和一岁的娃娃都喝了鸩酒,乔老夫人以为呢?”玄风眼含讥诮。

    “真是造孽啊!”乔老夫人老泪纵横。

    狱卒打开牢门,乔老夫人颤抖着端起酒杯喝下,软软地倒在地上。

    乔夫人退到角落尖叫:“我不喝,我不喝!”

    玄风眸光一凛:“这可由不得你!这毒是出自乔医士之,要怪就怪他吧,对了,你那对流放的儿女这会儿已经在黄泉路上等着你了。”

    乔夫人倏然睁大双眼,两名狱卒上前抓着她强行灌下鸩酒。

    “祖母,娘!”乔忻双目赤红,奋力拍击木栏。

    玄风扭头:“乔公子别急,这就轮到你了。”

    玄风带着两个狱卒打开乔家父子所在的牢房。

    左右躲不过,乔忻沉了一口气,主动拿起一杯鸩酒,乔医士一巴掌拍掉,歇斯底里地吼道:“我要见太后娘娘!我要见太后娘娘!是太后娘娘让人下的毒,我根本没有南疆的毒药,她答应我会安置好我儿!”

    活着的时候为了自己,死后能为后人铺路也就值了,眼看一家老都没了,乔医士为保住仅剩的一丝血脉抖出了真相。

    玄风眸光流转:“乔医士莫不是以为胡乱攀扯几句就能为自己开脱!”

    “我没有胡乱攀扯,这是真的!”

    “太后娘娘为何要那么做?”

    “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圣上翅膀长硬了,忘恩负义,还一定要让俞家断子绝孙。”

    “口无凭,你可能拿出证据?”

    “没没有”

    “记住你今日的话,太后做不到的事,我们可以做到。”玄风完,带着两名狱卒离开牢房。

    乔医士怔愣,什么“我们”?

    “祖母?”乔忻惊讶地发现乔老夫人醒来了。

    乔医士心口一紧恍然意识到,刚刚只是假借太后之名的一出戏,可知道又如何,对方能将伸进刑部,取一家人的性命轻而易举。

    玄风连夜将消息传给卫衡,卫衡听到那句“让俞家断子绝孙”心中困惑,明元帝不再重用虞国公府,太后心生不满,他想不出俞家哪里得罪太后至此。

    他冷声道:“派人盯着太后。”

    太后既然对俞家有如此深厚的怨气,一定还会出,只要抓到把柄找出原因,再加上乔家的供词就能一举将她拿下。

    转眼到了八月,锦熙公主和福襄郡主带着一篮子进贡的石榴来到将军府。

    打从得知俞静宜怀了身孕,锦熙公主每每登门都会带着吃食。

    三人坐在花园的凉亭中,锦熙公主要了一个瓷碗,拿起半个石榴揉捏了几下,然后倒置在瓷碗上方,用勺子轻轻敲打,一颗颗红宝石般晶莹剔透的果粒噼里啪啦地落入碗中,她将瓷碗推到俞静宜面前:“吃吧,最好能一胎多生几个像这石榴一般。”

    “什么呢!”俞静宜嗔瞪她一眼:“喜欢孩子,你就赶紧嫁人自己去生。”

    锦熙公主眉眼弯弯,但笑不语。

    俞静宜挑眉:“公主今日的心情好像额外好。”

    丫头婆子这么多,何须公主亲自上剥石榴,而这法她觉得有点眼熟,是巧合吗?

    福襄郡主幽幽道:“能不高兴吗,圣上给她和本朝最英俊最有学识的陆学士赐了婚。”

    俞静宜面上一怔,一时摸不准是喜是忧,陆嵩当了驸马,仕途也就止步于此了。

    锦熙公主双颊粉红,别开眼:“我可没有逼迫他,我问他愿不愿意娶我,他愿意,圣旨还是他自己去求的。”

    “恭喜公主殿下。”俞静宜由衷地祝福。

    一边是她的竹马,一边是她最好的帕交,看样子两人还是两情相悦。

    “咦,那是安嬷嬷?”福襄郡主看向从走廊上路过的郭方蕊和安嬷嬷:“她怎么会在这里?”

    俞家感念安嬷嬷的恩情时有往来,俞静宜敷衍道:“我请安嬷嬷指点我礼仪。”

    “这样啊。”福襄郡主目光闪烁:“你真有眼光,安嬷嬷是宫里出来的,很多官家姐都会请她上门指点。”

    两人离开后,俞静宜将赐婚的事告诉一家人,卫衡少见的显出诧异之色。

    上辈子,陆嵩官至首辅取代秦太师成为名副其实的文人之首,贤名远播,与他斗了一辈子,这辈子怎么会“自毁前程”?

    真是太好了!

    当了驸马就不会再觊觎他的妻子。

    学士府。

    陆婷秀欢欢喜喜地将传旨的太监迎进门,听完之后久久没有回过神。

    传旨太监道:“恭喜陆夫人。”

    陆婷秀没有动,陆嵩上前接下圣旨,给太监塞了一个一早准备好的红封。

    待一行人离开后,陆婷秀抓住陆嵩的胳膊:“你将来是要封侯拜相的,当什么驸马,你去求圣上收回旨意,他不是最看重你了吗!”

    当了驸马今后只能领些闲差,住到公主府里和入赘没什么分别。

    “君无戏言,发出来的圣旨不可能收回去。”陆嵩笑着看向陆婷秀:“况且,这婚事是我自己求来的。”

    明元帝听闻后还曾试图劝阻他,他已经为自己做好了规划,不在前堂领实权,但依然能够为帝王伴读,为帝王出谋划策,已经足矣,明元帝见他心意已决,且锦熙公主也有此意,这才应下。

    “这么大的事你怎么都没同我商量!”陆婷秀震惊道。

    陆嵩冷眼回视:“娘莫不是忘了,我过,我自己的事我自己做主。”

    完,怀抱圣旨抬腿离去。

    他考取功名是为了他娘的心愿,如今心愿达成了,他感到很空虚,高官厚禄并非他所求,他想要的是一个相伴一生的爱人。

    锦熙公主天生丽质,性情直爽,单纯善良,他是真心求娶,为此放弃仕途,他不觉得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