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怡风客栈(捉虫)
九商城市论坛,首页置顶飘红贴。
标题:【美好的一天,从被窗外的鸟叫醒开始】
楼主爱人间:【起床了,阴天,没有阳光洒在窗台上,可微风送来的空气依然清香,鸟依然在梨树和杏树的枝叶间跳跃歌唱,世界一如既往地可爱。
人间如此美好,值得我以全部的爱与热情回报。
昨夜一场风雨,杏花落尽,梨花开了,的青杏格外可爱,今日份的美景献给大家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
【卡报到,看美图,例行羡慕楼主。】
【报到,看美图,日常羡慕楼主。】
【今日份报到,美图洗眼,羡慕楼主。】
【卡报到,羡慕楼主一下,春假快到了,楼主,我还想预约你们的店,如果能约到我去年春节时住的那间就更好了。】
【同求预约房间,我是去年秋假住的楼主家的店,努力了两年还是没能约上农庄的名额,今年春假还是只能看农庄的外围风景解馋。】
【楼上的你们是魔鬼吗?不知道还有社畜全年无休?这么公开预约旅游是在拉仇恨知道吗?】
【曾经全年无休的社畜三年前约到了风回农庄7日游,纠结半个月后毅然关了自家店前去赴约,新生活的大门就此开。
从农庄回家后开始经常给自己放假,前年夏天移居九商,依然开个店维生,春夏秋三季,每个月的最后五天雷不动自带帐篷到风回农庄外面野营,冬天住楼主家的店,日子有紧张有安逸充满乐趣。
太阳没有因为我休假就不升起,世界也没有因为我休假而覆灭,有休假的人生美滋滋。】
【同因去风回农庄旅游一趟就改变了价值观,现在每年雷不动带全家去风回农庄附近旅游两次,每天上农庄商城抢货是全家人共同的课业。】
【蓝领一族,每年至少和家人一起休假旅游两次,最近五年休假的地方都是风回农庄外围。
我们生到这个世界,是享受这个世界的,不是找个地方给自己当奴隶。
爱护她、享受她,是对她最大的尊重。】
【楼主,新人报到,冒昧问一句,看图片那些杏树、梨树、柿树都是随意长在树林里的,游人如果随意采摘,会像风回农庄那样被拉进黑名单吗?】
【非楼主,九商土著,每周末都去风回农庄大门外或楼主家附近森林里玩,我来给楼上科普一下:
如果果子成熟之前你就摘,或者成熟了,你贪得无厌,一个人摘好多,森林附近所有的旅馆都会拒绝接待你。】
【亲眼见过外地一家五口,因为采摘了两旅行包野草莓和一大把野花,被店家驱逐。
店主阿姨愤怒地质问那家人,如果都像你们这样,特么森林还有美景吗?就你们长了嘴知道草莓好吃?就你们长了眼知道野花漂亮?其他人都是瞎子傻子?
那家人不想退房,想拉看热闹的客人站台,被全体客人鄙视,最后灰溜溜走了。】
【九商土著,有亲戚也在森林边缘开客栈,这些客栈老板有个群,发现低素质游客,他们会在群里通报,集体抵制这个人。
他们的群扩展很快,现在,九商市区很多宾馆的老板和经理也加了这个群,以后,在森林里乱采乱摘的人,可能在整个九商都找不到落脚的地方了。】
【日常羡慕楼主,决定春假还去九商了】
【九商常住人口,可惜在东部商业中心一带,羡慕楼主生在西郊】
【我家的旅馆在地铁一号线神女峰站附近,我爸就在那个九商旅人之家群里。
以前,我家旅馆旺季入住率七成左右,淡季不足两成,西部丘陵区成了森林后,我家旅馆淡季入住率八成。
我爸妈现在最讨厌的就是喜欢拿乱采花草当浪漫的人,他们前天刚拒绝一个旅游团,那个团里不但有人折了很多杏花树枝,还有人挖了好几棵他们认为品种珍贵的花草,群里通报后,组织这个旅游团的旅行社被九商旅馆业集体列入拒绝接待名单了。】
……
马兵兵六点整起床,林子里跑步四十分钟,顺便拍照,回来后上论坛发帖,然后洗漱。
七点钟,去餐厅看一圈,没发现问题,早餐安排得很合理,烹饪很用心,客人很满意。
七点半来到院子里的花园,开手机,帖子已经到七百多楼,大部分都是熟悉的ID,也有几十个新的。
