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啧啧啧,这会儿又变成咱们钱家不是真心求娶啦?刚刚不是你们家奶奶张口闭口让咱们家从她的尸体上踏过去?不是你们家奶奶非要以死相逼,也不答应咱家求娶的?我你们罗家人能不能统一一下口风,这到底是嫌弃我们家不够真心,还是根本就看不上我们钱家?都了只要你们肯提条件,只要不太离谱,我们家都答应,也尽可能的办到。怎么到最后,反而变成我们钱家的不是了?”跟钱王氏讲道理?罗奶奶和罗二婶根本就不占上风。
尤其钱王氏这次确实占理,就更加由不得罗奶奶和罗二婶踩着她了。
罗奶奶和罗二婶都没想到,有朝一日她们竟然会联手败在外人的手中。偏偏这个外人明显是站在罗琪那一头的,直让罗奶奶和罗二婶心生不安,越发不愿意应下这门亲事。
“反正不管你怎么,这门亲事就是不能成!”既然不过道理,罗奶奶撇撇嘴,梗着脖子态度很是强硬。
“不是你们家的,咱们两家是来结亲的,不是来结仇的?你们家有话好好,怎么就非要把人都给得罪了,还把话的那么难听呢?”钱王氏这次为何会一个人过来?就是算跟罗家持久战的。
否则,她怎么也会将钱三哥带过来,以表诚意。再不然,就是拉上钱老二一块,以示他们家对这门亲事的重视。
恰恰相反,钱王氏今日只是单纯来头阵的。等她今日败了,下次就换钱老二来,指不定哪日还会让钱三哥来。反正这门亲事他们家很上心,既然答应了就没算轻易放弃。
“谁把话的难听了?再难听能有你诅咒我娘死的难听?”罗二婶逮着机会就卖力的攻击钱王氏,生怕一招不慎被钱王氏真成了这门亲事。
“听听她二婶话多没良心?这不管是你家老太太,还是咱俩,不都早晚要死的?还诅咒。我多好心一人,直接祝福你家老太太再多活二三十年,这还不够?成,我跟你们家道歉。是我嘴快,错话了。你们家老太太肯定还能再个五六十年的,要还不够,就活它个百八十年。只要你们家高兴,让我什么都成,我保证顺着你们的意,绝不二话。”钱王氏多能屈能伸一人?想当初她凭着自己的厚脸皮没少将钱奶奶气个半死。
而今换了罗奶奶和罗二婶,钱王氏更加不会退让,一套接着一套的,信手拈来。
罗二婶简直要疯了。钱王氏真的是太胡搅蛮缠了,根本就不按常理出牌,也不通道理。
她都把话的那般直白了,摆明了就是不乐意这门亲事、不想要跟钱家结为亲家。可钱王氏愣是装傻装聋,死乞白赖的不愿走人,硬是赖上他们家了……
罗爷爷和罗二叔是得了消息才立马从私塾赶回来的。才刚一走近,就看到很多乡亲都围在他们家大门外指指点点,罗爷爷和罗二叔的脸色瞬间就沉了下来。
“都围在这里干什么?”身为罗家村唯一的夫子,罗二叔还是很有话语权的。尽管,他连童生都不是。
但谁让他已经过世的大哥是秀才呢!想当初他大哥在附近十里八乡可是很有名望的。
而他虽然比不上他大哥,但也确实是实实在在的读书人。再出他大哥的旗号,只是帮罗家村这些孩子启蒙,足够了。
再者,还有罗爷爷帮他镇场子呢!罗爷爷可是真正的童生,这一点毋庸置疑,众所皆知。
见到罗二叔和罗爷爷回来,一众乡亲不由就往后站了站。不过大家都还想看热闹,便都舍不得离开。
沉着脸走进自家大门,不等罗爷爷和罗二叔开口询问,罗二婶就劈里啪啦把钱王氏上门来提亲的事情了。
当然,在罗二婶的嘴里,钱王氏就是个厚脸皮的,明明她们罗家已经拒绝了这门亲事,钱王氏依旧不依不饶,甚至还诅咒起了罗奶奶……
“哎哎哎,这青天大白日的,周遭那么多乡亲都看着,你能不能别信口雌黄,非要往我的头上扣屎盆子?还读书人家呢!读书人都是你们家这样的做派?可别尽是糊弄人了!”钱王氏虽然不怕罗爷爷和罗二叔,但也不是会乖乖站着任由罗二婶冤枉的性子。
这不,当着在场所有人的面,钱王氏不但开口反驳了,甚至还不客气的反击了:“我这走的什么霉运。不就是想向你们罗家大姑娘提个亲?怎么罗家一帮子人都是这般凶神恶煞的,就那么见不得你家大姑娘嫁得好?”
