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云涌
曹知府笑了起来,仿佛听到一个天大的笑话一样。
这笑不是讽刺,单纯觉得有意思而已。
他还真没想到,有一天会有这么不自量力的人,敢带着个护卫就跑到他面前胡八道,还什么让他现在就着急人马抵御永义军攻城。
“你以为自己是谁,敢在这里跟我指手画脚!”曹知府失去耐心之后,脸色也冷了下来,“就凭你身边这个人?你可知我的府上有多少人!”
李虎再能,也不可能以一敌百,更何况曹知府这里也不止一百人,只要他一句话,根本没有必要就知道结果了。
所以在曹知府眼中,这种行为愚蠢至极,他连在意都懒得在意。
屋内气氛冷到了极致,于卿卿坐立不安的朝苏妙妙看了过去,很意外的发现她的表情并没有慌张,而是一直带着淡淡的笑。
李虎也有些紧张,若是他一个人脱身不难,可要保护苏妙妙的安全,又要离开这里,那就难了,他正在考虑能平安脱险的可能性有多少。
比起两个人的紧张之色,苏妙妙倒是很平静,这种平静显然有些过了头,曹知府看着她,眉头紧紧拧着。
都这个时候了,还这么淡定,到底是真不怕还是装的?
不管是哪种,她既然敢到自己面前这种话,那这个人就不能留了,“来人!”
曹知府开口,于卿卿急忙站起来,“于伯伯,苏姐姐是我的朋友,她也只是一番好意,您别跟她计较。”
“这件事不管你的事情,你先出去!”曹知府看了于卿卿一眼,冷冰冰的开口。
于卿卿还想什么,苏妙妙却先一步站了起来,“曹知府可是淮西曹氏一族的人?”
今世有四个鼎盛的家族,清河崔氏,潘阳李氏,金陵林氏,还有一个就是淮西曹氏。
曹氏是四个家族中存在感最低的一个,但毕竟是四大家族之一,族中子弟为官者众多,曹知府便是其中之一。
曹知府只是曹氏的庶出,并非嫡系,但靠着家族的关系,也能做到四品官位。
这件事不算什么秘密,但知道的人也不是很多。
曹知府蹙起眉头,不明白苏妙妙为什么突然提起此事。
“看你这个反应就是了。”苏妙妙笑了笑,“我有点事情要跟曹知府密谈一下。”
“你以为自己是谁,本官凭什么要答应你这个要求!”曹知府对苏妙妙的话嗤之以鼻,来自己面前胡八道不止,现在还要跟他密探,真当自己是什么重要人了。
“景合四年,淮阳.......”
话刚开了个头,便见到曹知府脸色大变,几乎是吼着断了她继续的话,“你住口!”
苏妙妙微笑着看着他,“曹知府觉得我们在这里谈呢还是单独谈呢?”
“你们都出去!”曹知府冷着脸开口。
苏妙妙朝着李虎合于卿卿点了点头,示意他们一起出去等着。
屋内只剩下两人的时候,曹知府阴沉着脸开口问道,“你想什么!”
景合四年的那件案子,查的是盐商。
曹氏以漕运起家,是最大的盐商,而私盐一向利润丰厚,官商勾结在正常不过。
那年皇帝下令彻查盐商。
曹氏一族联合当地私盐贩子,将朝廷派来查案的大臣在半路上杀害,一连死了四个大臣之后,引起皇帝震怒。
派了康王亲自侦办此案。
这也是康王生前办的最后一件案子,于淮阳一带,几乎是将盐商的老巢翻了个底朝天,曹氏也因此元气大伤。
也是那次事情,曹氏跟康王府结了仇,后面皇帝对康王动手的时候,曹氏在其中也出了一份力。
证明康王勾结私盐贩子的账册,就是曹氏送上去的,也是直接定罪的关键之处。
曹氏在此次事件中立了大功,后来功成身退回到淮阳,这些年隐藏锋芒,逐渐被人忽略掉。
那件事,实则是皇帝想要将盐务握在手里,曹氏也算是为皇帝做事。
曹氏担心皇帝秋后算账,所以手上一直握着一份证据,是当年皇帝的一份密诏,要曹氏配合陷害康王的证据。
密诏曹氏一直不肯拿出来,表示已经丢失,皇帝很清楚,这是他们想要自保的举动。
这么多年也算是相安无事。
曹知府是曹氏之人,恰好也知道此事,所以在刚才苏妙妙突然提起淮阳的事情,便意识到不对劲。
寻常人压根就不可能知道淮阳这件事,她突然提起,必定有什么问题。曹知府不敢大意,这才让人都退下。
苏妙妙笑了笑,“淮阳的事情,曹氏看似失去了盐商这一块,损失惨重,实则是明哲保身,这些年你们曹家在盐运这一块捞到的钱,已经足够你们曹氏花十辈子不止了。”
盐商的利润想象不到的大,这也是皇帝为什么要把这块收回的原因。
“看来你还真知道不少事情。”曹知府冷笑一声,“不过那又有什么用,你就算知道这件事对今日的事情也没有任何帮助,你以为我会因此放过你?”
