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州级医药署

A+A-

    蓝田一听好家伙,难怪觉得牌匾的字特别别扭,这地方原来是广信的会所,所以设在这么隐秘的场所。

    “原来那些姬妾美婢去哪里了?”蓝田露出神秘的微笑,老高你该不会好这一口吧?

    高顺正色道:“呃当初赖将军奉先生之命收服苍梧,获胜之后他将此地的女子都赏赐给了沙将军。”

    “都赏给沙摩柯了?赖德顺做事还真出人意表”蓝田瞪大了眼睛,心老沙身体强壮是没错,但百十来个他能吃得消?

    高顺急忙解释:“这件事我找沙将军核实过,他全部分给千夫长、百夫长与头领,所以很多人不愿意离开苍梧回辰阳。”

    “沙将军处理倒是不错。”蓝田点点头。

    高顺又问:“这杏园您看合适吗?”

    蓝田肯定道:“虽然位置偏了些但是胜在幽静,特别是后院那片杏子林非常不错,只需要改换门头上个油漆就行了,我想元化先生应该会喜欢的”

    “啊?元化先生?不是您要搬来这里住吗?”高顺误以为蓝田觉得合署办公不方便,所以才让自己再找个院落来居住。

    蓝田摇头:“我要成立新衙门名为医药署,现在各县都设立了官立医馆,不能让他们自行野蛮生长,无论是医师郎中的任用,还是县医馆的药材选用,都要进行统一的管理。”

    高顺听懂了蓝田的意思,连忙建议:“元化先生的弟子虽然有妙,但您口中的医药署似乎更偏向官寺职能,元化先生他能够管得好吗?”

    蓝田回答:“自然不能让元化先生他们把光阴浪费在处理这些俗务上,我会调临武令许安来任医药署主事,泉陵医学堂并入医药署后,主要还是培养医师和郎中,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全部派到各医馆问诊。”

    “却为何故?”高顺一脸纳闷。

    “再高明的郎中都需要道地药材,医药署需要对药材的发掘、种植、收集、晾晒、配发、售卖等环节严格把控,这样才能保证官立医馆长久,把医和药分别进行精细化管理。”蓝田继续解释。

    “原来如此。”高顺心这又是先生的大笔。

    确定好办公场所,医药署就开始慢慢筹建,许安接到调令后兴高采烈来广信赴任。

    自从在长江报上出名后,蓝田再也没有关注过许安,郝普调任泉陵后他本想跟去,但是思索良久最终没有开口,原来蓝田并没忘却自己,接到调令那一刻他知道自己要起飞了。

    医药署是个新衙门,蓝田没有明确什么品秩,但许安猜想最少都与郡级曹属相当,因为他原本就是县令不能降级使用,郡级曹属按照后世官府对应为正处级部门。

    许安了解完医药署职能,就来到州牧府求见蓝田。

    见面寒暄后,许安开门见山问道:“府君,您新设立的医药署,与郡里的医曹职能相当,不知两者交叉的地方,当如何界定区分工作?”

    蓝田意味深长地:“医药署归州牧府直管,苍梧医曹归夏侯太守管,这还需要界定区分工作?”

    “这州牧府直属?似乎没有这先例”许安吞了吞口水。

    蓝田笑着:“无论是之前的书报署,还是现在的医药署,应该都没有出现过吧?没有先例我就开创先河,今后州牧府直属的衙门会很多的。”

    “卑职明白了,那医药署和郡医曹之间”许安心肝扑通的跳。

    “医药署统管全州医药事务,自然也包含各郡的医曹,这件事我会知会夏侯太守、袁太守,在我眼里你们是同级。”蓝田抛出个大炸弹。

    “卑职定当竭力,必不负府君所托。”许安躬身行礼。

    汉末的行政架构为朝廷、郡、县、乡四级,州刺史是朝廷派驻负责监察地方,所以州并不是正式的行政单位,州刺史秩只有六百石,但可以监察秩两千石的郡守,直到刘焉提议恢复州牧制度后,州牧的才凌驾郡守之上。

    蓝田设立的医药署为州级衙署,将元朝才有的行省制度提前到三国时期,形成以朝廷、州、郡、县、乡五级行政构,与后世的中央、省、市、县、乡一致。

    行省制度影响深远,蓝田先在交州进行试点,将来天下大定人口、财富增长,必须要更细致的管理才能跟得上,那时候进行改革推广会很容易,毕竟会多出来许多官职,但前提是生产力足够高才能匹配。

    当年七月,刘备与诸葛亮等人商议,任张飞为巴西太守屯兵于阆中,除了镇守入汉中的险路米仓道,还在附近招揽巴、賨等夷人,为此后夺取汉中做准备。

    汉中入蜀主路为连接剑阁、葭萌关的金牛道,而米仓道则作为辅路存在,刘备在金牛道的葭萌关不设重兵,只有邓艾在这一带屯田种粮,给张鲁表现出暂时不会北上的假象。

    同一时间里,曹操将主力由汝南移师淮南攻打孙权。

    因为皖南被孙权攻破掳走百姓数万,加上前次曹操从濡须口撤兵前强迁百姓,导致有大量的百姓恐慌逃往江东,让合肥南部、整个庐江郡的广大区域,剩下的人民不足原来的三成,形成了坚壁清野的战略缓冲地带。

    孙权听曹操携大军又来,只能亲率吕蒙等人往濡须口御敌。

    曹操行军至新蔡附近,他的谋主荀攸因病身故,从此颍川士族领袖荀家,两位带头大哥前后离世,非常凑巧都是病死在伐吴的路上。

    曹操此时贵为魏公,而且已近六旬之数,早没年轻时的冲劲,借口为荀攸治丧返回许都,这场伐吴的战斗还没开打就结束了。

    从曹操起兵到称公,背后有以颍川为代表的河南士族支持,他们之间相互成全,互相利用保持着微妙的平衡,在这期间内河南士族倾力相助,他们不但出兵、出粮还出谋臣,曹操几乎顺风顺水少有败仗,但从他称魏公开始双方产生裂痕。

    直到荀彧、荀攸两人病故,河南士族停止对曹操抱有幻想,从这一刻开始他们集体选择摆烂,而曹操的军事生涯也开始走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