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是你 让一个与天地同生、寂寞了万万载……

A+A-

    孟封娘提着阴阳两仪刀的手微微颤抖, 她渐渐提起刀,而后长长地吁出一口气,又将刀无力地放下。

    死去的只有阿顽, 封道子活得好好的, 哪怕在外界的传闻中,封道子也只是闭关时被江竭伤, 遁世养伤去了。

    封道子每半年都会下一次承剑玄炉,他就在这封门山中再合情合理不过。

    只是孟封娘不知道, 上次她来封门山中那一趟,封道子究竟知不知道。

    想来是知道的, 有什么事情能瞒得过昔日镇压当代的封门山天尊?

    孟封娘自嘲一笑,扭头同玄都道:“师兄,你可认识祭坛中这人?”

    玄都凝眸看向祭坛上的那道身影, 良久后,他, “祭坛之上的, 不是人,而是妖。”

    “而且他不是寻常的妖,是数千年前消失的妖神重九。”

    “在传闻中,妖族圣人明格被天尊封道子一剑斩去一臂, 不得不败走三十三重天, 妖神重九亦被天尊封道子所杀,如今看来,传闻应当是有误的。妖神重九并非被天尊封道子所杀, 而是被天尊封道子所擒,囚于此处。”

    玄都由衷赞叹,“天尊封道子果然封绝万古。”

    听着玄都不断地称赞封道子, 孟封娘面无表情,心里甚至还有点想笑。

    一个为了修为道行而杀徒证道的道貌岸然之徒,居然能够靠自己伪装出的那一副虚假面孔获得天下人的赞誉,多么荒唐,何其讽刺?

    “师兄,这些无意,不如你我分头去找,找到之后在此处汇合,合力想办法将其再次封印。”

    玄都隐隐约约感觉孟封娘对他的态度有变,但他猜不到孟封娘的心意,只能讷讷地点头。

    他心里还嘀咕道:“女修心,海底针,师尊诚不欺我。太清山的《太上忘情诀》才是通玄大道,应当将有限的寿元用在修行上,而非揣测女修的心思上,否则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想通这些后,玄都不再纠结孟封娘对他的情绪为什么突然转变,而是目送孟封娘拎着阴阳两仪刀朝着酆都深处走去。

    他总觉得孟封娘拎着刀的背影有些‘杀气腾腾’。

    -------------------------------------

    半个时辰之后,孟封娘的脚步停在一处被断成两截的山脉之前。

    她目光凝重。

    眼前这山,她总觉得似曾相识。

    飞至空中,以神念将这处断成两截的山脉仔细拓印临摹,孟封娘绞尽脑汁地想,依旧无法从记忆中找寻到与眼前这山脉相似的地方。

    “究竟是何等伟力,才能将这么庞大的一处山脉给成两段……”

    “等等,是成两段,那若是这两段拼起来,不就……”

    孟封娘的目光落在身下那山脉上,准确来,她的目光是落在那山脚下的一块巨石上。

    飞身而下,孟封娘落在了巨石之前。

    她盯着巨石上的‘酆都’二字,心中的疑窦顷刻尽消,脸上再无任何表情。

    “好一个封门山,原本我还在想,封门山为何要叫封门山,封门山上下修行的皆是封禁术法,论封绝山、封禁山,哪个名字不比封门山更贴切,如今想来,能问出这样的问题,还真是见识浅薄。”

    孟封娘自嘲一笑,将以神识拓印出来的两段山脉合二为一,一座与封门山模样无二,却远比封门山要大、要恢宏、要壮观的‘封门山’出现在她的神识之中。

    她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自言自语,“封门山前的那‘封门’二字,究竟是取自酆门的谐音,意为酆都之门户,还是封门山便是要封死人间通往酆都的大门。”

    “好一个封门山,是酆都要封门不出了么?”

    关于封道子的身份,孟封娘心里也有了一个猜测。

    上古冥界酆都乃是巫族之界,被上古妖庭的东皇太一以东皇钟毁灭大半,巫族与妖族结下了死仇……

    封道子为何一朝出世天下惊,为何他对妖族有那么深的仇恨,为何他仅仅是修仙界一处无上大教的掌教,便能一剑斩去妖族圣人之臂,迫使那高高无上的圣人遁走三十三重天外,避世不出……种种疑惑,孟封娘心中都猜测出了答案。

    封道子一定与上古酆都脱不开关系,甚至,封道子极有可能就是上古巫族之中通天彻底的大能巨擘,也可能是转世或者一道分-身。

    孟封娘心思百转,抬脚踏上了那条与封门山上的石径几乎一模一样的石径。

    这两处山实在太像了,像到她好似只是回了封门山。

    与修仙界那封门山不同的是,此处的封门山更大,封门大殿也并未被摧毁,甚至,封门大殿中连定点灰都没落,亦没有丁点生机。

    这里的封门大殿遍布死寂。

    走到石径的尽头,封门大殿的全貌露出,视线陡然间开阔起来。

    孟封娘踏上那皆是由难以名状的白玉砌成的殿前广场,目光微凝,落在广场正中央拿对着血月自顾自独酌的身影身上。

    这道身影,她太熟悉了。

    哪怕这道身影已然不再穿着之前最常穿的白衫,而是换成了一身青袍,她依旧无须任何思索,就能将面前这道身影与那让她敬之入骨,亦恨之入骨的身影对上。

    那青衫身影背对着她,淡漠而寂寥,就好像背对着芸芸众生。

    孟封娘拎着阴阳两仪刀的手颤抖个不休,她渐渐将握着刀的手抬了起来,刀尖直指那独酌之人的后心处。

    青衫独酌人放下酒杯,常常叹息一声,转过身来,平视孟封娘,声音平淡到好似古井之中的死水,“你来了。”

