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道可道,非常道
此话一出,所有人顿时一愣,只觉得眼前的这人是不是疯了。
“狂妄自大!”
随即众人便疯狂的大笑起来。
只嘲笑高进自不量力以卵击石。
高进心中却是满是轻嘲,在当今这个时代的儒学才刚刚起步,可以还没有达到百家争鸣的地步,还不如高进所在时代的一半。
就凭着学所学的儒学知识都可以轻松完胜这些大儒。
这就叫做降维打击,所以高进才敢这般自信,一点不怂。
“老师,我看这人真是太不自量力了。别是这么一个毛头子,就算是当今圣上来了也得给您三分薄面啊!”一旁的弟子不屑的冷声道。
高进只是笑笑并没有理睬。
塌上的孔老夫子缓缓起身,脸上满是自信的轻笑,“有教无类,既然你想了解什么是儒道,什么是儒学,那老朽今天就好好和你一。”
“先别和我你的那一堆什么狗屁道理,我就问你一个问题。既然你是大儒,那么你可知道一加一等于几?”
高进话音刚落,众人顿时怒目圆睁,满脸愤怒。
“什么?你子莫不是是来惹事的,故意用这种三岁儿都知道的简单问题来刁难我家老师。”
“若是连三岁儿都能够解答出来的问题,孔老夫子若是答不上来,那岂不是笑话。”
高进轻笑着道。
一旁的弟子更是怒了,指着高进就要动,不过却是被身后的孔老夫子给拦了下来。
“一加一等于二,这个谁人不知。”弟子依旧不服气,直接怒道。
“哦?是吗?”高进疑惑中带着轻笑,反问道。
这
被高进这么一问,当下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纷纷左顾右盼,不敢确定。
而大儒孔老夫子心中也是揣测不安,他知道既然眼前的子敢同自己讨论儒学之道,那么势必没有那么简单。
若是自己和他们一样,回答一加一等于二的话,岂不是中了圈套。
犹豫片刻,孔老夫子不敢作答,反问道:“既然先生一加一不等于二那么敢问先生所的一加一等于几呢?”
高进心中自是得意,轻轻摇头叹息:“难不成这就是儒士所学的向人请教的态度?”
大儒听罢甚是羞愧。
一旁的弟子却皆是个个面红耳赤,愤怒不已。
“请问先生,一加一等于几?”
大儒不敢再有所怠慢,反而毕恭毕敬的整理衣冠,躬身抬,请教道。
“一加一等于几?自是等于二。不过若是我所问的只是这么简单的问题,那么岂不是太没深意了。若是有人一加一等于三,该怎么办?”
众人听罢更是怒火中烧,这不是摆明了在调侃自己老师吗?
“你这是在无理取闹!”一旁弟子怒道。
高进并不理会,依旧反问道:“孔老夫子身为大儒,你觉得此事应当怎么办呢?”
“这个”
孔老夫子思忖片刻,抬头回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若是他人不明白,自当教导他,使其明白。”
高进微微一笑,轻轻的摇了摇头。
“难道不是?”
“不是。”
“那那应该及时纠正,让他知错。”
高进再次微笑着轻轻摇头,紧接着又轻叹了一口气。
此时,孔老夫子显然有些着急愤怒。
“那你到底该怎么办?”
怎么办?
孔老夫子只觉得高进是在故意刁难自己,早已恼羞成怒,心中暗道若是今日眼前这人不能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定不饶恕他。
高进却是轻轻一笑:“夏虫不可语冰!”
夏虫不可语冰?!
一旁的儒士皆一脸震惊,心中着实震撼不已。
孔老夫子更是面色大变,不由的为高进这句话所折服。
这才是儒道的最高境界啊!自己参悟几十载都没能悟出这么一个道理,却被眼前之人一语道破。
不过,高进的儒道之学虽让他折服,但是孔老夫子心中依旧怒火难消。
毕竟高进这是在向自己挑战,他自然不服。
只见孔老夫子冷哼一声:“以你的年岁怎可能知道这么高深的道理,我看你只不过是耍些聪明罢了。”
“若是你真正精通儒道,为何不见有传世作品出现?”
高进轻轻摇头:“我看世人奉你为大儒,也不过如此嘛!”
“大道不解,真正的大道理是教不出来的。”
什么?这这是在贬低自己老师,暗自己老师无大道?
众人当下羞愧恼怒,却也不敢多言。
因为他们自知自己的道学根本比不上高进毫毛。
大儒听罢,顿感羞愧。
“先生道学高深,老朽惭愧,惭愧”
见孔老夫子这般谦卑恭敬,高进也不再为难。
转而感到书桌上有笔墨纸砚,迈步过去,随即写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高进随写下一大段道德经,供这些大儒参考。
众人看罢,顿时大惊失色。
各个震惊不已,皆呼,神人也!
等众人反应过来后,高进已经转身离开。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孔老夫子连连惊叹,携众弟子纷纷开始研究起高进留下的这一套理论。
当询问起刚才的高进适合身份之时。
此时的大徒弟颤颤巍巍的站了出来声轻道:“刚才那人乃是当今圣上。”
什么?!
众人皆满脸惊讶之色。
刚才得罪了高进的那一些弟子更是吓得两腿发软,面色惨白,直接跪在了地上。
要知道刚才自己得罪的可是当今身上啊!
传言当今圣上是一个十足的昏君,胆敢得罪他,那岂不是找死?
孔老夫子也是面带惊恐之色,颤抖着声音道:“虽传言陛下昏庸无能,不过从刚才的讨论来看,当今圣上或许并非谣言那般”
很快,高进所提出的这套理论便迅速在皇城文人之间传开了
众人听罢,皆是连连称赞不已。
由于此等理论是从大儒那边穿出,所以当世众人都以为那是大儒所提出的理论,并不知道此套理论乃是当今圣上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