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身家
陆氏兄弟愕然!
陆骏道:“王兄为何要跟七赔罪?”
王琅摸了摸鼻子,道:“她骂我不是诚心想娶她,为什么她不许公开定亲之事,我就不公开?定亲既是事实,我不公开就是不诚心!”
陆狻替他续茶,闻言,嘴角抽了抽,道:“看不出来七会无理取闹。”
陆骏则道:“一会我跟七解释清楚。”
“别解释了,确实是我不应该!她得挺对的,她让不公开是为我着想,但我若非她不娶,就不该不公开,光明正大的事。所以我打算明天公布此事。”
既然是妹妹同意的,陆氏兄弟自然没有异议!
那边龚氏听到了,心道:“看来姑子的脾气不怎么好!明明是定西侯听她的,她却反过来责怪他?”
关氏却是心中一动!暗道:“妹妹得不错,她做她该做的,定西侯却没有做自己应该做的,三番五次要公开,最终没公开。可见并非是一心一意!
即使妹妹不能从战场上回来。他一个大男人还是个侯爷,还担心娶不上妻子不成?除非是想攀更高枝的门户。怕妹妹虽不在,人家顾惜羽毛畏惧人言而不敢嫁。”
陆七回到院子。
墨梅等人看到她喜极而泣!上前围住诉对她的担忧,关切地问她是否受伤等竺。
陆七人不累心累,听了一会儿,微笑道:“我又饿又累。晚上还要参加宫宴。有什么话,等我缓过气再。”
戚姑姑忙上前安排大家伺候她沐浴更衣。
蓝姑姑上前替她按摩,声道:“娘子带回来的那几位,是要跟随娘子的吗?什么出身?打算怎么安排?”
四大丫头都成亲了,再伺候她其实也不是很方便!家里的子正是人嫌狗厌的时候,正经该在家带孩子,只不过是身为奴婢没有自由身不得而为之。
陆七想了想,道:“六个丫头是定远侯府的,侯爷把人给了我,规矩极好!那两位姑姑是可怜人,从蒙国一路伺候我回来,没有功劳有苦劳。蓝姑姑看着安排吧!”
“既是侯府调教出来的,那就好!在京城不像在滇西,不用太讲究规矩。墨梅四个成亲了,不适宜贴身伺候娘。
否则几个妇人跟着您进出的不好看。别人看到也会。就把她们四个安排当个管事姑姑如何?”
陆七怔了怔,道:“现在是大嫂当家。”
“是大夫人当家没错!但娘子自己也有商铺和庄子。分到您上总得派人管理。要不然一个心腹都没,怎知下人不欺主?”
“我有商铺?”陆七有些懵,娘不是在滇西赚的都给她了,难道家里还要分自己一份?
“怎么没有?夫人在离京前就想着两位公子长大了,肯定要成亲的。成亲后也不知道少夫人是什么脾性?所以早早就把家财都分了。单子都在大舅舅那里。
而且你的嫁妆是打存的,又没带到滇西去,怎么就没有?单子我看过的,你有五间商铺,三个庄子这些年都是你大舅舅帮忙打理,应该翻了好几倍。宅子三进、五进各一座。”
能入石氏眼的商铺庄子定然是不的,在京城五间已经价值不菲了,庄子还有三个,至少得有五六十万两银子。
更何况石枫是经商好,也就是即使没有滇西那笔财富,陆七这辈子也不愁吃穿住了的。
陆七吓了一跳,道:“两位哥哥嫂嫂知道吗?”
“两位夫人知道不知道,奴婢就不清楚了。但两位公子肯定知道的。夫人写有文书,老爷也签有名。”
蓝姑姑和戚戚姑姑是石氏的陪嫁丫头,所以对石氏的安排一清二楚。
“那就按你的去安排,改天抽个时间跟两位哥哥此事。”
沐浴出来已经是申时初,她动作已是快了的。不过宫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上菜,此时吃饱去至少不会饿到肚子。
觐国风气尚算开放,王琅又是陆七的未婚夫,所以关氏和龚氏便在一旁另设了一桌。
陆七进来时,看到此情形很是无语!两位嫂嫂和侄女坐一桌,她到底坐那一桌?
王琅看到她进来,眼睛一亮!虽然姑娘没有打扮素面朝天出来了,但没了路上风尘整个人清爽了不少,光彩照人。
关氏和龚氏也算是美貌的,看到她立马变平庸起来。两人心情都有些复杂!好像自家夫君也不算是顶顶好看,怎么姑子如此美貌!
“过来这里坐。”陆狻招,让妹妹坐到他和陆骏中间。
陆七冲着关氏和龚氏福了福身,道:“两位嫂嫂见谅!”
关氏和龚氏忙站起来,伸示意她免礼!齐声道:“妹妹不必客气!”
王琅也意识到留下来很不合时宜!歉然道:“我是不是有点碍眼?”
陆狻忙道:“王兄的什么话?”
陆七横了王琅一眼:“庙”
王琅心中一荡,了让她不要动不动横人,怎么又横起来了!赶紧拱求饶。
陆骏四人:“”妹妹,你这么威风的吗?
速度用完餐,已经接近申时中了,王琅告辞回去更衣。陆家三兄妹送他出去。
陆七算了算时辰,道:“你再折过来时间不够了,回去更衣直接进宫吧!也好省下我等你的功夫。”
时辰确实来不及了,王琅点头应下来,道:“女子可以带一个婢女。侍卫是不能进宫的。”
陆七颔首!
陪陆七回院子时,陆骏低声道:“七,你和定远侯是怎么回事?他和定西侯有过节?”
陆七不知道该不该跟他们怀疑王琅的事?两位兄长隐忍性可没她好!打了个哈欠道:“我要去梳妆打扮。”
陆骏无奈地伸揉了揉她的脑袋,道:“行,等你忙完了再跟我。”
陆七点了点头,道:“给你们的礼物箱子上有标签,一会你们自己拿。不要让两位嫂嫂误会我空而回。”
陆骏忍不住给了她一个爆栗子,“你是去打仗,是替爹娘报仇而归,又不是去游山玩水,没礼物怎么了?谁敢多嘴,我把他扫地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