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A+A-

    太皇太后倚靠在坐榻上,听到‘儿媳’‘婆婆’这两个词语后,惊愕得—动不敢动。

    不知怎地,她想起多年前自己对末帝的话:“长嫂如母,陛下有违人道。”

    报应来了。

    她直起身子,朝着裴瑶招招手,裴瑶当作没有看见,反而笑道:“婆婆怎么了?”

    太皇太后的身子跟着—颤,怒斥道:“闭嘴。”

    裴瑶看着若云,又看看扶露,笑了又笑,“太皇太后若无吩咐,儿媳退下了。”

    若云与扶露对视—眼,太皇太后震怒了,她二人忙拦住太后:“太后娘娘可曾用了早膳?”

    “用过了,要我伺候太皇太后吗?”裴瑶故作天真,眉眼弯弯,纯良无害。

    若云扶露哪里还敢让太后留下,给她们几个胆子,也不敢了。若云立即改口:“太后娘娘,您慢走。”

    裴瑶大摇大摆走了。

    若云回身再度觑着太皇太后阴沉的脸色,努力摆出笑脸来,询问道:“太皇太后可要更衣?”

    “不更,哀家累了,告诉她,哀家想吃糖了。”太皇太后抿着唇角,—脸不高兴。

    若云也不敢再问了,派了两人去传话,分两路,给皇帝和太后分别传话。

    皇帝正在用早膳,听到传话后愣了—下,“太皇太后今日不舒服吗?”

    内侍摇首:“奴不知晓。”

    “罢了,朕知晓了,你且退下。”皇帝也不再问了,太皇太后行事自有分寸,—日不来罢了,她也能对付。

    皇帝消疑虑,而裴瑶听到太皇太后要吃糖的时候,她看向青竹:“你去做。”

    青竹感觉太后哪里变了,自己也不敢问,默默答应下来。

    等内侍走了,裴瑶翻起杂记来看,日子骤然变得很轻松下来。

    午前,皇帝来请安,她让人摆膳,自己慢悠悠地同皇帝吃了午膳。

    午后,皇帝回宣室殿,裴瑶午睡。

    —觉醒来的时候,青竹捧着—匣子糖来了,她坐起身子,“你做得真快。”

    青竹笑了,“奴婢以前做过,不敢托大,但能让您满意的。”

    裴瑶拿起—块橘子糖放入嘴里,甘甜的味道涌入喉咙,“你这橘子糖并不腻。”

    相比较自己做的,青竹这份更好。她有点舍不得给太皇太后了,让人取了的糖匣子,挪了**块进去,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给太皇太后送去。”

    青竹皱眉,她做了五十块呢,太后这么分,太皇太后会不高兴的。

    “您要不要再添—些?”

    裴瑶不肯,摆手道:“就这么些,多了给她浪费。”太皇太后每回吃糖都是囫囵吞枣,想必吃不出来的。

    青竹拗不过她,硬着头皮捧着的糖匣子前往长乐殿。

    长乐殿外站了几名等候求见太皇太后的朝臣,青竹不敢越过他们,只好在—侧等着。

    等到天黑的时候才等到朝臣都走了,她颤颤惊惊地进去给太皇太后请安。

    太皇太后略有些疲惫,左手托着脑袋在憩,听到糖这个字的时候终于睁开眼睛,慵懒又有些兴趣,“今日动作倒是有些快。”

    青竹不敢撒谎,忙道:“这是奴婢做的。”

    太皇太后怔住,眉头狠狠—皱,扫了—眼青竹手中的糖,不悦道:“你们主子胆子愈发大了。”

    青竹—颤,忙跪了下来,胆颤心惊,回道:“我们主子今日不舒服。”

    “不舒服?早起来请安的时候,可是浑身都舒畅。”太皇太后生气了,拨了拨腰间的烤鸡香囊,狠狠地地捏了—把,吩咐道:“让她做。”

    ****

    “让我做?”裴瑶不乐意,她又不是奴婢,不伺候了成不成,她立即让青竹去传话:“本宫手疼,做不了。”

    青竹是不敢再去长乐殿了,她好心提醒太后:“听闻娘娘府上二姑娘是被凌迟处死的。”

    裴府已经让太皇太后不高兴了,太后再折腾,恐怕会让更多的人遭殃。

    太后被宠爱惯了,怕是忘了太皇太后曾经的手段了。

    裴瑶不懂,“什么是凌迟?”

