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牢骚满腹

A+A-

    曲靖地区教育参观团,来的第二天先去老东山参观。

    他们分成若干组。

    有几个组,由于道路道路崎岖,不是爬山就是过箐。非常难走

    有的实在爬不动,就转回到公社休息。

    他们悄悄的纷纷议论:

    ‘这个鬼地方,路这么难走,老百姓又穷。

    竟是把破烂不堪校舍修建好,鬼才信!’

    ‘是呀!为了吹嘘,竟把我们哄到这里来!’

    ‘别了!

    写报道文章的人,听就是你们宜良人。

    宜良人就是爱吹!’

    ‘我建议你们别乱!什么是吹的?

    既然能在大报上发表,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事。

    你们没有去亲眼睛去看看,就不要发表奇谈怪论。’

    ‘我觉得,既然是地区组织来参观,就不可能是虚假的。

    我们不能走去,亲自看见,就不要乱评头论足。

    最好等你们一起来的人,看回来再下结论。’

    到了吃中午饭时,

    甄子里就只有包谷饭,桌子上摆出来的,除了一盘炒腊肉,就只有一大碗干淹菜煮红豆汤。

    他们正愁眉苦脸时,一个办事员走过来:“对不起各位!

    我们这高寒山区,实在太困难,而且这些天,正值天干物燥时。

    群众连吃水都成问题,无水来种植蔬菜。

    只有用秋天做好的干淹菜来招待大家”

    从高山地区来的一个老师:“你不能这样!

    能吃上你们这里的炒腊肉,就算是不错了!”

    等这个办事员走后。

    有一个老师:“连米饭都没有一颗,只有包谷饭,让我怎么咽得下去?”

    “是啊!最起码掺上一点米饭,才让人吃得下去。”

    “就是呀!我们所参加过的会议,都是用大白米饭和新鲜肉招待我们。

    就是再穷,也应该有一半米饭掺在里面。”

    有一个老师听了后,就发火“

    你们不吃就算了,

    这次地区组织的参观团,不是请你们来这里做客喝酒吃肉。

    而是来看看这里的群众是怎么样,在艰苦的环境里,克服一切困难,自力更生,修建校舍的。

    能吃就吃,不吃就少发言。

    让公社的领导听见后,恐怕你们难向地区文教局交代。”

    一听这个老师,他们马上鸦雀无声。

    等到参观的同志转回来时,留下来的人向他们打听,

    听这里老百姓生活确实很艰苦。

    但是我们所到之处和每所学校,老百姓就是把校舍修建的确实漂亮。

    适龄儿童入学率就是高。

    没有半点虚假。

    对他们震动很大,启发很深。

    当地的领导和老百姓就是一直夸赞文教局的贺宇。

    为他们的子女能在好的教室里读书,到处奔波、游、动员,费尽心思。

    公社和生产队的领导,不但被他服。

    也被他的精神所感动,而且被他调动的到处开现场会。

    所以才能把破烂的校舍修建的那么好。他才能写出这么感动人的报道文章。

    刚才怀疑的人,听了以后,只有暗暗佩服,没有再发一句牢骚。

    到县城第二天,又听到生动感人的交流发言和看了交流文章。

    个个都夸赞、佩服。

    有的老师亲自找到贺宇,祝贺他。

    把福源和曲靖地区,村办学的真实情况向全国进行全面、生动的宣传介绍。

    为老东山辛苦操劳的领导和群众,进行了大力表彰。

    夸赞他是曲靖地区一个教育战线的顶尖人物、为教育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真是:

    没有亲临现场,

    就怀疑乱发言。

    听了介绍才鸦雀无声。

    个个把东山领导和群众夸赞,

    人人都佩服贺宇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