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又见摆摊 ——

A+A-

    随着岳琼芳的婚期越来越近, 岳芝芝就基本闲下来了。

    她唯一的工作是,陪岳琼芳试婚纱拍婚纱照。

    婚礼留给岳琼芳的准备时间不多,所以她拍婚纱照和婚礼的时间离得很近。

    期间岳芝芝时不时接收到她姐八卦的眼神。

    岳琼芳拍完婚纱照还特别叮嘱妹妹, “婚礼当天,你记得要把赵货郎带来啊。”

    这话得她不带还不过去了。

    “……”

    就连熊建茗这个准姐夫, 也开口让她记得带赵货郎参加婚礼。

    理由是, “听你姐, 过去两年,是他在照顾你,如今在和你做生意, 带来我见见。”

    “……”

    岳芝芝在岳琼芳揶揄的眼神下,默默点了点头。

    她大概明白岳琼芳的心理了。

    岳琼芳和熊建茗的婚礼办得很隆重,他们两人办得是西式婚礼。

    这次婚礼,二姐岳佩臻没有过来,但是托人送了礼物过来。

    “你二姐离得远,过来也耽误了时间,所以就没有过来,”岳琼芳和岳芝芝,“幸亏有你在, 爹娘和二妹都不在,我以为我这场婚礼, 我的娘家人都会不在的。”

    岳芝芝不知道什么,抱了抱她以示安慰。

    婚礼很快开始了, 没有给两姐妹再叙旧的时间, 新郎新娘依次入场,洁白圣洁的婚纱拖地,站在西装革履的熊建茗身旁, 一个大气端方另一个沉稳,看着确实是一对璧人。

    岳芝芝和赵货郎,还有惠竟思被安排在主桌中的一桌,这一桌坐的人有老有少,岳芝芝除了熊丝雯都不认识。

    熊丝雯自然也没给她介绍,等两个新人过来敬酒,熊建茗就给这一桌人介绍岳芝芝。

    “这是琼芳的亲妹妹亲妹夫。”

    “咳……”

    她略显惊恐的眼神掠向岳琼芳,想知道她到底和熊建茗了什么,让他这么误会。

    她旁边的赵货郎听到这话,攥紧了手上的酒杯,如果有人细心观察,就能看到他瞬间僵硬的肢体动作,连动手给岳芝芝拍背的动作都做得很机械,甚至连拍错了都毫无知觉。

    赵货郎拍到了岳芝芝的肩膀。

    他能知道给岳芝芝顺背,已经不错了,这可以是他条件反射后的动作。

    实际赵货郎脑子正一片浆糊呢,被熊建茗这话砸得晕乎乎的。

    熊建茗把两人发生的一切看在眼里,自以为二人紧张。

    还,“不用紧张,我只是介绍你们给他们认识。”

    干巴巴的,还不如不呢。

    熊建茗完又抬头看向桌上的其他人,一脸喜气,“妹紧张,别见怪啊。”

    “没有的事。”

    “没有的事,恭喜熊副司长大婚,抱得良人归。”

    “不过你这妹子和妹夫有点脸生啊,我面人无数,对他们确实没什么印象。”

    “是有点脸生。”

    “没错……”

    “熊夫人日后可要多带妹妹出来聚聚会。”

    岳琼芳笑着应下了,熊建茗紧接着就向岳芝芝赵货郎两人介绍了这一桌人。

    “这位姓马,叫他马先生就行,他家里有一个布行,这位姓丁,丁先生,他家里开纺织厂的,芝芝,这两位和你算是同行了。”

    岳芝芝看向被介绍的两人,她猜测着姓丁的那位,和丁留良是不是亲戚。

    结果在她看过去的时候,那位姓丁的中年人就开口了,“原来姑娘你是熊副司长的妻妹,真是有缘,不过没想到姑娘你成婚了。”

    “嗯?”熊建茗和桌上大多数人一样,不了解是什么事情。

    丁山哈哈一笑,“最近我家留良跟我提过一次,家里的纺织厂多了几个新衣样,是熊夫人的妻妹设计的。”

    “我也去看过纺织厂做出来的新衣服,岳姐的眼光确实不错。”出乎意料的是,丁山竟然当场给她竖了个大拇指。

    这让同桌的老油条们,对他的举动都惊了,纷纷看向丁山,一脸意动。

    “得你老丁一句夸,那肯定错不了,改天我得去看看。”

    这句话是家里开布行的马千峰,他一边一边摸着下巴的中山胡,得十分笃定,懂他潜在意思的,知道他是去定了。

    当即就有人接上他的话,“我和你一道去!”

    熊建茗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中,顺势给两人介绍其他人。

    “这位是警局局长,有什么事尽管找他。”

    “这位家里开酒楼的,今日办酒席的这酒楼就是他家的,菜式一绝,他爷爷可是御厨出身,如今70多80岁了,还在酒楼里掌厨呢。”

    岳芝芝和赵货郎对视一眼,现在她也明白了,熊建茗这是给他们介绍人脉了。

    熊建茗给他们介绍,他们也就和人寒暄起来。

    等一圈寒暄下来,岳芝芝也听清楚这一桌人的身家背景。

    不止有开酒楼的,布行的,纺织厂的,还有开歌舞厅的,赌|场,车行,还有走船的,很多都是运一些海货。

    这些人里,挑出来哪一个,都是在海州城得上话的人物。

    上一次听到海货,还是在关虎嘴里,这次又听到海货,岳芝芝留了个心眼,赵货郎和惠竟思的饭馆,海鲜菜肯定是要有的。

    岳芝芝同赵货郎一一和他们碰了一杯,算是把人认了个遍,可能有熊建茗这层关系在,她和布行马千峰还当场聊起来了。

    “一走千里,岳姐好胆识。”

    “不知什么时候,可以去岳姐的厂子一看?”

