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人要经了事才学得乖 说起之前被苏……

A+A-

    起之前被苏元华截胡的赵姓相亲女, 她就不由得想起顾戎那句诛心的他祝她幸福。

    设身处地想想,但凡是个动了感情的女的,都不乐意见自己男人跟其他异性有亲密接触, 哪怕理由正当, 心里头也难免膈应。

    顾戎工作性质特殊, 以后救人的时候多了去了,真要拈酸吃醋的话,为难的只有她自己个儿。

    苏元华想得开, 反正她心里儿子重要,平时还嫌顾戎碍事呢,最好相隔异地,眼不见为净。

    总有人爱女人心眼, 整天就知道围着锅沿转,头发长见识短,张口娘家闭口孩子, 恨不得把自家男人栓在裤腰带上。

    就不知道要是这男女调换过来,换成女同志身先士卒,不分性别老幼救人,那些男人会不会真的毫无芥蒂, 真心夸赞她们是巾帼英雄做得对。

    苏元华瞎想一气, 哂然一笑,觉得自己实在无聊,她还是先把自己个儿的日子过明白吧。

    乡里头只开了一家饭店,国营的,掌勺师傅的手艺很不错,就是店里生意不太行,平时客流量不多。

    不过这也正常。

    乡下农家基本都自己烧饭吃, 哪有那个闲钱下馆子?有个红白喜事的,最多请厨子来自家做大席,量大实惠,还不拘束。

    也就兜里有俩闲钱的机关人事单位的大领导职员,还有城里来的挑嘴知青们,才会时不时光顾一下,撑起饭店大半营业额。

    赶巧今天是星期天,十几个扮时髦的青年男女热热闹闹地拼桌而坐,占据了店里半壁江山。

    “大队长,你们也来吃饭啊?”

    王崇志一抬头看见进门的苏盛泉几人,热情地起身声招呼,又朝苏元华微笑喊一声苏同学。

    苏元华对他也不陌生,笑回一句王知青。

    王崇志是他们大队知青点的组长,家境人品学识都不错,底下的知青们都很服他,平时常跟大队干部交道,跟苏盛泉也算熟。

    自上回苏元华成功指导村民出水井后,好学上进的王崇志就黏上她了,追着问了好些个专业问题,差点把紧急开夜车临时抱佛脚的苏元华给问露馅。

    幸亏苏元华一炮响,随后便被其他大队请去井,这才暂时摆脱了这个较真的家伙。

    没想到今天在这又遇上了。

    苏元华顶着对方灼热的视线,头皮开始发麻,果然听见这人异常激动地指着她向其他人介绍:

    “同志们,这就是苏元华同学!你们不一直想见见我们大队有名的天才吗?正主到了,有什么想请教的尽管问吧!”

    苏元华懵了一瞬,忍下想要抬手揉耳朵的冲动。

    她听见了什么,天才?谁?她?

    开什么玩笑!

    可其他人显然是当了真。

    只见旁边一个穿着姜黄色呢子大衣,扎着高马尾,戴着粉色蕾丝大蝴蝶结头花的女知青噌地站起来,上下审视苏元华两眼,蹬着锃亮的黑色半跟皮鞋大步过来,伸出纤白的右手,语气隐隐带着两分挑衅道:

    “你就是成功出水井的苏元华?久仰大名。我是二大队的曾念先,你好!”

    “你好。”

    苏元华连忙搭上去跟她握下手,也多量她一眼,她就是隔壁大队井失败的那个知青吧?

