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遗物

A+A-

    “倒不是现在见到的。”卢居风连忙解释,“而是他之前拿到琉璃宝石的时候,这么的。”

    沈熙狐疑地看着卢居风。

    卢居风便,“你知道王爷的父母当年在涪陵郡病逝吧?”

    得到沈熙的点头后,他继续:“那时也是刚拿到这枚琉璃宝石没有几年的时间,还听之前得到琉璃宝石的老板客死他乡,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家产搞得你死我亡头破血流,弟弟杀哥哥,嫂子弟媳。最后家产充公,在家产中找到了这枚琉璃宝石,也就到了涪陵王的手里。”

    沈熙听罢,感慨更深,“这琉璃宝石还真不是什么好东西!!”

    “是啊。”卢居风点头,“而且王爷还,当时他被送到京城,也从未想过要从父母那里继承什么财物。因为当时涪陵郡瘟疫盛行,也有百姓认为是王爷管理不善而导致的结果。所以有些暴民曾经闯入过涪陵王府中砸抢烧,王爷以为,这枚琉璃宝石在当时就已经流落到了民间,该是已经找不到了。”

    沈熙听了大为惊奇,“没想到却还是送到了王爷的手里?”

    卢居风听罢一笑,“还正是如此,王爷当时还,没想到老家仆……噢,是夏管家,居然整理了王爷的遗产,千里迢迢去到了京城找到了王爷。而遗产中正是有这枚琉璃宝石。”

    沈熙感慨,“是福不是祸,是祸就躲不过啊!”

    “是啊。”

    万般没有想到,琉璃宝石传闻神奇,连经历都如此这般跌宕起伏。

    深知这枚琉璃宝石是有多不吉利的孙墨尧,眼下也在为这件事愁煞了头。

    太子得知这颗琉璃宝石是平阳王一心想要的东西,但他现在也知道了这颗琉璃宝石的来龙去脉,便这本应该是孙墨尧的东西,是他父亲留给他的遗物。

    想来既然平阳王是靠这种手段夺取的,实在有些不齿,父皇当时对琉璃宝石也只是出于好奇,才拿过来的,现在还是把琉璃宝石还给孙墨尧吧。

    孙墨尧一听,头疼了。

    他心里本就觉得这东西实在不吉利,拿在身边,要是影响到他与沈熙的感情怎么办?

    孙墨尧便推脱:“既然已经定做是给先皇的祭品,我又怎么好拿?还是请太子殿下收回成命。”

    太子也奇怪,这枚宝石人人想要,干嘛孙墨尧偏偏不要?

    又转念一想,人人想要,那也明宝石珍贵,孙墨尧不要拉倒,还是当作陪葬品吧。

    看到太子没有继续执着,孙墨尧大松一口气。

    晚上,孙墨尧还得留下来守灵。

    他算是诸位王爷中,最晚赶到京城的几位王爷之一。

    其他有些王爷在先皇病危之时就已经接到通知赶到了京城守灵,现在也该轮到孙墨尧了。

    孙墨尧跪在前面,他的身前有好几个蒲团,是他的皇叔们的。

    身后则是后宫三千。

    他眼睁睁地看着白日里有好几位妃子跪在那里活生生地就晕倒了,脑袋还撞在地上磕破了皮。到了晚上,犯困也要,真晕也罢,剩下的也是没几个人了。

    要不是蜡烛点得够多,孙墨尧还真觉得太和殿有些阴森森的。

    风一吹,竟让他憋出些许尿意。

    出恭回来,还未拐过回廊,就听到廊亭那头有好几个人在话。

    “王爷也跟着先皇一起出殡啊?”

    “哪儿有这种事……真是见了鬼了。”

    “都国运龙脉不稳,你看之前巴蜀那里不是有王爷造反吗?”

    “你这话可不能乱。”

    “要我就是……太子那么年轻就继位,能不能做事啊?”

    “能不能都不是你做皇帝啊!你管那么多呢!”

    “唉,南舜国运可能要走下坡路了吧……”

    “咳咳!!”

    孙墨尧干咳了两声,迈着步子出去,刚才在廊亭话的人早已经不见了,也不知是谁。

    可这都已经到了他们国运头上了,孙墨尧怎么能忍着不出来?

    最近皇室里头是有些不太平。巴蜀四王也好,先皇离世也罢,就算后面的平阳王,也轮不到他们来南舜国的国运如何如何。

    他们孙家当年下江山的时候,就笃定这江山永远是他们孙家的。

    哪怕今日这江山有半被北黎国拿捏着,可他们岂会没有夺回来的一天?

