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搬走了,家就散了啊

A+A-

    等到第二天,一觉醒来已经是大中午了。

    丽市的天气比京都那边要热得多,偏偏杨房间还没空调,只有一台老旧的吊扇吱呀呀地吵着,一觉睡醒整个床单都是湿的。

    “是不是该考虑买个新房子了?好歹家里也赚了不少钱了啊。”

    杨抱着被单凉席啥的,准备去院里洗一洗,满腹的牢骚。

    他房间还不好安空调,因为自己家是自建房,当初电路规划得不行,自己房间就床头边的墙壁上有个二孔的插座,压根没有电路给空调的。

    而且这宅子建起来到现在也得有三十几个年头了,建得相当有乡土气息。

    除了院子大,啥也不是!

    杨原本还只是抱怨,可仔细想想,还真动了心思。

    算算自己重生回来的日子,也快有两年了,再有个一年多的时间,丽市的老城区就要大规模拆迁了,而这个消息还没有任何放出来的风声。

    老城区在丽市的城中心偏北一点,属于二环内,本该是相当发达的地方,但是由于早年的城建规划没有弄好的缘故,导致这地方至今都是个城乡结合部,在那地方都还能看到土坯房呢。

    丽市Z府一开始是没算建城南新城的,可拆迁老城区的成本太高,这事一直悬着,原本有不少老城区的人翘首以盼地等拆迁。

    可等来等去,最终等到个城南新城。

    等到新城建成之后,大家都觉得Z府是放弃老城区了,一些捂房的人也有不少人放弃了。

    所以这就导致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丽市靠近市中心的地区,房价反而比近郊的城南新城要低得多。

    而杨家这两年靠着矿洞的买卖,着实是赚了些钱,家底比之前年丰厚得何止一倍。

    可杨心知肚明,这钱是赚不长久的。

    虽然自家的矿洞矿含量高,挖到杨退休都挖不完。

    真?家里有矿!

    可再等过两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这句口号一喊出来,这矿洞就得被国家收回去了。

    到时候杨家就和当初煤矿被收回去的煤老板一样,拿着一堆钱却不知道该怎么花,十有八九是要重操旧业做回雕刻师的。

    可杨不想自家人再把钱投到名贵石上面去,毕竟再过几年被「老虎」的秋风扫到了边的石雕行业马上就要步入寒冬了。

    到那个时候,现在热闹得不像话的平口镇,很快就要冷清成个鬼城,晚上九点之后走街上一个人都看不到的那种。

    “与其把钱投到会贬值的石头上,不如投房子上。”

    “现在的老城区房价估计也就四五千一平,但到了2020年那会,至少三万底。”

    “更何况还是拆迁,分到的会更多。”

    杨已经为自己的大家庭连后路都想好了,等将来父母和叔伯婶子们,都当个包租公、包租婆的,没事麻将、钓钓鱼,做石雕都可以当个兴趣爱好,一辈子也算是衣食无忧了。

    他也没想过一口把老城区拆迁这块的大蛋糕给全部吞下,虽然不知道自家这两年具体赚了多少钱,可绝对还到不了以「亿」为单位的地步,顶多是个千万的级别。

    实话,这钱拿去也买不了几栋,毕竟老城区还是有不少人不死心地捂着房,翘首以盼地等着拆迁的。

    但是,足够了。

    杨只是想让自己一家衣食无忧,也没太大的志向,没想过一口气把整个蛋糕吞下,杨家这样的体量也吞不下。

    分口汤也就行了,真要贪心不足,被有些人盯上了也是麻烦事。

    ……

    “爸,咱家买个房子吧?”当杨把自己的想法跟杨爱国了。

    别看杨家里女强男弱的,家里上上下下都好像是王秀芳在操持,可真遇到这种大事了,都是杨爱国做主。

    而且杨觉得自己要是跟自家老娘提这事,十有八九得挨骂。

    所以干脆直接找老爹谈了。

    杨爱国很是诧异地看着他:“你才大一,考虑这些干什么?”

    他突然想到今天大儿要把女朋友带回家的事,顿时变了脸色:“你不会大学的时候就算结婚吧?!”

    “爸啥呢,不是给我的婚房啊,咱家自己住。现在咱家也算是赚了钱,赚钱是为啥,不就是享受嘛。”

    杨试图服自家老爹,殷勤地从杨爱国手里拿过蒲扇,给他扇着风,“你看看,这大热天的,客厅也没个空调,咱在市里买个大房子,住得不舒坦?再了,这年头房价哪哪都在涨,买了当理财也行呀。”

    杨爱国踟蹰了一会,摇了摇头:“算了吧,在这住了一辈子,住得也舒坦……再这边还得顾着矿上的事儿,搬走了也不方便。”

    他早就习惯了这里的生活,邻里街坊关系处得也好,跟亲人似的,这要搬离这住了半辈子的大院,杨爱国还真不习惯。

    “爸,咱家这房子当初建得也不好,建在半山腰上,连上来的路都没,车都只能停底下公路上。你看承重墙也薄,电路也是……”

    杨还在试图挑刺,可却被杨爱国给断了。

    他看了一眼自家大儿,道:“这家是当初你爸我和你几个叔伯自己建的,年轻的时候咱家穷得很,请不起工人,这一砖一瓦都是自己挑着扁担从山下搬上来。”

    “以前这地方还是个山地,这么大片空地都是你爷爷拎着我们几个拿锄头开垦出来的。”

    “就算买个新家,比这好一千倍一万倍,我也觉得这地儿舒服。”

    杨爱国停顿了片刻,突然叹了一口气:“搬走了,分了家,家就散了呀。”

    这最后一句话,让原本还算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杨顿时不会话了。

    他瞬间明白了父亲内心真正的顾忌是什么。

    现如今是杨家全家人住在大院里,可杨家要是买了新房搬了出去,也就相当于是分了家。

    前世便是如此,等到杨的爷爷奶奶病逝之后,几个叔伯便分了家,原本热闹的大家庭成了只有过年才会往来的「亲戚」。

    老宅里,只有王秀芳这丧偶的寡妇始终守着,不愿意离开。

    或许老妈那时候守着的,是当年的热闹吧。

    杨也不愿意分家的事情,他骨子里还是深深地喜欢着现在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气氛。

    原本很能的他,这一刻有点沉默。

    直到一大早就出门买鸡鸭鱼肉的王秀芳拎着大包袋的回家,进院就吆喝了起来,断了父子俩的沉默。

    “哎呦,可累死我了。杨老三,出来搭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