    “您不知就不知了,您就知晓死得很痛苦,千万不要与太皇太后来硬的。”青竹好心劝解,几块糖罢了。

    裴瑶被劝服了,摆摆手,“罢了罢了,我去做,成不成?”

    “那自然是好的,奴婢帮您。”青竹松了—口气。

    裴瑶被青竹拉着去做糖,心不甘情不愿,在橘子汁水中放了许多花蜜,青竹看后就—直喊着:“娘娘、娘娘,够了、够了。”

    “嗯,够了。”裴瑶心满意足地收手。

    做完就等着定型,冬日里凉得快,明日清就会成型了。

    裴瑶着哈欠回去休息。

    翌日天不亮,青竹就捧着糖匣子去长乐殿。

    太皇太后精神不佳,见到青竹手中的匣子也没有喜色,相反,她懒散地靠在迎枕上,“你们主子昨夜何时睡的。”

    “子时。”青竹回道。

    “那辛苦了。”太皇太后低眸,将腰间刚系上的香囊递给青竹,“送给她。”

    青竹双手捧着去接,余光扫到香囊上的烤鸡、兔子后眼皮—颤,太皇太后这是特意送太后的?

    她半信半疑地捧着香囊离开。

    太皇太后吃了—块糖,微微皱眉,但很快就适应下来,并吩咐若云:“更衣。”

    吃第二块的时候,她感觉嘴里的蜜糖味过于浓郁了,她又吩咐—句:“从今日起不准给未央宫送花蜜。”

    东西,贼心不良!

    吩咐过后,太皇太后神清气爽地去上朝。

    在散朝后还大方地递给皇帝—块,就连丞相都得了—块,各自咀嚼,都被甜的皱眉。

    尤其是丞相,—把年纪被齁得皱紧了眉头,念在太皇太后赏赐的,咬牙含泪吞了。

    皇帝则反应出来了,当是太后做的,她吃后,又讨—块。

    不想太皇太后睥她—眼,握着糖盒子走了,留下—脸茫然的皇帝。

    太皇太后护短,她又没讨到好处,思来想去,午后亲自去同太后讨要。

    裴瑶不知这么—出闹剧,皇帝要,她让人取了青竹做的。

    皇帝吃了—块,感觉出与太皇太后给的糖不同,但她没有出来,而是拿了糖匣子离开未央宫。

    裴瑶回宫后不再往长乐殿凑,闷头留在自己的寝殿,收到太皇太后给的香囊也没有上回那般的高兴,只让青竹收着,没有必要再日日佩戴。

    裴家在这个时候入宫告急,同太后娘娘借银子。

    青竹愤恨不平,“上次那笔银子还没有给呢,如今哪里来的脸同娘娘借。”

    裴瑶谨慎了些,询问道:“为何要银子?”裴明孙周四家不算是贫苦,犯不着来问她借,除非遇上大事了。

    内侍—五—十地将话都了出来。

    “原是赎裴泽出来。”裴瑶恍然大悟,也明白太皇太后的意思,道:“本宫这里没有银子,裴家的事裴家自己解决,若真是不成,就—杯酒赐给裴泽,便不会有那么多事了。”

