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A+A-

    江醒并不是每日都要去镇上替人读写书信的,他只在逢三六九的日子去,平常时候,他就在书塾教孩子们识字算术,或是带两个机灵的去野外弄些吃食。

    在书塾听学的学生有十来个,除去他收养的七个,其余的都是村子里的孩子。他们来此读书学字不用交束脩,只需要象征性地给些生活物资就可以了,给的东西多少好坏江醒都不在意。

    学生不多,却因着来书塾的时日不同,学习进度不同,被江醒分了甲、乙、丙三个班级。

    姜茶要时刻保护江醒,自然要具备待在江醒身边的不可替代性,所以她告知江醒她是识字的,只是不多,因此被江醒分在了甲字班。

    当日下午,江醒分别给甲乙丙三个班各上了一堂课,姜茶就在旁听足了这三堂课。

    江醒的课没什么趣味,甚至可以是乏味,书上写什么,他就讲什么,再无其他延展,内容干瘪,如同嚼蜡。

    这是个半路出家的教书先生无疑了。

    晚饭吃的依旧是可以数出米粒的粥,不过粥里加了些切碎的野菜,洒了些粗盐,此外每人还有半块手掌大的粗玉米面饼。

    味道如何暂且不,半碗粥,半块饼,哪里够填饱人的肚子,何况还是一群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以及一个正值壮年的男人,也难怪一个个比猴子还瘦。

    尽管如此,孩子们却很知足开心。

    姜茶在旁食不知味。她在琢磨,要怎么以柔弱孤女的身份给这一大七加餐,且不惹人怀疑。

    晚饭后大概是书塾一天之中最为放松惬意的时候,偷偷量了姜茶一下午的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地找姜茶问东问西。

    姜茶是这群孩子里唯一一个不用江醒教学就能读书识字的人,孩子们难免好奇姜茶生于怎样的家庭,除了读书识字是否还会其他,比如书中提及的琴棋书画、礼乐骑射。

    姜茶低声细语地挑着问题答,把一个怯懦、怕生的孤女演绎得淋漓尽致,

    江醒在旁忍俊不禁,“阿茶今日刚来,你们别吓着她,日子还长,以后有的是时间相处。”

    今日一路,江醒都不曾提及姜茶的身世,因为怕触碰到姜茶的痛处。他很明白,有些伤痛就像倒刺,不碰还好,碰之流脓。

    孩子们一一散去,烧了几大锅水,挨个洗漱。

    这么多人挤在一处生活,不论是环境还是自身,都要保持整洁干净,否则容易生病,而他们病不起。

    书塾没有蜡烛,没有油灯,天黑之后就是上床睡觉。

    两个耳室,一个江醒和男孩子们住,一个女孩子们住。

    姜茶和另三个女孩子躺在一处,因床单下垫的是干稻草,床上的人稍稍一动,干稻草就会发出声响,这声响于听力超群的姜茶而言,就是惊雷。

    她只好闭目假寐,等着天亮。

    入了半夜,突然下起了雨,紧接着就真的是惊雷阵阵。

    有姑娘被吓醒了,嘤嘤地哭,断断续续地叫着爹娘。那个十二岁的叫云草的姑娘轻手轻脚地靠过去,将姑娘搂进怀里声安慰,没多久哭声没了,耳室才又安静下来。

    姜茶看不懂这样的生活,更看不懂导致这种生活出现的江醒。

    -

    昨夜下了大雨,意味着河水猛涨,可以去浅滩摸鱼,意味着山里蘑菇出头、野菜窜新,可以上山采山货了。

    似乎所有人早有默契,个个都起了早,喜气洋洋地吃过早饭就各自忙碌起来。

    除了姜茶。

    江醒背了个形状丑陋怪异的背篓,招呼孩子中年纪最大的两个男孩——十二岁的周石和九岁的阿水上山采蘑菇野菜。

    姜茶本该跟着云草留在书塾,领着其他孩子们收拾书塾、准备午饭,可她怎么肯,毕竟要保护江醒,自然得跟着。

    姜茶拽着江醒的衣角,委屈巴巴地垂着头,“我要跟你一起去。”

    “山上路滑,你还是呆在书塾妥当。”江醒见惯不怪,但凡他领回来的孩子,初期都会因为对书塾不够熟悉而粘着他。

    “不,我要跟你一起去。”姜茶声音虽,语气却足够坚定。

    江醒是个心软的人,不用姜茶再坚持就答应了。

    山叫青山,离书塾不算远。江醒四人背着背篓提着篮子一路行了半个时辰就到了山脚。

    姜茶倒是第一次来这里,她粗略量了下青山,发现这山不算巍峨,但相对这边陲镇而言,占地足够广阔,山货野物应是不少。

    转而再一想这青山的位置,姜茶眉头微蹙,如若她没料错,翻过青山再行上百里,就该到敌国大庆的边界了。

    “昨夜下了雨,山路湿滑,你们都心些。石头,你多照看阿茶。”江醒今日上山,没有穿那身了补丁的书生长袍,而是一身农装短,可尽管如此,也遮掩不住他的白面书卷气。

    “我知道了,老师。”周石拿过姜茶手里的篮子,又塞了一根长木棍给她,拍着胸脯保证:“阿茶妹妹,你走我前面,我会接着你的。”

    姜茶点点头,低低应了一声,“谢谢石头哥。”