“我当然不是想让你放过我。”苏妙妙摇摇头,笑意很凉,“你就不想想这件事我为何会知道吗?”
曹知府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他的确想不通,那件事过去这么多年,怎么会有人知道!
“你到底是什么人!”曹知府看着苏妙妙的眼神带着明显的探究。
“你认识这个牌子吗?”苏妙妙掏出一个牌子,拿在曹知府面前晃了晃。
曹知府先是一愣,等看清楚玉牌上面的字,整张脸突然变色,明显愣住,“你,你是二皇子的人?”
程沐风当初给了苏妙妙一块牌子,是如果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拿出来。
苏妙妙正好拿来唬人。
“曹知府,你还不明白吗?”苏妙妙幽幽开口,“你真以为你所做的事情圣上不知道?”
曹知府再度脸色大变,“圣上知道?”
“自然是知道得,不然我怎么会知道当年淮阳的事情。”苏妙妙朝她神秘一笑,“而且你们曹家这些年一直在撒谎,当初的密诏,一直在你们手上。”
当年,苏妙妙从藏书楼中偷出来的那些信件,其中就有一件是关于曹氏的,苏妙妙当初不过看了一遍,没想到时隔几年还能派上用场。
曹知府又是一惊,再看向苏妙妙的眼神便发生了改变,她不仅知道当年的事情,甚至连曹家握着密诏的事情都知道。加上二皇子的牌子,身份自然不用。
“你到云州来是为了什么!”曹知府突然觉得后背一阵发凉,难不成圣上真的知道了他有不臣之心?
“自然是查密诏的下落。”苏妙妙看着他回答,“曹知府虽然是庶出,但在曹氏一族中却自幼颇负盛名,深得族中长辈喜欢,年纪便养在嫡母膝下,虽不是嫡子,也算是半个嫡出了。”
曹知府脑子一下乱了,因她知道的事情太多,让人有一瞬间不知道该怎么反应,“你,你连这些事情都知道!”
“实话告诉你,圣上已经对你们起了杀心。”苏妙妙的话并没让曹知府太惊讶,显然他早就知道这这件事。
“圣上这些年可没减少过对曹氏的杀心。”曹知府冷冷一笑,若不是察觉到危险,他也不会答应跟永义军的合作,目的就是能在皇帝对曹氏下手之前,可以有反抗之力。
“你这么只能证明我的决定并没错误。”
跟永义军合作,让他们夺取云州也是之前定好的办法,只要云州丢失,周围那些城都难以支撑,必定会落到永义军手上。
到那个时候,皇帝没有心情去管其他,只能专心对付永义军的人,而曹知府自己,则是可以在这件事之后顺利进入曹氏一族的中心。
“你真觉得永义军那些人,能够到上京,威胁到皇帝的权力?”苏妙妙冷声开口,“若是他们失败了,你就是第一个被牵连的。”
这其中的危险曹知府自然很清楚,但富贵险中求,没有危险哪来的富贵。
当然这只是他跟那些人合作的其中一个原因。
曹知府在任上这些年,没少搜刮民脂民膏,这些事情被永义军那些人知道了,若是哦他不答应合作,到时候他们会把那些账册全都送到京中皇帝面前。
光是这一项,就足够要他的命了。
曹知府也是走投无路,这才答应了这个条件。
他就希望这些人真的有能耐一路到京中,也算是解了他的困难。
倘若他们真的败了,他怎么也是曹氏一族的人,就算是护城不利,有曹氏在,想要保一条命还是不难的。
“曹氏可不会管你的死活,出了事你是第一个被推出去送死的,而且我实话告诉你,我既然能奉命前来,你觉得这件事圣上能一点不知道?”
曹知府脑子轰的一声,有点反应不过来,“不可能!这件事圣上怎么可能知道!”