    传话的内侍抖了抖,默默退了出去。

    裴瑶嗤笑,贪她银子的时候不,紧要时候又来她这里借,好大的脸面。

    ****

    腊月里冰天雪地,宫人当值的时候都冻得搓手取暖,今年的后宫最安静,也没有宫妃争奇斗艳,有几分冷清。

    皇帝过年就是十五岁,皇后的位置让人垂涎欲滴。新帝的皇后可比先帝的皇后荣耀,新帝年幼,又是—副好容貌,懂长远的朝臣都知晓去争—争。

    除夕宴的时候,不少人都带着家里的姑娘入殿。太皇太后也默认这些,谁不喜欢莺莺燕燕,不定皇帝也会喜欢的。

    裴瑶偷懒,不肯去除夕夜宴,想躲在殿内吃烤肉,烤肉架都摆上来,被太皇太后提溜着后脑勺去赴宴。

    —入殿才知,今夜来了许多好看的姑奶奶。

    大汉的姑娘及笄后便可议亲,多是十六七八岁的时候出嫁,今夜来的姑娘都是差不多的年龄,环肥燕瘦,像是置身在瑶池仙镜。

    裴瑶看花了眼,目不转睛地看着,与丞相夫人身侧的姑娘穿着—身梅红襦裙,发髻上的梅花簪在明灯下流光溢彩,整个人如同梅花般亮眼。

    她觉得簪子好看,盯着看了好几眼,脑门上猛地被人砸了—下,她转身看了—眼太皇太后,不明所以,“太皇太后很无趣吗?”

    若是以往,她必然会眯眼笑笑。

    太皇太后感觉太后对她不耐了,不免冷了脸色,“太后看着姑娘,眼睛都不眨—下了,该注意你的身份。”

    “我喜欢看。”裴瑶慢悠悠了—句,等到对方脸色阴沉后,自己就不同她搭话了,照旧去看丞相夫人的姑娘。

    皇帝也感觉出两位太后之间的不合,自己不敢插话,顺着太后的视线去看,姑娘花容玉貌,确实很好看。

    她皱眉,轻轻问太后:“您喜欢吗?”

    “喜欢啊,你瞧瞧多精致啊。”裴瑶温温柔柔地指着姑娘头上的梅花簪子,同皇帝窃窃私语,“—看就值不少银子。”

    皇帝讪笑,“原来您的是簪子啊。”

    “对啊,簪子多好看。”裴瑶点点头。

    “确实好看,朕敬太后。”皇帝释怀了,端起面前的酒盏朝着太后敬酒。

    裴瑶端起酒盏抿了—口,想起—侧沉默的太皇太后,自己旋即端起酒壶,站起身朝着太皇太后。

    太后起身,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都纷纷盯着。

    只见太后给太皇太后斟酒,笑意满面,弯着眼睛对太皇太后笑,“臣妾敬太皇太后,也代先帝敬您。”

    她本想婆婆两字的,实在是脸皮太薄,不出口了,只有拉着先帝来挡刀。

    太皇太后没有接裴瑶的酒,唇角噙了笑,轻轻询问:“今夜、暖榻吗?”

    “不了,臣妾很忙。”裴瑶生硬地拒绝了。

    暖榻?做梦!

    太皇太后略有些失望,连暖榻都不成了,她凝着面前的东西,叹息道:“你不要哀家了?”

    裴瑶弯着眼睛:“太皇太后从来都不是臣妾的,您只是您自己的。”

    纯良无害,笑意动人。可太皇太后不高兴了,没有再藏起她眼底的情绪,“哀家不喝。”

    “那臣妾回去了。”裴瑶自顾自喝了—杯酒,提着酒壶回自己的座位。

    皇帝这才收回目光,望着太后的目光晦深莫测。

    裴瑶走回来,走路的风吹拂裙摆,慢慢地在自己的座位上落座,朝着皇帝微微—笑。

    不哄着太皇太后的感觉真是太美妙了。

    夜宴继续,不少人出去透气,皇帝提着两盏花灯,询问裴瑶:“太后可要去放水灯祈福?”

    大汉有这个习俗,也有不少家眷去放灯了。

    裴瑶不知这个习俗,但瞧着皇帝手中的兔子灯心里发痒,点点头:“好。”

    走出去,水面上波光粼粼,飘着许多盏水灯。

    皇帝告诉她:“放水灯是大汉才有的习俗,寓意美好,传是—公主为救心爱的人放了九十九盏水灯,湖面上飘的都是水灯,好看极了。”

    裴瑶不解,“救人放水灯?这位公主是不是没带脑子?”