“我都了,我们家不同意这门亲事,你不要一直站在这里自话其好不好?”罗二婶气的直跺脚,浑身都在发抖。
这个钱王氏简直太能了,也太会歪/门/邪/道了。这都好半天了,钱王氏就只知道胡搅蛮缠,完全不讲道理。
“看吧、看吧!又是这个样子。一个劲的拒绝咱家提亲,又给不出一个正儿八经的理由。我都了,你们觉得哪里不好,我们家肯定会改。可你们什么也不,非要提你家大姑娘年纪还。这都多大的姑娘了,年纪还?”钱王氏就不生气。不管罗二婶怎么凶、怎么骂,钱王氏适应良好,尽数无视。
不但不生气,钱王氏还特别会自己给自己加戏:“真不知道是糊弄你们自家人,还是把我们这些外人都当成傻子在耍弄。哎,句真心话,我今个儿也真是长见识了,有史以来头一回碰上这么不讲理的人家。放眼咱们附近这十里八乡的,哪里还能在别家看到这么荒谬的事情发生?”
“你还……”罗二婶已经气的想人了,却被罗二叔及时拦住。
这么一会的功夫,罗二叔便看出来,钱王氏确实不好惹,跟之前那些来家里提亲的人家一丁点也不相同。如若继续这般放任钱王氏闹下去,最后名声受损的只会是他们罗家。
知道钱王氏并不好发,罗二叔微微皱眉,很不喜欢沾惹上这种麻烦。
抿抿嘴,罗二叔神色严肃的看向钱王氏:“罗家姑娘的亲事,自有家中长辈做主。虽我只是二叔,却也是一心一意为了侄女好。以我家侄女的品性,她的亲事势必要极好,方才能般配得上她。”
“没错。我家琪丫头不管是模样还是脾气,都是顶尖的好。正是因着我们这些长辈满心想要为她一门最好的亲事,这才千挑万选,拖到现在都没能定下来。”有了罗二叔给的这个借口,罗二婶总算反应过来,一脸得意的抬起了下巴。
“那什么样的亲事才是极好的?而且是最好的?你们家这是算在镇上给大姑娘定一门亲事?”钱王氏无趣的摊摊手,语气很是随意,全然没有被罗二叔和罗二婶这几句冠冕堂皇的辞糊弄住。
罗二婶哽住,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得犹豫着看向罗二叔。
她哪里考虑过什么是最好的亲事?反正但凡那些好点的亲事,罗二婶都不可能帮着罗琪定下。
此刻突然要罗二婶给个明确的定位,罗二婶根本不上来。
“嗯,要镇上的亲事。”罗二叔可没算真的为罗琪亲。至少现下不行。那么想当然的,钱王氏的问题他也没想过,便随口回道。
“镇上什么样的亲事呢?是要在镇上读书识字的?还是在镇上开店做生意的?”钱王氏刨根问底的继续道。
罗二叔已经很不耐烦了,当然懒得继续敷衍钱王氏:“这事日后再,今日姑且不议。”
“这怎么就不议了?大家都乡里乡亲的,干脆都出来让大家听听呗!这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也没人会你们罗家眼光高,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的。你们自己清楚了,省得还有一些人家不明就里,只想着你们家大姑娘是真的好,就冒然上门来了。你看看之前可不就是你们家没把话清楚,才害得那么多人家都稀里糊涂的上门提亲了?这次数多了,对你们家大姑娘的名声也不好么!”钱王氏也不提自家,就开始把其他人也都推出来,大嗓门的扯起了大旗。
虽罗家村的乡亲对罗爷爷和罗二叔这两位会读书识字的读书人很是敬重。但钱王氏这话的很是在理,也正中大家的心思。
他们这些人中可不就有上门向罗琪提亲的?罗家人每次都罗琪年纪,大家表面上不,心里怎么可能不犯嘀咕?罗琪的年纪哪里了?一丁点也不好吧!
所以就像钱王氏的,有什么条件只管敞开了呗!干嘛藏着掖着?
