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A+A-

    齐家二弟和三弟是真的改变了很多。

    曾经他们一直就困在府城,每日都受齐夫人的熏陶,全然没察觉到自己的眼界是如何的。

    现下真正从家里走了出来,在外面见识的多了,他们才发现当初的自己是何其的幼稚,又是何其的可笑。

    亏他们还一度将齐君洲这位大哥视为劲敌,开口闭口就是对齐君洲如何如何的不喜。可事实上呢?齐君洲也不见得就多么的喜欢他们这两位弟弟吧!

    更甚至在齐君洲这位兄长的眼里,才是巴不得他们这两位弟弟不存在,最好就永远不要见面、不要有任何的交集才是吧!

    也无怪乎他们虽然经常往大嫂那边跑,却依然跟齐君洲极为不对付了。不单单是他们曾经的愚蠢耽搁了事儿,更是因着齐君洲也从来不曾稀罕过他们这两个弟弟。

    想到这里,齐家二弟和三弟都挺羞愧的。

    同为读书人,他们不仅不豁达,甚至不够大度,也不够体面。反之,齐君洲即便受了很多的委屈和难堪,却也仅仅只是对他们无视和冷漠罢了。

    像他们主动去跟大嫂接触,齐君洲就没有拦着,也没有提出任何的异议,足以彰显齐君洲的冷静和理智。

    将心比心,如若换了他们是齐君洲那样的境地,肯定是百分百不愿意自己人再跟对方有哪怕丁点的往来……

    看多了、想多了,齐家二弟和三弟再起齐夫人的时候,不免就改变了曾经的信任和顺从。

    齐家二弟姑且还只是心里想,嘴上并不会有太多的怨言。齐家三弟却是个憋不住的,一路上没少跟齐家二弟嘀咕齐夫人的不是。

    齐家二弟并不怎么附和,但他也从不拦着齐家三弟。从另一方面看,无疑也是对齐家三弟那些话的赞同和认可了。

    如此这般情况下,齐家二弟和三弟都没想那么快回府城,反而是默默就放慢了游学的步伐。

    反正他们一直都有给爹爹去信,爹爹也未曾呵斥他们必须立马回去。这样就挺好的,他们委实能更好的认清楚自己,也能增长许多他们早先从未经历的遭遇和见识。

    一直等不到齐家二弟和三弟回家,齐夫人还想学上次追去皇城,却是有心无力。

    毕竟皇城是既定的目的地,虽远了些,可只要齐夫人有心,怎么也能找到地方,就是路上遭了不少的罪。

    然而现下齐家二弟和三弟是居无定所的,往往今日还在这个县城,明日就又奔赴了下一个镇。

    齐夫人手里拿到的家书没有几封,根本判断不出齐家二弟和三弟现下到底是身在何处。怕就怕她辛辛苦苦的找过去,却一而再的跟两个儿子错过,最终只能落得一场空。

    越想越担心,越想越难受,齐夫人便又找上了齐大人。她的话,两个儿子不肯听。齐大人这个爹爹的,两个儿子总该听吧?

    “你为何非要他们回来?读再多的书,也不如行几步路。他们往日一直留在你的身边,除了家里那些繁琐杂事,能有什么见识?现下他们能结伴出去游学,不但增长了不少见识,连性子也能有所磨砺,有何不好?”齐大人最近才刚收到齐家二弟和三弟新写的游记,上面记录了他们二人近日的所思所想。

    齐大人看的分明,齐家二弟和三弟这次出行是有所得的,而且是收获颇丰。光是从他们越发从容的文笔就能看出,他们成长了不少,再不若早先那般的浮躁,整日就好像飘在半空,根本不着地。

    身为长辈,也是齐家二弟和三弟的启蒙夫子,齐大人很欣慰能亲眼看到两个儿子的成长和进步。越是在这种关键时刻,他越是不可能把他们找回来。

    反之,他只可能更加认真的支持他们多走走、多看看。等他们自己觉得累了、乏了,他们自然就会回来了,根本不需要任何人的劝阻和催促。

    “外面哪里有家里好?我不是不让他们出门,实在是他们这次出门的日子未免也太长了些吧!这都快两三年不着家了,他们在外面游学游的还不够久?总该结束了吧!而且咱们家二公子年纪也不了,是时候该一门亲事了。他人不在家里,我怎么好为他筹办亲事?”实在不动齐大人,齐夫人索性搬出了齐家二弟的亲事。

    她还就不相信了,游学能有成亲重要?齐大人就真的不在意齐家二弟的终身大事,算眼睁睁看着齐家二弟迟迟不成亲?