    一番敬酒下来,不止岳芝芝知道了他们的背景,这些人自然也了解了岳芝芝是做什么生意的。

    “那就看马老板什么时候有空了。”岳芝芝和马千峰碰了碰杯,抿了一口酒。

    对面的马千峰是一口干了满满的一大杯。

    马千峰劝她喝完,岳芝芝看了眼剩下的酒,刚想喝,旁边就伸过来一只手。

    她一愣,看过去。

    赵货郎拿了酒,看向马千峰,不卑不亢地,“马先生,剩下的我来替她喝。”

    马千峰看看她,又看看赵货郎,他还是很给熊建茗面子的,知道这是熊建茗的姨子和妹夫,所以点了点头,笑眯眯地,“也行,还是找先生体恤人。”

    赵货郎竟然顺着他的话点了点头。

    岳芝芝从旁看着,心里清楚马千峰是个难缠的人。

    她放在膝盖上的手,握了握拳,所以她更应该让这个人另眼相看。

    岳芝芝看了一眼丁山,想着婚礼后问一问岳琼芳或者丁留良,海州城除了马千峰还有谁是做布匹生意的,裁缝铺需要布匹供应。

    这场婚礼一直办到晚上。

    岳芝芝吃过饭之后,就跑去熊建茗提前给宾客们准备的客房休息了,赵货郎和惠竟思没有跟着去,留下了。

    “我们想去认识一些人……”他和惠竟思的饭馆快要开业了,赵货郎话没完,岳芝芝也懂了。

    她也没意见,其实这场婚礼对他们都是一个跳板,赵货郎趁此机会结交一些朋友也是好的。

    “去吧去吧。”

    海州城熊副司长的婚宴,几乎全城人都参加了。

    大大的宾客络绎不绝,可见这场婚礼的盛大。

    等婚礼结束,赵货郎和惠竟思来找岳芝芝,此时的赵货郎、惠竟思都是一脸激动的神色。

    “怎么了?”

    “谈了一单生意。”

    “?”这么快,反倒出乎岳芝芝的意料了,“什么生意?”

    “刚才认识了一个开粉厂的厂主,和他聊了聊,算是解决了螺蛳粉粉条供应的问题吧。”

    “哦,”不是岳芝芝击他们,“这螺蛳粉八字还没一撇呢,”虽然他们老早就商量好了要卖螺蛳粉,“也不知道海州城的人爱不爱吃。”

    “过两天试试就知道了。”

    赵货郎满口神秘。

    “嗯?”

    第二天,赵货郎从外面拿回来一口锅,他身后还跟着惠竟思,他肩上挑着一簸箕的无烟煤。

    岳芝芝迎上去,“要做什么?烧烤?”

    赵货郎摇头,“不是。”

    不过岳芝芝的,他记在了心里,有空再做。

    现在不是做烧烤的时候。

    “我们想去摆摊一天。”惠竟思在后头接着话。

    “我们算先试试海州城的人对螺蛳粉的接受度如何,然后再顺势把饭馆开了。”也是为了积累一些顾客,海州城不比中平县这个县城,海州城比那大多了,经过昨天一场婚礼和别人的交流,他们对于开饭馆又变得没信心了,也不知道他们的方向对不对,所以干脆先试试,其实他们的饭馆已经装修好了,菜品也定好了。

    既然没信心,干脆摆摊试试水,这是昨天婚礼过后,赵货郎和惠竟思商量的结果。

    岳芝芝点头,她总算知道赵货郎的那句过两天试试是什么意思了,“那到时候我也去帮忙,我就去一天。”

    赵货郎和惠竟思两人没有意见。

    到了晚间,有人送了半麻袋粉条到厂子这里。

    第二天,三人准备好材料就出摊了。

    他们就在饭馆门口摆这个螺蛳粉流动摊,方便洗碗。

    螺蛳粉一煮,酸香四溢,又香又臭的味道,让整条街的人都循着味看向了他们这个摊。

    “这是煮的什么?又香又臭的。”

    “螺蛳粉,三毛钱一碗,满满一大碗,要来一碗吗?”赵货郎问。

    他们准备的碗是吃饭的碗,有些,相比中平县卖的价格自然也卖得便宜一些。

    “那我试试?

    ”问话的那人其实也不确定,只是闻着空气中的香,又馋。

    赵货郎给那人盛了一碗,确实满满一碗,粉条几乎和碗口齐平。

    围观过来的众人,几乎都是刚开始迟疑,后面就买了一碗尝尝,都属于尝鲜,毕竟这吃食在海州城没见过,他们也就没吃过。

    岳芝芝负责观察他们吃粉的反应,能买来吃的,自然是可以接受这味的,和中平县的反馈差不多。

    看着看着,再看他们这个粉摊,她就萌生了另一个想法。

    她拉过赵货郎,跟他悄悄话,“不如你们开个冒菜馆或者卖牛杂汤怎么样?”

    这也比开饭馆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