    “曾知青不要听王知青瞎,我可不是什么天才,太捧我了,我还差得远。你们快吃饭吧,我今天跟着长辈过来,有正事要谈,下次再跟大家好好聚聚,探讨学习共同进步。”

    曾念先这才把目光移向她身边的几人,顿觉失礼地赔个笑脸,也没多做纠缠,客套两句坐回去。

    旁边几个姑娘拉住她声话,看向苏元华的眼神不掩好奇。

    王崇志歉意地冲苏盛泉爷俩笑笑,招呼同伴就着刚才的话题继续展开讨论。

    苏元华听了一耳朵,好像在谁新写的文章还是诗词来着,有人挑毛病有人反对,辩论得还挺激烈,话倒都文绉绉的,不像泼妇骂街那般粗鲁。

    原来知青们平时聚会就这个啊。

    苏元华新奇地多看两眼,跟着她爹在对面桌子落坐。

    “那几个是我们大队的知青,和我们圆圆关系不错,平时总拉着她讨论学问来着,没想到在这遇上了,还把给圆圆起的外号喊出来了,不谦虚,见笑啊。”

    苏盛泉觉得刚才这一出恰到好处,在未来亲家面前很给他长脸,心情十分不错。

    “苏老底谦虚了,咱们苏本来就聪明么,只有起错的名字,可没有取错的外号。”

    顾东风哈哈一笑,拿过暖壶给倒水,随口一句:

    “这个张玉娥,又迟到,了叫她早点过来点菜的。”

    曹操曹操到,张玉娥搀着满头白发的老太太进来,含笑招呼。

    “哎哟,亲家来啦!我来晚了,待会儿自罚三杯!”

    “这可是嫂子你的,可不要抵赖。这位是?”

    苏盛泉笑着寒暄,起身表示敬重。

    苏元华赶忙跟着站起来,眼底闪过一抹异色,今儿个怎么把这位老太太也给惊动了?

    顾东风拉开椅子,扶住老太太另一边胳膊,请她稳稳坐下,这才代为介绍:

    “苏老弟,这是我姑妈,今年七十八了。我们家在这边就这一位长辈健在,听今天要见顾戎对象,非要来亲自见见。”

    转而又靠近老太太耳边,声音稍高地介绍:

    “姑妈,这就是顾戎他老丈人,还当着大队长,人特别优秀!这是顾戎他对象苏元华,名圆圆,你看看好不好?”

    老太太扶扶金丝边老花镜,仔细量苏家父女俩一遍,乐呵呵地直点头:

    “好哇,咋不好?瞧这白白净净的多有福气,跟咱家戎特别般配!”

    着又朝苏元华招手:

    “好孩子你来,姑婆送你件见面礼。”

    苏元华忙凑过去,半蹲下身子,恭敬地:

    “您太破费了。长者赐不敢辞,我今儿就厚着脸皮沾一回您的福气。”

    老太太乐得见牙不见眼的,掏出个红绒布裹着的大金镯子,拉着她手就往上套。

    “哎哟这嘴可太甜了,姑婆让你沾福气,多多地沾,往后啊,好好跟我家戎过日子,早早生几个大胖子!”

    苏元华感受着手腕上沉甸甸的重量,心中微妙。

    上辈子她也跟这位慈爱的长辈过交道,也收了这份见面礼,不过没这样早,是跟顾戎办喜酒的时候收到的。

    现在婚事还没彻底成呢,老太太就把好东西塞给她了,是不是表示对她比上辈子更满意?她甚至觉得老太太是在帮着侄孙子拉拢她?

    苏元华稍稍调整下金镯子的位置,沁凉光滑的金属触感并不怎么冰人,也不像上辈子那样卡得死紧,轻轻箍在她手腕上,黄澄澄的十分富贵。

    她也是这时候才发觉,原来她是真的瘦了。

    这会儿衣裳款式都肥肥大大,连掐个腰都会引人指点不正经,直筒筒地往身上一盖,啥身材都不显。

    她原本胖归胖,但身上的肉还算懂事,都往该长的地方长,腰还是挺细的,约莫不到二尺。

    这几天皮带往里收了一个孔,她还以为是天气热脱下大棉裤的缘故,还真没往她瘦了这上头想。

    毕竟天天照镜子,见着的还是她那张圆乎乎的大脸盘子,下巴都肉肉的快挤出两层了,真没觉出瘦来。

    苏元华走神一瞬,嘴角翘起,装出一副财迷样,声音发甜地哄老太太:

    “那肯定要生的。我还惦记您这的好东西呢,瞧瞧这金镯子,沉甸甸的多实在,怕不得有二两吧?”

