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稻香席

A+A-

    赵德昭很清楚,南汉已灭,南疆一派祥和。

    大宋的局势看似舒缓多了,但前段时间赵匡胤的忽然晕厥,导致的惊宫之变已经使立国来一向安稳的朝堂产生巨变。

    原本立场居中的大臣人数最多,但现在已经发生改变。

    应该大多数朝臣都已经开始站队,中立的反而成为少数。

    至于自己和赵光义的拥趸谁的更多,赵德昭还没有做考证。

    但是这并不重要,即使自己现在落后,也是成功的。

    一年前的赵德昭,发展成了现在的赵德昭,本身就已经成功到冒烟了。

    按这种趋势看,自己自然是离皇储之位更近的人。

    但赵光义也不能觑,毕竟大位之争,是没有什么不能舍弃的。

    现在的晋王,起码还在守规矩,没了规矩的束缚,鬼知道他能坏成什么样。

    月初,赵德昭巡视稻田。

    “殿下!青苗已经结穗,这占城稻真是宝啊!”石元亮禁不住赞叹。

    “长势虽好,不知道稻米怎样,毕竟南北天遥地远,南橘北枳的故事,不能不防啊。”王子兴还是有点担心。

    赵德昭却是胸有成竹,这一世他虽然没有试验过,但是前世他可早知道结果。

    “这是老天爷的恩赐!不会差的。”信心满满的赵德昭,也只能用怪力乱神来解释了。

    现在他的心思,已经不止是在粮食产量这里。

    与京师所在的河南,相对的河北境内,匈奴已经蠢蠢欲动,满宋一朝,无非南北,辽,金,元相继崛起。一直都没有消停。

    现在的和平景象只是暂时的,大宋,该加油了!

    若想一改“弱宋”的形象,现在就是加紧筹备,积蓄力量的时候。

    “找那长势好的,最青绿的,摘下些结穗来,我要那进宫去给父皇和大臣们展示一番。赵德昭吩咐道。

    与此同时,皇宫观稼殿内,赵匡胤带着一众大臣们,正在游览他春天时种下的农田。

    立国之后,为了表明勤俭爱民和对农事的重视,他在皇宫中设了观稼殿和亲蚕宫。

    并定下规矩,在后苑的观稼殿,皇帝每年于殿前种稻,秋后收割。

    皇后作为一国之母,每年春天在亲蚕宫举行亲蚕仪式,并完成整个养蚕过程。

    为的就是提醒众大臣,进了城,做了官,也不要忘记农业的重要性。

    而现在,赵匡胤带着众大臣观览这里,是因为早已和赵德昭约好了,等下赵德昭就要带着结穗入宫,然后假做和众大臣相遇的样子,其实就是赵匡胤给宝贝儿子拉拉人气,涨点声望。

    众大臣也心知肚明,然而看破不破,相看两不厌。

    果然,赵德昭带着摘下的禾苗结穗进宫觐见。

    把禾苗结的穗子拿给大家传阅。

    “居然真的这么快就结穗子了!”

    “乖乖不得了!此稻种要是可用,我大宋百姓再不会缺粮了。”

    “如此来,齐王居功至伟!是我大宋万民的衣食父母啊!”

    无论齐王派还是中立派,大家都是一个劲的猛夸。

    赵匡胤和赵德昭面上若无其事,心中却都是乐开了花。

    然而有夸就有骂的。

    御史中丞唐继先冷笑一声,“占城距此岂止千里,气候完全不同,占城之稻来了这里,就算能种,结出来的粮食能不能吃还很难,君不闻‘南橘北枳’的故事嘛!我是十分不看好。”

    赵匡胤脸色立刻罩上两条黑线,不过强行忍住,没有发作。

    赵德昭哈哈一笑,“不如我和唐大人赌上一赌,再有十天,稻子就可收割了,我在稻田现场,现摘现舂,拿到这里来,煮上一锅嫩米粥。若是不能吃,我请罪降爵,若是可以吃的,唐大人就当场学三声狗叫,以博大家一笑,如何?”

    这个赌注够绝!

    输了自己降爵!赢了对方学狗!

    都挺狠的,可算是公平之至。

    可惜唐继先想了一想,没敢接招。

    他还是不傻的,赵德昭如此笃定,他自己可是完全没谱。

    就算赵德昭输了,只要皇帝老爹想,随时还可以给他爵位升上来。

    而自己要是输了,当众学狗叫,可以一辈子英名尽毁。

    所以他转身走开,假做没听到。

    马植冷笑一声,虽然没有开口讽刺,但是满脸的讥嘲,掩都掩不住。

    齐王对晋王!齐王又胜一阵。

    转瞬十天就过,五千亩占城稻田里,已经成熟了三五百亩。

    其他的应该就在三五天内。

    潘美最先送回来那几袋种子,种了四五亩地,现在是熟的最快了。

    赵德昭在朝会日上朝时,宣布将在观稼殿摆下稻香席,请父皇和众大臣来尝新收稻米熬煮的嫩米粥。

    赵匡胤立刻答应。

    皇帝去,别人谁敢不去。

    第二天,观稼殿宽敞处,赵德昭命人收拾利落,摆了几排木墩做椅。

    让人收割了几十斤最新鲜最成熟的新稻,拿过来舂成米粒,放入大锅熬煮起来。

    晋王赵光义为首,一看架势就知道已经输了一半。

    因为结穗的稻谷颗粒饱满,诚意十足,比之中原稻并不差,现在就看煮出来能不能吃了。

    要是煮出来米粒破碎,甚至味道不能入喉,那也还算赵德昭欺君罔上,浪费钱粮,人工和时间。

    这种能让大宋百姓彻底摆脱饥荒的大是大非上,居然还是有不在少数的人暗暗期盼赵德昭输掉。

    新米煮到一半,答案就已经揭晓了。嫩米清香的味道很快就散发开来,在场大家都闻得到。

    赵光义暗暗叹了一口气,心中十分绝望。

    在储君位置争夺上,赵德昭这子凭此件大功,可就把自己彻底甩开了。

    唐继先也是暗暗长出了一口气,自己真是有先见之明。

    那天要是答应和赵德昭打赌,现在自己只怕已经趴在地上学狗叫了。

    赵匡胤环顾众人,颇有得色,傲然道,“吾儿这碗嫩米粥,想来一定不错。新年新米,我就来喝这第一碗好了!”

    这里不是朝堂,一句吾儿,竞显父慈子孝。

    众大臣齐齐躬身,赵德昭微笑揭锅,亲自打了一碗嫩米粥,用扇子不断扇风,让粥凉的快些。

    正在此时,脚下稻田里黑影一闪,忽地冲出一个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