    而且,就算没有孙家,南舜国永远也不会消亡。

    也不知道刚才话的人是谁,他们竟然有这么大的胆子,妄图谈论这种事。但也只怕,私底下这么的人还不少了。

    回到太和殿前,之前的困意全被驱散了去,剩下的又何止是闷闷不乐。

    孙墨尧现在很想与沈熙见一面,想要看到他的脸,哪怕只有一瞬间都可以。

    可是他现在却只能跪在这里,等到天亮。

    守灵三日,先皇终于入棺。又过完七七之礼,先皇下葬。

    清,抬着金丝楠木棺材从皇城南门出,百姓们早就被通知了这件事,要么待在屋中不出,要么跪在街边送行。黄纸洋洋洒洒飘了一路,队伍长且浩荡。

    皇子王爷们走在前面,后面是皇亲国戚,再最后是文武百官。

    沈熙和卢居风也在队伍之中,隔了太远,见不到王爷。

    路过城中。就见东街口跪了一大群人,跪在最前面的是个老者。

    太子走在前面看到老者,未让大队停下,却是自己走上去给老者行礼。

    “多谢魏老将军前来给父皇送行。”太子行大礼,“听闻魏老将军身体不适,还请及早回去休息。”

    魏老将军老泪纵横,道:“太子不必客气,先皇有恩于微臣,微臣更应该一路送行。请谅微臣年老体弱,双腿不能多行,还请太子殿下合了微臣的心,让微臣目送先皇离开。”

    太子拱手道,“魏老将军请多保重身体,父皇在天有灵,定然不会介意。”

    “太子,请继续吧。”

    魏老将军看到先皇棺木被人抬过来,他连忙磕了三个响头。

    太子看了一眼,转身跟上了队伍。

    送行队伍拐了个弯,朝京城西门出去了。

    先皇葬于皇陵之中,在京城西边的山中。只有皇族的人才能跟进去,剩下的文武百官都被迫留在了外面。又按规矩不能走回头路,送行队伍不得不绕过京城南部,从东门入。

    还未走回京城,队伍已经散得不成队形。

    沈熙和卢居风倒是走得很慢,快要临近城门的时候,他们遇到了苏途。

    苏途见到他们俩倒是淡淡一笑,不带有任何其他的情绪。

    “卢大人,沈大人。”苏途乖乖行礼,与他们走到了一处。

    也正是遇到了苏途,沈熙这才从他这里知道了卫留的下落。

    太子要保越隽王,也的确保主了他,同时自然保下了卫留。但现在卫留还被关在天牢之中,怕是只有等先皇的事情处理完之后,才会轮到去处置他。

    至于要怎么处置,外界不知,苏途倒是很清楚。

    不知他是憋了太久,还是真的没人可话,他知道沈熙和卢居风不是坏人,又与卫留同门,便把知道的事情同他们一。

    这也本是没什么可瞒的事情,待到之后太子继位,他照样要这么做。

    三王的罪已定,若非先皇猝然离世,否则早就昭告天下。

    死罪。

    意外也并不意外。

    沈熙心中揣测了一番,大概太子带四王回来的时候,先皇已经无力处置这件事。而落到太子的身上,自然也是这个结果。

    大概现在三王还不知道自己的境地,大概全都以为能见到先皇,再向他多恳求一番,定然能换来自己的自由之身。可惜,他们是等不到这一天了。

    “那么……”卢居风轻声问道,“太子算三月守孝期过完之后,就立即登基么?”

    苏途奇怪地看了一眼,“是这样。”

    卢居风扭头对沈熙,“看来京城还要多待一阵子了。”

    倒也并非不喜欢留在京城,只是在这里有太多让沈熙并不高兴的往事,倒不如及早离开。

    再往后便是一些零散琐事,大多交由卢居风来处理,沈熙并不出面。

    平阳王的丧事在一个月后举行,并没有移去平阳郡下葬,而是一同送进了皇陵中,想来这里才是他们皇室的归处。

    离世后的王爷到底该葬于何处,倒是没有什么规定。有的葬在封地,有的送回京城。像是孙墨尧的父母就是葬在了涪陵郡,因为患上疫病,还不得不在当地火葬,埋入土中。

    沈熙与卢居风也不得不一起跟着王爷,给平阳王送行。也是正是在这个时候,沈熙与王爷算是将将见上了一面。

    卢居风对沈熙,“反正暂时离不开京城,之后你与王爷见面的机会可就多了,现在稍微收敛一些。”

    听到这话,沈熙这才努力把视线从王爷的身上挪开。

    如卢居风所的,他们暂时回不了扶风郡。

    两个月后,太子登基。

    (——总觉得用词语做标题有点不妙啊,肯定要重复,还请见谅了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