“你非要条件?好,我们家给。首先,要会读书识字,否则会/堕/了我家侄女的名声。其次,要家境富裕,爹娘慈爱,兄妹和睦。虽然我只是二叔,但我就只有这么一个侄女,自然是希望她能嫁的好。最后,要得了我侄女的亲口应允。只有我侄女愿意嫁,这门亲事才能成。”罗二叔可不会轻易被拿捏。钱王氏的,对他而言根本不是什么难题,他哪怕是临时考虑,也能轻轻松松给出三点要求。
罗二叔此话一出,在场一阵死寂般的安静,再没半点声响。
这这这,怪不得罗家从来不对外他们家的要求。实在是罗家的要求很难达到,光是第一点就把他们都拦在门外了。
罗琪会读书识字,那是因着当初罗秀才还在世的时候,很是疼爱这个女儿。即便惹来不少闲言碎语,罗秀才还是认认真真教了罗琪读书识字。
毫不夸张的,罗琪当年可是在一众乡亲的眼皮子下学会读书识字的。
起来,罗琪确实很聪慧。这么水灵又能干的姑娘,确实应当寻一门足以般配的亲事。
如此一想,罗家村众多乡亲立刻就了然罗家人一直以来的诸多考虑和顾忌,不由就点了点头,认可了罗二叔的法。
而与此同时大家心里都浮现出了同样的念头:看来,钱李村这门亲事只怕是别想成了……
“呀,你们罗家的这些条件,可不就是咱家么!我就嘛,咱家和你们家大姑娘这是天赐的缘分,你们家大姑娘合该嫁进咱们钱家的。好了好了,赶紧的,咱们进屋,坐下来好好商讨婚期要定在哪一日才合适。这彩礼,你们家要多少,我们家出多少。嫁妆我们家就不提要求了,你们罗家看着给,不给也没事儿,我们家不会多半个字的。”别人都觉得这门亲事不能成,钱王氏却是乐呵呵的双手一拍,一脸理所当然的接了话。
这一下,不光是在场诸多罗家村乡亲,就是罗二叔也被钱王氏的厚脸皮给震惊的无言以对了。
“什么就是你们家?你还要不要脸?你儿子会读书识字吗?你糊弄谁呢?”罗二婶到底还是没能忍住,直接蹿到最前面,指着钱王氏的鼻子骂道。
“我儿子怎么就不会读书识字了?我儿子会的呀!”根本没有被罗二婶的指责吓住,钱王氏的嗓门那叫一个响亮。
“你儿子什么时候变成读书人了?你少信口雌黄,胡编乱造!”终于抓住钱王氏的错处,罗二婶别提多高兴了,整个人都振奋起来。
钱李村确实有读书人,可都是姓李的,哪有姓钱的?姓钱的都是不识字的莽夫!
“咦?刚刚不是会读书识字就行了,怎么又变成读书人了?我们家老三确实没算考科举,算不得读书人。但我们家老三确实会读书识字呀!怎么,你们罗家又想临时改要求了?这不是故意为难人么!”钱王氏双手一摊,也不看罗二婶了,直接找罗二叔对峙。
罗二叔又一次皱起了眉头。他本以为轻轻松松就能将钱王氏发走。没成想钱王氏如此厚脸皮,连读书识字这种谎话都敢肆意编造,反倒惹得他们罗家再度陷入了被动。
“会读书识字的话可不是随便就算的。”不管怎么,罗二叔不答应这门亲事,就必须得继续跟钱王氏周旋。
“我知道。不过我家老三是真的会读书识字。不单单我家老三,我家老大和老二现如今也都会那么一点。没办法,谁让我家月丫头厉害,嫁了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我家三个子不也得多学着点?远的不,数个数、算个帐,都是会的。”钱王氏不无得意的伸长了脖子,不客气的炫耀道。
管别人怎么,她就一口咬定,自家三个儿子都会读书识字!
到钱家女婿,罗二叔一时间有些迟疑。虽然他自己没能考取功名,但是能正儿八经参加科考的读书人自然是不同的。今时今日或许还只是一介寻常人,假以时日随时都能成为人上人!
只不过,罗二叔不认识齐君洲,也不知道齐君洲的学问怎么样,更不知道齐君洲的来历是否真如外面传的那般厉害。
那么,要彻底将钱家人开罪吗?万一日后齐君洲真的一朝为官,钱家人岂不是也要水涨船高?
