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相伴一生
赶在年前, 察哈尔亲王被带回京城,枭首示众。佟国维并未立刻官复原职,而是慢慢从底层做起。
回京之后, 他便亲自登门, 来乐府道歉,亲口向塔娜道歉。
塔娜最终还是没能出原谅的话, 不过,那之后, 佟府三五不时的会送些东西过来。
佟国纲此番去海外,带了不少新鲜玩意儿过来, 佟国纲夫人便挑了合适的往乐府送。
有给舜华的,有给塔娜的,还有给乐臻的。人家送了来, 她们也不好闹得太僵,一来一回的, 关系竟然还算可以。
一切都在慢慢步上正轨, 盛京那边的修路工作也没有停下来,乐臻不在,其他暗探该做的调查也没少做。不止盛京,其余各地的修路工作也陆续展开, 不过, 乐臻是怎么也不肯再离开京城了。
1677年,卢氏难产而亡,她怎么也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身为工部尚书, 很多事都可以交给手下处理,她只要做那个决策者就好。
于是,乐臻高高兴兴地当起了甩手掌柜, 三五不时地去纳兰家看望泽兰。
看起来还算正常,实则无时无刻不在焦虑。
这种焦虑,康熙看得最为清楚。终于,在某天下了早朝后,他喊了乐臻过去。
“我吩咐了太医院,秘密研究剖腹产的可行性。”康熙温声安慰道,“所以,不用担心,就算真难产,也不会有事的。”
“可行吗?”乐臻按了按太阳穴,“我也想找人研究,只是没有合适人选,便一直搁置了。”
“现在,你可以没事就去太医院与他们交流交流。太医院的这些人,没胆子泄露出去。”
“好。”乐臻点头,沉默片刻,才道,“玄烨,你,我是不是很没用?”
没能保护好塔娜,也不知道怎么让泽兰活下来,她其实,什么也改变不了。
“怎么会?”康熙摇头,“你怎么不看看现在的大清?女子能读书、科举、入朝为官,台湾收复、蒙古不敢轻举妄动……这些难道不是改变吗?”
“这些没有我,你也可以做到。”乐臻反驳,“修路之类的也是,甚至,你可以做得比我更好。”
“那也绝不可能是现在,而且,如果没有你,塔娜的命运只会更加悲惨。不要太看轻自己了啊,乐臻,你又不是菩萨,怎么可能救得了所有人。”
康熙盯着乐臻,一字一句道:“乐臻,她们都不是你的责任。”
书房里安静了一会儿。
“我知道。”乐臻低声道,“不了,我先去太医院看看。”
道理她当然明白,塔娜的确不是她的责任,泽兰也不是,她只是单纯地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的,仅此而已。
康熙的话倒也不是完全没用,至少这回,乐臻放松了很多。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能救则救,尽人事、听天命就完了。
这回,大约是幸运女神眷顾了她,又或者是产前的准备够充分,什么意外也没出现。泽兰没有难产,根本没用上剖腹产,平平安安就把孩子生下来了。
产后也没有血崩,没有任何问题,正常坐月子,孩子满月的时候,泽兰也已经能下床了。
孩子是个阿哥,乐臻是看不出像谁的,只明珠夫人高兴得什么似的,逢人便孩子挑着阿玛额娘的好处长,哪儿哪儿和容若时候一模一样。
日子平淡幸福地继续往前走,康熙一步步改律法、鼓励商人出海、修路……
一切走得有条不紊。
等到1678年初,康熙下旨南巡,五月抵达海盐一带,下旨进行地震演练。
于是26日辰时,全海盐县百姓配合,进行地震演练。当日,海盐县果然地震,全县无一人伤亡,百姓传曰康熙为天之子,“得天命所授”。
次年七月二十七日,康熙再度下旨,次日辰时于京师进行地震演练。得益于海盐地震,百姓们纷纷收拾财物,次日辰时前便已抵达京郊。
次日巳时,地声如雷轰,其势如涛涌,白昼昏黑。震倒顺承、德胜、海岱、彰仪等门,坍毁城墙,难以数计。[1]
此时,京师百姓皆已在空旷安全地带,康熙下旨,命京师附近城镇百姓皆注意避震。二十九日、三十日,皆大震,此后轻微余震。
此后,百姓俱言,康熙帝“得天命所授”,乃天之子也。
“天之子”康熙这会儿头都要秃了,虽然已经预料到大震,提前做了不少准备,百姓也基本没什么伤亡。但是,后面余震不断,还有大震,自然不可能继续待在这儿。
