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最好的选择,最完美的结局(完)

A+A-

    萧世丰远在昆月城,京城的圣旨,传到几千里外的云南时,已经是几天以后的了。

    南娘有些担忧看向萧世丰,道:“殿下,皇上这圣旨,到底是什么意思?皇上真会让你带一万兵力进京?”

    在这个节骨上,引狼入室?要知道,只要进了京城,一万精兵,运作的好,足够杀入皇宫的!

    萧世丰却不这么想,他私下将宁国公府的各种罪证给了萧世弘,萧世弘明面上并没有发作宁国公府,反而纳了自己留下的烂摊子、出身宁国公府的“王妃”入宫,这里面的蹊跷可大了!

    另一方面,萧世弘发明旨自己在云贵剿匪,还让他将莫须有的“散匪”练成正规军,带回京城,萧世丰犹豫了。

    一万兵力,就算是精兵,到了皇城,不是羊入虎口?

    羊入虎口也就罢了,关键是他的目的,能把徐景轩救出来吗?他们以后能过上安稳日子吗?

    就在萧世丰犹豫不定的时候,京城加紧的密信到了。

    萧世丰开一看,惊讶激动地倏然站起身来,眼中满是震惊,最后归于平静,连撞翻了桌上的茶水,也没有在意。

    “南娘,将听风楼的兵力化整为零,分一万精兵化作百姓,潜入京城附近,随时听从调令。另外,将圣上下旨消息透露出去,云贵境内,若有草寇流匪,或者愿意从军的壮丁,可到本地县衙巡防处报名参军,半个月后,出发进京!”

    “是,殿下。”

    南娘没有多问,只是领命下去执行。

    南娘走后,萧世丰又颤抖着手,将手中的密信又重新拿出来展开,细细的看了一遍,信的内容只有寥寥几个字,可那熟悉的字迹,却让萧世丰眼睛一热。

    ——一切安好,诸事来京商谈,勿念。

    一个月后,萧世丰率军抵达京城城外,在城外三十里扎营等候圣上召见。

    萧世弘的密旨来得很快,他约萧世丰在城外十里亭见面。

    后世史书记载,这次武帝和初代镇南王的会面,是大宇王朝三百年盛世的开端,为武帝执政生涯中的洪武扩张和盛世发展,奠定了稳固的政治基础。

    而这次载入史册的会面,其实起初并没有那么美好,甚至有些剑拔弩张。

    萧世丰敢到京城外十里来跟萧世弘见面,自然是备了万全之策,明处暗处都做了布置,纵容是火中取栗,代价惨重,他也有全身而退的筹码。

    而萧世弘,身为一国之君,他能屈尊秘密出宫出京城,将见面地点城外十里亭,所面临的位置风险,不可谓不高,却也足见诚意。

    这一切和平的会面,当然是来自徐景轩的那封密信,若非徐景轩从中斡旋,在徐景轩去留的问题上,萧世丰不会相信他和萧世弘之间还有相谈的余地。

    京城外的十里亭,在八月的盛夏中,格外的燥热,夏蝉的叫声响个不停,骄阳炎热,萧世弘一身严密的低调华服,在亭子中,一坐就是两个时辰。

    直到天边染上了落日的余晖,萧世丰才姗姗来迟,京城毕竟是天子脚下,若是有个万一,夜色是最好的掩护。

    晚风徐徐,萧世弘看着远处的男子由远及近,他的身后只跟着一男一女,随后是十几名护卫。

    “阿丰,你终于来了。”萧世弘站起身,走到凉亭边。

    萧世丰见亭中就萧世弘一人,连带一名服侍的人都没有哦,亭中多了一个茶几两个圆凳子,于是让身边的李林和南娘留下,一人走入亭中。

    “皇上,别来无恙。”萧世丰行了个君臣之礼。

    萧世弘笑了笑,道:“阿丰,今日不是在皇宫,我们以兄弟相称,可好?”

    萧世丰看着眼前眉目熟悉的男子,在成长过程中,兄长如父,一直照顾着自己的男子,如今已经是一国帝王。

    “七哥。”萧世丰低声唤了一声。

    萧世弘闻声,拍了拍萧世丰的肩膀,似是感叹道:“阿丰,终于长大了,羽翼丰满了,也学会了站在七哥的对立面,跟七哥谈条件了。”

    “七哥,你明知道,我不愿如此,只要你放了阿轩,放过我。”萧世丰眼中满是无奈。

    兄弟间一阵沉默,只有蝉声依旧。

    “我可以放了你们,但是,我有条件。”

    许久,萧世丰仿佛听到了天籁,激动上前,道:“七哥,你的是真的吗?”

    “君无戏言。”

    萧世丰闻言,信了几分,随即警惕道:“七哥有什么条件,只要我能办到,万死不辞!只是若我无法做到,怕是无能为力了。”

    萧世弘定睛看着萧世丰,笑道:“阿丰,此事与你,只有利没有弊,只看你愿不愿意,徐景轩愿不愿意。”

    萧世丰蹙着眉头,一时间竟然不敢再细问,萧世弘所之事,定是关乎朝政关乎听风楼的势力,他如何能应?

