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不舍与责任
上午,忙完,到午饭时间,因为离家不远,季雪就骑车回家吃午饭。
徐红梅看她一个人回来,好奇的问,“季礼季书上午去厂里找你了,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
“哦,他俩下乡了。”季雪就将他俩还有沈灼,信誓旦旦要给自己卖毛巾的事了。
徐红梅听完,不知什么好了,“你就这么干脆的答应了?这仨子,也真是胆大,万一这卖不掉,不是耽误你的事吗?”
“耽误不了什么事。”今天中午,其他人都不回来,就姑嫂俩在家吃午饭,季雪帮着端菜到桌子上,一边解释道。
“其实,我这次主要是为整顿销售科。也没全指望他们能卖出去。”上午,给那几个做培训的时候,季雪心里就有了底了。
这次呢,他们要是能卖出去,那就是意外之喜了。
卖不出去,那也是正常。
她啊,得看开点。
她已经做好了面向社会招工的算。
徐红梅一听,有些慌,“那咋办啊?这卖不掉……”
“嫂子,货,肯定会卖掉的,你放心。眼下,我是先拿销售科开刀呢。慢慢的,其他科,我也会整顿。”季雪安慰徐红梅。
一切都在她掌握之中的。
“那季礼他们?”徐红梅不放心三个孩子。
季雪轻松的笑道,“他们仨呢,就是给他们一个锻炼的机会,都半大的伙子了,也不能整天窝在家里学啊学的,社会实践也很重要,就算卖不掉,也多了一次经验。
朋友间的协力合作啊,与客户之间如何交道啊。当然,这个时候,乡下又热蚊子还多,也叫他们去吃吃苦,别以为让他们学习就苦了。
真正的农民,这样的暑天,还在田间地头干活,那才叫辛苦呢。也叫他们多知晓点民间疾苦。”
季家,以前生活条件确实挺艰难,家里人口多,穷困,没钱。
可是,对于孩子,包括对季雪这个姑子,季建军和徐红梅两口子那都是娇惯的。
虽然物质生活苦点,可是,精神上是关爱有加的。
另外,这两口子也舍不得用孩子。
以前的季雪,那么大个姑娘了,除了上班,家里别的事都不干的,连衣裳都是嫂子洗。
她啊,那时也就是夏家勤快的像个保姆。
然后,季礼季书,也都这么大了,整天也还像个大孩子,除了念书,家里真的什么事都不用他们管,不用他们负责。
这在季雪看来,也并不好。
十几岁的孩子,也该有些责任心和上进心,亦或者,对自己的未来,该有个初步的规划了。
或许,这次的下乡,能让他们有个难忘的经历和回忆。
听季雪这样一,徐红梅扑哧乐了,“成,那就叫他们下乡吃两天苦。哼,这整天的楼房住着,大热天的西瓜吃着,风扇吹着,叫他们写个作业,还直叫唤的。该。”
姑嫂俩吃完午饭,季雪也没在家多逗留,骑着车子又回厂里了。
下午,各科室各组学习新厂规细则,她也得在办公室听着。
这些新厂规都是她亲自制定的,要是有疏漏和错误之处,她得及时纠正。
这一天,上午大扫除,下午学习,倒是忙忙碌碌的就过去了。
下班的时候,季雪骑着自行车,裹在那些下班的职工当中,看着他们骑着车子,三五成群的,有有笑的,一个个的脸上,似乎又重新扬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季雪心里是开心的。
第二天,上午九点半,吉时,全场职工的见证下,完成了揭牌仪式。
现场,季雪,陈县长和沈主任,以及之前为民商场的经理王鹏,同时完成了剪彩仪式。
仪式结束后,厂里几个车间同时开工,职工们高兴的欢呼声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格外动听。
季雪还陪着陈县长和沈主任等人参观了车间。
县电视台民生节目组,扛着摄像机跟着进行拍摄采访。
女记者方芳先是让陈县长和沈主任了话,这两人简单的了几句之后,因为还有事要忙,就先走了。
记者现场又采访了两个职工,等季雪回来,就开始采访季雪,询问她为何会收购一个倒闭的厂子?
季雪拿着话筒,对着镜头,眼神坚定,感情真挚,“如果非要问为什么的话?我觉得应该用四个字来概括。不舍、责任。”
“不舍和责任?”方芳似乎懂了,又似乎没懂,她又笑着追问了一句,“那,季厂长能跟我们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具体吗?”
“当然。”季雪落落大方,“首先,方记者可能不知道的是,我家三代人,都在这毛巾厂干过。”
“三代?”方芳表示很惊讶。
季雪点头,“我师奶,在毛巾厂建厂初期,她是第一批进厂的女工,她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
我师奶,那时还未解放,毛巾厂是一个大实业家投资建立的。
后来,解放后,毛巾厂又经历了各种变革,从私营到国有。
我师奶是亲眼见证了毛巾厂所有的兴与衰。
再有,我嫂子曾经也是毛巾厂的职工,后来,她生病了,办了病退,我顶了她的职位来工厂上班。
可以,我一毕业,就从校园进了毛巾厂,在这里,度过了我青春的三年时光。
这就我想的,不舍。不止是我,还有所有曾经在这厂里工作过的职工们,都会不舍。”
这一番话,勾起了现场所有人心底的感情,大家眼圈红红的,觉得备受感动。
方芳认同的点点头,又问,“那责任?”
季雪朗声道,“我师奶八十多了,我嫂子也快五十了,而我,今年二十二岁。我还年轻,我不能让前两代人的努力就这样付之东流。我不甘心,更是责任。
我觉得,我们年轻一代,有责任将前辈们未做完的事,去完成它,做好它。
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年轻人更要担负起肩上的责任,为祖国的繁荣和强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然,我个人能力有限,但我愿意从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将毛巾厂重新做起来,慢慢做大,做强,让它成为全厂骄傲,全县骄傲,全省乃至全国骄傲……”
到最后,季雪激动的做了个奥力给的手势。
把现场的媒体和职工们,激动的跟着欢呼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