她加一层楼,爱人间:【谢谢老顾客的认可,想预约房间的,今天晚上八点网上预约,如果临时改变行程,请一定记得取消预约。】
立马有人做出反应:
【放心啦楼主,知道你们那里的客栈都和风回农庄一样规矩大,没人会自断后路的】
【那是肯定的啦,楼主你家院子那么美,只有十四间客房,浪费一分钟都可惜啦。】
【楼主,我今晚上网预约,终于服老爸老妈和老姐一家一起去,这次要订五间房,希望楼主的空房间足够,要不还得订好几家的,有点麻烦】
【楼主,我看到你一周前的帖子,你家餐厅帮忙的姐姐走了,你招到人了吗?如果没有,我想应聘。
本人女,27岁,西都大学华厦语系研究生,性格好,勤快,楼主如果需要人请回复一下】
……
【我是楼主爱人间,抱歉,厨房帮忙妹子辞职的事,我当时只是随口一提,过后就忘了,因为妹子第三天一大早就回来了,这会儿正在餐厅忙呢。】
【好吧,那我是没机会了,好失望,楼主,你附近其他客栈有招人的吗?如果有,能帮忙推荐一下吗?先谢谢!】
【我是楼主爱人间,抱歉,我比较熟的几家客栈目前都不缺人,事实上,经常有客人询问我们需不需要招人,可我们的人员十分稳定,除了刚才提到的帮厨妹子是三年前加入的,其他人都是开店时的元老,其他家基本也都是这种情况,我们这里极少有人辞职。】
【求职的华厦语研究生妹子,你其实是想在风回农庄附近找工作吧?我给你提供一个信息。
风回农庄北部边缘,靠近青河县老城的农庄外围森林,也有好多家楼主这样的客栈,我带外地来的朋友去那里玩了三天,昨天下午才回来,那里有一家店叫“抱柱客栈”,门口挂着一个招工广告,我朋友的媳妇儿当时就要去应聘,被我给拉住了,他们俩家是青都的,都在著名大企业上班,冲动的后果很严重。
妹子如果不执着于九商附近的客栈,赶紧去看看,晚了估计就没戏了】
【谢谢楼上兄弟或姐妹,我马上上网查抱柱客栈。】
……
马兵兵看得笑起来,这个妹子看来真的是喜欢农庄周边的环境,可农庄附近的工作机会太抢手了,她觉得这个妹子有点悬。
“姐,笑得这么开心,网友又什么了?”马赫赫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个大大的褐红色陶盆。
马兵兵简单了妹子求职的事,起身走过去看大陶盆:“豆焖好了?”
“嗯,你看,特别均匀,软乎还没有破碎。”马赫赫抖了一下盆,让里面的黄豆翻动起来,好让姐姐看得更清楚,然后继续求职妹子的事,“如果信息是昨天的,那妹子没希望,如果她只是想来九商,你可以帮她介绍靠里面一点的单位。”
“她是冲着森林风景来的,如果离太远,看不到森林,她不会同意。”马兵兵着,伸手抓出几颗豆子仔细看。
这焖黄豆是晒酱用的。
马奶奶年轻时晒黄豆酱一绝,春天气温上来后,邻居们都会请她帮忙晒酱,马奶奶,最多的一年,她帮三十多家邻居晒了四十多盆酱。
后来日子好了,副食品种类极大丰富,再加上有很多正规的大型食品企业出产的酱质量上更让人放心,马奶奶也跟着孩子搬了家,就没人请她晒酱了。
儿子儿媳没出事之前,她眼睛还好着,每年就给自己家晒几盆酱,家里人,最大牌的酱也没有马奶奶晒的好吃。
现在,奶奶把晒酱的技巧手把手教给了孙子孙女。
六年前,一家人离开风回农庄后,马兵兵没有像弟弟希望的那样,找个逼格比较高的企业去上班,她和弟弟跟奶奶商量,想在离风回农庄比较近的地方买一块地,自己开客栈。
他们当时不知道国家的土地政策要修改,马兵兵想买农庄东边,属于青河县境内的土地,那里的土地便宜,当然,最重要的是离风回农庄近。
离开农庄时马兵兵的左腿已经痊愈,但亏空了七八年的身体还有点虚弱,桀便经常带一点农庄的水果或食物来看望他们一家。
有一次,桀来的时候,马赫赫就办客栈的事询问他的意见,桀惊讶了片刻,问他们:“你们不知道,从我们农庄东部边缘,一直到松霞岗西的土地都已经成了私人领地吗?”