    “七哥,你什么,我也不会跟阿轩分开的,这次我来京城,就算是鱼死网破,我也要带他回昆月城!”

    萧世弘如何能不知道萧世丰的决心?无奈之下,他只好出自己想法。

    “朕,算封你为镇南王,统领云贵之地。”

    自称的改变,意味着萧世弘在以一国之君的身份在跟萧世丰对话。

    萧世丰惊讶地瞪着自己的皇兄,眼前的帝王,难以置信道:“皇上,你是,让臣弟在云贵称王?”

    这怎么可能?

    兄弟在亲,卧榻之侧,怎容他人安睡?

    可是,萧世丰明明看到眼前的人深深地点了点头,然后:“是的,你听得没错!朕要封你为镇南王,掌管云贵;而且,朕还可以放徐景轩回云南,从此不干涉你们二人的私事!”

    “皇上,你有什么条件?出来听一听。”

    萧世丰不是傻瓜,他的政治直接非常灵敏,他仿佛隐约能猜到皇兄心中所想,只是这太匪夷所思,他无法相信,他要萧世弘亲口出来,他才信。

    萧世弘笑了笑,道:“阿丰始终是阿丰,朕虽为皇帝,在有些方面,仍是自叹不如。”

    “阿丰,既然你自己这辈子选择了徐景轩,徐景轩也对你志在必得,那么这辈子你们最好永远别分开,一生一世一双人,朕祝福你们!”

    “不过,朕的这份祝福,有三个条件:第一,只要朕与你在位,镇南王府必须称臣,同京城一心,誓不得谋反作乱;当然,只要朕在位一天,也不会动摇你镇南王府的地位。”

    “第二,既然你为镇南王,就必须用你们云贵的力量,兴荣百业,保障整个西南边防,藏人的皇族在南藏,朕希望在十年内,肃清南藏皇权。”

    萧世弘顿了顿,看着萧世丰眼中似乎并不排斥,道出了第三个条件:“至于这第三,你们这辈子选择了彼此,中间容不下第三人,那么就意味着这辈子你们不会有子嗣,朕可以封你为镇南王,但是你必须从朕的皇子中过继一位,成为未来的镇南王世子。朕希望,他日的镇南王世子,你们的儿子,能得到你们全部的爱和……传承!”

    萧世弘完,便执起石桌上的杯盏,轻呷了口茶水,静候萧世丰的回复。

    对于萧世弘的三个条件,萧世丰是听明白了的,尤其是第三个条件。

    难怪萧世弘身为皇帝,能够放任皇权分割,原来竟是有后招的,镇南王府未来的世子,必须是皇子。虽然这一圈绕下来,这天下依然在萧世弘的手中。

    在这点上,即便只是提议,萧世丰仍然不得不叹服的是萧世弘的胸襟和远见,即便只是几十年云贵的政权旁落,那也是旁落呀!

    可是,萧世弘为了避免一场战乱,为了避免大宇的一次内乱内耗,他选择了潜移默化的处理,他不弱化那股势力,甚至可以是助长,最后以一种政权更替的方式……纳入朝廷中。

    此时此刻,对于萧世丰和徐景轩两人来,这个选择无疑是诱人的。

    百年之后,他们确实不会有子嗣,听风楼的势力交于谁手,都将是一个隐患,萧世弘便是抓住了这个契机,舍政权舍亲子,让听风楼的势力随着时间的脚步,完全为朝廷掌控。

    同时,还给了镇南王府一个大大的奋斗目标——十年之内,瓦解藏人政权。

    不可谓不高明,他人之矛,朝夕间,化作自己的利刃。

    “阿轩现在何处?”萧世丰没有给出回答,但整个人已经沉静下来,他淡淡的开口询问徐景轩的下落。

    萧世弘丝毫不隐瞒,道:“在太极殿,今晚,父皇也许会约他下棋吧,来,父皇似乎还挺喜欢他的。”虽然之前,动不动就要杀了他。

    萧世丰面色稍暖,问道:“这事,你跟阿轩提过吗?”

    萧世弘点头,道:“一个月前,就过了。”

    萧世丰勐然抬头,无奈地看着萧世弘,几乎用一种无语的表情,道:“那,你还来问我做什么?”

    他几乎可以猜到,一个多月前,徐景轩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在给他写密信。

    萧世弘微微勾了勾唇,摊开手同样无奈道:“朕是跟他提过这事没错,可是,他听风楼在你手里,都听你的,看不出来,阿丰你其实,夫纲挺严的嘛?”

    末了,萧世弘眼角不由染上几分兴味的神情,又追问了一句:“你是在上面的吧?”

    一副你要是回答我不是,就要鄙视你到死的神情,真是再欠扁不过了。

    萧世丰瞪了个白眼,干咳一声,道:“皇上,你到底想什么时候放人呀?”

    “哟,就这么急不可耐?多大岁数了,还跟个毛头子一样。”看来是答应了,萧世弘心头一松,弹了弹衣角的灰尘,一派悠闲。

    “七哥!”

    “三日后。”

    “为何要等三日后?”萧世丰急问。

    “朕乐意,你不服?”

    “……”

    “乖乖在这等着,真当翅膀硬了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