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入V第一更
许是为了招待客人, 顾母今日的午饭做的格外丰盛,炖了肉炒了菜,甚至还弄了一条鱼。
楚暮是最喜欢吃鱼的, 尤其是沈楠新教的糖醋鱼,酸酸甜甜的,甚得他心。
顾家人都知道他的喜好,所以吃鱼从来都不和他抢,只为让他吃个尽兴。
等顾母动了筷子, 他瞅终机会, 就奔着他倾慕已久的鱼去,结果筷子刚伸出去,他的鱼块便被另一人夹走了。
顺着筷子抬头, 他就看见江停风将鱼块塞进嘴里, 大快朵颐。
“婶子, 你手艺真好!”江停风美得笑眯了眼。这鱼块已经充分入味, 舌头一抿就化了,鱼肉的鲜香和糖醋的酸甜结合,在味蕾迸发出奇异的鲜美。
自从他来了云阳府,他已经很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鱼了。
着,他筷子又伸了出去。
罪恶的手三番五次地出现在鱼的上方, 楚暮瞧着心都在滴血,但江停风即是客人又是外人, 他自然不能像对待顾母她们一样耍赖撒娇, 只得闷着头隐忍不发,只是手底下吃鱼的速度稍稍加快了些。
桌上的人并未发现他俩之间的斗争,反倒是顾母见江停风吃饭斯斯文文,细嚼慢咽, 对他是越发满意了。
“对了停风啊,你成婚了没?”顾母装似无意的问道。
“家里给订过亲事。”只是现在恐怕已经不做数了。
江停风如实回答,但后头那句,他咽在心里。
若是他如实了,按照顾母的性子,必然会问个为什么,她是个慈祥和蔼的老太太,江停风并不想去骗她,索性便免去这个麻烦。
顾母原本还想着撮合江停风和顾荞,听她这般也庆幸自己没有乱点鸳鸯谱,不然两人见了该得多尴尬。
看来还得听阿楠的,这感情一事,还是由他们年轻人自己来决定。
顾母冲他点了点头,然后去问顾三郎,“三郎啊,你和阿楚将买地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办妥了。”
“那明日官府的人要来量地吗?”
“婶子,不用量地。”楚暮放下筷子道:“官府直接批了地契,根本不用量地。”
有他三哥在,哪里还需要这些麻烦的程序。
“为啥不量?”顾母破砂锅问到底,“去官府买地,不都是要量了在买的吗,你们咋这么快就拿到了地契?”
“这……”楚暮被问的一下哽住了,理由是啥他还没想好,混乱中,他只能胡乱编了一个,“官府的人靠山屯太穷,这地都不值钱,如今好不容易有了致富的法子,他们也不想拘束着我们,所以便直接给了。”
“这知府听着倒是个好官。”
“可不是。”楚暮应和着他,随即看了一眼顾三郎。
知府是好官,但他三哥也不差好吧,虽然是为了完成故人的遗愿,但这也算是体察民情了吧!
而且他一早就算等开春了,便找人来靠山屯办砖厂,开布坊,带着顾家村的人富起来。只是后来沈楠来了,将他的计划给破了而已。
既然已经拿到地契了,午饭过后,顾三郎他们就开始着手去找人收拾建材了。
顾云郎在靠山屯许久,青山镇周边的人他几乎都认识,所以找个盖房子的一把手并不是难事。
村里人之前通过气,知道他们要动工了,只要是闲着的就都来帮忙。
沈楠选的地方是西山那边比较空旷的一个平地,那地方石子多还不上水,所以村里人并没有在那里开荒,但沈楠建的是油坊,那地方地势高,排水效果好,着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顾三郎把和沈楠商量好的事给江停风了,等油坊建好开始做工后,让他来负责销售这一方面的事,到时候两人五五分成。
油在古代是个稀罕物,大顺朝也有吃植物油的习惯,况且他有渠道,所以销售几乎没什么大问题,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江停风又补给了顾三郎一半建油坊的费用。
沈楠也是在之后的相处中才发现,江停风居然还以为和他一样的人是顾三郎。
“你没告诉他事情真相吗?”沈楠问顾三郎。
这事她自己不太好开口,所以只能让顾三郎帮忙,但看江停风那个样子,明显还被蒙在鼓里。
“嗯。”忽然被问到这个,顾三郎有一瞬间的心虚,漆黑的眸子暗了暗,他看向沈楠,“你很介意吗?”
