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对策

A+A-

    乱世之下必用重典。

    南舜国不乱,可平阳郡却乱得很。

    孙墨尧愣是没有想到,在平阳王离世,到他的亲族举家赶至京城的时候,那来投奔平阳王的将领居然迅速夺权,直接将整个平阳郡控制在了自己的手里。

    较之北黎蛮子之前的抢掠烧村,这将领及他们的手下更是有过不及,搞得天怒人怨。

    知府好不容易派人递上来的奏章,竟也已经是发生这些事之后一个多月了。

    等孙墨尧带兵赶去的时候,当地早已乌烟瘴气。百姓南迁,流寇横生。虽然平阳王管辖的时候,当地也未见得多么富裕,却也不至于萧条成这个模样。

    而且,风露山庄最为靠近平阳郡,不过是一条河的距离。倘若这将领贪心不足,还要抢掠到他们头上,那更加不能坐以待毙。

    就这么两方考虑之下,孙墨尧没有放过此人。

    将领死后,但凡是在当地抢掠奸淫,被老百姓们揪出来的,也全都严刑拷,一个都没放过。

    可这件事传到了京城,传到了皇帝耳中,却变成了扶风王滥用私刑,在平阳郡中耀武扬威。

    这可让孙慕辰的面子大大挂不住,他原本以为自己这个弟弟还算是挺有能耐的,而且身边到底还跟着那沈熙,又怎么会做出这种事?

    之前表示反对的裴清长便认为,那王爷定然是抓着鸡毛当令箭,与此前的四王一样,认为天高皇帝远,便能任意妄为,甚至还希望皇上能严惩这样的王爷。

    孙慕辰一下子也没搞清楚怎么回事,心里倒是恼怒不已,正要写圣旨之时,却又收到了来自平阳郡百姓的上愿书。

    平阳郡的百姓,竟希望皇上能册封扶风王成为平阳王,来管辖整个平阳郡。

    这个诉求,却与皇帝一开始的想法如出一辙。

    这可让皇上左右为难,还好,他此前的圣旨还未来得及下颁,否则圣旨送到了当地,还不知要得罪多少平阳郡的老百姓?

    收到上愿书,皇帝考虑再三,又将裴清长找来,商量此事。

    裴清长来到御书房的时候,却见不止皇上一个人在这里。

    还有一个人,卫留。

    裴清长看到他,眼神中多有些奇怪,心里到底不爽这个明明是罪臣之身,却敢如此堂而皇之光明正大站在这里,给皇帝出谋划策。

    这个职责,明明是属于裴清长一个人的。

    孙慕辰却没想那么多,他看着这两人,问:“平阳郡的事情,现在该怎么办?”

    裴清长拱手,“不能顺从平阳郡百姓的意思,恐怕也不能惩罚扶风王滥用私刑了。”

    卫留也行礼,点头道:“丞相得不错,而且不止不能罚,更要赏,只是得换一个赏赐,还要让平阳郡的人心服口服才好。”

    裴清长瞥了他一眼,没话。

    孙慕辰来回踱步,心里总是觉得,怎么一跟扶风王扯上什么关系,他的脑袋就一个比两个大,麻烦的要命。

    “那你们的看法呢?”孙慕辰问道。

    卫留朝裴清长看了过去,没有话。

    裴清长无奈只能,“现在平阳郡要的就是安定,而且平阳郡与九原郡一样都靠近北黎国,更重要的是,平阳郡还有一处重要的关隘,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现在皇上手中兵力不多,既然之前王爷也过想要放权,那便下旨,命扶风王派兵看守九原和平阳两郡,也是满足了当地百姓的心愿。”

    孙慕辰听了却是皱眉,“恐怕不好吧?总是让扶风王去做这些事,却又不赏赐给他点儿什么,上次去巴蜀的事情,我亦没有想好改怎么赏赐,只怕已经有人要有怨言了。”

    想到之前沈熙和卢居风在自己面前给王爷邀功,言下之意便是对这件事有所不满。

    卫留便拱手,“朝廷赏赐无非有二,一是权,二是钱。此前在巴蜀充公了四王的财产,只是拿出其中的十分之一来奖赏,扶风王,就已经是很大的一笔,也足够堵了悠悠之口了。”

    “十分之一也实在太多。”裴清长摇头,“但赏赐钱财是没错,只要把持好一个度就行。”

    孙慕辰点头,“是该早些把这件事给解决了,具体多少你们去定。”

    “臣遵旨。”裴清长拱手。

    站在一边的卫留又话了,“另外,皇上,赏赐了钱财也只是表面上的功夫,未必尽得人心,的认为,还需要赋予一定的权利。”

    裴清长不置可否地看着他。

    “什么意思?!”孙慕辰皱眉,这却是与他们之前做的背道而驰啊?!

