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第一百章

A+A-

    潘敬不停地搜索着自己需要的信息。

    过了段时间,潘敬终于在页的边角处看到了一条新闻:“西成工作室自不量力!首次尝试做动画电影”。

    会来了。

    潘敬迅速在上找到了西成工作室的商务联系方式。

    这个电影,没人看好。

    毕竟西成工作室是做游戏的,从没涉足过动画电影领域。

    游戏建模好,不代表剧本也能做好。

    并且,这个电影中角色都是游戏中的人物,故事也是发生在游戏世界观中的。

    所以筹拍时,西成工作室根本拉不到任何资金。

    那些专门做电影投资的构,经过评估后,都认为这部动画电影特效要求高、花费多,而且受众少,根本没有盈利的可能。

    作坊,搞什么电影。有人不客气地这么。

    西成工作室,只能慢慢做这部电影。

    他们花了很长的时间,老玩家们也自费建立了筹款站,才终于把这部电影拍了出来。

    因为资金的短缺,这部电影删减了一部分,导致世界观不够完整。

    但就是很奇妙。

    这部电影刚上映的时候,只有游戏老玩家去看,然后在上发布了自己的评价和感触。

    上映的第三天,舆论忽然就翻涌起来。这部电影的金句火出游戏圈,创始人的故事也感动了很多人。

    即使没玩过游戏,也有人去了电影院。

    真正的好东西,是没有界的。

    上对这部电影最广泛的评价是“炸裂好看,没玩过游戏也觉得好看!甚至为了这个电影,我愿意去玩游戏!”

    本来因为票房较低,电影院只准备上映一周的。但是后来几天每场都爆满,电影院紧急协调,最后上映了一个多月。

    西成工作室一夜爆火,也一夜暴富。

    电影反哺游戏,他们后来成了全国最优秀的三家游戏制作公司之一。

    潘敬给这家游戏公司发了邮件,询问了相关情况。

    同时,她也收到了秦是明的消息。

    “有个文艺片,现在困难,拍不下去了。”秦是明:“我问过了,剧本其实不错,但是不适合现在的潮流。”

    “现在的文艺片都比较纯情,画面也很美。但这个片子,有点”他想了想,终于想起来怎么表达了:“有点太边缘了,但这是最近我觉得比较好的戏了。”

    男主角是个卖菜时缺斤少两的跛脚贩,女主角是个独眼的混混。

    两个被世界抛弃的边缘人,因为偶遇,逐渐开启了一段短暂而又温暖的特殊爱情。

    潘敬对这个片子,一点印象都没有。

    她有点不确定,这个片子到底是拍完了,没有出名?还是在筹拍期间就因为资金问题夭折?

    秦是明谨慎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剧本很不错,泪点很足,主要是很真实。里面还涉及到一些社会问题,比较有意义。”

    但是秦是明也不好:“市场的走向很难猜,即使是最好的导演拍出来的片,也不是永远满足观众的口味。”

    “这个片子,我的评价是,很好,但不一定盈利。当然了,如果不着急,你就再等等。”这是秦是明的结论:“投资都有风险,但这个风险大一点。”

    潘敬想要的,并不是“很好,但不一定盈利”。

    她想要赚很多的钱。

    正在考量时,秦是明又了一些这个片子的信息:“并且导演叫朴信,只是个新人导演”

    只听到这一句,潘敬就下了决定:“我要投资这个,你把导演的联系方式给我吧。”

    秦是明反复叮嘱她:“别投太多,第一次,就当试试水。”

    但是潘敬心里已经有了底气。

    这是朴信啊。

    即使他的第一部电影,挣不了什么钱,结个善缘也是好的。

    毕竟,他以后可是包揽了国内外电影大奖的天才导演啊。

    潘敬记得朴信的访谈里,主持人提到了他的第一部电影,是一部喜剧,上映就大火。

    主持人称这部电影为他的处女作。

    但是朴信认真地纠正主持人的法:“这不是我第一部电影,我的第一部电影因为缺少资金,夭折了。”

    现在这个文艺片,应该就是他的那个第一部吧。

    潘敬有了两个目标,下一步就是资金分配。

    顾隽的钱已经到账了。

    张红娟钱不多,但也打过来了。

    周末时,张红娟履行了自己作为司的责任,开车带着潘敬去了西成工作室。

    西成工作室后期会在市区拥有三栋楼的大园区,但是现在他们只是租了一层写字楼。

    工作室的ceo祁总接到潘敬的电话后,一直心存疑虑。

    毕竟,电话里的声音是个年轻的女孩,直接要给他们投资,祁总不太信,怕有人玩他们。

    但是这个年轻女孩真的来了。

    祁总慎重起见,亲自来接待了。

    潘敬和张红娟看起来都还是学生。

    祁总有些纠结,自己到底应该用什么态度接待?

