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推行义务教育
宋昱朗推开寝殿的大门,放眼望去,都是通红的蜡烛,照耀的心里暖烘烘的,当他来到床榻边,撩起帘帐,才看到将自己扮成礼物的魏寒烟,宋昱朗皱眉,坐了下去,伸手解开魏寒烟眼睛上的丝绸,板着一张脸道:“你以为你是什么人?用这样的招数来俘获男人的心么?你未免太看轻自己了。”
魏寒烟没想到终于等到的丈夫并没有给她温存,相反还训斥了她,委屈的情绪一下子飘了上来,眼泪夺眶而出,含泪道:“我不知道你的喜怒哀乐,我只想做一位合格的妻子,我只想得到丈夫的爱,我有错么?”
宋昱朗把手抚摸到魏寒烟的脸上,用拇指擦掉她的眼泪,单手开始解自己的衣服扣子,冷声道:“好啊,我个你你想要的。”
魏寒烟从床榻上做起来,转身跪在了床上,以一种极低的姿态伸手去解宋昱朗的扣子,宋昱朗挥开魏寒烟的手,将人手腕紧紧捏住,靠近人的耳边,冷声道:“你就这么下贱么?”
魏寒烟停手,用另一只自由的手擦擦眼泪,接着捂住被宋昱朗抓住的手腕,轻轻的往出拽自己的手臂,见没有效果,于是哭着道:“你到底要让我怎么样?我怎么样做你才会满意?”
宋昱朗把魏寒烟拽进自己怀中,在人唇瓣上亲了一下,冷声接着道:“我希望你像个人一样!”
魏寒烟被宋昱朗亲了一下后,脸上立马浮现出了红晕,她听不懂宋昱朗的话,只能呆呆的跪坐在床榻上。
宋昱朗翻身将魏寒烟压入身下,手指灵活的褪去了魏寒烟原本就轻薄的衣衫,用手背在魏寒烟漂亮的脸蛋儿上敲了敲,:“你被像只瘟鸡一样,你究竟在想什么?”
魏寒烟紧紧咬住下嘴唇,尽量不让自己委屈的哭出声来,慢慢的闭上眼睛,不去看宋昱朗的脸,宋昱朗的温情如同与雨点一样遍布魏寒烟全身。
第二天魏寒烟醒来时,宋昱朗已经不在了,魏寒烟拖着疲敝的身子从被窝钻出来,丫鬟已经为她准备好要换的新衣服,她羞耻的用被子包裹住一身的爱的痕迹。失魂一般的换了衣服,她不懂,自己究竟哪里不像个人了。
魏寒烟洗漱好,就去给柳月如请安,柳月如见她进来,拉住了她的手,问:“怎么样?昨晚过的可还和谐?”
魏寒烟点点头,抿了抿嘴唇,问道:“昱朗我不像个人,他希望我像个人一样,这话是什么意思?”
柳月如怎么也是看过几本电子书的人,听到这个问题,捂嘴笑笑,:“傻孩子,你以后有点儿骨气,不要总觉得他比你高贵,你也厉害些,别太顺从他了。”
魏寒烟慢吞吞的点点头,似是不经意的揉了揉自己被宋昱朗捏红的手腕儿。
柳月如眼睛不瞎,看到了红肿,于是问:“呦,他强迫你的?”
魏寒烟点点头,又摇摇头,眼睛里转着泪珠儿,低下头半天不话。
柳月如和魏寒烟的性子正好相反,看到自己这个怯懦的儿媳妇,真是不知道要从何处教起,于是对柳絮道:“去拿些药酒来。”
柳絮动作很麻利,很快将药酒端了过来,并且亲手给魏寒烟上药。
后宫的婆媳俩相处和睦,前朝的父子俩却是另外一副场景。
“父皇,儿臣查实,尚善国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读过书,儿臣想办个扫盲班。”宋昱朗拿着自己做完的一系列分析报告,如实禀告。
“国子监,你们怎么看?”宋天琪看看在场的朝臣,于是把问题抛了出去。
“大皇子睿智。”朝臣一阵彩虹屁刮来。
“那好,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做了。”宋天琪也想考验考验宋昱朗独自的办事能力。
其实宋昱朗不,宋天琪也算推行三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第二天办扫盲班的任务就安排下去了,各地为了完成指标,全城乱抓人,只要是不识字的,统统关进扫盲班,百姓平稳的生活似乎又起了些的波澜。
宋天琪领着赵成宝再次走访民间,看到衙役们在城里乱抓人,不禁皱起了眉头。赵成宝道:“万事开头难,再了,不愿意读书的人,真的是宁可干农活,不愿意抓笔杆子,武将提笔重千金啊。”
“公子,您能给我三个铜板么?”这时候一个梳着辫子的男孩儿跑到了宋天琪跟前,正张着手等待宋天琪的回话。
“三个铜板?你要铜板做什么?”宋天琪问,宋天琪正在疑惑为什么这孩子会找自己要铜板时,两个衙役走了过来。
“你们两个,认识字么?”其中一个衙役推搡了宋天琪一下。
赵成宝着就撸起了袖子,准备和人干架。嘴里不客气道:“干嘛呀?拿开你的脏手!”
“不识字!”宋天琪故意回答。
于是锁链一锁,把他们两个拉走了,和前方的人群汇集在一起,就像拉犯人一样拉到了学堂里。
进入学堂后,看到一个老学究正在念三字经,一些人摇头晃脑的跟着念,宋天琪问旁边的人:“这些字,你会写么?”
“会写个屁,干着农活就让抓过来了,是弄什么扫盲班。”宋天琪旁边的大哥吐出嘴里叼着的干草,愤愤不平的道。
“那么,你们都不想读书了?”宋天琪问凑过头来听他话的人。
“读书是孩子们的事,我都快二十的人了,读得哪门子的书啊?”凑过来的脑袋如此道。
不一会儿,学堂里就挤满了各种人,真是三六九等汇集一堂。
宋天琪抱着胳膊,将胳膊垫于脑后,思忖自己应该如何鼓励全民学习,鼓励全民读书。这时候就听人:“读书又没有好处,谁愿意读啊。”
对啊,好处,得让民众们感受到切切实实的好处,于是宋天琪想,通过给地主好处,让地主督促佃户们学习。
计策是这样的,谁家培养的读书人越多,相应的税负就越少,甚至还有国家奖励。
地主们都是无缝不钻的,看到有好处,纷纷响应,于是尚善国很快变的书生郎朗,而且尚善国有规定,主动来读书的学生,不收取任何费用,相反每个月还发给生活补助。
百姓们游街的标语也从过去的“减少税负!”变成了“我要读书!”尤其是孩子实行三年义务教育,意思是至少让适龄儿童读够三年的书,就算不成才,长大后生活不会受太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