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A+A-

    入夜。

    北归一个人睡在房间里。

    心里牵挂着在医院的奶奶, 大伯,奶奶已经做完了手术,现在虽然没有清醒, 但是手术很成功。

    接下来就是看恢复了。

    毕竟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没办法百分之百地保证能彻底恢复。

    还是要家属在恢复期时悉心照料的。

    需要人照顾的这些话,大伯没有告诉北归。

    北归心里对自己的父亲是有些怨念的,最疼她的奶奶,可是他的妈妈啊。在她受伤的时候, 却无法联系上他。

    但大伯告诉她,你爸爸这个人, 就是有那样的执念。

    咱们都得让他去做那件事情。

    北归很想问大伯, 难道没有觉得命运不公吗?

    明明是两兄弟, 但却过着截然不同的人生。

    一个可以去追寻自己的理想, 家庭可以不顾;一个却背朝天,脸埋黄土,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

    但她没有勇气。

    她不敢去质疑大伯的人生。

    因为大伯曾经过,为了他的家人,他愿意去付出所有。

    北归有时候觉得自己是冷漠的。

    可能是因为从, 没有得到过父母太多的爱吧。

    所以她对任何事情, 都很淡然。

    可是大伯家的兄弟姊妹, 他们就不一样。

    他们很鲜活, 身上有孩子的影子。

    偶尔他们会闹, 会掐架,会跟爸妈撒娇,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会跟父母开口。

    但北归从来不会。

    她像是一个局外人。

    平稳得没有任何的起伏。

    可她的内心,却有很渴望拥有父母的爱。

    但嘴上却从不肯承认。

    在那刻, 北归突然很想应妈妈。

    她想听听她的声音。

    听她告诉自己,没事的,都会没事的。

    电话拨通,北归心翼翼地等待对方的回应。

    嘟嘟嘟的声音没有响几声,应妈妈就接起了电话。

    对于这个时间来电话的北归,她并没有觉得诧异,语气出奇的温柔。

    “北是睡不着吗?还是怎么啦,我听应仔她最近去参加比赛了。你一个人住在家里还习惯吗?会不会害怕。”

    应妈妈一口气问了很多问题,北归都特别耐心地回答,“嗯,我有点睡不着,这么晚,扰您了。”

    “不会啊,阿姨很开心北你电话来呢。”

    北归顿了顿,又继续:“我一个人住在这边还习惯的,没有觉得害怕。只是今晚,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有点难以消化。”

    “这样子啊。”

    “没事的,有阿姨在呢。”

    “阿姨明天就去看你哈,你别想太多。”

    北归:“阿姨您不用特地……”

    应妈妈:“没事没事,正好我也去看看仔仔,她的比赛,我还从来都没有看过呢。”

    这么,北归好像是可以接受的。

    “那您来的路上,也注意安全。”

    “好的呀,阿姨给你带很多好吃的。”

    “嗯!”

    电话挂断。

    北归的心情好了很多。

    心里也期待着应妈妈的到来。

    她是想都没想过,应妈妈在她一个电话之后,竟然会来莫城。

    之前她给她妈妈了很多电话。

    自己想她也好,身体不舒服也罢,她也都是忙完了自己手头上的事情,才会来到她的身边。

    特地来看她,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好啦好啦,不要再去对比了。

    现在就很好,即便爸妈不在身边,但也有人给她足够的爱。

    -

    北归的奶奶是在凌的时候醒过来的。

    天还是黎明黑,她睁开了眼。

    刚做完手术的她,还没办法动弹。就连话,都有点虚弱。下肢是没什么感觉了,但头部还是有些痛感。

    年纪大了。

    病痛,都足够要命的。

    北归的大伯一直守在病房外,得知奶奶醒了后,才算是松口气,但因为奶奶现在的情况还不稳定,暂时没办法见家属,大伯只能等待外面。

    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下,大伯才在等待室的凳子上,闭眼沉睡了过去。

    北归知道奶奶醒了后,立马飞奔到医院。

    见大伯一个晚上都没睡踏实,催他赶紧去休息下。

    但大伯,他没事的,他再多呆一会,晚上他就得先回去。换大伯母来照料。

    奶奶做了手术,要换洗衣服的时候,他还是有些不方便的。

    北归,大伯母要是家里有事情,不用特意跑一趟。

    医院离北归的学校不远。

    她课后可以过来照顾奶奶的。

    大伯坚决不同意。

    “北你马上就要高考了,可别为了这事,给耽搁了。家里都有大人在,还轮不到你这个孩来照顾,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念书,知道了吗!”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你大伯母下午过来。你看完奶奶后,也快点回学校。”