“不介意啊。”沈楠无所谓的摊摊手,“我就是想知道你咋没告诉他。”
顾三郎可不是个食言而肥的人。
“那我可以不理由吗?”这么长时间的相处下来,顾三郎和沈楠之间的相处已经越发融洽了,在外人看来,她俩就像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可只有他们这两个当事人还懵着。
所以,此时顾三郎用类似撒娇的语气来这句话,沈楠并未觉得有何不妥,反而觉得他这样的表情十分有趣。
“是很难以启齿吗?”沈楠试探着问。
“不是。”顾三郎摇头。
“那是忘了?”
顾三郎又摇了摇头。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可是那天私心里,他就是没告诉江停风沈楠和他才是一路人。
如今若是再,那倒是显得尴尬。
沈楠见他着实不想也不逼她,轻笑着道:“既然你不想那边算了,她若是有心,自己会发现的。”
两人之间的交流并没有遮遮掩掩见不得人,可江停风神经大条,根本就没发现这其中微妙的事实。
转眼时间到了四月,靠山屯的油菜花开得漫山遍野都是,远远望去金黄一片,嵌在那翠绿的麦苗之中,倒也不失为一番美景。
油坊如今马上就要竣工了,盖房子的都是老手,方方面面都是按着她的要求来弄得,只是如今到哪里去找装油的容器,倒成了一件难事。
塑料壶倒是可以用,可那得多少才够。
她原本想的是用那种粗糙的瓦罐子,既能装东西价格又便宜,可她走访了好几家才发现,云阳府现在已经不时兴瓦罐子了,人都喜欢用陶瓷的,所以不少老式的大瓦窑都已经破败了,剩下的,也没法接她们这么大的工程量。
按江停风的意思,拿陶瓷的装也没什么大不了,他不差钱。可陶瓷贵是一方面,关键还不太结实,从靠山屯到云阳府路不平坦,到时候要是全都破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实在不行,我再开一个瓦窑?”江停风财大气粗的开口。
总不能就此故步自封,干等着吧。
“造这瓦窑并不容易,恐怕时间上来不及,除非油坊暂时不开工。”顾云郎道。
“那怎么办?”他之前还以为瓦罐子好找,所以并未把这事儿放在心上,却不想如今倒成了个难事。
“大嫂,你是有什么意见吗?”沈楠见顾大嫂多次欲言又止的,开口问她。
见他们把目光都转向自己,顾大嫂也颇有些不好意思,抿了抿唇,她缓缓道:“其实杜鹃娘家就是开瓦窑厂的。”
“她家那个不是早就不用了吗?”顾云郎问。
“是不用了,可如今瓦罐子日渐少了,陶的又太贵,她爹在年前又收拾了出来,前阵子开灶,刚烧出来一批。”
这事还是上次杜鹃来的时候的,当时顾云郎在外头,顾母也还没过来,所以他们都不知道。
“她家那窑大,应该能烧你们得那种大罐子。”
“你这孩子,有这事咋不早,你看看他们一个个都愁得焦头烂额的。”顾母抱怨道。
“我一时给忘了。”顾大嫂笑着挠了挠头。
其实她也是怕被人是胳膊肘往外拐,一心想着娘家的人,在农家,最忌讳的便是这个。
瓦窑的事有了眉目,顾云郎和江停风吃完午饭就去找孙山(顾大嫂她弟),让孙山带着他们去杜鹃的娘家。
杜家兄妹五个,杜鹃是最的,顾云郎他们到的时候,他的四个哥哥都在瓦窑里忙活。
杜父虽然在杜鹃和孙山成亲的时候见过顾云郎,但到底时日长了,他又上了年纪,只觉得他眼熟的很,却又叫不上名字。
“爹,这是我大姐的男人顾云郎。”孙山放大声音解释道。
“那那个呢?”杜父指了指远处被娃儿们团团围住的江停风,“那是你姐夫的那个弟弟。”
他也听村里人了,顾三郎从战场上回来了,还颇有些本事,看那人一身富贵,想来是他三弟了吧。
“爹,那是江公子,是来和你们做生意的。”
“做啥声音啊。”粗狂的声音从窑里传来,江停风抬眼望去,见里头出来一个铁塔般的汉子。
男人一身赤膊,两个胳膊看着格外粗壮,皮肤黝黑,身上还渗着汗水,可见这窑里有多热多辛苦。
“大哥。”孙山朝他点了点头。
“哟,阿山来了。”杜老大笑了笑,“你放才什么,谁要与我们做生意,做什么生意?”
