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好懒小叔子

A+A-

    见他一脸好奇的样子,刘大夫失笑,“知道你清禾师兄,是怎么成为你于叔徒弟的吗?”

    “您。”

    肖乐自然是不知道的,原文里对于大夫都极少提起,大多数都在写黄宝和原主是怎么作天作地,后面好不容易不作了,结果一个死了,一个利用他的死升官发财害死肖大哥。

    “他是你于叔治得最久的一个病人……”

    李清禾原本是渠县莫家的孩子,可生来就体弱,三天两头不是发热,就是咳嗽,总之就是个病秧子。

    莫家有三兄弟,李清禾的爹排行老二,在李清禾之前,已经生有三个儿子,个个身强体壮,偏偏李清禾体弱多病,而当时莫家正因为老太爷的缠绵病榻愁眉苦脸。

    “那莫家老太爷,在县衙做过师爷,即便已退了好多年,但仍旧有几分人脉,靠着这几分文脉,莫家才得以在渠县站稳脚跟……”

    偏偏李清禾命不好,一出生他病,原本身体不错的老太爷也跟着病了。

    渐渐的就有人李清禾生来就克莫老太爷的,对于子孙多的莫老太爷来,这个孙子非常惹他厌恶。

    连带着对二房的人也冷漠起来。

    “二房受到冷待,慢慢地也对这个体弱多病的孩子有了厌烦之心,甚至是厌恨……”

    大年夜里,他们终于把孩子丢了。

    不是送给别家养,而是丢在渠县外的道上。

    “若不是李家汉子路过,听见有孩子虚弱的哭声,李清禾就彻底没了。”

    刘大夫长叹一声,对听得双眼微红的肖乐道,“李家夫妇都是良善之人,当时李娘子刚刚产,这个孩子被她稀罕得不行。”

    “即便送到你于叔那,得知他身体不好,他们也未曾想过丢弃对方,而是求你于叔把孩子救回来,无论多少银子。”

    “后来李家汉子去渠县做工,得知莫家那个病弱的孩子没了,也猜到自己捡回来的是谁,更清楚莫家已经不会认回这个孩子,如果送回莫家,恐怕活不过第二天。”

    于是李家夫妇给孩子取名为李清禾,成为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清禾在你于叔那住了三年,一直到六岁才康健起来,而李家汉子那三年穷得叮当响不,还欠了你于叔一屁股债,一直到清禾十岁,那债才还完。”

    而自从懂事后,便知道家里欠了于大夫钱的李清禾,便一直跟在于大夫身边杂,后面大些后还跟着去挖草药。

    渐渐的于大夫也舍不得这个孩子,索性收了做弟子,本想债就清了,但李家汉子却坚持还债。

    “那清禾师兄知道自己的身世吗?”

    “自然是知道的,李家没有瞒他。”

    肖乐点头。

    刘大夫见此笑问道,“若你是你清禾师兄,你得知自己的身世后,会如何做?”

    想了想后,肖乐轻声回着。

    “我会留在李家,从此以后世间只有李清禾,至于莫家,早在把我丢弃的那一刻,莫家那个孩子就已经死了。”

    刘大夫点头,“清禾也是这么做的,他被丢弃后,那莫家老太爷的身体居然还真好转了一段时间,但好景不长,不过半年,还是死了。”

    莫家老太爷刚死不久,二房娘子又有了身孕,这孩子对二房来是个福娃,因为老太爷一死,他们就分了家,而且二房老爷还在渠县得了分不错的活儿。

    再也没人想起那个被丢弃的孩子。

    “但恶有恶报,清禾十二岁的时候,莫家因为私盐全家进了大牢,后被流放,渠县再无莫家。”

    肖乐抿了抿唇,“清禾师兄没受牵连?”

    “他自就被丢弃,后来官差确实找到他,但因没有牵连,所以无事。”

    完,刘大夫又问,“你可知你清禾师兄有一妹?”

    “知道,我听他提过,买冰糖葫芦的时候。”

    “那你可知之前拒你亲事的人家,就是李家?”

    肖乐一愣,继而一笑,“那还挺有缘分,我十分喜欢清禾师兄。”

    咿,不是李家姑娘吗?怎么清禾身上去了?

    刘大夫总觉得这个回答有些怪,可一时之间又不知道怪在何处。

    “我以后一定要对清禾师兄好,”肖乐叹道,“太不容易了。”

    “其实那姓于的手里有些东西,我让你叫清禾师兄,自然是存了你偷师的心思,不过你不用心翼翼地偷,就大摇大摆地去学。”

    刘大夫露出略猥琐的笑,让肖乐差点没稳住自己“单纯”的人设,也想跟着猥琐一笑。

    见徒弟一脸茫然地看着自己,刘大夫立马收起猥琐的笑,正色道,“总之,你清禾师兄若是来接你去他们村住,你尽管去就是了。”

    “那会不会有坏人?”

