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初夏进行时
“昂,那就行,是好事儿就行。”王子平放心了,弟弟种在山上的东西,他也就看人参好一些,那个值钱。
其他的杏子啊,李子啊,都是水果,而且种的也不多,山葡萄只酿酒,不能吃,酸了吧唧的谁爱啊?
至于花儿朵儿的,他还真没在意。
“他们种植的花朵是有很好的品质,可以卖不少钱!”罗蒙在一边搭话:“你们这里的土地不错,我看你们种植了很多东西,那是什么?”
“板蓝根,今年刚种,不知道价格咋样,但是总比苞米贵一些。”王子平尽量的慢一点。
“苞米?”罗蒙一脸的不解:“苞米是什么米?大米那样的吗?”
“就是玉米。”徐铭尊在一边给他解释:“东北都叫苞米。”
“哦哦哦,玉米就是苞米,我记住了。”罗蒙虚心好学。
“嗯,你叫瘪犊子。”徐铭尊一看他这样,顿时就起了坏心眼儿。
“你才是瘪犊子!”结果罗蒙竟然没上他的当。
“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徐铭尊瞪大了眼睛:“我这是在赞美你。”
这回换王子平乐不可支了起来。
“你少骗我,我查过了,这是贬义词。”罗蒙的眼睛瞪得比他还大:“还有屁孩儿,毕崽子、兔崽子都是骂人的意思,还有鬼子,那也是骂人的词儿,我都知道!鬼佬,洋鬼子!啥就是什么的意思,犄角旮旯就是偏僻的地方。”
就连马梵斯教授都不自觉地点头了,看来他是赞同罗蒙的学习精神。
“你看你那嘚嘚瑟瑟的样子。”徐铭尊劳神在在的张嘴就来:“老么卡哧眼儿的还跟我这得儿喝的,跟我叭叭的拔犟眼子,会忽悠两句东北话不锛儿了,就跟我这晒脸是不是?”
完了!
王子安一捂脸,这一顿东北土话的嘎嘎熘儿,不愧是智商上了一百八的高材生啊!
再看罗蒙,果然,一张英俊的外国脸上,眼神儿已经五迷三道的了。
“你的慢一点,我不太听得懂。”罗蒙这会儿坐姿跟个学生似的:“是什么意思?”
他还知道问王子平。
因为他知道,他的无良老板是不会跟他明白的,还是这个王子平比较好话。
“他的意思,就是让你不要会点东北话就胡乱,跟他犟嘴。”王子平笑完了就好心的告诉了这个老外:“他才是坐地户,本地的土着,嗯,半个本地人。”
炕上一个老人,三个青壮年,一个孩子,笑的稀里哗啦的,一片笑声里,赵燕子的饭菜也做好了,可以端上去吃了。
因为是来了客儿,赵燕子放了大桌子,在客厅那里,放了凳子给他们,四菜一汤,米饭管够。
王子平倒是能跟罗蒙聊上几句:“这是自己家养的猪,笨猪肉,很好吃,你吃一下。”
罗蒙吃猪肉的确是大口的吃:“很好吃!”
但是他更在意的是粉条!
“这个也是自己家做的吗?”
“不是,这是买的,土豆、地瓜做成的粉条,粉条,你知道吗?”王子平想了想:“你们那儿好像是意大利空心粉?面条?”
“我吃过粉条。”罗蒙一口京片子:“还挺好吃的,鸡粉条炖蘑菇。”
“你要吃鸡蘑菇粉,明天给你做吧。”王子平道:“或者下次来,给你做。”
“好呀好呀!”罗蒙顿时就开心了。
吃饭倒是都挺安静的,但是吃过了饭,马梵斯教授来了一个电话,有事请找他回去,罗蒙只好开车送他回去,虽然走的匆忙,但是很开心的跟王子平约定,下次来吃鸡蘑菇粉。
送他们来了之后,钟子帧就回去了,毕竟他媳妇儿跟儿子也是头一次来这边,他还要回去的,倒是把车子留下来,反正徐铭尊会开,罗蒙也会开。
虽然来去匆匆的,但是王家围子的人都看到了,王子平家里来了歪果仁儿!
哎呀呀,就连二大娘都忍不住,在人走了之后就上门来了,问赵燕子:“干啥的啊?咋来了咱们这嘎达?”
“人是徐请来的,那个老毛子是徐的副总,带人来看看二安子在山上种的那个花儿,叫啥来着?反正是外国的花儿,听很贵,很值钱。”赵燕子忍不住跟二大娘道:“听能卖不少钱!就种在后山呢,一开始以为他们种着玩儿,俩人也是不经心,那花儿都花骨朵了,结果看起来颜色不太对,俩人又不那么拿得准了,只好请人来看看,那个老先生,是个教授!”
“教授呐!”二大娘惊奇的瞪大了老花眼:“肯定老有学问了。”
“可不是么!”赵燕子其实总共都没跟马梵斯教授上几句话,她怕露怯了啊。
可是能有一个“叫兽”在自己家吃了一顿饭,那感觉忒好了。
就连儿子被人家老教授抱了好久的事情,赵燕子都觉得是光荣。
以后自己儿子肯定聪明!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没到百传千的时候,因为王家围子也没那么多人。
倒是二大爷,叫了王子安去问了一下,听是啥专家教授的,心里就虚得很,后来又听是徐铭尊找人来看看土地情况的,这才放心下来。
不过王子安没伊朗藏红花的事情,他想着,等到卖了东西,见了钱,大家就都会上心,跟种板蓝根一样,徐铭尊做了个好开头,全围子的人都跟着他种了板蓝根。
现在他先种了那个伊朗藏红花,到时候可以留够种子,就算今年不够给围子里的人当种子的,那他明年再种一茬儿,再留种子!
