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八十八章

A+A-

    因为刚进学校的新奇,四个女孩睡前好好聊了一会儿。

    蔡蓓妮很愿意讲自己的家庭情况。

    她确实有这个资格。毕竟她生活幸福,父母疼爱,生活在京市。

    “我以后可能要经常回家住,不在寝室。”蔡蓓妮,带着她时常带着的那股倨傲劲:“我爸妈想我。我怕不回家,我爸妈就找过来了。”

    邹乐为学播音主持,声音很好听,话字正腔圆,却总是胆胆怯怯的。

    她沉默着,一直没话。

    等蔡蓓妮秀完自己的优越感,潘敬开口了:“我家住六附近。”

    六现在是很出名的学。

    蔡蓓妮脸色一下子不好看了。

    她以为寝室里,只有她一个人是京市的。

    潘敬这话一出,蔡蓓妮也不想继续秀自己家了。

    潘敬继续:“虽然我家在京市,但是离学校有点远,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宿舍住。”

    邹乐为声:“我家在杉城。”

    这个地方潘敬没听过。邹乐为解释了下:“是海省旁边的县级市。”

    她声音越来越:“这是我第一次来京市。”

    潘敬好像明白了她胆怯的原因。

    潘敬对着她笑了笑:“那以后有时间,我们一起出去玩,有些地方可好玩了。”

    邹乐为感激地看了潘敬一眼。

    赵绝已经上了床,眯眼半躺着,侧脸美轮美奂。

    潘敬忍不住看了好几眼。

    赵绝没自己家,只是:“以后我可能晚上回来比较晚。如果到了睡觉时间,我还没回来,不用给我留门。”

    蔡蓓妮心情不太好,语气很凶:“太晚回来,影响我休息。”

    赵绝直接怼上去:“你不是你不怎么住寝室吗?我回来晚吵的也不是你。”

    蔡蓓妮一下子不出话来。

    她是家中独女,父母工作稳定,家境不错,父母很疼爱,从来没人对她过重话。

    蔡蓓妮想回怼一句,但是又不知道什么。

    她想起来赵绝那个破洞内衣,想她一句“正常人不穿破洞内衣”。

    但是话即将出口,蔡蓓妮忽然意识到,这是在嘲笑别人的难堪。

    父母对她的教育中,绝不包括这一条。

    蔡蓓妮受了这口气,憋得难受。

    潘敬没想到刚进寝室,就有这样的矛盾。

    邹乐为不敢话,可怜巴巴地看了一眼潘敬。

    潘敬当了个和事佬:“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轮流洗漱吧。按照床号去行吗?”

    这事大家没意见。

    邹乐为先去了。

    洗漱之后,寝室里的气氛也好多了。

    关了灯,潘敬明白,大家性格不同,以后这样的矛盾多着呢。

    不过啊,都是年轻的女孩子,别扭肯定不少,能理解。再了,都是漂漂亮亮、娇娇气气的女生,闹别扭又能闹出什么大事来。

    潘敬觉得大学生活挺有意思,美滋滋睡了。

    早上,她们四个都挺早起床了。

    上午有个新生见面会,挺重要的,能见到这一届的同学。

    为了这一场见面会,蔡蓓妮精心地化了个妆。

    潘敬也简单地画了个淡妆。

    邹乐为不会化妆,就只涂了口红。

    赵绝满不在乎,潦潦草草扎了个头发,就跟着出门了。

    见面会开始前,在大会堂里,校长先讲了话,迎接今年的新生,鼓励大家钻研专业,也抓住会,为母校争光。

    校长讲话结束后,负责后勤和纪律的领导分别上台,讲了在校期间的注意事项。

    学艺术的孩子,思维活跃,敢想敢做,有些丑话得在前面,以后才能少些麻烦。

    领导们讲话结束了,各个专业的辅导员就把自己专业的新生领了回去,让大家认识下,也选举下班委。

    潘敬和赵绝都是表演系的,她们俩和邹乐为还有蔡蓓妮告了别,跟着自己辅导员走了。

    到了她们的教室,里面已经有一些同学了。

    潘敬在签到本上签了个到,看了一眼班级同学的名字,有些感叹。

    认识的人还挺多。

    毕竟这个班的学生以后基本都会进入娱乐圈,那个圈就那么大,潘敬多多少少都有些印象。

    看着这些名字,和稚嫩的脸庞,记忆翻涌而来。

    有几个挺出名的,但是其他大多数都没什么大名气,顶多只是参演过几部大制作的片子,在观众面前混了个面熟。

    不过,这一届也算是人才济济了。

    毕竟这些名字里,有几个让潘敬印象很深。

    一个是陆洄,是个在圈里名气不大,但很有话语权的女明星。传闻中,她背后有大后台。潘敬记得,陆洄似乎对演戏没什么事业心,热衷于参加晚会和典礼,也挺会交朋友的。没想到竟然也在这个班里。