    接待金主,还是接待参观?

    潘敬没让他犹豫太久,直接开口:“祁总,您好!我是丰碑的老玩家,听您这边要拍电影缺资金,想给您帮个忙。您看,还差多少?”

    潘敬的投资总得有个理由。从理性角度来,她找不到任何一个理由。

    那就从感性角度话。

    我喜欢,所以我愿意。

    这下子,祁总的疑窦一下子解开了。

    一个有钱的老玩家啊。

    祁总理解了,甚至关系都热络了一些。

    祁总拿出预算表,给潘敬和张红娟看。

    还差挺多。

    他们现在只有这部电影的一半经费,本来觉得资金充足,没想到越来越不够了。

    每年的游戏利润贴进去,能补上5%的漏洞。

    这种情况下,他们准备把电影删删减减,有可能在五年内拍出来。

    潘敬算了算自己的钱。

    “我给你们补上30%。”潘敬。

    这是大钱啊。

    祁总眉开眼笑。

    但是潘敬有自己的要求:“但是一定要做好。现在有玩家成立了筹款站,我希望你们对外宣称一直是资金匮乏状态,愿意接受一点玩家的接济。”

    “就算钱够了,拍出来了,也不要太快上映,多打磨,一定要显得花了很长时间。”

    这个没问题,祁总立刻:“其实已经拍了一年多了,只是之前一直没对外公布消息,只是现在资金卡了,才对外公开的。等正式拍完,再加上之前的一年半时间,不管怎么样,时间跨度都够了。”

    潘敬点了点头:“还有,后期宣传的时候,要和我提前一下,我会有些建议。当然你们可以权衡下,是否要接受我的建议。”

    这都不是过分的要求,虽然不太理解,但是祁总都答应了。

    开玩笑,30%的资金,祁总觉得自己叫眼前两个女孩大爸、二爸都行。

    他们当场签了协议,确定了潘敬入股金额、后续分成和股东权利。

    潘敬安了心。

    她很熟悉之后的营销策略。

    有些烂片,营销得好,利润也很客观。

    这个好片,营销得当的话,不定比上一世更加出彩。

    “缺钱的剧组,省吃俭用拍出来的好片”。

    这个点,就很容易吸引观众热情。一是想看看缺钱的剧组能搞出什么好片,二是如果真的好看的话,观众很乐意为这样艰难的剧组当自来水,并且多刷几次电影院。

    并且,这句话用在这部电影上,也不算错。

    毕竟是靠潘敬这个虚假老玩家,才搞到的钱。

    忙完后,祁总笑眯眯送潘敬和张红娟出门。

    张红娟尽职尽责,当好一个司,帮潘敬开了车门。

    车启动后,张红娟问:“这个祁总叫什么啊?”

    潘敬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叫祁总。”

    她提前查了资料:“他姓祁,叫总。”

    “所以他们工作室自称是最平等的地方,因为所有人都可以叫领导大名。”

    倒也不错,祁总看起来性格很好。

    如果介意的话,不定会让员工叫自己老板什么的。看来是真的不在乎。

    那里工作氛围不错,员工干劲十足,祁总也目标明确,非常简朴。是认真做事的样子。

    张红娟也放了心。

    这边办妥之后,潘敬又去了朴信那里。

    潘敬已经提前约好了。

    走在半路上,潘敬接到了朴信的电话。

    “别来了。”朴信的语气很丧。

    潘敬大为惊讶:“给你投资,钱够了,为什么不拍?”

