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A+A-

    “还要再深一点。”

    第二天白天, 秦臻正在指挥着两人两猫挖坑盖猪圈。

    听到秦臻的指示,猫十九甩了甩尾巴,有些不耐烦的又刨了两下土。

    实话, 以猫十九的性格而言, 这种纯体力,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他是不愿意干的。

    不过嘛, 他一想到秦臻的, 如果这条排污渠挖的不好,可能会出现的可怕后果, 他就只能强迫着自己继续干下去了——谁让猫十九有些猫族天生的洁癖呢。

    没错, 秦臻现在正在给猪圈挖排水加排污渠。

    和人一样, 野猪在干净温暖的环境下也比较不容易生病, 但是受限于现在的生产力, 秦臻不可能再给它们搞一个夯土猪圈, 更不可能安排族人给它们每天清理排泄物。

    所以, 为了应对可能在猪圈里淤积的雨水和各种排泄物, 秦臻算挖一条排污渠。

    正好, 在秦臻的规划里, 猪圈和未来的堆肥坑相距不远, 且猪圈地势高而堆肥坑地势低。

    只要把这两样东西用一条排污渠相连,再在猪圈的坑底铺上一层石板, 秦臻觉得,应该就能达到她想要的效果。

    “差不多了。”秦臻研究了一下排污渠的坡度, “湖阳,湖松你们两个从湖里搞点水回来,咱们试试它能不能正常流下去。”

    干了大半天,挨着猪圈的一半儿排污渠已经初见规模。

    秦臻算先用水试一试。

    如果没什么问题, 后续的部分就可以让这四只自己搞定了。

    “没问题!”

    几捧水浇下去,秦臻宣布了实验结果。

    虽然这个水流,还没流出去太远,就已经被渠底的土地吸收。

    但是往下流的趋势明显,验证了整体的坡度设计没有问题。

    “这一半儿终于算是干完了!”

    听到结果的湖松站起来揉了揉肩膀。

    “快把我累死了!”

    湖松这孩子一向是干活积极,喊累更积极,“族长,你再去看看他们铲子做的怎么样了呗~我觉得有铲子之后,进度快了好多!如果能用上真正的铲子,我们今天不定连堆肥坑也能挖完!”

    秦臻又好气又好笑的翻了个白眼。

    这臭子真是异想天开!

    今天上午开干不久,看着四只痛苦挖土,秦臻突然间想到了部落里有一个东西也许能暂时替代铲子——野猪的肩胛骨。

    那东西又平又硬,除了没有方便的把手以外,和铲子差不了太多。

    而试用了这种新工具的湖松也牢牢的记住了铲子这个名字。

    在得知秦臻已经让工具制作组的伙伴研制正经铲子之后,他就总想知道有没有新的进展。

    秦臻虽然翻了个白眼儿,但她自己确实也关心铲子的进度。

    这可是个通用型神器,研究出来,受益无穷。

    所以秦臻也就起身,溜达到了工具制作组的地盘。

    “铲子怎么样子了,有什么新进展吗?”

    今天上午,新的四个木夯杵成功交付,现在建房子组已经进入了六组人同时施工,筑三面墙的阶段。

    而有了新需求的秦臻自然没有解散工具制作组。

    不过她也给工具制作组调换了一下人员配置——

    把在这件事儿上没什么天赋的湖瞳和湖钟派去做其他事情,留下新展露天赋的湖风和科研带头人·湖杨。

    再给两人配了两个新的助手:湖柔和湖笑——

    秦臻算在未来的一段儿时间里让每个人都来试一试这份工作。

    湖部落现在急缺各种人才,只要有天赋,她必然要都让他们发光!

    “石头和木头都处理的差不多了,但是怎么把两个东西连在一起,我们还没进展。”

    湖风皱着眉头,虽然在回答秦臻的问题,但却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石块儿。

    湖部落周围的石板很多,所以在处理石头上,他们没费什么功夫——石板本身就是扁平的,只要稍微磨一磨就能用。

    处理木头就更简单了,这两天湖部落没少折腾各种木头,现在找一截长度和粗细都适中的木棍简直手到擒来。

    然而怎么把这两样东西连在一起则是个大问题。

    最开始的技术方案是给木棍开一个槽,然后把石板怼进去,勉强达到一种镶嵌的效果。

    然而这个方案里,他们遇到了老问题——石板的边缘不规则,这东西既不平,又薄厚不一。

    虽然湖风和湖杨尝试了手工磨平。

    但是在没有尺子等精细测量工具的情况下,直到他们把准备镶嵌用的那一端,磨的比准备用来当铲尖的那一端都薄了,也没能磨出一样的厚度。

    可是吧,木头和土不一样,它不可能去适应薄厚不一的石板边缘,只要不是严丝合缝,石板就塞不进木头里。

    湖杨和湖风也不是没想过把木槽做的更大一点。

    但是铲子是要受力的。

    如果木槽太大,是能够把石板最厚的部分放进去了,可薄的部分就会松了。

    一铲土,就会掉。

    所以在研究了半天之后,这条技术路线不得不放弃。

    “族长,要不然,我们试试在石板上钻孔?”

