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一切,安排的很合适
达成协议,季雪暗自松了口气。话,跟个比自己的男生恋爱结婚,这个,她还真没想过。
不过,男生虽然心性高脾气倔,但还是容易糊弄。
嘿嘿!!
沈灼,眼睛瞟向窗外,也偷偷松了口气。
这个约定,至少从侧面反映了,她并没有直接拒绝他。
四年,很快就会过去的。
四年内,或许会有男人追求她。但是,沈灼觉得,季雪能看的上,未必有。
对季雪,沈灼通过这么多次的接触,他自认为还算了解。
她是个风风火火事业心极强的女人,但却是个感情白痴。
所以,沈灼对她曾有过的那一段感情,真的觉得挺奇怪的。
他私下了解过,她跟那个夏和平之间,真的只是她的一厢情愿。
那么傻……
沈灼又偷偷瞟了眼季雪,真的,他真的很难将眼前的季雪跟传闻中那个讨好男人到近乎卑微的女人联系在一起。
明明,她那么骄傲,那么自信,那么聪明,那么热情……
怎么会看上夏和平那种败絮其中的玩意儿?
可是,现实就是那样。
沈灼为此,心里还狠狠呕了一阵,怪她眼瞎。
所以,四年,很好,他会用这四年时间,让她爱上自己。
四年后,他大学毕业,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娶她过门。
一切,安排的很合适!
季雪等了一会,看他竟然还坐着不动,不由挑了挑眉,笑容有些假,“我话完了,你呢?还有要的吗?”
没有的话,可以从她这屋里走出去了呢。
“哦,有。”沈灼面色正经,指着桌上的书,“我买的是全套的自考教材。但是,你一次考不了那么多。所以,你可以每次选个两三门。
最近的一次考试就在明年上半年四月份,时间不太宽裕,你要不先选一门或者两门?”
“那得考到什么时候?四科吧。”季雪很自信。
沈灼被她这种自信逗笑了,“这也不是你的算的,考试科目安排,有可能会撞时间。这里有本《报考简章》。”
“额。”季雪真没注意,就在那些书里翻着。
沈灼眼尖,一下子就看到了,从那些书里抽出来,“诺,就是这个,回头你认真看一下,这上头有报名时间、报名地点、报名手续、开考专业的情况和本次考试的课程安排。”
“哦,挺详细啊。”季雪随手翻了翻,笑道。
沈灼点头,“嗯,除了专业课程,其他的一些副科,是通用的,你可以先考。那些也简单些。”
季雪觉得在理,“成,那我这几天研究一下。”
“嗯。”沈灼算了下,四年,她这自考应该能完成吧?
不过,四年之内,要忙工厂,还要学习参加自考,也会很忙了。
“不急。”沈灼鼓励道,“你离校时间有些长,许久没参加过考试,可能一时不大习惯,慢慢来。但是,你那么聪明,肯定没问题的。
对了,学习过程中,要是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随时找我。”
“好。”季雪点点头,心道,她前世就是通过自学,进的大学,这世,自然也不成问题。
“那,我先走了。”沈灼起身。
季雪抬了抬手,“不送哦。”
沈灼轻笑了下,自己拉开门,出去。
季雪坐正,将桌上堆的书,重新整理好。
客厅这边,正在扫的徐红梅,见沈灼从季雪房里出来,连忙迎过来,问,“沈灼,我家雪咋样?”
沈灼心口一跳,脸微微红,低低道,“很好!”
“真的?”徐红梅顿时松了口气,“那她,题都会做么?沈灼,我家雪辍学的早,也没啥基础,你可要耐心点啊。”
徐红梅很担心,季雪现在跟学习扯上关系,万一学不好,再跟时候一样哭鼻子闹,就挺折腾人的。
“我会的,季厂长她,很好。”沈灼宽慰。
徐红梅连连点头,“那我就放心了。”
“婶子,没事的话,我就先回去了。”沈灼往门口走。
徐红梅忙叫住他,“咋就回去了?中午在这吃饭啊。”
“谢婶子,我答应了我姑,早点回去。”沈灼温文道,其实,他怕死赖在这里,会惹季雪反感。
虽然,他的确缠着她,但是,他也知道这个度。
真要是逼的太紧,依季雪的脾气,真的会闹的不可收拾。
他不愿逼她太紧。
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家教真好,徐红梅心头感慨,送他到门口,“那有空就来啊,路上慢点。”
“好的,婶子。”
送走沈灼,徐红梅来到季雪门口。
房门没关,季雪坐在书桌前,将书籍和复习试卷资料等,分门别类放好。
徐红梅看了很欣慰,雪现在都是厂长了,学习学不好,应该不会再哭了,是她总是当她是孩子,哎。
中午,买条鱼回来烧,给孩子们补补脑子。
徐红梅扫完,就提着菜篮子出门了。
菜场离的不远,四十多分钟,就回来了。
买了鱼,还买了几颗咸鸭蛋。
可是,中午了,季建军外出还没回来。
徐红梅做鱼只会红烧,并没有季建军会烧。
等了许久不见他回来,就自己做了。
中午吃饭,季建军还是没回来。
徐红梅心里就有些恼了,招呼孩子们先吃,只给他留了块鱼尾巴。
本来,他爱吃鱼头的,哼,偏给他留鱼尾。
一直到傍晚,季建军才从外面珊珊回来。
徐红梅都吃惊了,“这一天你干嘛去了?”
季建军显得有些难过,“真的是金凤。”
“金凤?”徐红梅一时没反应过来。
季建军看着她,“就是我跟你提过的,钱叔的幺女。我钱叔当年出事之后,她也不见了。”
“那她现在?”徐红梅激动的问,“你是找到了?”
季建军点点头,“那天,雪去的那家饭馆,真就是她开的。不过,她现在很不好,病的很重。”
“额。”徐红梅没料到事情会这样,“那,建军,咱们什么时候再去看看她?”
“嗯。”季建军轻轻应了一声。
起来,季家和钱家,也算有点渊源。
起来,那都是三十年前了,那几年闹饥荒,老百姓日子过的很苦很苦。
有一天,有个衣衫褴褛的老头带着个脏兮兮的孩子,拄着拐杖背着个蛇皮袋,来到了季家门口讨饭。
其实,季家那时候也苦啊。
那个年代,谁家不缺吃的啊?
可是,季母给他们水喝,还从自家都快见底的米缸里,抓了一把米,还给了那孩子两块杂粮饼……
就这,让钱家父女俩感激不尽。
后来,日子稍稍好点,有一回,钱老头就带着自家闺女,背了半袋米还有一些红薯,来到了季家。
是,那天要不是季母那两块饼,他们父女俩就得饿死在街头。
除了半袋米和红薯,钱老头还让女儿认了季母做干娘。
两家就这样走动着。
钱老头还将他祖传的炖鱼配方,教给了季建军。
不过,后来,钱老头在那场运动中去世了,等季家人找到那个村的时候,钱金凤也早已不见,后来一直没听到。
没想到,时隔这些年,竟然又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