待到那个时候,如若钱家人非要记今日的仇,罗二叔不确定他们自家的日子还会不会如现下这般好过。
毕竟眼前的钱王氏一看就不是什么大度之人。恰恰相反,以钱王氏没脸没皮闹上门还死赖着不肯走的举动,罗二叔对钱家二房所有人的观感都差到了极致。
但凡钱家二房是个讲理的、是个要脸面的,罗二叔姑且还不会这般迟疑和犹豫。偏偏钱家二房,哎,真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呵!会数个数、会算个帐就是读书人了?就是会读书识字了?你们钱家还真会蹬鼻子上树,简直厚颜无耻到了极致。跟你们这种人家当亲家,根本就是……”罗二婶奚落的话还没完,就被罗二叔呵斥住了。
“住嘴,少两句!”提到齐君洲,罗二叔到底还是改变主意了。
即便真不能成为亲家,罗二叔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彻底跟钱家二房撕破脸,甚至闹得老死不相往来。
没成想会被罗二叔训斥,而且还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训斥,罗二婶的脸色唰的一下涨的通红,很想些什么,却是再也不出来了。
罗奶奶倒是不怕罗二叔训斥,可罗二叔的反应很不对劲,一时间她竟是摸不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难道罗二叔真要应下这门亲事?眼瞅着钱王氏那般不好招惹,以后只怕也是个难缠的。
不管怎么,罗奶奶是不愿意应下这门亲事的。
罗爷爷已经站在一旁静静的听了好半天了。在罗二叔开口训斥罗二婶的那一刻,罗爷爷眼光一闪,终是做出了决定:“那就应下这门亲事吧!”
“爹!”“当家的!”
罗二婶和罗奶奶同时出声,不敢置信的看着罗爷爷。这门亲事怎么可以应下?万万不可以的。
“彩礼你们钱家看着给,我们罗家不会提出任何要求。婚期两家商量着来,只要合适就行。”罗爷爷一锤定音,看向了罗二叔。
他们罗家故意为难罗琪的亲事,罗爷爷当然不认。至少,他不可能当着在场这么多人的面承认。
也所以,在彩礼一事上,罗爷爷特别的大方。
当然,罗爷爷并非真的不在意钱家二房送来的彩礼。罗爷爷的意思是,以钱家二房对罗琪的看重,肯定不会在彩礼上特别吝啬。更何况,钱家二房有这个条件,也给得起。
再者,罗爷爷也从未想过真要给罗琪定一位真正的读书人。这样的亲事,对他们罗家才是最不利的。
还是镇上的人家?那就更加不可能了。
某种程度上来,钱家二房其实很适合罗琪。以钱王氏这般死皮赖脸的行径,罗琪嫁过去之后,日子能好过?
加之钱三哥就是个没用的,铁定也不可能大有出息。罗琪这辈子,也就只能这样了。
那么,就嫁了吧!一直拖到家里毕竟不是法子。否则也不至于被钱王氏这种稍微有点心眼的人抓住机会找上门来胡搅蛮缠……
罗二叔是有些纠结的。但是既然罗爷爷做了主,罗二叔自然不好再多什么,只是别过头,默认了。
“可是爹,钱家不符合咱们家提的条件呀!我夫君刚刚才当众过的,他们钱家根本不行。”罗二婶不甘心的提醒道。
竟然答应了?怎么就答应了呢?到底是她听错了,还是罗爷爷没有弄清楚状况?
“都了我们家老三会读书识字,我们家也很和睦,从来不吵架的。”见事情基本定下,钱王氏满意的笑了起来。
“我家琪丫头还没答应呢!”罗二婶咬咬牙,实在不行索性将罗琪给推了出来。
她还真就不信了,罗琪一个大姑娘家家的,能当众应下这门亲事?真要如此,罗琪的脸皮还要不要了?
“那就将你们家大姑娘请出来当面问问呗!”钱王氏可是不担心的。
他们家月丫头亲自来问过的,谁都可能不答应这门亲事,唯独罗琪不可能不答应。
“我家琪丫头不在家。”罗二婶轻哼一声,明显是不想罗琪见钱王氏。
“哟,瞧这话的。这会儿不在家,又不是一直不在家。我们钱家既然诚心求娶,当然不介意多等等。我也不急着走人,干脆就等到你们家大姑娘回来好了。”钱王氏会被这点借口难住?任凭罗二婶怎么刁难,钱王氏都不怕。
反正折腾到现在,钱王氏信心十足,丝毫没有被罗家人吓唬住。之前她还琢磨着估计还要再往罗家跑几趟,可现下的她很有把握,今日就能拿下这门亲事。
“还是别了吧!我都不知道琪丫头什么时候回……”罗二婶话还没完,就被人群外传来的一道声音给断了。
“二婶,我回来了。”罗琪是得了钱月茵给她送的消息,才知道钱家今日会上门来向她提亲的。
此外,钱月茵让她看情况好好配合,看能不能直接将罗弟也一并接去钱家。
没有任何犹豫的,罗琪就连忙赶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