马家祖孙三人都懵了:“不是,从农庄东大门到松霞岗一百四十多公里,如果南面从风回岭算起,北面到青龙镇那一条线,得有四五千平方公里吧?那么大地方,谁买得起啊?”
桀:“我们老板的朋友一个比一个有钱,还有我们农庄的几位前辈员工,也都很有钱。”
马赫赫怀疑人生:“农庄的前辈员工,有钱到能买几千平方公里土地?”
不算有风回农庄加持的地方,青河县其他地方未经开垦的国有山地都很便宜,以前租赁的话,一亩地一年只需要五十元左右,如果买永久产权,一亩大概要一两万元,但那是一亩,一平方公里可是有一千五百亩呢,买几千平方公里,那得多少钱?
桀正不知道怎么回答,耳边响起老板的声音:“青鸟大神的人族身份华厦国人人皆知。”
于是桀:“我们农庄总服务台的姐姐你们都知道吧?”
那必须知道,只要家里有一个人约上过风回农庄,全家人都会记得农庄总服务台那个女孩子好听到让人想无限循环播放的声音。
马家三口齐点头:“嗯,声音特别特别好听。”
桀:“她是易氏长生的大姐,易卓然易总的妹妹,她平时的零花钱易总都是以千万为单位给的,压岁钱以亿为单位。”
马家祖孙三人==,良久后点头:“哦。”
桀继续:“易总给妹妹买了一份永久性土地当未来几十年的保障,老易总就给夫人买了份同样的。
盛腾集团的王总买了三百平方公里赠与我们老板,她是效仿丽都李氏的李总。”
马家三口麻木点头:“哦。”
桀继续:“我们农庄还有几个员工比较有钱,其中一个家底和易家差不多,不过他是外国籍,不能大面积购买咱们国家的土地,他有点二,经常做错事,我们老板天天都想开除他,他为了讨好我们老板,借给了老板二百亿美金。
另外几个没有他和易氏钱那么多,但也很厉害。”
啾啁大神和怀江大神平时一点看不出有钱,却都买下了最多的土地,伏羲大神和水神也买了几十公里。
桀和几个好朋友很羞愧,他们在这方面一点都帮不上忙。
马兵兵第一个从击中恢复,她赶忙问:“那,风桀,你帮我们出个主意,我们如果买地,在哪儿买最好?”
“松霞岗。”桀听完黎下的传音,十分坚决地,“我们老板,他和易氏、李氏购买的土地,全部会改造成森林,当然,这些森林不可能有我们农庄那样特殊的空气,里面的植物也没有农庄植物那样的药用效果,但是,上万平方公里的森林,足以让九商附近数千平方公里的空气清洁好几个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华原省偏干旱的气候,九商以后会是这个星球上最适宜人类生活的地方。”
马兵兵当即拍板:“就松霞岗,我马上向九商国土局提交申请。”
松霞岗是九商市向西方向上靠近九回路的最后一个村庄,再往西,就是大片无人区,一直到青河县境内的古盲岭才有人烟。
那天,马兵兵写好了申请,网上提交后,人又赶到九商市国土局,想第一时间知道结果。
马赫赫则开车去了松霞岗,发现记忆里几乎已经荒废的村庄,此刻已经变了模样。
一直坚守村庄的十多家,原本家里长住的只有放不下祖居之地的老人,现在,儿孙们晚上和周末都开始回村居住。
原本已经被遗弃,但还没达到二十年国家强制回收期的二十多个宅基,现在要么迎回了旧主人,要么等来了新主人,反正,村里四十来户人家,家家都在开开心心地翻修房屋,原本荒芜萧瑟的村此时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马赫赫感到不妙,他们可能买不到这里的土地了。
果然,回到家,马兵兵告诉他,因为华厦国法律规定,在全国人口没有大规模增加的情况下,国有原始地貌土地不允许做为宅基和其他任何形式的建筑用途,九商周边的丘陵全都在国家规定不允许加盖建筑物的范围。
不过,现在青河县南半部和九商西郊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发生巨大改变,进入和滞留九商市西部和青河县南部的人口是过去的万倍,九商市政府以此为依据,向华原省和国家土地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希望能部分开放这片土地的建筑权限。
国家土地管理局让九商市政府拿出具体数据。
九商市政府组建了一个庞大的专家团,对九商市西郊和青河县南部的人口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同时对那里的原始地貌国有土地进行勘测,结果要一个月左右才能出。