    老太太果然被哄得合不拢嘴,低头靠近她悄悄话:

    “好丫头有眼力,这金镯子真衬你。老婆子手里还有好东西,回头都给你!”

    张玉娥诧异地看看这投缘的一老一,跟丈夫交换个眼神。

    老太太早年丧夫,膝下无子,守了大半辈子寡。

    顾东风他爹一直惦记着这个命运多舛的亲姐姐,加上早年参加革命工作忙顾不上家里,就把孩子送回来陪她。

    顾东风上头有个大哥,俩人不是一个妈生的,岁数差得挺大。

    老大顾东方跟着姑妈一直住到十岁上,才被接回家去上中学,然后顾东风就接茬送去陪老太太了。

    顾东风他爹脾气硬,投身革命几十年,建国后就留在京城参加工作,大儿子顾东方早早带在身边,培养成左右手准备接班。

    也不知道是不是担心出现兄弟阋墙的闹剧,老二顾东风一直留在老太太这边,一直到成家立业了也没叫回去。

    顾东风跟老太太感情极好,比跟亲妈也不差什么了。

    他工作也忙,刚生下顾戎那会儿,也起了心思送回老家去陪老太太,不过张玉娥舍不得给拦了。

    老太太是真拿顾东风当亲儿子疼,主动过来帮忙带孩子,可以顾戎哥仨也全都是老太太一手给带大的,祖孙间感情极为深厚。

    老太太人好,又是顾东风她爹唯一仅存的亲人了,常年送钱给她花。

    顾东方、顾东风还有顾戎几个也都孝顺,时时惦记着送孝心,因而老太太手里头还真攒下不少好东西。

    张玉娥也不是那种不省心的儿媳妇,加上姑妈到底隔着一层,老太太这些年帮她不少,她也真心尊敬这位长辈,也不拦着丈夫跟儿子们尽孝心。

    这会儿见老太太出手大方,她更没意见,这是给她儿子做脸呢!

    只是实话实啊,老太太其实没那么好接近的。

    她虽然一直住在乡下,可真不是那种没见识的人,早些年还正经上过学堂念过书的。

    再加上人老成精,轻易别想糊弄过她去,只不过是面上装糊涂罢了,心里头其实明白得很。

    这样一个心有城府的老太太,别看平时面上乐呵呵的谁都不得罪,可真正被她从心眼里瞧得上愿意深交的,还真不多。

    就连张玉娥自己个儿,也是结婚十多年了,才品出这其中的细微区别。

    当然,她不是老太太的不是,老太太对她是真没得挑,比亲婆婆强出八里地去。

    就是吧,可能她快到四十岁上,为人处世才真的成熟,老太太也随之稍微改变了对她的态度,显得更亲昵更贴心了些,她这才咂摸出滋味来。

    总感觉吧,她前头几十年都太稚嫩太年轻,好些事做得不到,多亏了长辈亲人们多担待,她才能顺风顺水地过了这些年。

    而看着眼前头回见面就明显很得老太太心意的儿媳妇,张玉娥心里承认有点点发酸,但更多的是放心。

    有老太太掌眼,她对这个即将进门的大儿媳妇也更放心了!

    一时又想起老太太曾经开解过她的话,是人总要经了事才会学的乖,太懂事了惹人心疼,天真任性一点也没什么不好。

    难道,自己这个儿媳妇年纪已经受过苦经过难,这才学得一副通透性子,跟饱经沧桑的老太太都投缘?

    不能吧?看着不像啊。

    张玉娥看看白白胖胖的儿媳妇,眼角禁不住偷瞄满脸是笑的亲家公。

    苏盛泉眼里的骄傲自豪可不是假的,当真是将自家闺女当成眼珠子疼,哪可能舍得她受苦。

    张玉娥暗自摇头,直道古怪。

    难道真是她想多了,未来儿媳妇就是天生聪明敏感的性子?那她这个婆婆会不会不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