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临回帝都前一天,大伯趁大家都在,给祖宗上个坟,让祖宗保佑大家更顺利。这次要不是因为杨家祠堂的事,估计杨家直系后人还难以聚得那么齐。
大伯是杨氏家族现任族长,族长一般都是长子长孙继承。大伯之后就是大哥,大哥是大伯的长子,虽现在族长的权利没有解放前大,但是现今一些祭祀类的事还是要由族长来管。
杨家的祖坟现在主要分散在三个地方,杨家因解放前算得上当地的大地主,是有家族墓地的。但解放后,由于成分问题,墓地也被破坏,很多先人的遗骸只能重新敛葬,条件有限,只能随便找地方安葬了。
寨子上其他人家认为挨着杨家的墓地能借点风水,趁杨家自顾不暇时,陆陆续续把自家的祖宗迁到杨家墓地,就算是后来没看过风水的墓地旁边,他们都认为是好的。是以,杨家现在的墓地跟寨子上其他人家的墓地是混在一起的,有杨家墓的旁边就有别人家的墓。今天准备去的墓地是解放后,杨东平爷爷奶奶过世新找的地方,就在杨家祖宅的后面,能天天看着自家祖宅,对于他们来也是一种安慰。
杨家的祖宅在寨子中间,寨子是由三座比较平缓的山头组成,差不多3000多人,算是大寨子。以前各山头有一个寨子,由于人口增加,需要建新的房子,是以房子越来越多,竟慢慢融合到一起,合并成一个大寨子。
兄弟四人共有十个儿女,因这次是在家族内部提前通知,离得近的儿女能回来的都拖儿带女赶回来,林林总总也得差不多三十多人,因是要去祭拜杨东平的爷爷奶奶,早上八点在大伯家集合,拿上早已准备好的祭品就去了杨家祖宅后面的墓地。
这么多人走在一起还是很引人注目,比起大家族不算枝繁叶茂,胜在大家还团结。
“杨家大伯,又去祭祖啊?”
“你家又有啥好事了,这么兴师动众的,不会是天大的喜事吧。”这是比较熟悉杨家行事的知情人。
“呵呵~哪有那么多的好事,也就是这次孙子们难得放假,还聚得那么齐,就来给我家老爷子上上坟,也好让祖先保佑保佑孩子们工作顺利,学业有成。”大伯兄弟几个一路跟人客气,很快来到祖宅后山杨东平爷爷奶奶的墓地。
到了墓地,男丁清理坟茔周边的杂树杂草,女眷们撕冥币钱纸,等准备工作做好,坟前摆上祭品,点上香,焚烧钱纸以后,由大伯先站在杨东平爷爷、奶奶的合葬墓前了一大段话,大意是孩子们现在都过得不错,还算有点出息,都是祖宗们保佑的成果,希望以后也能继续保佑他们云云。交代完毕所有人就依辈份年龄大的先后次序拜祭,拜祭完毕,等祭品让祖先祝福后,大家就可以把祭品分食了。
等祭祀完路过半山腰的祖宅时,大家忍不住去里面看了看。
杨家祖宅依山而建在寨子中间的山腰,大块的条形石地基,起堡坎,再在堡坎上修四合院,既实用又大气。方位坐北朝南,三进院子,从半山而上直到山顶都属于杨家的宅院,杨家大门外是一路青石铺成的马路,当时能并排过两辆马车,就是按现在来,那也是可以过一辆卡车的。
以马路为分界,上面只有杨家一家,叫上坎;下面是无数当年靠佃杨家良田生活的佃农,因为人多,需要的房子也越来越多,渐渐形成村落,叫下坎。而现在早已不分上下,杨家祖宅在解放初期被老百姓瓜分,后因种种原因没能收回,现在也不了了之。每次杨家人经过祖宅心里都有一种遗憾,因为再也不属于杨家,而杨家后人只能各自在寨子外围修建新的家园。
大家先瞻仰了祖宅的大门,大门已经不剩什么,只有两边的门柱还在,门柱为方形,整块石头雕凿,又大又沉,上面有副民国时期汤恩伯题写的对联,能经过□□时期完整保留下来,估计当时实在是没有工具可以破坏。不过也不是一点伤害都没有,石柱表面到处都是深浅不一的划痕,扑面而来一股沧桑与凄凉。
杨家发家在当地虽然历史不长,但在民国时期出了好几位国民党将军,大门前的对联是1942年汤恩伯任抗日战争第一战区副司令官兼鲁苏皖豫边区总司令时,机缘巧合撞见当时杨家老太爷过大寿,因为没准备,顺手题了副对联做礼物,杨家为了尊重就刻在大门上。