    无人注意到他藏于袖中以青衫遮掩住的那只颤抖不休的手。

    孟封娘看着面前这张有一半都被青铜獠牙面具遮住的脸,嗤笑一声,道:“我来了。”

    青衫独酌人轻笑着颔首,手指微捻,一枝梅花出现在他手中,他朝孟封娘递出,另一只手冲阿顽微招,“阿顽,到为师身边来。”

    孟封娘心神一凛,沉声道:“道友认错人了。”

    青衫独酌人笑着摇头,“沧海桑田,轮转不休,人会变,相貌会变,音容会变,唯独这悬于头顶的煌煌天道永远不变。封魔大道既然已经孕育出了封魔真灵,那封魔真灵便是与天地同生同寿,万古不灭。阿顽,莫非你是想同本座躲猫猫?你告诉本座,一种大道,会蕴出两道真灵吗?”

    孟封娘后退半步,她未曾想到,道德天尊都未曾看透她的跟脚,封道子却一语点破。

    或许准确来,她面对的,并非封道子,而是上古巫族巨擘。

    她心思灵转,东皇钟出现在她的掌心,妖神诀流转不休。这是她的倚仗,昔日的东皇太一能够凭借东皇钟砸碎酆都,纵使她的修为比东皇太一差千倍万倍,但东皇钟还是原来的东皇钟,她面前的封道子,就算真是上古巫族巨擘,她也不会毫无招架之力。

    更不用,她身上还有源源不断的封魔真灵,这才是她最大的倚仗。

    阴阳两仪刀尖上的光生生灭灭,孟封娘面容萧肃冷冽,“阿顽已经死了,为其师尊封道子铸剑而死。”

    “可你就是阿顽。”

    “往事休要再提,封道子,不,或许应当换一个称呼,我究竟应当称呼你为封道子,还是上古巫族大能。”

    封道子抬手解开束在后脑勺上的面具,将面具搁置在桌上,摇头道:“我不是祖巫,我名青华。”

    短暂的震惊过后,孟封娘心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她知道自己猜错了,上古十二大祖巫乃是巫族的中坚力量,中流砥柱,可若巫族之人最厉害的是谁,地位最崇高的是谁,答案只有一个——与天地同生的先天神灵,酆都之主,青华大帝。

    只是她没有想到,封道子竟然是青华大帝。

    她抬眸,握紧了手中的阴阳两仪刀,声音冷冽,“堂堂青华大帝,也需要杀徒证道吗?不知道青华大帝杀徒证道之后,如今修为境界几何,且让我试上一试!”

    阴阳两仪刀全力斩出,刀光通天彻地,似乎要将悬于酆都之上的血月都斩下来。

    孟封娘集一身修为于刀身上,斩出这两刀后,她全身经络空荡荡的,再无任何力气,就连平时趁手无比的阴阳两仪刀,此刻都变得似有千钧重。

    她紧握着刀柄的手颤抖不休,额头上的冷汗滴滴滑落。

    与她预料中的景象并没有太大出入,阴阳两仪刀的刀光落在封道子身上时,封道子没有任何地抵抗之力,瞬间就化作流沙,归于虚无。

    “这是大仇得报了么?”

    “可为什么心里没有半点舒畅,反倒是觉得有些空落落、空荡荡呢?”

    孟封娘喃喃自语,细细品位着压在心头那巨石腾空之后的感受,竟然感觉到了满满的酸楚、遗憾,随之而来的,是如同雨芭蕉一般密密麻麻躲无可躲避无可避的心头绞痛。

    一道身影出现在她身后,从百宝囊中拿出一件洁白无瑕的兔毛披风来,披在了她的肩上,柔声道:“师尊也让你斩一次,你心头的气可消了?”

    孟封娘全身精血都在这一刻归于凝滞,她大口大口地喘-息着,许久过后,她艰难地抬起头,看着面前那张温润如玉的脸,低笑了一声,眸中冷意泛滥如潮。

    她含恨解下披在背上的那件兔毛披风,重重地摔在地上。

    “昔日传道授业之恩,我早已一身血肉真灵还清,你又何必再次惺惺作态?封道子,你我之间早已恩断义绝!”

    “你要杀我,我只能任你杀,任由无边恐惧将我吞没,可你呢?你不过是仗着自己法力高强,我全力出手都无法伤你一根汗毛罢了。”

    “好一个与天地同生的青华大帝……呵呵。”

    孟封娘撑着手中的刀站立起来,脚步虽然有些踉跄,但她的脊背挺到最值,眼角与嘴角之上满是嘲讽。她抬手擦掉额头上的冷汗,一步一步向着那下山的石径走去。

    封道子紧盯着那件掉落在地上的兔毛披风,目光不曾挪开半寸,问,“阿顽,你只知道你是本座的劫,可你知道是什么劫吗?”

    孟封娘的脚步顿住,无边寒意自后脊中升起,好似要将她彻底吞没。

    封道子,“是情劫。”

    “是你,让一个与天地同生、寂寞了万万载的先天神灵,动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