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江畔独行

A+A-

    次日一早,船飞雁把迟到的醒酒茶端来。岑杙晕晕乎乎喝了半杯,感觉不对味,“这是什么??”

    “醋啊!”船飞雁笑得不怀好意,岑杙愣了一下,齿颊里登时感应到一股奇酸,一个劲儿地往牙缝里钻,酸得她眼睛都快睁不开了,急忙哈着脸去找水喝。

    漱完了口生气道?:“师姐,你……你别费心机了,你这样挖苦不到我的。”

    “谁我要挖苦你了,醋不正好醒酒吗?你是不是得癔症了?梦里听到我挖苦你?”船飞雁那无懈可击的正义表情,把她堵得哑口无言,不由开始怀疑是不是真的自己有问题。

    七月中旬,长公主亲率五万西南大军进入蓝阙,助蓝阙王室清扫叛逆。岑杙把变卖房产所得的二十?万银两,外加从包四娘那儿借来的五十?万两银票,还?有一些现钱,凑足了一百万两整数,统统交给了蓝棉杲,助她复国之用。然后乔装改扮成一名商人,尾随大军进入蓝阙。

    这场平叛之行,历时仅三个月,便以蓝阙王室的复辟而宣告结束。

    胜利之日,长公主被邀请进蓝阙王宫,参加王室的庆功宴,在宴会上见到了那位备受群臣和百姓拥戴的新任蓝阙女王——蓝樱柔。

    李平渚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三确认后,肯定她就是那位在双驼峰上见到的姑娘。不禁大惑不解,她不是已经死了吗?怎么会……

    “我的确已经死过一次,不过,我的母亲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蓝樱柔头上戴着玫瑰花做的宝石王冠,言笑间美丽不可方物,举止间的皇家教养,很容易就和普通人家的女儿区别开来。

    长公主不可思议地量了她一阵,终于确信,“原来,你真的不是岑诤。”

    “我的确不是阿诤。这点我在栖霞山上已经明确地告诉过长公主了。”蓝樱柔微笑着,诚意感谢她襄助复国的壮举。

    “那你当时为什么?会戴着卢……阿诤的佛珠?”

    蓝樱柔诧异了一瞬,随即温言道?:“哦,那是她多年前赠与我的,我们曾是很要好的朋友。当年她刚来蓝阙时,病得很严重,还?好我当时路过,就把她带回?了王宫。后来她便以佛珠相送。”

    长公主心里一揪,眼泪差点夺眶而出,“这么?,她真的还?活着?”

    樱柔确定地点点头。

    长公主显见的激动起来,但仍尽量保持着克制:“那你能跟我讲讲阿诤时候的事吗?”

    “当然可以,只是现在,似乎不是很方便。”蓝樱柔看着眼前急等她分享胜利喜悦的大臣们,很是为难,“这样吧,如果?长公主有时间的话,可以明日进宫来,我会详细给长公主听。”

    第二天,李平渚临时有事,午后才到蓝阙王宫来,当即被引到一处静谧的宫室。蓝樱柔早已经在那儿等了,她换了身常服,依然是少有的亲切美丽。长公主善意地笑:“女王陛下倒是很像我们中原人,难怪当初我会将你认错。”

    樱柔微微一笑,“某种层面上确实如此。我父亲是中原人。”

    长公主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我想阿诤和?女王陛下的关系,不单单是朋友这么?简单吧?”

    “长公主何出此言?”

    长公主笑道?:“那串佛珠是阿诤母亲生前常戴之物,对她来意义非凡,她把这么?重要的东西送给你,可见你在她心中的分量。”

    樱柔似乎有点惊讶,低声喃喃着,“是吗?她从未起过。”

    长公主不解,看她竟然旁若无人地发起呆来,幽幽地叹了口气,“苏姑娘,请允许我这么?叫你,我知道你们十分要好。我再次恳求你,告诉我阿诤的下落。这些年我为了找寻她,走遍了大江南北。我知道她受了很多苦,希望能好好地补偿她。我毕竟还?是她的阿娘。你让她出来,哪怕见我一面也好。”

    樱柔遗憾地看着她,“可惜她并不在这里。不过,她走前留了一封信给长公主。”

    完,从袖口中掏出一个黄色的封信。

    李平渚接过来,果?断地拆开,阅毕,不觉湿了眼眶。

    信是用一种很娟秀的楷写的,“阿娘在上,读到这封信时,我已经离开蓝阙。我知道阿娘这些年一直在苦苦找寻我的下落,但是我想告诉阿娘,这些年我过得很好,比一般人想象中的还?要好。母亲临终前给我在归云钱庄留了笔银子,让我有生之年可以安稳度日。我交友广泛,知己甚多,没钱也可落地生根。况且仇家已死,我更无牵绊。心中所系,惟有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想起阿娘这些年受的苦,愧没有早日寄信告知现状。今日我即赴远行,来年纵使漂泊四海,也请阿娘勿再以我为念,以免忧思伤怀。否则就是阿诤的罪过。就此拜别,阿诤遥祝阿娘福寿安康,再拜敬上!”落笔写着岑诤,并附长生锁一枚,以为证身。李平渚从樱柔手中接过那枚金色的长生锁,看了又看,的确是当年她送与岑诤的,不觉潸然泪下。

    而与此同时,在天宽地阔的瑞江河畔,一名容颜昳丽的白衣女子正牵着一匹高大的黑色骏马,在黄褐色的沙滩上踽踽独行。她身上斜背了一个蓝色的长布包裹,乍一看像是背了一把宝剑。然而仔细观察,那上下一径的匀称形状,更像是一根光滑的擀面杖。

    天上的云层积得很厚,看起来不久就要落雨。但她浑不在意,像一只被放逐天边乐不思蜀的闲云野鹤一般,无拘无束,轻盈自在。

    好在,她还记得自己要继续赶路,沿着大江自西向东行。走走停停,鞋袜不久就被泥沙浸湿了,有一股凉风从脚趾缝里透上来。这提醒了她得尽快找到今晚落脚的地方。不然这即将到来的冰雨会让她提前感受一把秋冬交替的残酷。

    可是走了十?余里了,还?是没有遇到一户人家。望着身前身后无边无际的芦苇丛,她的脸上终于流露出一丝寂寞本相。

    马儿跟她一起走累了,不愿意再走,趁机咬住路边的芦苇丛,大口大口地吞嚼。任女子怎么拉拽都不屑一顾。那女子无奈就蹲下来看它吃得欢实,羡慕道?:“你可是吃个饱了,我可还饿肚子呢!”

