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流放青云路11
建立新的政权不算难, 但要维持住却十分难,也就是天下易,守天下难。
需要肃清前朝余毒, 需要稳固新政权人心, 最最关键是要让老百姓吃饱饭填饱肚子, 不然一切都是扯蛋。
石予洲每天恨不能把自己掰成八瓣来用, 从早到晚不能停歇, 忙到抱着枕头倒头就睡, 根本没有时间想那些情情爱爱。
百官劝皇上要爱惜身体, 却被石予洲一笑置之, 并不理会。
石予洲也知道来日方长,但他若不让自己忙起来,脑子里便全是孟姜。她的一颦一笑,她行军仗时的从容不迫, 她砍杀敌人时的狠辣眼神……无一不让他喜欢,甚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尤其见到孟姜立身于朝堂之上, 看到她偶尔投给自己的鼓励眼神, 石予洲都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为了创建一个孟姜口中的太平盛世, 他可以累死在朝堂。
看到石予洲这种工作狂人的样子, 孟姜虽有心疼,却更多是欣慰。
在古代过劳死几乎不可能发生。
后世人人都拼命, 国家元首工作时间忙碌到更是精确到分分秒秒,也没累死几个嘛。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远乎其外”, 石予洲既然坐到了这个位子上,爱民如子、爱国如家本来就是他的责任。
何况在这种拼命三郎一般上位者带领下,臣子们又哪里好意思碌碌无为、无所事事?
自上而下形成了这样一种氛围, 导致尸位素餐的官员明显减少,于百姓是一件大好事。
而孟姜在等到太皇太后、太后以及王氏这位齐国夫人被迎回来,与她们一一告别之后才去了西北。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对孟姜都很不舍,这位可是他们老石家的救命恩人!
若没有孟姜相助,老石家早被前朝皇帝给搞死在流放路上了,哪里还有机会在这里享受万民跪拜景仰的机会!
尤其听儿子对孟姜真心一片后,两位老太后心都滴血,这么好的儿媳妇,为何就留不住呢!
但同为女人,看到孟姜心中只想到西北建功立业,她们其实又有些羡慕,因为若是每个女人都像孟姜这样通透通达,世上还有男人敢瞧不起咱们女人吗?
所以虽然不舍得,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还是笑着将孟姜放走,让她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好好生活。
这才是对待恩人的态度。
王氏眼中含泪,一路紧紧握着孟姜的手,却一句话都不出来。
到了十里长亭告别之地,王氏只出一句话:“阿姜,好好保重,咱们家永远是你的娘家。”
孟姜紧紧抱着这个善良的女人,“好,阿娘,谢谢你。”
谢谢这个女人关键时刻放了原主一条生路,谢谢她没有对自己进行任何捆绑。
王氏站在原地,看着孟姜和数万兵马全都消失在远房,她才泪流满面。
王路远走过去搀扶起母亲,王氏叹气道:“遇到阿姜,是咱们的福分,以后你要好哈当她的哥哥。”
“若是今后有人想要欺负阿姜,你一定要站出来保护她,不能有任何的犹豫。”
王路远点头:“阿娘你放心,我本来就一直当阿姜是妹子。不过我相信,这天下还没有谁能让阿姜过不舒坦,因为只有她让别人头疼的份儿。”
王氏也笑了:“那倒也是,阿姜这脑子和身手,谁活得不耐烦了要去欺负她呢?”话虽揶揄,语气里却全是自豪。
“你这次被封为忠义侯,自然是和你多年追随石家,哪怕石家当年遭受灭顶之灾,你也没有放弃有关。但咱们也要记得,有一部分原因,还是皇家看在阿姜在流亡路上的帮助有关。”
王氏拍拍儿子的后背:“所以儿呀,以后要好好努力,对得起这个封号,知道吗?”
王路远点头:“儿知道。”
他还知道,皇上有自己的心思,也是怕他跟随孟姜去了西北,这才将他拴在京城。
想到这里,王路远笑笑,不过都是男人,他理解皇上所作所为,甚至还为孟姜感到开心。
一行人给西北王孟姜送行,却不知道石予洲也远远躲着悄悄送行。
看到心爱的女人和别人笑着送别,皇上内心其实很想把她抱在怀中,困在京城,一辈子不撒手。
可是石予洲知道自己若是敢这么做,孟姜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他,还会把之前的那一点喜欢搞到一无所有。
所有人都散去,石予洲又往前追送百里地,在亲信死拉硬拽下,才恋恋不舍又返回京城。
而孟姜,其实一直知道石予洲在追着她,可她不能回头。
这辈子,她只想为自己而活。
从此海阔天长,孟姜自由自在地驰骋在草原之上。
西北王只是名头,实际上不止西北,连带着整个北疆都在孟姜的势力范围内。
石予洲不仅给了她封号,还给了他辖制石家军的权力。
孟姜知道,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允许,一个是看中她人品和本事,另一个也是老石家实在没男人了。
哪怕石家旁支,也只有七十岁以上的老头子和三岁以下的婴儿,所以石家内部根本选不出合适的人来带领石家军。
但皇上能排除众议,不安排任何监军,这等信任可见一斑。
孟姜也要对得起这份信任才行,不过半年她就把石家军造成铜墙铁壁一般。
为了练兵,孟姜带队时不时主动挑衅北金,经常北金一个措手不及。
因为她知道,北金是以后的劲敌,甚至一路南下占据整个王朝,还把人分出三六九等,而汉人就是最低等级,简直不是人,所以必须现在就斩草除根。
北金是马背上的民族,天生凶猛好战,二三十年的时间便迅速从一个部落,发展到现在霸占了整个北疆。
之前西北和北疆有无数民族部落,如今早被北金拿下了。而他们现在正秣马厉兵、枕戈待命,对南下蠢蠢欲动。
尤其之前中原朝代更迭,百姓遭遇天灾人/祸,简直是北金南下的最好时机。
但谁能想到,中原内部都特么的成一团了,石家军竟然还分出十万兵力死死驻守在北疆!