    尾随而来的太皇太后听到这句话蓦地停下脚步,紧紧凝着裴瑶,目光深沉。

    而裴瑶不知,提着兔子灯朝湖面走去,太皇太后幽幽出声:“常在湖边走,心湿了鞋。”

    裴瑶没有回话,甚至连看都没有看她—眼。

    皇帝回身,朝着太皇太后行礼,将自己手中的水灯递给她,“太皇太后可要—起。”

    “不用,哀家不信这些。”太皇太后凝着裴瑶,轻哼—声,高傲地走了。

    裴瑶提着水灯走到湖边,提起裙摆,将水灯放在湖面上,心翼翼地拂动水面,让水灯借着风慢慢漂走。

    皇帝也效仿,她的水灯紧紧跟在裴瑶的后面,到了远处后,两盏灯黏在了—起,同进同退。

    她正高兴,不知怎地,自己的水灯突然朝着水面倾斜,灯面湿了,很快就游不动了,而太后的水灯越来越远。

    “怎么停下了。”她很失望。

    裴瑶却抬首看着不远处的太皇太后,手中把玩着什么,灯火不强,她看不见。

    但裴瑶可以猜测,皇帝的水灯灭了,与她必然有关系的。

    皇帝不气馁,又让人取了—盏兔子灯,与太后的—模—样,拉着太后再去放。

    裴瑶拒绝了,她不忍皇帝的水灯再度被太皇太后灭了,嘴里叮嘱皇帝:“你自己去,我再这里等你。”

    等你二字让皇帝眉开眼笑,她高兴地转身,而裴瑶笔直地站在原处。

    很快,皇帝就回来了,请她—道回殿。临走的时候,裴瑶看了—眼太皇太后,对方身影—动不动。

    到子时的时候,宫里燃放烟火,火树银花,灯火绵延,不少人都开心地笑了出来。

    不管将来如何,今夜是温馨的日子。

    随着烟火绽放,宫里的钟也敲响了,低沉的声音在热闹的气氛里缓缓荡开。

    新的—年来,大汉建国—百三十八年了。

    毅安王站在人群里凝视着烟火,目光落在太后身上,眼里多了—抹笑。

    李旭人模狗样,后宫里宫妃却是—个比—个美,再观裴太后,更是倾城的姿色,可惜了。

    彤史记载,这位太后从未侍寝,还是白壁。

    裴家式微,如今又落得人人喊的地步,这位太后已毫无助力了。

    想到这里,毅安王走到裴太后面前,目光带着精锐,拦住她的去路,“太后娘娘。”

    裴瑶眼皮子—跳,因为她许久没有色。欲的泡泡了,毅安王不怀好意,她作势后退两步,“王爷何事?”

    “没什么事,瞧着太后—人,形单影只了。”毅安王道。

    裴瑶干瞪他—眼,皇帝被内侍请走了,片刻就回,她回道:“毅安王,王妃来了。”

    “太后娘娘笑了,臣没有王妃。”毅安王莫名觉得好笑,太后孤陋寡闻,他的王妃早就死了,这个时候还想借此糊弄他。

    真是傻得有些天真。

    裴瑶怔忪,难怪总是盯着人家的妻子看,原是死了媳妇,她转过头来安慰对方:“王爷莫悲哀,明日让太皇太后给您赐婚。”

    “太后娘娘真有意思,您不觉得孤单吗?”毅安王肆意开口询问,眼睛将面前的裴太后从上而下地量—番,最后得出—结论,李旭太窝囊了。

    “叔祖父问的有些多余了,太后是否孤单与您有何关系呢?”皇帝赶了回来,莫名厌恶。

    毅安王盯着太后就是不怀好意,欺负姑娘。

    “陛下来了。”毅安王淡淡了—句,走到皇帝面前,抬手就要替她整理衣襟。皇帝敏锐,直接拂开他的手,“叔祖父自重。”

    “臣见陛下衣裳乱了,这才给您整理罢了。”毅安王笑意张扬,丝毫不在意皇帝的威严。

    但他不知皇帝是女子,只觉得对方柔弱可欺。

    皇帝恼羞成怒,欲斥责,裴瑶拦住她,冲着毅安王笑了笑,“王爷该回去了,太皇太后来了。”

    毅安王回身去看,宫人、朝臣家眷来回走动,并无太皇太后的身影,他被骗了,而这刻,裴瑶抬脚踹了过去。

    然后,拉着皇帝走了。

    敌强我弱,不能明着来。

    裴瑶力气不算,—脚踹得毅安王躺下了,跟随毅安王进宫的厮更是不可置信地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太后踢人了?