“是哪位江公子,他需要一批大瓦罐。”
“一批,那是多少?”如今这瓦罐不受人喜爱,也就只有农村人还用着,人城里人,各个都用的是雕花陶瓷罐,看着可稀罕哩。
这江公子一看就是富贵人,怎么会要他们这种瓦罐子。
“大哥,我暂时先订一百个,若你做得好,以后就长期合作。”江停风此时无比后悔自己今日为啥脑抽要系一条宝石腰带,要不是那上头的宝石太过耀眼,这几个鬼头哪里会好奇的围着他看。
看她们看他的眼神,颇像是在看猴。
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声音使得杜老大并未听清江停风了什么,但隐隐之间,他还是听见了“一百个”之类的字眼。
“大丫二丫,将弟弟妹妹都领到屋里去,大伯有事要与这位公子谈。”
听顾老大这般,两个丫头恋恋不舍的看了江停风一眼,一人怀里抱一个,手里牵一个,将几个闹腾的家伙弄回了屋。
“呼……”得了自由,江停风总算是松了口气,整了整衣服,他走上前来。
“江公子,实在对不住啊,孩子顽皮不懂事,弄脏你衣服了。”汉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露出一排结白的牙齿。
“没事。”他无所谓的摆摆手。
看他确实不计较,顾老大才又问,“你放才,是要订一百个瓦罐?”
“嗯”江停风点头,“这只是是暂时的,你们若是做得好了,以后长期预定也不是不可能。”
“真的?”杜老大目露星光,随即回头,对着窑门口,扯着嗓子喊,“老二老三老四,快出来,来活了。”
“快点快点。”他粗着声音催促着。半晌,从窑里又出来三个赤膊的男人,“哟,阿山来了。”
三人一出来,就看见了孙山,过招呼后,杜老三埋怨杜老大,“大哥,你这急吼吼地叫我们出来干啥,我这罐子刚进炉,离不得人。”
如今瓦器生意不算太好,但过几日便是集日,他们算做一批出来去镇上卖卖看。
“阿山和他姐夫带来的这位江公子,是要跟我们订一百个瓦罐子。”
“多少?”顾老二瞪大了眼睛。
“一百个,而且他还,要是咱们做的好,他就长期续订。”顾老大解释道。
见兄弟三人怀疑地看向他,江停风礼貌的笑了笑,“我是真的需要瓦罐子,不是来诓你们的,而且我这是急件,我可以付订金的。”
他着,掏出了腰间的钱袋,拿出五两银锭子放在他们平时歇脚喝水用的桌上。
“我听大哥,你们一个最大那种瓦罐要卖到六十多文钱,这五两银子就算是订金,剩下的,等你们交货了我再结给你们。”
“哎哟,江公子,要不了这么多的。”顾老大推辞着。
这六十几文那是早前的价格了,如今瓦罐子不值钱,哪里还能卖得到这么多。
杜老大着,拿起银子就往江停风手里塞,却被他给躲开了。
“你拿着吧,我这罐子,你既要给我个防漏的盖,还得在肚子上画些东西,而且还得弄厚一点,防止它碰碎,这可不是个容易的事。”
“不知江公子要画些什么?”杜老四温声问。
他是负责在瓦罐上画画的,只是他技艺本就不精,又荒废了一年多,若是简单的还行,要是太难,他还真怕画不好。
“也不是很难,只是我江氏的标志罢了。”江停风从袖口掏出画纸给他,杜老四看了看,就是江氏二字,外加几条柳枝罢了,也不是太难。
“好,只是不知江公子何时来取货?”
“尽量早一点吧,最多五天,若是实在不行,到时候你们有多少,我就拿多少。”江停风也不想太过为难他们,毕竟这真是个力气活,五天内又是拉土,又是揉泥,着实不是个容易事。
“好,那五天就五天。”杜老大点头。
早前作瓦罐时弄来的土还剩下不少,他们兄弟四个,早起晚睡地赶一赶时间,应该是没问题的。
人家都给这么多钱了,他们拖着,也不过去。
四月初十,宜开张,宜祭灶,一大早,“劈了啪啦”的鞭炮声便响彻了整个山村。
整个靠山屯的人都聚了过来,密密麻麻地为了一堆,就等着看这所谓的油坊开张。
等到了吉时,顾三郎和江停风二人上前,随着村长响亮的声音,那盖着牌匾的大红绸被两人扯了下来,露出上头朱红烫金的匾额。
“三水油坊,为啥叫三水油坊?”
“不知道,可能是因为临水吧!”