    北归心里不上来什么滋味。

    就是很想哭。

    她试着让自己扛起家庭的重任,但大人们根本没有给她这个机会。

    -

    应太后也是下午到的。

    为了来莫城看北归,她把家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开着的店跟旅馆暂停业两天。

    就为了可以专心来这一趟。

    北归在见到应太后的那瞬间,没忍住哭了。

    应太后将她拥进怀里,任由她哭。

    她抚摸着她的头发,,“北,没事啊,阿姨在的,你别怕。”

    北归哽咽着:“阿姨,我奶奶,我奶奶她摔到了。还挺严重的,都住院了。我想照顾她,可是我大伯,叫我不要管。”

    应太后这时候才知道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昨天北归那么晚,给她电话,她就隐约觉得,应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果不其然。

    应太后一边安抚她的情绪,一边,“北呀,你大伯的考虑是对的。”

    “不仅仅是因为你马上要高考了,更多的是因为,现在你们家的大人都在,不需要你这个孩来操心这些事情。奶奶一定会没事的,你不要担心哦。”

    ……

    最后在应妈妈的安抚下,北归不再去想,她去医院照顾奶奶的事。

    应太后也去跟北归的大伯沟通了下,老人住院,要是家人实在腾不出时间来照顾,可以请一个护工的。

    大伯有些犹豫,毕竟自己妈妈生病,还要请护工来照顾。

    岂不让人笑话。

    “但你的妻子,她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呢。你又要去维持生计,你家也有孩,你妻子来了,你的孩子怎么办呢?”

    “很多人认为请护工还有让老人住在养老院,都觉得是子女的不孝。可是,子女也是要生活的啊。”

    大伯缄默。

    应妈妈又:“等奶奶她老人家出院了,再送到你们家那边去照料些时日,这不是也是可以的么?”

    “这段时日,就请一个护工,护工也更专业一些。然后你们偶尔过来看看,陪陪老人家。”

    大伯抬眼,看向应妈妈:“这样真的可以吗?”

    应妈妈目光诚恳:“我个人是这么建议,毕竟你们家也有难处。现在北归的爸妈也不在,北归也快要高考了。”

    两个人在协商,北归没有插话。

    很安静地站在一旁,听他们如何找到解决方案。

    大伯有些为难:“话是这么没错,但……”

    请护工也要花不少钱吧。

    应妈妈知道大伯的考量,“这样,这些天,我在这边先帮忙看着。然后试图去联系北归的爸爸。你们俩再商量下。”

    大伯:“这怎么好意思……”

    应妈妈笑了笑:“我看北归就跟看自己女儿似的,她的奶奶也是我的亲人,这是应该的。”

    应叠的爷爷奶奶走的早,那时候,应妈妈还是个黄花大闺女,没多大印象了。

    如果他们还在的话,也是跟北归的奶奶没差多少年纪。

    大伯看了看北归。

    北归接过话:“大伯,这是我大姐姐的妈妈,她跟我爸妈关系很好的。”

    噢。

    这样啊。

    大伯放了心。

    “那我先回趟老家,过两天再来。这次来的太匆忙了。”

    “没事的。有任何事情,我都会跟你们联系。”

    大伯走的时候,一直在跟应妈妈谢谢。

    尽管应妈妈一直在,不用那么客气。

    北归心里不出的感动。

    如果这次应妈妈没来的话,她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

    但好在,她来了。

    -

    北归到病房里去看醒过来的奶奶。

    摔了一跤的奶奶,精气神大不如前。但在看到北归的时候,还是扯出大大的笑容。

    “北啊,奶奶没事啊,别担心。”

    北归一直强忍眼泪。

    “嗯,奶奶你还疼吗?”

    奶奶摇摇头:“不疼不疼呢。是奶奶给你们添麻烦了。”

    北归抓住奶奶的手:“才没有呢,奶奶你才没有给我们添麻烦。是我们没有照顾好你。”

    应妈妈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画面,鼻子一酸。

    突然想到了应叠爷爷奶奶他们走的时候,也是躺在病床上,因为生病,整个人已经消瘦到了皮包骨。

    在合上双眼的时候,还一直,给子女添麻烦了。

    不应该一直治疗的。

    还浪费那么多钱。

    一通碎碎念,完了这些后,才那我走了啊。

    两位老人相继走后,应叠的父亲低沉过很长一段时间。

    应叠当时年纪,再加上常年在外训练和比赛,对于死亡的概念,并没有深刻的体会。

    应妈妈那时候一直陪在应父的身旁。

    陪他重新起航。

    人活着。

    没有什么比健康快乐更重要的事情了。

    这也是应爸应妈,对应叠最为真实的期待。

    作者有话要:

    应妈妈真的超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