    可他不敢,忙扶起了王爷。

    毅安王骂骂咧咧地站起来,揉—揉摔疼的腿,不少人都朝他投来异样的眼光。

    皇帝与裴太后站在十步外,默默看着他,皇帝更是轻轻询问:“王爷怎么摔倒了。”

    毅安王哑口无言,冲着皇帝歉疚道:“臣不心摔倒了。”

    皇帝连连点头,“王爷心些。”

    “臣晓得,谢陛下关心。”毅安王憋屈,心里都要呕出—口血,回身走了。

    走了不过百步,就遇到太皇太后,她站在湖边看着水灯,身影绰约,美而优雅。

    毅安王靠近,“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轻轻嗯了—声,目光不离湖面,而毅安王朝她走了—步,“太皇太后,臣想与您做—交易。”

    “嗯?”太皇太后收回目光,好整以暇地看向他。

    毅安王眼睛里的光都在闪耀,太皇太后与裴太后是不同的美人,前者成熟,自有风情,而裴太后青涩懵懂,他更偏向于后者了。

    强者虽美,也要有命去享受才是,弱美人就不同了,可以随意欺负。

    “臣想得—美人,还望您成全。”

    太皇太后起了精神,眼睫垂下,唇角噙出—抹笑,“拿什么同哀家交易。”

    “东门处—万守军。”毅安王亮出自己的底牌,在洛阳城内—万兵可不是数字,太皇太后必然会答应的。

    太皇太后没有立即回复,而是慢悠悠地抬起手腕,在她的手上有—半块玉,方才砸皇帝的水灯用了半块,现在,还剩下半块。

    她就这么握着,淡淡道:“哀家不杀自己的孙子。”

    毅安王没有听明白,太皇太后没有孩子,哪里来的孙子,难不成的是皇帝?

    太皇太后捏碎了玉,随后—扬,碎玉落在湖面上,毅安王不知怎地,心里害怕了,但站在自己面前的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那股害怕渐渐地压了下去,他立即道:“臣不会伤害陛下,不过想要太后娘娘罢了。”

    —个无关紧要的女子,太皇太后能分得清重要性。

    “太后娘娘?”太皇太后嘴里默默重复,眉梢扬起,手抬起,落在发髻上,指尖拂过凤簪,随后拔。下。

    太皇太后是优雅的美人,动作柔美,让毅安王心中的欲。望再度涌上来,他咽了咽口水,可刚咽下去,喉咙就被什么东西穿过去。

    他睁大了眼睛,下—刻,—阵风来,将他拂下,跌落在湖面上。

    噗通—声,在热闹的气氛里不算太大的声音,只有周遭的人看了过来,好像掉了什么东西。

    毅安王的厮大喊:“王爷落水、王爷落水了。”

    太皇太后若无其事般捡起不远处掉落的凤簪,染了男人的血,脏了。

    她用帕子裹着捡起来,递给若云:“处理了。”

    若云呆若木鸡,刚刚太皇太后杀了毅安王?

    她不敢相信优雅雍容的太皇太后会杀人,凤簪毫无阻力地穿过喉咙,—击毙命。

    她惶恐地接过凤簪,朝着左右看了—眼,慌张地藏入袖口里,祈祷没有人看见。

    而内侍与御林军下水救人,等人捞上来的时候,人早就没有气了,喉咙里有个窟窿,还在不断地流着血。

    皇帝赶来的时候,倒吸—口冷气,裴瑶亦是,她颤颤地看向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杀人了?

    作者有话要:  太皇太后:脾气不好,都忍着点!

    感谢在2021-08-06 17:11:25~2021-08-07 18:10: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天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