    齐家二弟的亲事,齐大人当然是关注的。

    当初他一时疏忽,没能及时为齐君洲把关,反倒让齐君洲回老家娶了一个钱月茵回来……时至今日,依然是齐大人心下越不过的坎儿。

    他倒也不是对钱月茵多么的不满意。主要还是觉得以齐君洲现如今的身份,明明可以一门更好的亲事,迎娶一位知书达理的官家姐,而不是随随便便娶一个乡下姑娘过门。

    这其中的落差和对比,齐大人根本不想细,也无从去跟齐君洲言明。

    毕竟齐君洲不可能听他的教诲和叮嘱。哪怕他是真心为了齐君洲好,齐君洲也不可能顺从他之后的安排和算。

    与其闹到最后连父子都没得做,齐大人只能强压住诸多想法,放任了齐君洲独自一人做他们大房的主。

    而齐君洲之后,齐家二弟和三弟的亲事,齐大人就不会放任不管了。

    他不相信齐夫人的眼光。齐夫人能挑什么好的亲事?顶多也就是从家世看。但是家世之外,还得挑品性、挑其他更多的方方面面。

    是以齐大人早就决定,齐家二弟和三弟的亲事都由他来掌眼,决计不会任由齐夫人给祸害了。否则,到时候后悔就太晚了,也无从挽回和弥补。

    不过齐大人着实没有齐夫人这般的积极,眼下就要帮齐家二弟定下亲事了。按着齐大人的算,怎么也得再等上两年,看看齐家二弟下次的科考成绩再。

    偏偏齐夫人已经等不及了。在她看来,齐大人根本就不可能真的为齐家二弟筹谋亲事。现下在齐大人的眼里和心里,指不定到底是齐君洲这个长子更重要,还是齐家二弟这个他自己一手带大的次子更有前途呢!

    为了以防万一,齐夫人是一定要亲自为齐家二弟挑选亲事的。而且她要挑,肯定是挑最好的。

    也不给齐大人反应的时间,齐夫人一连串的人名很快就报了出来。

    “老爷你看,我这都已经仔细探好了,也挑选过了。就等着二公子回来,我好安排他们见见面,看二公子究竟是更满意哪一位千金姐呢!”齐夫人这话的胸有成竹,根本不担心齐大人会反对。

    她可是挑的全府城最好人家的姐。不管是哪一位,都配得上他们齐家的门第。

    当然,因着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齐夫人肯定也希望齐家二弟能在亲事上满意和如愿。

    是以她没有武断的直接定下是哪一位姐,而是准备等齐家二弟回来亲自看过之后,再依照齐家二弟的心意定下这门亲事,也好图个皆大欢喜。

    “不必了。老二的亲事暂时不必着急,容后再议。”齐大人沉默片刻,到底还是摆摆手,拒绝了齐夫人的安排。

    府城的亲事,齐夫人确实考虑的算是周全了。但是,谁规定齐家二弟一定要在府城这些闺秀千金中挑定亲事?皇城才是诸位千金的聚集地,亦更适合齐家二弟。

    “还要容后?怎么容后?容后到何时?”接连三个问题出口,齐夫人的语气已然带上了不满的质问,“老爷,不是我自夸,我名单上的人选都已经是咱们府城最好的了……”

    “那就往皇城挑。你既然这么闲,不如先帮忙探探皇城有哪些人家的姑娘跟咱家合适?”知道齐夫人是个不会罢休的,齐大人很快就改了口,交代道。

    “什么?皇城?可……”齐夫人不是不想齐家二弟娶一位更好的娘子过门。可皇城遍地都是贵人,哪里是他们家想要挑就能挑的?他们的家底不够丰厚,门槛也没有那么的高,不是吗?

    再者了,对皇城,齐夫人是真心不怎么了解。哪怕她有心探,也不知道该从何探起。连想要找个相熟的人问问,都寻不到突破口。

    “老大不是已经搬去皇城了?你大可写一封家书给老大媳妇,劳烦她多费费心。”看出齐夫人的犹豫和迟疑,齐大人不动声色的提议道。

    左右就是给齐夫人找点事儿做,不能让齐夫人太闲了。否则,齐夫人能搅和的他再无心理公务,连觉都睡不好。

    齐大人这就纯粹是在发齐夫人了。

    想也知道以齐夫人和齐君洲的关系,齐夫人根本不可能求到钱月茵的头上。只因为,她担心钱月茵会故意使坏,暗地里害她的亲生儿子。

    齐家二弟的终身大事啊,齐夫人怎么可能放心交给钱月茵帮忙探?杀了齐夫人,她都不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