于是,康熙帝命百姓们就地支帐暂居,同时,让士兵们趁着余震轻微去城中搜寻了不少先前没来得及带走的食物。
之后,八月九月,余震不止。
十月份,地震停了,康熙才下旨让百姓们回城。
灾后重建并不简单,康熙命钦天监占卜,借钦天监之口告诉百姓们,来年四月,京师仍有大震。
百姓们深信不疑,果然,次年四月,京师再度地动山摇。
至此,历史上连续不断、不知夺走多少人性命的地震就这样结束,因这场天灾丧命的百姓少之又少。灾后重建,康熙下旨,以工代赈。
大清逐渐强盛,蒙古噶尔丹不敢作祟,沙俄不敢来犯。
1688年1月,孝庄太皇太后逝世,享年七十五。
康熙立了承祜为太子,乐臻为太子太傅,太子聪敏好学,深受乐臻及康熙现代思想熏陶。
于是,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康熙帝宣布退位,太子承祜继位。
时年三十六的太上皇,历史上算是头一回,太子极力挽留,康熙帝理都不理,头也不回,退位仪式结束,新帝一登基便出宫游玩去了。
康熙帝的想法,荣升太上皇后的赫舍里氏心知肚明,果然,没多久,荣升帝师的乐臻也辞官不干了。
不过,她比康熙直接跑路要委婉得多,走之前,面对承祜的挽留,她语重心长道:“微臣已然将自己能做的都做了,如今的大清不缺人才,微臣自然也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了。”
“可是老师……”你们都走了,朕很慌啊。
“微臣毕生所学都已传授与皇上了,相信皇上定能成为一代明君,开创新的盛世!”
“是,学生一定不辜负老师期望!”
一番话得承祜热血沸腾,毫不犹豫就点头应承下来。等乐臻出了皇宫,他才恍然意识到,自己被老师忽悠了。
能怎么办呢?乐臻这明显不愿意干了。承祜只能准奏,不过还是保留了乐臻帝师的虚衔。
塔娜也是在乐府看到康熙出没后才意识到这两个人的关系,不过这两个人嘴上都固执得很,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死活双方是朋友关系。
乐舜华慢慢长大了,又有喜鹊照应着,乐臻很放心,直接和康熙一道游玩去了。
他们的足迹遍布山川河海,甚至是一望无垠的大海,海外的其他国家。唯一一次回来,还是收到消息,得知塔娜不好了。
匆匆回京后,乐臻和康熙直奔乐府,塔娜躺在床上,满头银发,呼吸微弱。见她过来,已然浑浊暗淡的眸子忽然亮了起来,还朝她笑了笑。
“姐姐,我先走一步啦。”她低声道,“这辈子,多亏了你。”
“走吧。”乐臻抚摸着她的满头白发,“都过去多久了,还跟我客气什么呢。”
塔娜没再回答,她等这么久,不过是为了跟姐姐道个别罢了。
一旁的辈们哭得泣不成声,已经一把年纪的乐舜华哭得像个孩子。
乐臻却一滴眼泪没掉,一旁的泽兰也是。
“咱们三个,竟是这个最的丫头最先走。”泽兰忍不住感叹,“你竟没什么变化,都是老太太了,还生龙活虎的。”
“老太太就不兴生龙活虎了?”乐臻白她一眼。
“你走的时候,我可不回来送你了。”一片哭声中,乐臻笑道,“总归咱们一个个的都得走,早晚的事,也没什么可送的。”
“的确如此。”泽兰点头,“能活这么大年纪,也是咱们赚了。”
“你和他,怎么样了?”泽兰忽然问道。
“还是那样啊。”乐臻态度坦然。康熙这趟回来,不遮不挡的,没多久就被承祜发现了,这会子还在皇宫和承祜那孩子叙旧呢。
泽兰点点头,没再问。
葬礼过后,乐臻和康熙再次上路。直到十多年后,才又孤身一人回来,只带回了康熙的死讯。
同年,乐臻去世,其子乐舜华遵其遗言,将她火化,骨灰洒在了大江南北。
他们以朋友的身份,陪伴了彼此一生。
——
大概因为是寿终正寝,乐臻并不觉得死亡有多痛苦,最难受的也就是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呼吸困难的那一会儿。她听着床前乐舜华嚎啕大哭,承祜控制不住的哽咽,还有泽兰的骂声。
“你个老货,不来送我,结果竟是叫我来送你!”
乐臻忽然有些想笑,甚至还想同她斗斗嘴。
可惜有点累,想睡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