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萧世弘位列东宫

A+A-

    萧世弘下朝回到弘亲王府,背着手,脸色颇为沉重。

    这两个月来,太子萧世元通敌卖国的证据在他的掌控下,逐渐明朗的传递给了父皇,父皇震怒,却在西北战事尚未明朗前隐而不发。直到太子察觉到异常,更加猖狂,父皇发现了有人在他的饮食中下毒,这才痛心下旨,太子失德,软禁在东宫。

    通敌叛国的证据如铁,弑父谋逆之心如此昭然若揭,父皇对外却只是称“太子失德”,惩罚也不过是软禁东宫。

    偏袒至此,让萧世弘心寒。

    今日下朝后,父皇独自召见他。

    萧世弘看着御书房高高坐着的男人,竟然已经华发满鬓,眼中有了苍老的浑浊。他的话音不再是那样的傲然无情,而是多了些许的忧郁彷徨。

    “弘儿,朕没想到太子居然如此荒唐,而你居然能走到今天的地步。都皇家无情,所以炎儿兴兵谋反,他失败了死了;如今又是元儿,他是朕的嫡子,朕唯一嫡子,他怎么能这么煳涂……”

    “弘儿,朕老了……”

    “弘儿,朕再想想。”

    一国之君,话到这个地步,萧世弘已经赢了。

    萧世弘回到王府自己的院子时,弘亲王妃正带着世子玩,世子如今八个多月了,长得虎头虎脑,爱笑,笑起来时咧开嘴眼睛眯眯的,软萌萌的十分可爱。如今他已经不喜欢别人抱着了,就爱在地上扶着东西走,可又走不稳,总摔跤,整天里都要人跟着扶着,可把一群丫头厮累的直不起腰来。

    世子这般大,早就认人了,远远瞧见父王回来了,可高兴了。

    咿咿呀呀的朝门口的方向叫唤着,两条肥嘟嘟的短腿就想走过去,奈何短腿又支撑不起身体,只好缓缓地曲下身体,换爬的。

    “哎呀,世子,使不得……”

    丫头轻声低唿,却被一旁的弘亲王妃笑着阻止了。

    世子见父王回来,无比激动,孩子动作快,身子虽,频率却非常快,没一会就到了萧世弘跟前。

    萧世弘早就看到了嫡子的可爱行径,几个快步迎了上去,半日的阴霾心情散了大半,将娃娃抱起,举在半空中。

    “家伙,长能耐了。”

    弘亲王妃走到萧世弘身边,柔声道:“王爷上朝累,把远儿给臣妾吧。”

    萧世弘依旧将世子抱在手里,道:“王妃平日里也辛苦,本王常不在府里,远儿定是想父王了,对吧?”着,用手指拨了拨嫡子肥嘟嘟的脸蛋。

    萧志远眨巴着他那葡萄一般亮晶晶的眼睛,也不知道听没听懂,啪叽一声,在萧世弘的脸上亲了一口。

    萧世弘大乐,只笑开了怀。

    弘亲王妃萧氏闷着嘴笑了笑,温柔地给萧世弘脸上的口水擦掉。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玩闹了一会,萧氏知趣的将孩子抱下来,交给了奶娘照应,夫妻两人进了屋,萧氏心翼翼温温柔柔地服侍萧世弘换下朝服,传了午膳。

    弘亲王妃一边给萧世弘舀汤布菜,一边柔声道;“王爷这些日子都瘦了,来,多吃点,补一补,来日方长,朝中还有许多事在等着王爷处理呢。”

    萧世弘端着碗,瞧了瞧自己的王妃,他们成亲也快两年了,他了解他的王妃。父皇,无形中,给他选了一门好亲事。

    不是江淮的安定伯府有多么大的权势和助力,而是他的发妻,虽看起来不起眼,却是个难得的贤惠女子。

    心思敏锐,胸有魄力,却深藏不露。

    他走的这条路,注定荆棘阻碍重重,若是身后的女人总拖他的后腿,处境更加糟糕,而这个女人,将王府理的井井有条,严严实实,不该传出去的东西,她不会让它传出去分毫。甚至连江淮的娘家,处事也十分妥帖,该使力的时候不遗余力,不该出风头的时候绝对不让人注意。

    这些起来容易,但宗亲氏族,盘根错节,细枝旁支,沾亲带故,人员十分多,若非手段高,敲的够,不出岔子是十分困难的。

    所以,萧世弘对他的发妻,是敬重的。皇家夫妻间的敬重,比任何感情,都来得稳妥。

    “过些日子,八皇弟也该回来了,八皇弟已经成年,父皇年前赏赐了府邸,但工部还在建,建好还有些时日,王妃把西厢收拾一番,八皇弟若有空出宫,也好有个舒坦的落脚地方。”