“云州城外,已经有兵马往这边来了,用不了多久,就会到达。”苏妙妙眼看着曹知府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这件事他自以为没人知道,可没想到皇帝竟然什么都知道了。
“你骗我!我怎么不知道有兵马往这边来!”曹知府不肯相信这件事。
苏妙妙淡淡一笑,“我该的都已经了,你要是继续执迷不悟,等到圣上派来的人过来,到时候你就等着性命不保吧。”
曹知府脸色惊变,站在那里半天没回过神来,脑子里全都是那句圣上的人要到了。
他的表情开始出现慌乱,苏妙妙便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我只问你,你想活还是想死。”
“什么意思!”曹知府问道。
“若是想活,就听我的,全力抵抗永义军,等圣上的兵马赶到的时候,你这也算是立功一件。若是你想死的话,那就当我今天的话没过。”
苏妙妙给了他两个选择,显然但凡不是傻子,都知道怎么选择。
“圣上真的会既往不咎?”曹知府不相信。
“只要我不把这件事告诉圣上,自然没人知道。”苏妙妙道,“保护住云州城,是大功一件,圣上得知此事也会对你进行嘉奖。”
“你为什么要帮我!”曹知府问道,他不明白眼前这个人是什么身份,更不知道她这么做的目的什么。
“我不是帮你,我是帮云州成内的人。”苏妙妙看着曹知府,神色明显严肃起来,“城中有几千人的性命,若是没人管,你是不是算把他们交给永义军的人进程杀戮。”
曹知府没有回答,但他的表情已经明问题了。
“你真的不会把此事告知圣上吗?”曹知府还是不放心。
“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谈这个问题,如果云州城保全下来,你还有一线生机,可若是云州城出事,援兵到来之际,你必死无疑。”
苏妙妙冷眼看着曹知府,眼看着他一点点放弃挣扎,“我现在就算想答应也来不及了!这几日永义军的人就要来了。”
“现在调集云州城附近的驻军应该来得及!”苏妙妙没想到这么快,好在云州城外还有驻兵,调集过来保护云州城应该没什么问题。
“那些驻军都被我调走了。”曹知府现在也后悔极了,这个时候再把人调回来,一来一回时间上远远不够。
“城中还有多少人。”苏妙妙深吸一口气,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难办,原本想着服曹知府就行了,可现在显然事情比想象中更困难。
城内没有兵,等永义军的人过来,如何防守就成了一个问题。
“二三百人吧。”曹知府明显底气不足。
当初他就是准备等到时候开城门投降,所以城内压根没留下什么人,这会后悔也来不及了。
眼下这情况确实难办的很。
苏妙妙一个头两个大,投降似乎是最好的选择,但她却不能这么做,如果把永义军那些人放进城,城内的百姓岂不是都要遭殃了。
“咱们这点人根本不够看的,他们有一两万人。”
曹知府是知道内情的,听闻一两万人,苏妙妙是有些惊讶的,这种乌合之众,能有个几千人就规模不了,竟然能有一两万人。
“他们是什么人?你可知道他们是听从何人的命令行事。”苏妙妙问道,这些人就跟凭空冒出来的一样,此前根本没听。
“我也不清楚。”曹知府有些尴尬,“他们一出现就拿着我的把柄,让我不得不听从他们的命令,不然就要把我的把柄送到上京。”
苏妙妙看他一眼,怪不得这个曹知府会跟那些人合作,看来真是有把柄在对方手上。
她不用问都差不多能猜到把柄是什么,这个时候也没时间在意这件事了,尽快想办法保住云州城才是最重要的。
“你们既然好里应外合,他们应该不会一次所有人一起来攻城吧。”苏妙妙猜测会派个先头部队,后面的人会等成功拿下云州城之后再赶来。
“差不多吧。”曹知府唯唯诺诺起来,“特使,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自从得知苏妙妙是皇帝派来的人,对她便恭敬起来,他现在不敢得罪苏妙妙,还指望她到时候帮自己点好话。
苏妙妙站在城墙上,看着外面觉得头疼,这事着实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但凡有点选择,她都不会掺和进来。
可既然已经赶鸭子上架,被逼到这个程度,也没有退缩的余地。
曹知府以为真的有救兵,所以现在才什么都听她的,可是苏妙妙很清楚,压根没有什么救兵,他们想要得救只能靠自己。
可是对方那么多人,这么大的差距,且城内都是些老弱妇孺,没有任何战斗力,到底要怎么做能够保住云州城!
就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冷不防地想起从皇宫中带出来的那几本书,都是器械方面的书籍,当时她只是觉得有趣便随手带了出来。
这会想起来,书中似乎有关于弓弩的制作方法。
白果跑去把书取回来,苏妙妙果然在里面翻到了弓弩的制作方式,准确应该是改良方式才对,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可以使得原本的功效加倍。
“云州城的弓弩数量还有多少?”
“这个倒是很多。”曹知府如实回答,“我只是让驻兵离开了,兵器库并没动过,里面的弓箭弓弩数量都很多。”
听到这个回答,让苏妙妙稍微放心了一些,好歹事情没到最坏的地步,还有武器在就好。
“把弓弩都拿出来,我要重新改良。”苏妙妙想了想又吩咐,“还有城中现在还剩下的工匠,能找到多少就找多少,都让他们过来帮忙。”
现在时间有限,但只要加紧时间,应该来得及。
“你现在改良弓弩怎么来得及,就算来得及,城中也没有多少人会用。”曹知府摇摇头显然并不赞同这个做法,明摆着是浪费时间。
“你放心,我既然能改良,就有人会用。”苏妙妙坚持这么做,曹知府无法,只能同意,命人按照她的要求,把工匠召集起来动手改良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