第二进,门也只剩两根门柱,石头雕凿,也保留下来。但是破坏得更严重,上面的对联全部被毁坏。因为破四旧时老百姓怕被牵连,连夜偷偷用凿子把字毁了,对于现在来,真是可惜了。
站在大门前,杨东平想着杨家祖宅曾经的辉煌,现在的落败,新杨家的成长,感慨万千。
杨家其他人分散在三进的院子里,祖宅已经不剩什么,除了铺满石砖的院子,其它地方几乎都改变,看得大家很不是滋味,这种无奈的情绪很难抚平。
以前每次杨家的人来缅怀祖宅,这些住户全程跟随。也许是害怕失去,也许是因为愧疚,每次都心翼翼地警惕与防备。而现在祖宅除了主屋,所有建筑都重新翻建,对于他们来,除了地基,跟杨家再也没了联系,都是全新的,一砖一瓦都是他们的心血,心里早已没有了愧疚,也就没了防备。
杨家人在院子里转,住户很是淡定,甚至懒得看,各自忙自己的事。
杨家大伯几兄弟走在队伍最前面,被子孙们拥簇着,边走边对他们细细讲解杨家的历史,还有院子里的每一处,那是他们曾经经历过的辉煌,还有生活的回忆。现在每看一次既有伤心,也有感叹。辈们则用敬仰的眼神望着几位爷爷,这些遥远的事对于他们来,那就像听故事一样精彩,没能感受那份伤感,但不妨碍他们的崇拜。
杨东平这辈都是从听着祖辈的辉煌事迹长大,能倒背如流,早已没了新鲜。
耳边遥遥传来叔叔伯伯与孩子们的声音,眼睛则欣赏着石柱。石柱高约四米,呈青灰色,很大,雕凿完整,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但是还是显得古朴大气,就算放到今天也不过时。石柱的顶端,雕刻得有祥云,祥云下面是几只蝙蝠,跟那个屏风上的蝙蝠很像,数了数,五只。因为蝙蝠的位置有点高,看得不是很清晰,杨东平还特意去村民家借了根凳子,方便近距离观看。
认真对比一下,确实是一模一样。连翅膀的大,眼睛的方位,甚至嘴巴张开的姿势都是一样。不禁在心里疑惑了一下,难道那个年代就有模板了?蝙蝠需要雕刻得一模一样?
杨东平记性很好,又认真观察了一下,感觉哪里怪怪的,一时又看不出。想及此处,既然有怪异,跟五福临门的蝙蝠应该不一样。好奇心大起,再度凑近五蝠仔细观察,终于发现哪里不同,有只蝙蝠的眼睛不同,这只眼睛是按阴阳雕刻的方法阴雕,其它都是阳刻,这只蝙蝠的眼睛为凹陷阴雕,看了看凹陷的大,得有一跟手指粗细。在一群蝙蝠中,唯有中间那只眼睛不一样,很奇怪?由于凹陷得不是很深,不注意一眼还看不出,只有仔细看才能发觉,大意看也就觉得有点怪怪的而已。对比了一下自己的手指,下意识的按了下去,没有特别的事发生,但是感觉到蝙蝠有松动,这是有秘密?看了下位置高度,蝙蝠位置在离地三米五的位置,一般人根本注意不到,更不要雕得还那么隐秘。
杨东平看了看周围,在这个方位周边几乎是没人的,马路下面的房屋都是朝南,朝北没有窗户,所以不担心有人看见。心跳有点加速,是肾上腺激素的自然反应,按捺住心情,一边观察着周边的形式,一边再探手用力按阴雕,几乎用尽了全力,终于把阴雕摁了下去,与此同时,耳边传来“咔咔”的轻响声,整只蝙蝠移开,重合到另一只蝙蝠之上,露出一个七、八寸见方的空间,杨东平凝神量,早上十点多,阳光正好,里面是一个五寸大的盒子。杨东平迅速看了眼周围,赶紧把盒子拿出来放进手上提着的袋子里,袋子里是酒瓶,拜祭完,其他东西除了装祭品的碗碟,只有酒需要带回去。还好杨东平手上这会有这么个袋子,不然盒子根本不知道怎么拿。
做完一切,杨东平赶紧再按阴雕眼睛把蝙蝠还原,凳子还回去,然后若无其事的跟上杨爸爸他们。
回到家,杨东平不紧不慢的跟家人吃完午饭,帮忙收拾完,才回到自己房间,有闲暇开盒子,看一看里面装的什么。
盒子开,露出盒子里的物品,满满都是绿莹莹拇指般大圆润的翡翠,最少估算也得十几块,杨东平惊呆了。
“运气逆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