    马儿显然对于人间的礼让没有丝毫兴趣,对美女的抱怨也没有区别对待,依然埋头自个吃自个的。女子叹了口气,抬头看看芦苇后的那片月牙形的湿地,几只灰鹳正戳着长嘴向水里觅食,一群野鸭也都酒足饭饱卧在水面上徜徉来去。万物都有东西吃,唯独她在饿肚子。

    这似曾相识的场景,不由让她想起了当年,随师父和师哥沿瑞江西行逃难的日子。那时还是夏天,瑞江流域的禽鸟更多,游鱼条条肥美,大胆到跃出水面。三个光头和尚,一老两,腹中空空,也是这般遥望着江面发呆。

    岑诤当时不知道师父和师哥在想什么?,她满脑子都是母亲做得鲫鱼汤和野鸭肉,肚子叫得比雷还响。

    记得江上有许多拿鱼叉捕鱼的人,十?几叉下去,就能叉到一条大鱼。她央求着拽拽师父的袖子。师父摇摇头比划不可以,然后教她动手去挖一种长在江边的茅草根。她是第一次吃那种东西,淡黄色的,一节一节,上面长了很多毛毛。师父把毛毛去了,然后把草根在江水里冲洗干净,递给她一根,示范了一下含在嘴里,细细地咀嚼起来。眉宇渐宽,神情舒展,仿佛那是世上最美味的佳肴。当时的江水干净澄澈像一条深青色的巨龙,平静地延展着它的鳞波,两岸的蒲草随着夏风有规律地做伏低,像是对大江和?师父做的一场顶礼膜拜。岑诤备受鼓舞,学着师父的样子,大口吞嚼茅草根,入口的时候真的有股淡淡的清甜,然而十?几根下去她的脸色就颓然了,这东西只能咀嚼却不能管饱。吃得越多肚子越饿。

    饥饿是那半年带给岑诤的最深刻,最直观的感受。她终于明白了,爹爹经常在饭桌上潸然泣下提到那种“饿”是什么?东西。不是她想吃娘亲做得莲子粥,就不吃眼前的白米饭,空着肚子宁愿再多等上半个时辰;也不是她半夜醒来想吃蒸年糕,娘亲却以晚上吃多了不消食为由,无论如何都不给她开灶。那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空洞洞、无着落、深不见底的危机感,从那一刻起,她才真正意识到以前的那种舒适生活已经离她彻底远去,她正式踏上了颠沛流离。

    最饿的时候,她的两眼昏昏,感觉随时都能晕倒在路旁。师哥背着她走了一段路,也饿得前胸贴后背,快不能行。还?好在他们力气将尽的时候,在岸边遇到了一个好心的渔夫,他提着鱼篓满载而归,但不知为何满面愁苦。看见师徒三个饿得快要死了,就从鱼篓中分了条鱼给他们。岑诤谗得直流口水,想接又不敢接,只能巴巴地望着师傅。师父却问他为何面有忧色?他起自己家的儿子生了一场大病,快要死了,即便再多的鱼也换不回?他的命,因而愁苦。于是那天他们跟渔夫一起回了家,探望了他的儿子,师父为那个比岑诤还的不点推拿、施针、开药,最终治好了他的病。渔夫一家感激涕零,拿出了家中最好的鱼款待他们。但师父却只要三份素食,然后单独为岑诤要了一条鱼当做加餐,那条鱼真的很,烤完只剩下三根手指那么大了。

    但那是岑诤有生以来吃过的最香的烤鱼。她狼吞虎咽地咬掉了半截,把剩下的给师父和师哥递过去,他们却都不吃。她似懂非懂,师傅笑,她只是剃度还没有受戒,只算半个出家人,可以吃荤。但是他和?师哥都是受了戒的和?尚,是万不能破戒的。她当时年纪还,对和尚戒律只有一点朦胧的认识,还?远不到敬畏的地步。于是就把剩下的半条鱼藏在袖里,到了晚上,趁师父入睡的时候,把师哥叫起来,从袖子里掏出鱼儿分给他吃。师哥当时真的有点傻,被她这半条鱼感动得一塌糊涂。后来据他,那是他真正拿岑诤当家人的开始。

    岑诤听到一阵噗呲呲的动静,回?忆至此戛然而止,回?头才发现马儿已经吃完了草,正龇牙咧嘴地响鼻。站起来摸摸它的马鬃毛,“吃饱啦?那咱们该继续上路了!”如果?她没记错的话,绕过前面的月牙湾湿地,再往南行五六里,就有个村落,正是那位渔夫的家。不知道,过了二十?年,他们还住不住在那里,会不会认出她来?

    岑诤想着,重新系了系包裹,抬头看了看天,光线愈发的阴暗了,只遥远的天边有一抹浅显的白。看来这场秋雨是免不了了。事不宜迟,她踩着马镫上马,控制了下缰绳,轻轻地“驾”了一声,往目的地飞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