    上山的路并不好走,倒不是路滑,而是杂草丛生,不像是常有人走的,想必跟最近的传言有关。

    传言已有一年之久,是大梁和大庆又要起来了。

    百姓们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所以这一年来,寿平镇走了好些人,就连上山的农户猎人都少了。毕竟有过不好的先例,二十多年前梁庆两国交战,就有庆国探子上了青山,杀了好些个倒霉上山的砍柴人。

    江醒也是有此担心,所以从不往深山走,只在这边的半山腰上采些野山货。

    爬了约莫两炷香时间,还未到半山腰,却是先到了一处开阔平坦处,江醒一眼瞧见了许多新长的野菜,便招呼孩子们停了下来。

    “就先在这里采吧,还记得我之前过的吗,山里多蛇,每到一处先草,确定没有蛇虫了再过去。”

    周石阿水都应是,拿着木棍散开了。

    江醒见姜茶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招呼她,“阿茶你第一次来,怕是识不得野菜,你随我来,我一一教你。”

    “好。”姜茶也拎着篮子跟在江醒身后。

    “这个是婆婆丁,山里和寻常野地里都常见,做菜吃味道算不得好,不过它本身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江醒心拔起一颗婆婆丁,不急不缓地清理掉根茎上湿润的泥土,“现在是炎夏,用它熬了汤喝,于身体有利。”

    姜茶有样学样,跟着江醒将身前大株的婆婆丁摘了个干净,至于株的,江醒留着过段时日再来采摘。

    “这个是蕨菜。”江醒看着眼前一大簇蕨菜,有些惋惜,“不用采摘太多。蕨菜性寒,脾胃虚寒的人不能多食。”

    书塾的那一群孩子,瘦得皮包了骨,哪个不是脾胃虚寒的。

    江醒看着姜茶清瘦的身子,伸手在她头顶轻揉了揉,“怪老师没本事。”

    头顶传来的温热,让姜茶很是不适,她借着抬头顺势避开了江醒不宽厚却温暖的手掌,笑着对江醒道:“不,老师你已经很厉害了,懂得这么多呢。”

    江醒像是被姜茶天真的笑给感染了,也笑了,“其实我也是近两年才跟着周围的大叔大娘们学的,不怕你笑话,老师以前五谷不分。”

    姜茶一点也不意外。

    雇主愿意花重金雇她保护江醒,那么江醒必然不会只是个普通的乡村教书先生那么简单。

    至于江醒的真实身份,雇主自然不会告知,甚至特意警告过姜茶不准探查,但有些东西是不用刻意去探查就能看出来的。

    江醒虽身处乡村,吃穿用度简陋朴素,但他言谈举止间总带着一股子矜贵气息。气质是深入骨髓的东西,就是刻意被遮掩,也会从一些细枝末节钻出来。

    姜茶假装错愕,“那我以后也能像老师这么厉害么?”

    “当然可以。”

    江醒又指着其他野菜和杂草教姜茶,哪些可以吃哪些不能吃,耐心细致。

    姜茶安静听着,没多时,远处传来周石阿水争执的声音,她不动声色,仔细了听。

    “石头哥,还是叫老师过来再吧,这么高,若是摔下来了怎么办?”

    “没事,我以前经常爬树,不会摔的。而且这长木耳的树都是死树,老师比我重,来了也不能让他爬上去采啊。”

    “我还是觉得不妥,还是得先告诉老师才行……诶,石头哥,你慢点!”

    姜茶听见了窸窣攀爬声,显然是周石没有听劝,已经在爬树了。

    她余光一瞥。

    那是一棵早已枯死的树,树干和树枝都已经开始朽烂,上面爬着一簇簇肥大的木耳,看着很是诱人,也难怪周石忍不住。

    只是……

    姜茶双眼微眯了眯。

    这棵树朽烂太久了,若是周石继续往上爬,树干早晚承受不住他的重量而折断。

    江醒丝毫没有察觉到那边的动静,姜茶便也懒得提醒。

    周石摔死与否跟她没关系,她的任务只是保护江醒的人身安全。何况他摔死了也未必是坏事,能少一张吃饭的嘴呢。

    一点也不出姜茶意料的,树断了,周石摔了。

    周石从一丈多高的树上直摔下来,砸在陡斜的山坡上,顺着斜坡滚了下去,转瞬间就看不到人影了。

    “石头哥!石头哥!”阿水惊慌失色,“老师老师,石头哥摔山底下去了!”

    带了急色的男孩音尖利刺耳,江醒听见了,猛地起身朝那边冲过去。

    姜茶不慌不忙地把余下的几颗野菜摘了才跟上。

    “怎么回事?”江醒赶到周石摔落的地方,问阿水。

    “石头哥爬树摘木耳,结果压断树干摔下山坡去了。”阿水慌而不乱。

    “石头,石头?”江醒冲坡下高声喊。

    山坡下全是杂草树丛,只隐约能看到一道周石滚落冲撞出来的痕迹。

    江醒看不到周石的身影,也听不到周石的回应,心里焦急,拽着山坡上的杂草就周石滚落的地方往下走。

    山坡陡峭,昨夜又下了雨,湿滑异常,他稳稳地下走了几步,脚下一个滑,整个人就摔躺在斜坡上顺着斜坡往下滑,跟周石一样转瞬就消失了。

    后面跟来的姜茶正好见着这一幕,眉头顿时一蹙。

    她没料到江醒竟如此莽撞,情况尚未摸清,就冒失地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