国土局接待人员告诉马兵兵,评估结果如果是可以开放建筑权限,九商市政府要向国家土地管理最高部门国土资源部提出申请,国土资源部再派出一个专家评估团,实地考察审核九商市政府的要求是否真实合理。
国土资源部专家团的评估结果和九商市政府的评估结果一致,九商市政府才能制定具体的开放政策,整个过程下来,至少要三个月。
三个月后,如果那些土地上允许加盖建筑,具体政策也通过了上级的审核,九商市国土资源局会按照申请递交的先后顺序,审核批复购买申请。
马家祖孙三人等了四个半月,等到了好消息。
国家允许九商市政府出租限定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但对土地购买后的用途和具体实施要求做了严格规定。
从九商市西南远郊,也就是九州山系靠九商市最近的山峰松霞峰开始,到九商市西北方一个叫榆岗的村庄,一百七十多公里的一条线上,允许建造50家旅馆,最大的旅馆,占地面积不得超过50亩,数量不多于5个;面积大于30亩的旅馆,数量不多于10个;剩余的名额以微家庭型旅馆为主,面积不得大于5亩。
所有旅馆最高建筑不得高于12米,内部绿化率不得低于40%。
对旅馆的建设材料、用水、排污以及噪音等具体事项,九商市政府的文件也都有十分明确的规定。
风回农庄将帮助易家、李家、王家改造他们新购入的大片土地,九商市和青河县之间的荒凉无人区将变成生机勃勃的大森林,这个消息一出,真假还都不确定,松霞岗一个八分大的空宅基就卖到了一千万,还一院难求。
马兵兵做为第一个提交申请的人,选定了九回路北面,靠路最近的一块地,那块地的面积是2亩,使用期限99年,价格880万——国家不是个人,不会因为土地升值无限地狮子大开口。
九商市西部森林特别管理处全权负责50个旅馆用地的出售和后期管理,他们要求所有得到旅馆用地的商户在协议签订后的五个工作日内把款项入指定账户,逾期不交视为自动放弃。
当时,马家的存款只有二百多万,马赫赫毫不犹豫地把房子挂到了网上,并明,房子要在付款半年后才能腾出来,就算这样,他们的房子还是挂上去不到五个时就被买走了。
九商西部即将成为万里森林的消息传出,九商市空置的民居便成了抢手货,尤其是靠西郊这边的,马家的房子在市中心略偏西,以前也算黄金地段,但没有偏东的含金量高,现在反过来了。
买走他们房子的李寄鸿先生是首都人,他一次付清了全款,127平方的房子,500万,比杨阙当初180平的房子还多一百多万。
可他们还差二百多万。
马赫赫想把自己在九商大厦的几个摊位盘出去,被马兵兵制止,她选择向银行贷款。
就这样,离开风回农庄大半年后,马兵兵拥有了一个距离风回农庄八十多公里的客栈。
他们拿到的这块地是长方形,南北方向41米,东西方向近32米,马兵兵的设计是大门向西,对着森林方向开,正对大门、坐东朝西的房子两层,南屋和北屋,也就是两个厢房都是一层。
北厢房五大间,南厢房和上屋都是七间。
北厢房前一道一米多高的鲜花篱笆,象征性地和大院隔了一下,因为北厢房是自己家人住的。
南厢房和上屋二楼全部是客房,上屋一楼南面三间也是客房,剩下的四间,一间厨房,一间仓库,另外两间其实是通着的,做餐厅用。
不过除了冬季和天气特别不好的时候,其他时间,大部分客人都喜欢在院子的花园里进餐,还有一些特别随性的客人,干脆端了饭碗去对面林子里吃,餐厅的利用率相当低。
三所房子都是双坡顶蓝瓦房,前面带宽宽的木制走廊,走廊的横梁上一年四季都挂着开花植物。
宽敞的院子就是个花园,几棵高大的落叶乔木,春天发芽开花,秋天叶子变成深浅各异的黄黄红红。
除了走廊下挂的花,他们客栈没有盆栽花,全都是直接种在土地里的,花草的种子是桀请沈厚仁、贡宝两位师傅帮忙培育的,不但漂亮,还好养,一年四季花开不断。
客栈没有院墙,树皮都没去的树干随意钉成的篱笆,上面爬满鲜花。
大门则是两棵银杏树充当门框,银杏树两侧种了好几种藤蔓花,在空中形成一个拱门的形状,下面的门是孩儿胳膊粗的树干钉的,只有一米高,这样的高度不影响客人坐在院子里看森林风景。
凡是去过风回农庄的客人,进来后大都会和马兵兵开玩笑,问她是不是去过风回农庄一次,然后再也约不到风回农庄的名额,所以才自己建了个风格酷似风回农庄内部客栈的客栈,自娱自乐。
马兵兵每次都笑着回答:“还能有别的原因吗?”