    肖乐犹豫道。

    “紧跟你清禾师兄,他会护着你的。”

    刘大夫自然不会外面没有怀人,不然徒弟会错意,把所有人都当成好人,那就不妙了。

    做人啊,还是要有防备之心。

    见肖乐对李家拒亲没有丝毫芥蒂时,刘大夫是高兴的,他也宽慰了几句,“李家姑娘盛名,求亲的人没有十个也有八个,也不只你被拒了,所以万不能多想,坏了你和清禾的情分。”

    “师父放心,我不是那种心胸狭隘之人,”肖乐点头,“再有,我娘也过,我之前那般,但凡有点良心都不会把姑娘嫁给我的,我要学会将心比心。”

    刘大夫越听越觉得喜欢,“好孩子,你只需好好学医,以后师父为你保媒,不用担心光棍。”

    “什么光棍不光棍的?些什么呢?”

    刘婆子从外串门回来,一听这话顿时不乐意了,她手里还拿着一张大叶子,叶子里是这个季节特有的野果,酸甜可口,孩子们的最爱。

    “你听话只听半句,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刘大夫笑道。

    “来,乐,”刘婆子把那野果给了肖乐,“可好吃了,我在山后头摘的,就红了这就颗,也亏我去得早,不然早就被摘了。”

    “谢师娘!”

    肖乐双眼亮晶晶地接过,肖大哥这段时间也时常摘这野果回来,他和黄四娘子可爱吃了。

    不过他依旧把野果洗干净后,与师父师娘一起分享。

    刘大姑娘回来的时候,便见到这么一幕。

    在刘大夫确定收肖乐为徒后,两个女儿和女婿都曾过来,和肖家人一起坐着吃了顿饭,自然是知道肖乐的。

    “我可来巧了,”刘大姑娘背着背篓,走进院门道。

    “大姐,吃野果!”

    肖乐连忙起身把野果递过去。

    刘大姑娘也没客气,不过却只拿了一颗,便不再多要了。

    “你一个人回来的?”

    刘婆子和刘大夫纷纷往院门望去。

    “是啊,没带你们的外孙,”刘大姑娘失笑,把背篓放下,又对肖乐道,“我拿了肉过来,晚上你就在这吃饭。”

    “不行的,娘让我晚上早些回去吃油渣呢。”肖乐记得很明白。

    “傻子,油渣好,还是肉好?”

    刘大姑娘取笑着。

    “当然是肉好了!”旁边的刘婆子立马给了肖乐一下,“傻子就在这吃肉!”

    “就是,”刘大夫一脸你不懂好货的神情,于是肖乐晚上就在刘家吃的饭。

    肖大哥傍晚过来接他的时候,一块儿被留下吃饭了。

    等回去的路上,肖大哥红着耳朵道,“你吃就算了,我也跟着吃,那么大一碗肉,大多数都进了咱们的肚子。”

    倒不是他们夹着吃,而是刘婆子一个劲儿地给他们夹肉。

    吃得肚儿圆的肖乐一边软嗝,一边道,“好撑啊。”

    肖大哥听得发笑,回到家后,被肖母一阵念叨。

    第二天肖乐去刘家时,便带了十几张肖母和黄四娘子烙好的鸡蛋饼。

    可中午又在那吃,于是鸡蛋饼又进了肖乐的肚子。

    刘婆子和刘大夫虽也吃了,但没肖乐吃得多。

    “你哟,”傍晚肖母问了情况后,直跺脚,肖大哥在一旁拉住她。

    “娘,老三性子纯,又不是很懂人事,慢慢来。”

    “是啊,”肖父在一旁点头。

    黄四娘子洗了点野果出来,肖乐的眼睛一直在野果身上,肖母在一旁念叨了半天,也不知道他听进去没有。

    “行了,你没看见老三眼睛一直盯着啥?刚才你的顾及全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了。”

    肖父好笑道。

    “这孩子,”肖母都气笑了,“不过这样下去也不是法子,刘大夫他们怎么这么宠老三?”

    “咱们老三惹人稀罕呗,”肖大哥道。

    黄四娘子抬头看向吃野果的肖乐,那野果汁儿是鲜红的,肖乐唇上沾了些,整张脸顿时艳丽了不少,她想村里最好看的姑娘都比不上叔。

    “嫂子?”

    见她看着自己,肖乐疑惑地问道。

    一家人看了过来,黄四娘子指了指肖乐的胸口,“汁滴上去了。”

    肖母看过去,果然,那灰色的衣服上,滴了好几滴鲜红的野果汁。

    “快去洗澡,这衣服也快点脱下,换洗衣服我给你找。”

    肖母立马催促着,肖大哥已经去热水了,锅里温着呢。

    “哦。”

    肖乐慢吞吞地起来,再伸展了一下四肢后,这才去了偏屋。

    倒不是家人在宠他,而是怕他脏着脏着又习惯了,不愿意他们触碰他,渐渐地又成了白衣服穿成黑衣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