    湖杨开口了。

    他想像之前在夯杵上开孔一样在石板上洞。

    有了洞之后,把木头塞进石头里,这样是不是会容易一点?

    “或者在木头上开孔,把石头的这一侧磨成圆柱塞进木头里?”

    湖杨一边着一边比划了比划。

    然后自己摇了摇头,磨石头工作量太大,不太现实。

    而且……湖杨摸了摸石板,他莫名觉得这东西比较脆,好像不太适合磨成有一节凸起的样子,容易断。

    “应该不行……”

    秦臻也摇了摇头。

    这两个方案她都不看好。

    在木杵上燧孔速度快是因为木头不耐高温,但是石头嘛……

    秦臻觉得自己还是别让湖杨和湖风去费那个事儿了。

    至于把石头磨成圆柱形插进木头孔了?

    秦臻更是都懒得算了。

    那工作量不定比直接用手挖土都大!

    “把两样东西绑在一起吧。”

    秦臻最终拍板,回到了她设想过的第一种技术方案。

    “把木头要和石头绑在一起的地方砍薄一点儿,这样贴合的紧,方便绑还不容易散。”

    虽然靠绑做出来的铲子不是很结实,但它有一个其他方案都赶不上的好处——即使坏了,也方便修。

    反正就是再绑一次的事儿!

    有了这么个优点,再综合其他方案的坑爹之处。

    秦臻觉得,在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之前,还是先这么用吧!

    又搞定了一块儿工作的秦臻溜达到了猪圈的西侧,走过一块儿留给未来盖鸡舍的空地之后,就来到了村庄规划图里鸭舍的位置。

    现在这里也已经开工。

    带队的是从工具制作组调过来的湖瞳。

    她虽然在创新上差了点儿,但是对于有一条技术路线,只需要人去实施的工作,都完成的非常好。

    “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吗。”

    秦臻笑呵呵的问湖瞳和湖波。

    目前在盖鸭舍和鹅舍的只有她们两个。

    人这么少主要是这两个设施其实都不太着急。

    鸭子和鹅都还太,现在一个物种一个筐刚好合适。

    秦臻现在让人盖它,主要是为了到时间节点的时候好看,凑个数量。

    两人摇了摇头。

    她们才进行到原材料处理工序,还没有遇到什么新的问题。

    秦臻规划中的鸭舍和鹅舍非常简单。

    就是儿童图画中木栅栏的那个样子——一个个木板整齐插在地上,围成一个院子就ok。

    不过和儿童图画中有区别的是,因为原始时代没有木板,所以画中规整的木板需要由参差不齐的木棍代替。

    同时,因为原始时代没有钉子,所以在两个木板中间,是不可能钉上横向的木板用来连接的。

    而对于这个问题,秦臻算,直接在两个木棍中间用芦苇垫子围一下,反正只要鸭子和鹅跑出不去就行~

    当然,湖部落版的鸭舍和鹅舍也有比儿童图画高级的地方——它横跨水陆两栖。

    秦臻贴心的给鸭子和鹅留了一点水上活动空间——主要是希望以后它们能自己去水里找吃的,湖部落没有那么多人能喂它们。

    当然,对观众们介绍的时候,秦臻也不介意给这一片水域吹一些其他功能。

    比如什么还原原始生态,珍爱鸭心健康神马的。

    反正就看到时候秦臻怎么发挥了。

    总而言之,鸭子和鹅获得了一片水域,而这也是为什么秦臻在规划的时候,把这两样动物的窝放在了湖心半岛边缘的位置——为了方便与水面相接。

    “你们先完成陆上部分就好。”

    两个姑娘还在处理木棍,秦臻转了一圈,也没发现什么急需解决的问题。

    所以干脆嘱咐了两句,就离开了。

    既然这块儿只是为了凑数,就没必要让族人冒着初春感冒的风险下水。

    这种演戏到底付出多少代价,性价比合适不合适,秦臻算的门清儿。

    心情不错的她最后溜达回了村子里——天快黑了,不知道房子盖得怎么样了。

    最北面的那面墙,应该快要盖好了吧?

    也不知道自己魔改出的“榫卯”结构,能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