她不会告诉这些客人,她家的客栈,是怀总管帮忙设计的而她们一家,都是农庄的优质客人,她这几年的春节都是在风回农庄度过的。
这事太拉仇恨,她虽然十分享受被人羡慕嫉妒恨的感觉,但被人缠着要求引荐风庄主和怀总管就很让人烦恼了。
马赫赫的吃铺子都还开着,生意非常好,因为桀每次来,都会给他们带几瓶农庄的溪水,这是萧医生特批的,桀,风庄主还过,他可以多带一点,被马兵兵谢绝了。
桀带来的水,她每次留下两瓶自己人做饭时用,剩下的,两瓶用在客栈的饮食中,两瓶给赫赫的店用。
她知道,能得到现在这些水,是萧医生和桀怜悯他们一家的遭遇,风庄主怕他们生意不好,还不上银行贷款,他们不能仗着别人的善良就贪得无厌,现在这些水,就已经让他们的生意十分兴隆了。
她也没有像其他那些客栈一样,把九商市政府的规定用到极致,房子盖三层,再压缩每个房间的面积,尽可能多隔几个房间,那样确实能够容纳更多的客人,但院子会显得比较阴暗逼仄,住着不舒心。
马兵兵觉得,自己喜欢风回农庄里面客栈的松散恬淡,其他人肯定也一样,她希望客人在她的客栈里都能得到最好的旅行体验。
所有房间统一价格368元/天,17个房间,客栈建成以来入住率100%,就算万木萧条的冬季,客房也供不应求,九商市政府特批的这批旅游专项用地项目中建起来的客栈,只有她的店能达到这样的成就。
因为,怡风客栈在风回农庄官网的合作伙伴列表中。
她不能给农庄丢脸。
马赫赫现在很少去商厦的吃店,他高薪聘请了个店长,那个伙子责任心很强,虽然几个吃店的大多数客人都是一次性的,他对原材料的选购和烹饪质量还是十分较真,身边大部分人都觉得他太死板,简直不像年轻人,马兵兵和马赫赫却十分欣赏他。
风老板也很死板,一平方公里30个游客,任网友闹翻天都不会增加一个。
风回农庄的面积扩大到数千平方公里,风老板后期开发的这些区域,主要功能是为了改善九商地区的气候,同时为野生动物提供一个安心的栖身和繁衍之地,不对人类开放,那就任现实中和网上的人叫破嗓子也不开放。
知道自己是对的就坚持,这不是死板,是负责。
马赫赫对那个年轻店长的奖励,就是家里的客房给他留着,伙子每天都能来客栈住。
马赫赫现在是客栈的总管和半个厨师,他总觉得姐姐的身体不能太劳累,需要下力的杂事就自己兜了,客栈晚餐通常比较丰盛,他会下厨帮忙。
华厦的很多传统节日活动都体现在食物上,所以到了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马赫赫要亲自制订食谱并下厨制作,他的水平比聘请的厨师还要高一点。
他今天晒的这些黄豆酱,除了供应店里的厨房和餐厅,主要是网上卖,顾客基本都是店里曾经的客人,这样的酱,他一年晒几百盆还不够用,网上经常断货。
客人走的时候,也都要带上几瓶。
起来,这点和风回农庄也挺像。
马兵兵问弟弟:“今天焖了多少豆?”
马赫赫:“一百二十斤。”
马兵兵:“不忙的话,再焖几十斤。”
马赫赫看她:为啥焖那么多?
马兵兵:“等清明节,我想多上架一些,回馈老顾客,你再单独做几瓶特大份加了香菇和豆干的,幸运抽奖用。”
马赫赫笑起来:“姐,你真是风庄主的迷妹哦,连活动方式都跟人家学。”
马兵兵顺手拉过一朵花嗅了嗅。
嗯,她就是风庄主的迷妹,她学不来风庄主办农庄的能力,但可以学习他的经营态度。
对,是经营态度,而不是经营策略,因为,风回农庄根本不需要策略。
--------------------
作者有话要:
感谢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