    “赋予权力尚可。”裴清长问,“但卫留你要给王爷权利,就不不怕扶风王也拥兵自重?!”

    卫留,“的并非是给王爷的。”

    “那是……”

    “于百姓看来,权利给谁都是给,问题便是看皇上给不给。”卫留道,“皇上赏赐金银珠宝给王爷,那福泽庇佑王爷手下的人谁都可以有。皇上想要提拔王爷手下的人,在百姓看来,就是在给王爷权利。”

    孙慕辰像是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笑容来,“卫留你得这个很有意思,我明白了。”

    裴清长却突然,“但突然之间就要把王爷身边的人提拔上来,就怕王爷不肯,又会让他误会皇上是想提防着王爷。想来王爷之前为皇上做了这么些事情,中间若是有什么隔阂,那也就不好了。”

    孙慕辰顿时怒道,“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你们到底想干嘛!”

    裴清长拱手,淡淡地道:“将人提拔上来,也要派人去扶风郡,一来可以监视扶风王的举动,二来可以让别人觉得,皇上是十分关心王爷在封地的管理,还专门派人过去,三来至少能让别人看来,皇上不是为了赏赐或是处罚才做得这番举动,而是想要与王爷交好。”

    “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去做。”孙慕辰紧皱眉头,不想再去考虑这件事,他摆了摆手,突然想到了什么,又道:“你拟完旨,再来见我。”

    “臣遵旨。”

    “你们俩都退下吧。”

    两人离开御书房,走在前面的裴清长回头看了一眼卫留,冷笑道,“实在叫人看不出来,却是你受到皇帝的重视?”

    卫留拱手,“反正很快就要离开这里了,裴丞相又何必挖苦我呢。”

    裴清长一摆手,转身走了。

    卫留看了两眼京城的天空,不知这种风景,能看到几时。

    扶风王在平阳郡做的事情,传到了京城,自然早就传到了沈熙的耳里。

    初初听到这件事,沈熙不免担心王爷,会不会遭到非议。

    结果过了约莫一个月的时间,京城却没动静,凉州百姓更没动静,他这才安下心。

    孙墨尧从平阳郡回来,一头扎进了鸢鸿轩里。

    暂时不想管任何事情,现在的他只想抱着沈熙,整天看书也好,喝酒也罢,牵着手出去郊游也好,什么都不想管了。

    所以一等沈熙从衙门散值归来,孙墨尧就会跟在沈熙的身后,让沈熙觉得自己什么时候多长出了一条尾巴来。

    就连沈熙站在那里写字,王爷都喜欢在旁边看着。

    孙墨尧趴在那里抱着茶杯,看着沈熙提笔,怎么也看不够似的。

    沈熙见王爷就这么趴在那里,好笑道:“王爷你就没想过,万一你在平阳郡做的事情传到京城,你想皇帝会怎么处理你?”

    孙墨尧吹着茶杯里的茶叶,答道:“我听闻平阳郡的百姓还写过上愿书,希望皇帝能安排我去管理他们的平阳郡,就是连这个皇帝都没有反应,其他不该有什么反应了吧。”

    沈熙瞥了他一眼,手却不抖,“你现在别高兴的太早,皇帝想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可能还没来得及轮到你。”

    “轮得到也不怕。”孙墨尧笑嘻嘻地道,“之前你帮我在皇帝的面前立了那么多功绩,皇帝怎么也找不到更多的理由来处罚我。”

    “就算如此,你今后也要心些,万一让皇帝拿捏住了你什么的,就算有再多的功绩也不够用。”沈熙这么道。

    一行心经快要抄到了尾巴。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孙墨尧放下茶杯,走到沈熙的身边,搂着他的腰,笑道:“不怕,有你在,你会让我被皇帝拿捏吗?”

    沈熙回头瞥了他一眼,“可之前是谁让我别跟去的,让我待在王府里休息的?”

    “咳咳。”孙墨尧软下语气道,“今后我一定听你的……”

    罢,孙墨尧伸手捏着沈熙的下巴,轻轻地让他扭过头来,与他落下一吻。

    沈熙挣扎了一下,轻声道,“先别动我……都快抄完了。”

    “你也别急……”也不管沈熙答应不答应,孙墨尧却先吻了起来。

    最后一个字却是抄完了,只是还未来得及勾完笔锋,却已经被孙墨尧给抱在里怀里,只顾着吻去了。

    等松开沈熙,孙墨尧探头去看,便问:“沈熙,刚才我就想问了,你抄经做什么?”

    沈熙把这份抄的并非让他十分满意的心经送到孙墨尧的怀里,道:“拿着给你压压惊。”

    (——求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