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佟皇后 水涨船高

A+A-

    砰!

    殿外站着的胤禔心头一跳, 皇阿玛果然生气了。

    胤祚瞥了一眼离他不远不近的碎瓷片,没砸他头上明康熙手下留情。

    “儿臣不介意,昨天亦和太子商量过了。”两个受害者都不在乎, 胤祚主动给康熙搭梯子,无论康熙内心是何想法, 老大这个儿子目前还是认的。

    门外胤禔听了老六的话感动也有, 更多的是震惊, 什么时候太子这个死对头也有这份度量?不会是老六故意拿话架太子?

    “皇阿玛,儿臣不孝。”胤禔跪在殿外以头点地。

    “去把太子叫来。”康熙可不信胤祚的鬼话,真心宽就不会闹出拿人捉脏的事, “其他阿哥一并。”

    梁九功叹气,六阿真会玩,看上去不像是在拉拢人心,反而更似唯恐天下不乱。

    太子一行人乍见殿外跪着的大哥,一个个脸上表情精彩纷呈,太子恨得咬牙切齿。

    “好个老六!”太子低咒一声,调整好心态进入御书房。

    胤祚还在殿内跪着,扭头瞄了一眼看过来表情不自然的太子,露齿一笑。

    眼神交汇一路火花带闪电, 太子快被老六气个半死,真敢单枪匹马替老大求情, 图什么?

    其他阿哥心里各有千千结,老六行动速度好快, 简直不可思议!

    老八最乐呵, 眼里掩饰不住的欣喜。

    “太子你。”康熙没头没尾抛出一句话。

    “儿臣鲁钝,请皇阿玛明示。“就算猜到大概太子也不会,他不信皇阿玛对厌镇一事毫无芥蒂。

    康熙一记眼神递去, 视线落在逆子身上。

    胤祚从善如流道:“太子许是忘了昨日骑马时谈及大哥回宫的事。”

    太子在心里疯狂诅咒老六,面上分毫不表,“我只记得六弟过,要用厌镇之术扎大哥的人。”

    “胤祚,可有此事!”得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话,康熙眼神微冷。

    “有啊。”胤祚坦然承认,“大哥堵了我两回,实在是磨不过。”

    其他阿哥倒吸一口凉气,老六真敢往外秃噜。

    特立独行的六阿哥让李光地大开眼界,反其道而行难不成只为博取皇上认同?换个人不落井下石才怪,太子的神情可窥出一二。

    “你们几个都什么想法?”康熙跳过太子问其他阿哥。

    胤祉斟酌片刻道:“赏罚分明理当如是。”

    胤禛:“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胤祺点头认同四哥的话:“一切由皇阿玛做主。”

    胤祐和大哥不熟,“听皇阿玛的。”对他而言有没有大哥这个人区别不大。

    胤禩也:“听皇阿玛的。”原本就没有做主的资格。

    “真不介意?”康熙一时间看不透胤祚。

    不介意才有鬼,胤祚用老大拖着太子,同样总在康熙眼皮子底下晃荡的胤禔,无形之中的隔阂不可能轻易消融。

    好比救命之恩总挂在嘴边上,像及了挟恩图报。同理老大频频出现在康熙面前,已经扎了刺的心里,但凡有一点不好绝对无限放大,日子未必有宫外自在。

    胤祚私以为老大的脑子有坑,跟着裕亲王好好学,上战场立大功重回宫中才是最正确的选择,非要死乞白赖的回来,不讨人嫌讨什么?

