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骗子订购商
季雪看完整封信,心头有一丝感慨。
这封信真应该让原身看看的。
毕竟,夏和平对不起的是原身,而非现在的她。
所以,她不会替别人原谅。
至于夏和平要去山区支教,这点倒是让她有几分意外。
支教就支教吧,好歹比他在B市捡破烂强。
将信塞进信封,放进抽屉。
季雪没再想这事,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
叮铃铃——突然,电话响了。
季雪拿起电话筒,还没出声呢,对面响起了刘厂长激动的声音。
“季,抓到了,抓到了——”
“什么抓到了?”季雪听的莫名其妙。
刘厂长声音急促,解释,“派出所早上给我电话,是那骗子订购商被找了,让我现在过去认人呢。”
“真的?那太好了。”季雪也很激动。
就因为那骗子,坑的刘厂长和制衣厂好苦啊。
幸好,她当时想了个捐赠活动,经过电视台和报纸一宣传,这事立刻在全县以及相邻几个市、县都得到了很大的反响。
不少国营的民营的企业,纷纷出力。
一来,为着帮助制衣厂解困;
二来,又可以支援教育事业;
三来,也能扩大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简直一举三得。
所以,那天捐助活动之后,不到五天,刘厂长的那批运动服全部销售光了。
因为都是买去捐助给学校的,刘厂长就按出厂价给的,除了面料和工费,其他的一毛钱都没加。
这也让季雪对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厂长,心生敬服。
电话那头,刘厂长道,“是啊,季,我想让你陪我一起去,可以吗?”
季雪轻笑,“没问题啊,那咱们半个时后,派出所门口见。”
“嗯,好的好的。”刘厂长大为激动。
有季雪在,她这心里就踏实。
季雪挂上电话,就将桌子收拾了一下,几分重要材料放进抽屉锁了起来。随后,拿着包,出了办公室。
大约二十分钟后,她骑车到了派出所门口。
刘厂长已经等在门口了,见她过来,连忙迎过来,“季,你来了?”
“嗯。”季雪停好车子,就道,“走,咱们进去。”
两人一起进了派出所,派出所副所长亲自接待了她们。
之后,一个民警同志将那订购商给带进了副所长办公室。
那人四十多岁的年纪,头发胡子长的老长,看起来很长时间没拾掇过了。
“刘厂长,是他吗?”副所长问刘厂长。
刘厂长使劲量这人,这跟她之前见过的订购商真是差别大了啊。
那天这人来,微微挺着个肚子,一身富态和官相,不像现在这样落魄的跟街头流浪汉似的。
就在刘厂长量的同时,那人也睁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认真量着刘厂长。
似乎认出来了,这人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刘厂长跟前。
“大姐,是你?对不起,我对不起你啊,我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个样子,呜呜,是我害了大家——”
这一跪一哭,把个刘厂长吓了一跳。
季雪神色严厉,“你哭也没用,你这种行为已经属于诈骗,你等着法律的制裁吧。”
“我愿意,不论法院怎么判,我都愿意接受。”那人颓丧的坐在地上捂脸痛哭,最后干脆撕心裂肺的嚎了起来。
季雪诧异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然而,副所长和民警两个,都面色沉重,也没制止。
刘厂长瞧着一个大男人,哭的这样凄惨悲切,不由得心软了几分,就叹道,“大兄弟,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我跟你无冤无仇的,你为什么要坑我啊?
你可知道,那批货,我把家底都压上了。要不是有政府和季厂长帮忙,我现在,还不知怎样呢?“
骗子订购商,抬起泪眼看了她一眼,只声音沙哑含糊的喊了声,“对不起,呜呜。”
然后,又开始哭。
刘厂长,“……”
季雪听这哭声太惨,就道,“好了,别哭了,一个大男人,做事得有担当,你既然坑了人家,就该受到惩罚。若真心悔过,那就擦干眼泪,接受处罚。
以后出来了,好生做人,别再生这些坑人的歪门邪道。“
“我,我……我是想我媳妇儿。”骗子订购商捶胸顿足。
副所长见状,让民警直接将人又给拉走。
世界总算清净了,季雪深呼了一口气,帮着刘厂长问,“副所长,人已经找到了,后续会怎么处理?”
“这事,没那么简单。”副所长坐到办公桌前,示意季雪和刘厂长坐,然后,叹了一口气。
季雪和刘厂长相视一眼,都不明白他这话。
副所长接着道,“这可能牵涉到一起跨国诈骗案。目前,我们此案还在追查当中。”
“啊?”季雪和刘厂长都听呆了。
“是的,李国顺,他其实算是此案的直接受害人……”
接着,副所长就将此案目前所了解的情况,跟她俩详细了。
骗子订购商名叫李国顺,曾是市里一家棉纺厂的销售副科长,媳妇儿是一家医院的护士长,两人还有一个儿子,一家三口的日子也算过的不错。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李国顺年纪渐长,这职位去总是上不去,当了十几年的副科长,离正的就差一步,去年科长调任,他以为自己的机会总算来了。
没想到最终被别人走了后门,他还是个副的,一气之下就辞了职。
听媳妇的话,开始下海。
他以前在销售科干的时候,倒是积攒了些人脉。
也做成过几笔买卖,挣了点钱。
于是,底气就大了。
谁知,那是别人给他的一点甜头钓大鱼。
之后,是有笔国外的服装订单,做成了起码能挣百万。
李国顺激动坏了,家底全拿了出来,这还不够,跟自家兄弟朋友,媳妇娘家,都借了个遍。
最后投资了四十多万。
因为订单太大,一个厂子根本没法做完,李国顺又找了好几个型加工点。
刘厂长这边其实只是他找的一个加工点。
可后来,货做的差不多了,李国顺遇到了刘厂长当时的情况,订购商不见了。
他找介绍人。
介绍人也不见了。
他这才慌了,一个人到处蹲守,到处找人。
最后报案。
得知他被骗,一些借过钱的亲友纷纷找上门来要钱。
家里但凡能卖的全卖了,包括房子。
最后,他媳妇儿受不了了,跟他离婚,带着儿子住回了娘家。
那案子在警方那边,迟迟没有进展,李国顺着急之下,竟然想偷渡,亲自去找人。
结果被捉了回来。
这几番一交涉,发现他就是刘厂长报案的那个订购商。
可是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