    “王爷只管放心。”弘亲王妃擦了擦嘴角,笑着回答,那一笑嫣然沉着,仿佛应的不只是收拾西厢的事。

    萧世弘进门时的沉郁心情她看在眼里,眼下的朝局她虽不能看透,却也知晓一二。

    如今,怕是到了关键的时候。

    成王败寇,就在这些日子吧。

    二月底圣旨下,晋封敬妃为敬贵妃,掌管凤印,统领后宫。

    三月初八,八皇子率领十万精兵回京,同行的还有藏族的议和使团。

    那一天,初春的春寒散去,艳阳高照,萧世丰一人戎装高马走在队伍的最前方,后面是数十位将军,然后是三千有功将士,飒飒军姿,威风凛凛。

    朱雀大街上,九门提督亲自率领御林军封路戒备,道路两旁及高楼上,站着无数迎接喝彩的百姓们。

    皇宫朱雀门口,百官相迎,而站在百官最前方的,一人风姿卓越,正是当朝风头最盛的弘亲王、八皇子的同胞皇兄萧世弘,代圣上携领百官,迎接胜利之师,论功行赏。

    一道道封赏令下,直到晌午时分,才一一念完;之后,便是盛大的庆功宴会,同样是弘亲王代君王出席。

    觥筹交错间,夜色渐浓,直到月上中天,萧世弘才将一应宾客送走,看着身边同样醉的深色朦胧的萧世丰和徐景轩,干脆掀起华贵的亲王朝服,席地而坐。

    “阿轩,这两年战事,苦了你了。”萧世弘开口,他十二岁去西北军营,没有人比更懂战争的艰苦了。

    萧世丰京城的月,不如西北高旷冷漠,却更亲近温暖。

    “皇兄,为了你和母后,为了你们,值得。”着,萧世丰看了看躺在身边的徐景轩,觉得十分心安。

    萧世弘当然留意到他的神色,眼中闪过一丝讳莫如深的光芒。

    萧世丰却没有察觉,又问:“父皇,他还好吗?”

    身在那个位置,非寻常人能抵御的高寒,虽然那个男人没有给过自己父爱,事到如今,他也不过是个可怜人。

    “还好吧。”萧世弘看着高深莫测的夜色,如同那个男人的眼,即便到了暮年,也是同样的让人敬畏、琢磨不透。

    萧世丰笑了笑,道:“夜深了,皇嫂嫂一定还在府上等着你,我也先回锦丰殿了,天亮之后,怕是又不安宁了。”

    萧世弘看着萧世丰将醉了的徐景轩横抱起,而后一步步离开,突然不出的羡慕……

    夜深露重时分,萧世弘回到弘亲王府,见灯火阑珊下,一道熟悉的身影在园中的牡丹丛中,静静地看着自己。

    “回来了……”

    那一刻,萧世弘的心,仿佛暖了。

    次日,皇帝临朝,对西北的将士又是一番赞表,并将藏族使团的一切接应、谈判事宜,全权交给了弘亲王处理。同时,册封八皇子为丰亲王,赐婚,宁国公嫡二孙女萧红袖,于八月十六中秋后大婚。

    萧世丰做梦也没有想到,父皇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赐婚。

    而在此之前,七皇兄居然一点消息都没有泄露给他!他一人站在陌生的朝堂上,仰头看着一脸喜色的父皇,又侧头看向一旁坦然看向他的皇兄,以及身后无数恭贺的朝臣,突然觉得他所谓的得胜将军,不过是个笑话。

    萧世丰一步迈上前,跪下正要话。

    却不料萧世弘快他一步,躬身道:“儿臣代八皇弟叩谢父皇圣恩,八皇弟的婚事一直是母后心头的挂念,如今父皇亲自赐婚,就是对八皇弟最好的赏赐。”

    萧世丰没有料到,皇兄居然会拿母后也威胁他。

    “父皇,儿臣不愿……”

    “父皇,八皇弟一定是不愿母后担忧!”着朝萧世丰故意使了个眼色,道:“八皇弟一定是太开心了,还不谢父皇赐婚。”

    萧世丰跪在地上,定定地看着萧世弘,眼中满是质疑和伤痛。

    许久,萧世丰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

    皆大欢喜,只有萧世丰一人下朝后,匆匆地朝锦丰殿跑去。

    徐景轩昨夜宿醉,刚吃完早膳,还有些头晕目眩,就见萧世丰满脸急色的跑进来,惊慌地将他搂在怀里,紧紧地抱住,仿佛要揉入骨血一般。

    “阿丰,你怎么了?”

    萧世丰只想紧紧地抱住眼前的人,一刻也不要离开。

    “阿轩,无论发生什么事,别离开我,不要离开我。”

    那声音中,带着极度的彷徨和恐惧,令徐景轩心痛不已。

    “阿丰,你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别离开我,阿轩……”

    “好。”

    徐景轩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只一门心思的想要安抚眼前的男人。

    那天后,皇上准了萧世丰半个月不用上朝,萧世丰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陪徐景轩,也不许徐景轩出宫。

    三月二十日,萧世弘与藏族连日来的谈判终于有了结果,藏族割地百里入大宇境内,藏族成为大宇王朝的附属国,每年进贡马匹一万匹,牛羊五千只,黄金三万两。

    四月初四,圣旨下,太子通敌叛国,证据确凿,赐死。皇长孙贬为庶民,流放三千里。同一天,圣上下旨,册封弘亲王为太子,位东宫。

    四月初六,徐景轩永远记得这一天,萧世丰被皇帝传召,不得不离开锦丰殿,一名宫女乘机熘了进来,塞给他一张纸条。

    徐景轩开一看,突然后退两步,笑了,笑得满眼是泪,他仰着头,看着这周围深深的宫墙,勐然发现自己在这里所有的时光,就是个笑话。

    “景轩,你都知道了?”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徐景轩勐然回头,看见来人,冷笑道:“太子殿下,恭喜你,得偿所愿!”

    ?作者闲话: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