    “儿臣没事,有事了再。”十分光杆的回答震惊四座,胤祚就是这么想的,他要是出了事,怀疑名单上头的第一个必然是老大这个惯犯。

    “胡闹!”康熙险些被胤祚语出惊人气死。

    殿外的胤禔听着深表惭愧。

    太子自然不乐意老大回归,转念一思量,同样担心老大得裕亲王的眼,在外结交朝中大臣,人在眼皮子底下一举一动难逃法眼,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

    权衡之后,太子主动吞下这口恶气,“老六赤子之心,给次机会也无妨。”

    康熙定定的审视太子,心思一目了然。

    “罢了,暂且留在宫里,再犯错决不轻饶。”康熙心里想的是,对得起太皇太后临终遗愿。

    “儿臣不敢。”胤禔高兴坏了,找老六果然能解决,这一步走对了。

    康熙挥退众阿哥,特许大阿哥去见惠嫔一面。

    胤禔再次磕头谢恩,浑身颤抖的起身,随众兄弟离开。

    “六弟,多……”胤禔走到老六面前。

    胤祚阻了老大后话:“大可不必记我的好,以后做事千万别拉上我。”

    撇清关系的话听在众阿哥耳中,不出的五味杂陈。

    “呵!”太子附以阴阳怪气的冷笑。

    胤祚郑重其事点出:“纳兰容若是我捅的,死了也活该。”以此拉开距离各自安好互不搅。

    胤禔脸色刷的一下变了,停下脚步感谢的话咽了回去。

    “啧啧,老六越来越能了,初生牛犊不怕虎。”太子奚落老大,“可要记我的好,亲兄弟明算账。”

    “太子真爱笑。”谁在整件事中起决定作用胤禔有眼睛能分辨。

    “不识好歹。”太子甩袖子离开。

    其他阿哥声招呼恭喜一声,回尚书房继续读书。

    胤禔去见了额娘,母子二人抱头痛哭。

    “回来就好,好好表现。”争取重新入皇上的眼,惠嫔操碎了心。

    “儿臣知晓。”胤禔心态变了成长了不少。

    “拉开距离也好。”惠嫔得知六阿哥出力最大,猜不透六阿哥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远离是正确的选择。

    惠嫔给德妃送去不少好东西,聊表谢意。

    德妃要是不收,惠嫔心里肯定不安,双方客气了几句,抽空叫来臭子骂了一顿。

    “你这是在干什么?”吃饱了撑得没事干管闲事?德妃气得不轻,儿子总给她出难题,吓得一晚上没合眼。

    “额娘放心,我有分寸。”胤祚没细,一个眼神足矣表露目的。

    德妃在这宫中不聋不瞎,多少知道儿子的算,耳提面命道:“见好就收适可而止。”担心引火烧身进退两难。

    胤祚陪着额娘用过晚膳,这件事告一段落。

    每日下朝后康熙都会去尚书房抽查阿哥们功课。

    胤禔明显感觉到皇阿玛对他的敷衍,不对比不知道,每次答得再好得不到一句夸赞,心里渐渐产生极大落差,脸上遮不住的愁苦。

    太子多精明的一个人,观察到老大的变化,暗地里不得不佩服老六高招。

    “大哥继续努力,皇阿玛一定会看到你的用功。”太子有事没事奚落挖苦,脸上的假笑入木三分。

    胤禔现在连讽刺太子都得斟酌再三心翼翼,生怕被皇阿玛厌弃,憋屈得苦水泛滥。

    夹起尾巴做人的滋味看着就好笑,太子乐此不疲的欺压,心情十分畅快。

    胤禔默念气大伤身没必要较真,自我安慰一切都会好起来。

    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不尽如人意。

    胤祚看热闹不嫌事大,不可能跳出去帮老大解围,老三、老四到是劝过,都不是太子的对手,得两人哑口无言尴尬收场。

    皇贵妃的病愈演愈烈,太医换了几个,调理的方子换了不知多少,就是不见效,整日缠绵病榻心思越发脆弱。

    皇上来了又走不上几句话,皇贵妃对生养一事失去了信心,整日郁郁寡欢,服药治不了心病,眼见一日日消瘦下去。

    胤禛尽心尽力陪在佟额娘身边,巨大的恐惧包裹着他,害怕面对死亡。

    进入十一月底,皇贵妃再也撑不下去,太医诊脉后报到皇上面前。

    “皇贵妃娘娘大限将至,奴才无能为力。”太医跪了一地。

    康熙自觉有愧,封皇贵妃为皇后,给足最后的殊荣。

    后宫妃嫔及皇子都得去拜见这位新皇后,胤祚正在更衣。

    “换素一点的,越素越好。”省得到时候还得再折腾,胤祚嫌烦。

    顾生拿衣服的手一顿,“太医皇后娘娘气色好些了。”

    “回光返照。”胤祚不信太医院都是酒囊饭袋。

    顾生:“……”第一次觉得六阿哥有点可怕。

    胤祚最后一个到的,跟着太子进去行大礼问候,站在最末尾离床塌最远的地方。

    胤禩奇怪的看了一眼六哥,不理解为什么不按顺序站?