    一个是赵一岭,很正派的英俊,演技稳得住,但是总是遇不到什么缘,一直不温不火。潘敬很看好他。

    下面有个名字是孙漱。这个潘敬很熟,之前演过同一部剧,还争番了。后来剧里的男主犯了事,进了局子,最后剧也没播出,白争了。孙漱演技不错,向上爬的心也很大。不算坏人,但是潘敬和她性格不太和。

    签到表的最下面,有个名字,让潘敬陷入了沉思。

    宛凝。

    这是个很传奇的演员。潘敬记得她还没毕业就去世了。

    宛凝是童星,演过很多剧女主角的童年时期,算是国民女儿,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乖巧又可爱。很多老一辈的人,都在等她长大。但是在大学期间,因为酗酒,酒后身上只围了一条浴巾,坠楼而亡。

    后来,宛凝的父母不相信女儿会这样去世,到处寻求公道,要求案件重查。

    潘敬记得很清楚,宛凝的父亲是个学老师,她的母亲是地方乐团的乐。到了京市,面对强权,他们就是蝼蚁一样。

    没人接他们的诉状。后来,宛凝的爸爸妈妈在大街上发宣传单,以扰乱公共秩序的名字被抓捕。

    这事知道的人不多。

    潘敬努力回忆,自己是怎么知道的?

    她签好名字,往座位上走。

    赵绝给她留了个位置,大大挥了挥:“潘敬!坐这儿!”

    潘敬走过去,和赵绝坐在一起。

    现在同学们还都不认识,没怎么话,都悄悄打量着班里的其他人。

    这个班一共四十人。

    辅导员来了之后,简短介绍下课程安排,又让大家都自我介绍。

    都是俊男美女,非常养眼。

    但是都还年轻,眼睛里没有后来的功利,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潘敬频频看宛凝。

    宛凝脸偏圆,眼睛也圆圆的,有些幼态。她一直顺风顺水,现在也像个孩子一样单纯,笑盈盈地听同学们自我介绍。

    班级里气氛很热闹,但是潘敬忽然感觉有些悲哀。

    这些年轻人,只知道以后会进入黄金地,获得鲜花和欢呼,但是他们不知道同样会有刀刃和鲜血。

    能爬上去,站在顶点的,脚下没有一个是干净的。

    潘敬默默注视着这些年轻的面庞。

    她已经知道赵绝和宛凝的不幸命运,其他的呢?

    又有几个能躲避全部的不幸?

    他们的面庞是上天的恩赐,却也会为他们招致灾难。

    自我介绍结束后,就开始下一步流程。

    “为了方便同学们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我们要选出几位班委来。”辅导员热情洋溢。

    刚才还在笑嘻嘻的大家,忽然都沉默了,并且迅速地低下头。

    潘敬:?

    潘敬有些茫然地往周围看了看,不明白为什么。

    之前上学的时候,当个班委,是个多体面的事情啊。

    赵绝坐在她旁边,着急地拉了拉她的衣袖:“潘敬,别抬头,心被抓去当班委。”

    潘敬声问:“为什么不能当班委啊?”

    赵绝声解释:“大学的班委事可多了。”

    “很影响时间。”

    潘敬明白了。普通的大学生也许会争取当个班委什么的,还会争取加入学生会,让自己的简历更加充实。

    但是,对于学表演的他们来,这些经历并不会增加他们的市场竞争力。

    反而会耽误时间。

    怪不得大家都低着头。

    潘敬想了想昨晚寝室的矛盾,犹豫了下,也低下了头。

    辅导员已经工作多年了,对于这个场景很熟悉了。

    辅导员冷笑一声:“要是没有人自愿的话,我们就抽签了。”

    班里哀嚎一片。

    “老师,不要吧!”

    “老师,我现在忙着试镜,我能不能不抽啊?”