沈楠选址的时候,特意选在了水边,而且她还另袖了一个沟渠。
水流的重力可以带动机器运转,虽然她有发电机,但发电机的功率,还不足以长时间带动榨油机的运转,所以她只能借助水的动能来进行弥补。
而且为了给发电机减负,她还把原本用电就能自动转的炒锅变成了手动的。
众人讨论了一番,也没讨论出个结果来,这名字一事,或许只有他们自个儿知道,他们的随意猜测,终究是不作数的。
朱漆大门被用力地推开,抬眼望去,里头是一间间用青砖砌成的房子,安在外面的炒锅炉灶里的火已经熊熊燃起,随着顾三郎一声令下,两袋过了筛的菜籽被倒入其中,随着旁边长寿叔的手动搅动,散发出一阵阵奇异的香气。
一旁摆着个硕大的沙漏,是用来掐时间的,见沙漏里的沙没了,长寿叔按之前沈楠的按下一个按钮,那炒锅自己开,将炒熟的菜籽倒进了榨油机。
众人还都惊叹这其中敲巧妙的工艺呢,刺耳的声音传来,他们见那榨油机缓缓启动了。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左右,那机器旁边的那个嘴里,开始汨汨漏油。
橙黄色的油流进那铁皮方盆里,颜色瞧着着实鲜亮。
“出油了,出油了!”
一旁围观的人梗着脖子大叫,恨不得上前去看个仔细,可奈何沈楠要保持里头绝对的干净卫生,不让他们进去看。
就连在那里头做工的人,个个都穿着浅蓝色的短,带着帽子,还捂着个叫口罩的东西,瞧着跟个偷似的。
少顷,那里头总算是出来人了,推着个板车,上头堆着跟墙皮一样的块状物,麻麻赖赖的,但是散发着的味道,却让人馋的直流口水。
“这又是啥玩意儿?”
“这是饼肥,就是炸完油剩下的杂质,可以用来做地肥,也能拿来喂猪喂牛,吃了容易长肉。”沈楠给大家解释道。
“是吗?” 有人终于忍不住了,拿了一块咬了一点尝了尝,除了有点扎嘴,味道竟然还不错。
这顾家村,看来是真的要发达了。
若是以前他们还只是遗憾和顾家村分裂,如今是真真可以称得上是后悔了。
这油坊建成,顾家村的村民都是出了大力气的,但他们一个个是为了报答沈楠和顾三郎,所以坚决不收他们的钱。
没办法,沈楠只得给他们送了油,每家二十斤,在加上一个瓦罐子。
菜籽油特殊的香味能最大程度的激发菜的香味,所以当日下午,村里处处都飘着饭香。
沈楠等了这么多天,总算是有充足的油吃了,所以一大早,她就让顾荞去镇上买了两只鸡。
她今日,要做炸鸡吃。
油坊第一天开张,自然事情比较多,顾三郎和江停风他们回来的时候,天都快黑了。
楚暮隔着大老远就闻见了香味,如今进了门,冲着就往厨房来了,“嫂子,你做了什么,好香啊?”
“炸鸡,还有葱油拌面。”
“饭好了,叫他们洗手吃饭。”
“好嘞。”楚暮一溜烟地又跑了出去。
两个孩子以及顾大嫂负责摆碗筷,沈楠和顾荞开始张罗着下面。
面是手擀面,本就顺滑,加了少许盐后更显劲道,拌上那香味浓郁的葱油,简直不要太好吃。
楚暮左右开弓,右手一口面,左手一口鸡,吃腻了还能吃两片酸酸辣辣的腌萝卜解解腻,简直是堪称人间美食。
顾三郎和江停风吃饭没有楚暮那般粗狂,两人都是斯斯文文的,看着跟副画似的。
“味道怎么样?”沈楠问顾三郎他们。
“味道不错。”顾三郎将最后一个鸡腿夹给了她,“你尝尝看。”
鸡腿入口,外头那层金黄脆爽酥皮,里面则是鲜嫩多汁的鸡肉。
因这是走地鸡,肉的口感更显细腻,沈楠觉得,此时若是配上一杯可乐或者啤酒,简直绝了。
“其实外头这层酥皮应该用面包糠会更加酥脆,但我用的是面粉加豌豆粉,所以吃着稍稍还是有点硬。”
江停风在现代也是个炸鸡重度爱好者,方才沈楠问她味道如何,他忙着吃连嘴都没张,如今沈楠了这话,他倒是抽空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可点完头,他才发现事情不对劲。
他原本想着沈楠会做炸鸡,应该是顾三郎教他的,可她既然该用面包糠,那就明,她是会做这个的。
这炸鸡可不是本土的东西,更何况,大顺朝连油都缺,又怎会发明这般费油美食。
江停风抬头,就见沈楠和顾三郎凑在一起在话,沈楠再,顾三郎在听。
他忽然发现,这几日来,沈楠其实才是任务的发布者,而顾三郎是那个执行者。
也就是,他被这黑心肝两口子给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