    注意到六阿哥变化的人不多,太子心里不舒服,顾不上在意其他事。

    大阿哥同理,脑子里全是老四的身份比他高,皇后之子哪怕是养子也算,岂不是要与太子并驾齐驱?

    人活着还是去世,都不影响老四水涨船高的身份,胤禔拿眼角瞄太子。

    太子心下不愤,更不愿意去理智解读皇阿玛在这个时候封一个,眼看时日无多的人为皇后为了什么?

    他只知道老四身份无形中拔高,太子有种不清道不明的紧迫感。

    佟佳氏中以佟国维为首,在朝中

    的地位举足轻重,深得皇阿玛重用,老四这靠山不比倒掉的纳兰明珠差。

    太子不允许有人赶超,他才是独一无二的,一个养子也配拥有嫡出的身份?笑话!

    无论前朝还是后宫暗流涌动,平静的表面下波澜渐起。

    身为旁观者,胤祚理智的分析了一下当前局势,明眼人看得出新晋佟皇后有早逝之相,但并不影响各方态度的转变,以后尚书房只会更加热闹。

    “你怎么站在这里?”胤禛不由自主就会去关注老六。

    站哪不行非要多一句嘴,胤祚回了一句:“我怕皇额娘不太想看到我,离得远一些。”

    一想到佟皇后一死,无主的老四重归额娘名下,胤祚怄得慌,真想将老四包塞给佟家,反正以后也是利益共同体,不要去搅额娘的清静。

    胤祚嫌弃劲一闪而逝,与胤禛错身而过到外面透透气,屋里药味混合着熏香太呛人。

    胤禛却觉得老六这话阴阳怪气,追上前去:“你什么意思?”

    所有人的目光转移到争执的两人身上,太子见此情形阴郁的脸色一下子好了不少。

    怎么把不合的两兄弟中的一个忘了,有老六这个刺头在,用来对付老四绰绰有余。

    “我能是什么意思?你以为我是什么意思?有病!”揪着他不放可不是有病是什么,胤祚不记得有过不当言词。

    胤禛大脑一热脱口而出:“皇额娘对众兄弟一视同仁,哪里不待见你了?”

    一时间整个院子为之一寂,奴才纷纷垂首大气不敢出,恨不能就地挖个坑把自己埋进去。

    皇上和各宫主位刚回去,阿哥们也该回去上课,没想到又出事了。

    “一视同仁?”这是胤祚有生以来听过最好笑最滑稽的笑话,“嫡子的发言权,很,嗯,不错。”

    “你胡些什么!”胤禛反应过来脸色煞白。

    “太子,你看这事?”胤祚不睬因地位提升理智减半的某人。

    “这话从何起?”太子问的是前一句来龙去脉。

    胤禩声道:“刚才拜见皇额娘时,六哥站在末尾。”只看到的事实,其他的不做补充。

    “站哪不一样,地方就那么大。”胤祉不觉得有问题,心道老四太矫情。

    太子从头到脚量老六一通:“你这身衣服穿得也太素了。”和其他兄弟形成鲜明的对比。

    “我觉得挺好。”胤祚弹了弹袖子上不存在的灰。

    册封皇后是大喜事,同样也是在冲喜,谁不是一身新衣到场,偏偏老六穿得格外朴素,给人感觉确实不太好。

    “都回尚书房。”太子截断话头,此处可不是吵架的地方,压下不合时宜的争执,带着众兄弟离开。

    胤禛跟在太子身后,拿出做弟弟的样子,意图抹平之前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