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121
埋伏……
肯定是南疆和北戎设的陷阱。
沈介的身份已经暴露了。
如此想着, 云栖不由得心头一跳。
安和郡主瞥到了信里的内容,再看着云栖这细微的神色变化,心念回转间, 便猜到了几分, 笑道:“沈神医,可是当初在姐姐身边伺候的太监, 念子?”
云栖一惊。
安和郡主又趣:“我早就看出来了,念子是沈介。这几年过来, 还是头一回看到姐姐为一个男人担忧。”
别看安和郡主平时大大咧咧的,心思也是细腻得紧, 云栖尴尬的咳了一声,把信收起来,道:“他会解毒, 边关百姓能不能渡过这个难关,就看他的了, 此次灾情关涉几万人的性命, 哀家自然是担心的。”
“姐姐,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人应该向前看,妹妹觉得,那沈神医人不错, 若是与姐姐情投意合, 共度余生也是不错的选择。”安和郡主难得正儿八经的一回话。
云栖默声。
安和郡主知道她瞻前顾后的原因,推心置腹的劝道:“我和姐姐相识多年,多少也是能看明白几分的。姐姐的顾虑, 无非就是年纪差距,可若真心喜欢,年纪又算得了什么?至于这门第和身份, 总会有办法解决的。”
“沈神医细作的身份还没暴露前,妹妹在五香斋遇到过他几次,看得出来,他对姐姐是真心的。”
安和郡主絮絮叨叨的了许多。
大抵也是知道想突破心里的坎,还得云栖自己想明白了才行,于是安和郡主心照不宣,只道:“边关凶险万分,沈神医现在是南疆和北戎的眼中钉,处境艰难。姐姐若是担心,何不给这信中的沈神医送个东西。这男人啊,心里有了挂念,就会有活下去的希望。”
云栖现在心里有点乱,被安和郡主这么一,更是无主了,连忙岔开话:“彭阳最近功课做得怎么样?”
提起彭阳,安和郡主果然又开始念叨起来。
一个时辰后,安和郡主带着元哥儿离开。
而云栖,手里握着那封信,陷入了沉思。
*
八日后,距离北戎和大莫交界三十里的南阳城。
一个药铺外边,挤满了看病的百姓,一个个都面容枯槁,眼睛赤红,望眼欲穿的盯着药铺。
此时铺子里有几个伙计正在熬汤药,可并没有坐诊的大夫。
伙计们分给百姓们的汤药只能缓解他们发病的速度,并不能彻底解毒。
等了半个时辰,仍是没见着人,百姓们开始着急了,人声鼎沸。
“沈神医呢?”
“沈神医真的死了吗?”
“我们是不是都活不了命了?”
……
人群中的咳嗽声此起起伏,到处弥漫着药的味道。
他们天天来药铺外边等,可八日过去了,能够救命的沈神医依旧不见人影。
问了许多,可无人应答他们的话。
每个人都唉声叹气,脸上写满了绝望的表情。
不远处,杜应静静的看着,约莫半盏茶的功夫,见人散得差不多了,从后门绕进店铺里,给店伙计一个药方。
店伙计看到他,犹如抓到了救命稻草:“杜大哥,沈神医是不是醒了?”
杜应摇头:“没有醒,这是公子之前写好的药方,你们按上面的方子抓药和熬药,兴许对外边的那些百姓有用。”
伙计闻言,垂头丧气道:“沈神医要是再不醒,这全城百姓的命,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若不是有沈神医,南阳城根本撑不到这个时候。
对百姓而言,沈神医就是个活菩萨。
自从沈神医中了南疆人的计谋以后,昏迷不醒,没有研制出解药,本来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势,如今又变化了。
城中已多处出现动乱。
瘟疫和蛊毒蔓延,一个个都像疯了一样,互相残杀。
再这样下去,整个南阳城即将不复存在。
可店伙计也知道,除非沈神医自己能够醒过来,否则这城中,无人救得了他。
如此想着,店伙计又是叹息了声:“这世道,开始乱了。”
接过药方之后,他转身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匣子,递给杜应:“这是今天衙役送来的,是京都里的某个贵人寄给沈神医的东西,等沈神医醒了,杜大哥记得转交给他。”
匣子上了锁。
一看就不凡。
杜应思量了一下,京都里唯一会寄东西给公子的,只有太后娘娘,于是把东西收下,迅速离开了药铺。他七拐八弯的进入一个巷子里,一路跑,绕了好长一段路,停在了一个僻静的房子外头。
