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就叫我靓仔吧
导员叶问过来这么一,正在和杨闲聊的几个男生都愣住了。
尤其是郭德发,那表情是错愕中带着点难以置信。
自己刚刚还和舍友吹牛逼呢,结果脸来的这么快?
难怪人家要特意过来问一句,感情人家才是真正的新生代表。
杨道:“老师,我现在过去。”
“快点啊,去那边找广播站的学生。”
叶问叮嘱了一句之后,就先一步离开了。
……
九月份的天气,正值酷暑。
今天的太阳格外毒辣,底下的学生们早已经是热汗直流,埋怨着啥时候能结束。
而主席台上,性子温吞的校长还在慢悠悠地发言,从他的「我简单两句」开始,到现在都快有半个时过去了。
好不容易熬到校长完了话,又是各学院的院长上台讲话,简单讲了讲自己专业的优势,本专业够好的给你讲毕业后的就业前景,专业不够好的就给你展望未来。
杨比较走运,没和其他同学一块儿晒太阳,而是在主席台后面的广播室里坐着,和广播室的漂亮学姐们聊着闲话。
“不过我没想到赵学姐还是广播站的部长啊。”
之前报到的时候负责接待杨的赵月华也在广播室内。
她笑着:“我是咱们学院的副学生会长,广播站部长是校学生会的职务。”
旁边一个扎着丸子头的女生笑着:“能者多劳嘛,赵学姐可是咱们院的风云人物。”
她俩和杨都是一个学院的,倒是亲近一些。
赵月华没好气地了一下拿她笑的同伴,然后对杨道:“不过我都没想到学弟你是新生代表,这么厉害么?”
“我倒是不想当这个新生代表,太高调了,不符合我低调做人的为人处世方式。”杨摊了摊手,无奈道,“但奈何实力不允许呀。”
赵月华掩着嘴笑着:“脸皮真厚。好了好了,你赶紧出去吧,院长们讲话完了之后就该到你了。”
“行,那一会见。”
杨站起身,朝着外头走去。
等到他离开了广播室之后,刚刚大二的那位学姐悄悄地对赵月华道:“这学弟挺帅的啊,还是新生代表,月华你怎么认识的?”
赵月华整理着稿子,随口道:“昨天他报到的时候,我接待的。”
“那不是直接见到家长了?!”
“瞎什么呢,他一个人来的。”
“啊……真好啊,早知道昨天我就不偷懒了,不定现在也认识了好多帅帅的学弟。”丸子头学姐趴在桌子上,有气无力地呻吟着。
赵月华有些好笑,摇了摇头也没多什么。
她抬起头,看向广播室外,遥遥看到杨上了主席台,他的声音通过话筒传到了整个操场。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阳光挥洒在他的身上,映衬着他的侧脸,不见丝毫紧张的脸上勾勒起的是一抹自信的笑容。
赵月华托着下巴看着,心中默默道:
是个优质的学弟呢——
……
好不容易开学典礼结束了,操场上的人也都散场了,新生们跟着各自班的导员,朝教学楼走去。
之后就是各班各自回自己班里开班会。
新生入学,大部分人都对自己将来同窗四年的同学比较陌生,导员负责组织开个班会,大家坐一块自我介绍介绍,玩点游戏调节下气氛,也算是让彼此熟悉起来。
杨从主席台上下来之后,就跟着自己班的同学走。
这一路上,不少人都围着杨。
刚刚郭德发那一个宿舍的人也都在。
“卧槽,哥们可以啊,真人不露相。”
“哥们你高考综合分多少啊?居然是新生代表。”
所有人都围着杨问东问西的,甚至还有几个胆大外向的女生都过来朝杨搭话。
不得不,这个「新生代表」还是蛮风光的事情,至少在自己班里是这样。
郭德发有点愤愤不平,嚷嚷着:“内幕,肯定有内幕!”
其实他也就是瞎起哄,杨后来从他自己那里了解到,郭德发的入学成绩确实是很好,但是综合分还不如杨呢,更别提杨还拿了那么多的奖。
等到了教学楼,杨一个班的学生来到了自己的班级的教室。
大学里的课程一般都在不同的教室上课,而这间教室虽然是杨他们班的教室,但是大多数时候也就开班会和上晚自习的时候用。
杨进了教室,随便找了个空位置坐了下来。
等到导员叶问从办公室里拿了东西过来之后,咳嗽了一声:“好了,大家把手机收一下啊。刚开学事情比较多,我着重讲一下下面几件事……”
大学新生刚入学,最先面临的便是军训。
叶问开始讲着军训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大学里的一些要遵守的校规,例如大一非特殊情况必须住校,不能外宿,宿舍的门禁时间……
大学的管理,相对于高中来还是比较轻松的。
而这些暑假之前还是高三生的学生们,对于叶问的这些都没什么疑议,觉得挺正常的。
但等到他们到了大二大三成了老油子,那情况又不一样了。
至少谁大学的时候没在网吧包过宿?
等到叶问把重要的部分都提了一下之后,就笑着:“鉴于大家都是刚来大学,很多同学对身边的同学都比较陌生,所以咱们也做个自我介绍,彼此熟悉熟悉。”
他目光在底下的学生们中看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杨的身上,开玩笑道:“新生代表,你先来吧?”
杨指了指自己,在导员确定的目光中,站起来朝着讲台走去,落落大方地介绍着自己:“大家好,我叫杨,来自江省丽市,兴趣是画画和雕塑。”
他停顿了片刻,微笑着:“虽然名字比较普通,不过还是别「新生代表」、「新生代表」的叫我了,我这个人很低调的。实在记不住名字可以叫我靓仔。”
“噫——”
底下顿时一阵哄笑声。
杨连忙补充道:“叫大艺术家也行,虽然是未来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