且明年围子里的人要种苞米,养一下地,不然墒情下去了,可不好往回来。
这件事情热闹了没几天,王子平就叫王子安下山来,跟他去幺节地。
种地这种事情,农民最有发言权,也一块地年年都不可能种一样的粮食,要年年轮着种,今年种了苞米,明年就种高粱,或者土豆,甚至是谷子,才不会导致土壤失衡,进而导致减产。
农民们不懂这个,但是却知道轮番种植的好处。
“这轮番种植也好,养一养土地。”徐铭尊知道这里的人们不用化肥,以前是穷,现在则是为了药材的质量,所以养地很重要。
“种一茬板蓝根养一年挺合适的了,这要是西瓜,我跟你,那玩意儿别看好吃又沉实,种一茬儿要养五年以上的地,才能种第二茬西瓜,不然伤地。”王子平起种地来,就十分有底气。
他是农民他知道啊!
王子平的幺节地,墒情不太好,何况去年种了板蓝根,今年就种了黄豆养地,顺便上足了肥料,养一年,明年还能种苞米,或者其他的东西。
不过黄豆这个东西不太好伺弄,王家兄弟俩,带着个徐铭尊,用了三天的时间,才把幺节地那点黄豆地给收拾的干干净净,锄头没太敢用,基本上都是人工间苗和薅草。
同时,雷天承诺给徐铭尊做的林间木屋,也被运来了。
当然,不是完整的木屋,全是一块一块的实木板子!
还有一大块一大块方方正正的石头,花岗岩的,硬不,死沉死沉的啊!
更有不少用稻草和纸箱子包好的玻璃,一大堆,车子是上不了山的,只能人工运上山。
“这咋整?”王子安到了这个时候就麻爪儿了。
“好办!”徐铭尊在那里用爪机刷刷刷的发消息。
不一会儿,全围子的老少爷儿,只要在家的都来了,还不是空着手来的,而是一人牵了两三匹的马。
“来,用马驮上山去,倒腾完了一人发俩粉票子回家买酒喝啊!”徐铭尊跟个“包工头”似的,蹲在一块大石头上吆喝:“剩下三百块我可都给嫂子们了,免得你们攒金库!”
一群老爷们儿,粗着嗓子笑骂了一阵,这么些木头板子啥的,就给一股脑的倒腾到了山上。
雷天跟来了,还带了八个人,四个在桥北,四个在桥南,运上山的东西,直接就分了两份。
桥南桥北各一份。
还有玻璃花房,只有桥北的木屋有玻璃花房。
这八个人暂时在山神庙吃住三天,目的是给林间木屋搭起来,因为不下山的关系,赵燕子特意来山神庙给他们做三天的饭。
这三天里,十几个人都没闲着。
王子平王子安哥俩儿,加上徐铭尊,雷天,以及雷天带来的那八个人,偶尔还要去围子里找两个年轻力壮的去干点力气活,徐铭尊给人开的工资是一天二百块,供一顿饭,不提供住宿,反正离家这么近。
桥北的林间木屋第一个被竖了起来。
和当初设计的一模一样,运上来的石头块子摞成了地基,上头各种管线布置妥当之后,开始铺地板,这些木头板子像是被搭起来的积木一样,安装好了就能看出来样子了。
其实两天就能完工的活儿,无奈的是,玻璃花房比较费劲儿,所以一天搭建桥北的林间木屋,一天搭建桥北林间木屋旁边的玻璃花房。
一天搭建桥南的林间木屋。
这屋子在纸上看着就不错,效果图非常漂亮,等到成型了再一看,更漂亮了!
好几个人起哄要在这里住一宿呢!
“你们住吧,这里可是冬冷夏热,要不是为了看后头山里种的人参,谁乐意住谁住。”徐铭尊开了口:“而且这里头没有被褥,没有电,更不能抽烟,点灯的,谁住?”
“我看这里是给你准备的,清修嘛!”王子木大刺刺的道:“谁乐意住这里头啊?又没媳妇儿搂。”
其他几个人又哄笑上了,倒也没人真的要在这里住一宿。
三天搭完了主体结构,上了门窗人家八个装屋子的人就走了,剩下的是雷天带着徐铭尊跟王子安俩人搞得内部各种设置和结构安排。
这个只能跟俩人,比如发电机在哪儿,地线走的是哪里,壁炉里可以烧火,但是外面就不行了等等。
用了差不多三天才弄完。
等到三个人下了山,王子平就告诉王子安:“该去铲地间苗子了。”
王子安沉默的点了点头:“昂!”
雷天也要回去了,临走的时候,赵燕子给他拿了一百个笨鸡蛋,还有二十个大鹅蛋,他爱煮着吃。
王子平又托王子木给雷天买了一头处理好的笨猪:“这次麻烦你啦天,带回去吃吧!”
感动的雷天眼泪汪汪的:“大哥,你放心,吃完了我还来这里过冬。”
“你可赶紧走吧。”王子安哭笑不得:“下次秋天沙冷的时候来,吃大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