哪怕当时的朝廷派了各种人来捣乱、收权,石家军始终不曾发生内乱,气人不气人!
现在,北金见皇上竟然指派了一个女人当西北王,他们都要乐疯了。
什么?女人还能当王爷,还能镇守边疆,莫不是笑话吧?或者是石家军放出来的假消息,故意引诱他们上当受骗?
北金这个民族向来狡诈多端,于是各种探消息,才知道孟姜原来是皇上的心上人。
这可太好了,这个女人简直就是给北金送人头来了,干死她!
只是没等北金干死孟姜,先被孟姜干都服服帖帖的!
不仅□□了,还是被玩弄的干,这个女人简直就是在玩他们。
孟姜其实也很冤枉,她从来不把战争当作游戏,但她需要磨练军队呀。完全没有了敌人,没有对外缓冲的机会,军人岂不是都闲的蛋疼?
蛋疼了之后,岂不就是窝里斗?
这种情况孟姜是绝对不允许的,于是她的策略就是把北金干趴下,但又不能彻底弄死,留着给孩子们当动物逗着玩玩挺好。
孟姜在整个从西北到东北这一片广阔的地方,成了不做人的典范。
而孟姜不仅逗着北金玩耍,还在西北大力发展人口,进而促进生产。
什么寡妇守节那都是屁话。
孟姜承认,许多女人因为受各种礼教摧残,或者受过男人伤害,宁愿一个人孤老终身。
到了后世,甭寡妇不再嫁,就是姑娘也不想嫁入,因为她们足够优秀,根本看不上男人。或者,男人哪里有手机和金钱香呢?
但现在这个社会却不同,更多寡妇其实是被逼无奈守节,年纪轻轻就过着青灯古佛的日子,对很多女人来是一种折磨。
而孟姜却给了她们再生的机会。
这只是开始,孟姜在北疆一不二,每个女人也分田地、分家畜,和男人一模一样的待遇,就不信女人立不起来。
哪怕一年两年立不起来,十年二十年看下去,女人总会立起来。她们立起来了,经济自然也就发展上去了。
因为孟姜知道,千百年来,这个国家的女性都吃苦耐劳,给个机会就足够优秀,不敢一定比男人强,但至少不比男人差。
而且西北女人本就彪悍,见了机会就上,很快就能独当一面。
女人地位起来了,读书识字陆续就跟上来,各种工种里女人越来越多,甚至西北王府和官署里女官也越来越多。
整个北疆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成了一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
而孟姜战绩斐然,简直就是给内政了一针强心剂,让朝堂上那一帮子大男人不敢有任何懈怠。
谁要是敢懈怠工作,不出政绩,别人就会拿孟姜的战绩笑话他们这些大男人。
没办法,为了证明自己不必女人差,朝堂这帮老家伙也是很拼命了。
不过也有反对声音,孟姜这是鼓励牝鸡司,一点都不守妇道,让社会倒退。
石予洲冷冷盯着进谏之人:“那你举例到底西北王的哪些做法让社会倒退了?是老百姓过得日子更差了?还是北金又来捣乱了?”
“朕怎么听,今年北疆税收比往年还多了一倍?难不成户部的官员报错了?”
户部尚书自然是皇上的亲信,抹了一把并不存在的汗水:“禀皇上,在西北王带领下,北疆今年增加了三万人口,增加了六万亩农田和六十万亩的畜田,增加了一倍又二成的赋税,微臣没有看出任何不妥。”
兵部尚书立刻跟上:“往年北金每到五月和年末都会进攻中原一次,或多或少都让我朝遭受损失。而今年北金不仅没有南下,还让西北王端了老巢,缴获物资无数,言明将省下的军资用于中原休养生息。”
户部尚书立刻又道:“我们户部已经将省下的军饷和粮草全部用于遭受天灾地区的恢复,之前也专门上报过,还是内阁审议后皇上您亲批的。”
见皇上的亲信都力挺西北王,那些想给孟姜穿鞋的官员都立刻闭嘴了。
石予洲对这些人也没怎么追究,只是把人贬到西北,让孟姜亲自调/教去而已。
哪怕是中原一些读书人,谁若是觉得西北王不妥,那就亲自去西北看看再话。而多数人见到北疆蓬勃发展之势,自然是闭了嘴。
甚至许多书生见识了之后,开始大力吹捧北疆到底有多好,好在那里,简直成了孟姜的追随者。
有些个老腐朽揪着女人三从四德不放,孟姜也不计较亲自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百官们个个比着西北王,一个个太能干了,导致石予洲突然觉得自己闲了好多,因为很多琐碎事情根本不用他出手,下面人就做得很好。
还是那句老话,人闲了不是好事。
石予洲觉得,自己想孟姜想得不可遏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