    辅导员铁面无私:“大家一起抽。”

    终于有个勇士站出来了。

    “我当班长吧。”一个男生站了出来。

    全班都欢呼起来。

    潘敬扭头看他。

    好像不认识。

    “我叫冯邑,高中时因为车祸受伤,留级了一年,年纪应该比大家大一岁,愿意当班长。”

    冯邑很稳重,面容帅气,但是偏向于憨厚那一挂。

    潘敬确实对他没印象,应该是没什么名气。

    不过可以理解,后期娱乐圈对男性的审美走向,是偏向于柔美和凌厉夺目的帅气,这种憨厚确实没什么市场。

    如果是在前些年,倒可能是个国民男神,现在是真的不可能了。

    潘敬替他叹息,时运不齐啊。

    冯邑自荐为班长后,班里的气氛也轻松了一些。

    毕竟最困难的任务已经被认领了。后面的就算抽到自己,也不会很难过。

    不过冯邑认领班长职务的原因,让潘敬汗颜。

    这个男生因为觉得自己比同学们大一岁,就愿意为同学们服务的话,那么严格起来,潘敬的年纪可比这群孩子们大多了。

    潘敬想了想,也举起了:“老师,我也愿意做班委。”

    辅导员很欣慰,今年不错,有两个学生毛遂自荐,很好。

    潘敬被分配了团支书的职务。

    剩下的班委职务被抽签决定。

    其实也就副班长、组织委员、生活委员和学习委员了。

    被抽出来的四个倒霉蛋和冯邑、潘敬一起上台,发表了就职演讲,表示自己愿意为了同学们服务。

    这次见面会结束后,潘敬正坐着收拾东西,赵绝已经站了起来:“潘敬,我有事先走了,可能晚点回来”。

    没等潘敬回答,赵绝就匆匆离开了。

    潘敬想着,赵绝能去做什么?也没怎么打扮,应该不是去见什么富二代男朋友吧?

    忽然,门外响起了一个男生的声音:“宛凝,你爸妈邮的东西到了吗?我和你一起去拿吧。”

    宛凝应了一声,跟着那个男生出去了。

    潘敬听着那声音耳熟,看了一眼。

    忽然就想起来了。

    是他啊。

    时间太久,潘敬不记得他的名字,只记得他是个编剧。

    是宛凝的老乡,也是宛凝的同学。

    潘敬知道宛凝爸妈的事,就是从这个编剧这儿知道的。

    潘敬和这个编剧合作过,虽然工作没多久,但他已经是个挺油滑的人了,不像现在这个学生样。

    在剧组里,他留了很多人的号,笑嘻嘻地以后再合作。

    可是,不久后,潘敬就收到了他群发的信息。

    他,宛凝不是自杀,是被害了。他还,这些年他一直养着宛凝的父母,也在暗中调查宛凝死亡的真相。

    但是,最近宛凝的父母背着他进京,然后发传单被抓了,他恳求自己认识的这些人,帮自己寻求公道,给宛凝立案,把她的父母放出来。

    当时的潘敬还没有出名,是个位卑言轻的演员。

    那个编剧没过多久,也因为散播谣言被拘留。

    后来,他就出国了,在各个社交软件上不懈地讲述着宛凝的冤屈。

    没人信他,毕竟宛凝的死亡已经被媒体定性。观众已经看到了“真相”。

    他以“演员宛凝的朋友”为名字,在社交软件上发的贴子,下面充斥着围观群众的嘲笑和恶意解读。

    “吸引人眼球的货色。”

    “你们一定是睡了。”

    那个编剧,一遍遍重申“我们只是朋友”。

    但是潘敬不太信。

    如果只是朋友,怎么能放弃了自己在国内的一切,奔赴异国,就只为了能出她的遭遇?

    他一遍遍地讲,花钱宣传,也到处寻找线索,不停探寻真相。

    他这么努力,终于把宛凝的名字成了络违禁词。

    上再也搜不到宛凝的名字了。

    这个事件,也就自然而然地淡了。

    时间久了,琐碎的事一件又一件,让潘敬也遗忘了他们的故事。

    但是,潘敬看着窗外走过的宛凝和那个男生,当时的心酸又泛上来。

    宛凝走过窗边,阳光抚在她的头发上,头顶的细发被染成金黄。

    那个男生面目平淡,但是看向宛凝的眼神,带着心翼翼的欢欣。

    潘敬不相信这和爱无关。

    她深吸一口气,提起精神来,大学期间算是有事做了。

    这些孩子,绝不能在她的面前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