这是沈介现在住的地方。
杜应四下看了看,确定没人跟踪以后,才快速进屋,然后把院门锁上。
“公子,京都里来信了。”他推开房门,急匆匆的禀报,“太后娘娘给您寄了东西。”
没有任何动静。
杜应习以为常了,迈步过去,把床幔拉起来。
沈介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如雪,身子一动不动,只有眼珠子在缓慢的转动着。他的手腕和脖子全都发青。
杜应骗了店伙计。
沈介早就醒了。
可是醒来后,浑身不能动弹,话也不出来,只有眼睛是睁着的。
十天前,姜家大姐姜幻出现在南阳城,沈介去赴会,回来后,便一病不起。
他来大莫之前,身体里本就中了多种蛊毒,见了姜幻以后,所有蛊毒一起发作,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杜应看了眼沈介,他今天的状况和前几日相差不大,但是能够听得到他话。
“公子,这个匣子应该是太后娘娘寄过来的。”杜应把匣子放在旁边的木几上,一边开一边道,“属下帮您看看,娘娘信中了什么。”
现在从京都里寄来的书信,杜应都当成了宝贝。
沈介的蛊毒刚发作时,仿佛死了一样,他束手无策,直到听从大夫的建议,用沈介在乎的人唤醒他,坚持了两日,终于有了作用。
后来杜应便明白了。
太后娘娘,兴许就是自家公子的解药。
大姐的蛊毒,无药可解,公子如今全凭自己的一身武功和毅力在坚持着。
唯一的办法,就是公子自己化解体内的蛊毒,才能彻底醒过来。
匣子开以后,杜应看到里头放了一根革带,他把革带拿出来,看了看,发现上面绣着一个栖字。
“公子,太后娘娘送了一根革带给您。”
话音刚落,沈介忽然咳了一声,杜应惊喜的转过头,发现他的手指动了。
他忙不迭的把革带展开,举在沈介面前,道:“公子,革带上面还绣了一个栖字。”
沈介看着那革带,眼睛先是一动不动,须臾后,猛烈的咳了起来。
杜应激动不已,把革带放下后,又拿起匣子里放置的书信,读出信中的内容:“活着回来见哀家。”
完话,杜应偏过头,正要再开口,发现沈介侧头吐了一口黑血。
见到此景,他不仅不担心,反而喜上眉梢,伸手拍了拍沈介的背。
他明白,沈介这是真正的醒过来了。
等沈介把体内所有瘀血都吐出来了,杜应又掏出手帕为他擦干唇边的血迹,然后把他扶起来。
沈介倚靠在床头上,缓了好一会神,伸手指了指革带。
杜应连忙把革带拿给他。
沈介心翼翼的摸了摸上面的“栖”字,半响,眉眼弯了弯。
“拿笔墨来。”
杜应迅速去取了笔墨。
沈介身子刚痊愈,还有些力不从心,短短两句话写了很久。
最后,他把信交给杜应,虚弱道:“把信寄回京都,一定要交到娘娘手中。”
杜应把信放在腰包里,:“属下去帮您点热水来。”
*
就这样过了五日,沈介已能下地走动了。
这日,杜应把他新写的药方拿给药铺,回到院子里时,远远的便看到他又盯着革带发呆,嘴角边噙着淡淡的笑容。
杜应停顿了一会,走进屋里,递上手里的纸张。
“公子,那些村民的症状,全都写在这上面了。”
闻声,沈介把革带收好,接过一看,道:“派人继续盯着,若发现异样,及时来禀。明日放出消息,就王大夫坐诊。”
这是要亲自出诊的意思了。
杜应点头,当即就去办了。
*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又过了五日,南阳城百姓身上的蛊毒解得差不多了。
怕南疆人再来捣乱,大莫派了重兵过来守城,毒很快便得到了控制。
如今边关的大将是白战胜,一大早,她麾下的将领过来请人:“沈神医,幽州城需要您过去走一趟,请。”
沈介随他过去。
进入幽州半日,沈介正坐诊,忽有将士来禀:“沈神医,门外有人求见,是从京都来的。”
如今南疆蛊毒横行,所有将士和百姓对沈介都十分尊敬。
沈介正在写药方,听罢,吩咐他把人带进来。
脚步声在屋里响起时,他恰好抬头,看到是云栖,手中的笔一滑。
墨水洒满了纸张。
愣了一瞬后,他略微惊讶道:“您怎么来了?”
云栖瞥了眼旁边的将士。
将士是个机灵的,朝他们拱了拱手,便识趣的退出去,顺手拉上房门。
两人对视良久。
云栖把帷帽摘下,朝他浅浅一笑,开口破宁静:“幽州情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