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孤臣绝路
百草阁
就在宫徽宁刚刚要推开百草阁的大门时,门便从里面打开了。
“姐!您可算是回来了!”
宫徽宁看着来人,微微一愣:“安澜?”
就在疑惑安澜怎么会出现在百草阁时宫徽宁这才想起来,早晨在顾府的时候她让安澜过些时辰去陆府接她的,她定然是去了陆府未看见自己,也难怪安澜着急成这样。
正在宫徽宁想要解释之时,君承辞也从门内而来,看着她的神色有些凝重。
“不是过让你别乱跑的吗?”
看着安澜见到君承辞后欲言又止的样子,宫徽宁便知道定然是天镇北斗府那边有情况出现,所以这才不方便在君承辞面前,得将他支开,随即一展笑颜,甜甜的道:“阿辞,我有些饿了。”
闻言,即使君承辞又再多的火气也全部消了,伸出刮了刮宫徽宁的鼻尖,宠溺道:“好,我去给你买些吃的。”
罢,君承辞便转身快步离去,安澜这时才从袖子中拿出一段明黄色的纸条,这是陛下密旨。
宫徽宁接过打开,里边只有力透纸背的写着一个“警”字。
这个字有两种意思,既是警告亦是警觉。
警告的是让宫徽宁莫要忘了自己的身份,早在七年之前接下了天镇北斗府府主的令牌之时,所有的一切便由不得自己了,满鲜血的你配不上一生一世一双人,白首不相离,更不配爱这一字。
警觉的是朝堂之中已然有人开始按耐不住的动了,陛下这是要她尽快干净利落的解决了京都的这团乱麻。
“姐,陛下的意思”
这句话,安澜并没有再继续下去,她自便跟着宫徽宁,她一举一动之间的意思都能看的明明白白。
姐向来杀伐果决,谋划执行从不拖泥带水,感情用事,但唯独是和与君承辞相关的事情上一改常态,犹豫不决。
任谁都能看得出来君承辞对于宫徽宁的情,但
沉默了片刻后,宫徽宁才将那张密收起向百草阁内走去,脸上没有半点表情也再没有半句话。
屋内,玉衡和开阳正在研磨药材,他们最近从古籍里找到了个失传已久的方子,对于治疗刀剑之伤有奇效,若是真能研制成功那可真是受用无穷,造福万民。
听见门外有动静,二人同时抬头望去,见到宫徽宁的身影后心中的担心这才消失。
“丫头回来了,怎么样,兰馥那边可还顺利?”
宫徽宁微微点头,熟练的拿起一旁的药材清洗了起来,边洗边道:“玉姨,我记得上回的见血封喉还剩下一些是吗?”
见血封喉,顾名思义,乃世间剧毒,仅仅半个指甲盖大便足够杀死一头成年大象。
“确实还有一些留着,怎么,你要用?”玉衡答道。
“嗯,京都的事该结束了,再继续拖下去,陛下那边不好交代。”
闻言,玉衡和开阳对视了一眼,丫头这是要下狠了啊,随后开阳接话道:“这些事你决定就好,只是这见血封喉毒性太猛,不好控制,给你换一种毒药可好?”
“无碍的,我会注意。”
话都到这份上了,开阳也只得将那见血封喉拿给宫徽宁。
开阳:“丫头,这药你是要给谁用?”
此言一出,宫徽宁的眸光立即锋利了起来。
见状,玉衡赶紧打了下开阳,嗔怪道:“你糊涂了是不是?问的这是什么话?”
虽宫徽宁尊称他们一声叔和姨,但是她毕竟是天镇北斗府府主,是他们的主子,即便私底下关系再好但是一旦牵扯到些别的事,那么就不该问的不问,不该的不。
人啊,总要时刻记得自己的身份才是。
反观宫徽宁却只是微微一笑,看上去似乎并没有将方才的事放在心上,拿过放在一旁干净的方巾擦拭了下沾了水的,随后转身离去,轻飘飘的留下一句话。
“夜深了,玉姨阳叔早些休息吧,我也先回去了。”
这一句话让玉衡和开阳松了口气,随后立即朝着宫徽宁的背影弯腰行礼。
“是,属下恭送府主。”
走在大街上,洛国没有宵禁之令所以虽然已入夜,但是街道之上却还是有着不少的行人商贩。
孩童玩闹,商贩叫卖之声在耳边络绎不绝,宫徽宁头戴帷帽,步子不紧不慢的走着,也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停下了脚步,就这样立在原地。
“姐?”
安澜担忧的出声喊道,自从接到了陛下的那封密旨之后,姐便一直不对劲。
又过了好一会儿,宫徽宁才开口话:“安澜,你还是去寻一下阿辞吧,就我有事先回宫府了,别让他白跑一趟。”
她终究也是没能狠的下心去,生怕他买了吃食回去百草阁没有找到她而担心。
闻言,安澜立即点头答是,随后快步离开,她知道,姐心中对于君少还是有情的,只是姐身上的担子实在太重太重,没人能够帮她分担。
天镇北斗府府主,位高权重,神秘莫测,乃是孤臣。
既选择了走这条路,那便没有回头可言。
起风了,夜渐渐深了,路上的行人与摊贩也越来越少。
宫徽宁缓步走至路边摊一个卖馄饨的摊位前,刚刚落座,贩便赶忙走过来满脸堆笑的招呼了起来。
“姑娘,来碗馄饨吗?卖完您最后一碗我就能收摊回家去陪老婆孩子了!”
一日未曾进食,也确实饿了,宫徽宁想着能让人家早些回家也好,于是微微点头道:“好,那便来一碗吧。”
闻言,那贩十分开心,甩了甩搭在肩膀上的汗巾,大声道:“得嘞,您稍等,马上就好!”
不过半盏茶的功夫,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便端上了桌,可能是最后一碗的原因,这馄饨的量给的格外的足。
宫徽宁摘下帷帽放在一旁,拿起贩递来的筷子和勺子,尝了一口,汤汁饱满,馅料十足,她竟觉着比皇宫御膳房中做的还要好吃上许多,或许是真的饿了,一时间,宫徽宁将刻在骨子里的用膳礼仪全部抛到了九霄云外去。
筷子勺子并用,一口馄饨一口汤,吃的好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