    如果朴信有了其他的会,倒也有情可原。

    但是朴信的理由不是这样,他的声音板板正正:“缺钱太久了,演员都跑去接新戏了。”

    “我给演员打了电话,演员都拒绝了,已经进了新剧组。”

    他一个导演,怎么也整不出一部片子来。

    潘敬心念一动:“等我,我们就快到了。”

    然后她们加快速度,到了朴信那里。

    路上,潘敬和张红娟约好了辞。

    到了地方,胖乎乎的男人无精打采地站在门口。

    这就是朴信了。

    张红娟下了车,直奔主题:“您好,我愿意给您投资。需要多少?演员我帮你一起找。”

    朴信耷拉着眼皮,有点不舍得自己的剧本。闻言看了看张红娟,认真思考了一下:“那也行。”

    他拿出预算表,张红娟把这个数额和潘敬的金额对比了一下,差距不大,当即同意。

    看他们谈的差不多了,潘敬从张红娟身后走出来:“导演好,我是之前接电话的人,投资的是我表姐。我刚听您这边演员还没到位,我可以试试镜吗?”

    张红娟立刻开口:“朴导,你根据自己需求选。我表妹不合适,就直接告诉我,她还是个学生,没什么经验。”

    朴信松了口气。

    他很担心这姑娘是那种带资进组的,那样的话,就算不合适,他也很难拒绝。但是听到张红娟这样,他就放了心。

    这个剧本是他用心改过的,宁愿不拍,也不想选不合适的人。

    朴信带她们进了屋,然后选出来一个片段,递给潘敬:“试试这个吧。”

    潘敬看起来很乖,所以朴信选了女主角还是混混时的片段。

    和性格反差太多的角色,是最难的。

    有时候,即使演员的动作和台词都到位了,但是角色和自身反差太大的话,也总会让人觉得怪怪的,无法代入情绪。

    朴信给出的这一段戏,发生在前期,女主角还不认识男主角的时候。

    她只是个混混。

    因为只有一只眼睛,而自卑。又为了掩盖这份自卑,而趾高气扬起来。

    她带着墨镜,阳光下,和其他的混混姐妹大摇大摆走在街头,看起来无畏无惧,事实上,耳朵敏感地捕捉着路人的话语,生怕别人发现她的残缺。

    潘敬认真把这一段读了好几遍,闭上眼体会她的心情。

    房间里静悄悄的,只有朴信喝水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潘敬合上剧本:“好了,我们开始吧。”

    张红娟站在一旁,朴信走过去,给潘敬搭戏,扮演女主角的混混姐妹。

    他们两个站在办公室中间的空地上。

    朴信呆板地念着台词:“昨天咱们的人和泰子他们打的厉害,下次我们得去帮忙。”

    朴信的台词真的非常干巴巴,张红娟觉得顾隽时候读课文都比他有感情。

    然后,朴信又捏着嗓子,假装换了个人:“是啊,要是捅死了谁,这种大热闹我们没看见,那不就是吃了大亏!”

    张红娟听得眉头直皱,生怕影响潘敬发挥。

    但是潘敬脸上带着毫无顾忌的笑:“三姐的对,下此可得去看看。”语气里带着刻意的笑。

    其实,她们都知道,只是打闹,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是这么着,就感觉自己像个见过世面的人物一样。

    女孩语气张扬,动作浮夸。

    但是走路时,她头朝前方、板板正正,却有些轻微的幅度,不时往左右扭动一下,确定是不是有人注意自己。

    这段戏,还有一段。

    但是朴信没接着读台词,他合上本子,自顾自点了个头:“女主角定了,男主角和其他演员怎么办?”

    张红娟很想听别人是怎么夸敬敬的,她问朴信:“朴导觉得我表妹怎么样?不合适就不用她。”

    然后,张红娟补了一句:“她还在读表演系,没毕业。”

    朴信很明显不知道一般家长炫自己娃时,都会先把娃的普通,然后等夸奖。

    朴信轻易进了张红娟的套路,点了点头:“比我之前的女演员好。我之前的女演员气质、动作和台词都很到位。但是,”他停顿了下:“你表妹比她还强。”

    张红娟满意了,云淡风轻地“嗯”了一声。

    潘敬看懂了张红娟的心,觉得她有些孩子气。

    还挺可爱。

    接下来,他们开始商量剧组的问题。

    化妆师和摄影师方便联系,都是朴信的朋友。道具已经买了一部分,有了钱,朴信就能解决其他的。

    只是演员有些问题。

    朴信没什么名气,没有公信力,预算里用于演员工资的费用也不多。

    朴信坦言:“我之前好不容易找到了男女主角,都是朋友的朋友介绍的,有一点名气,也有演技。现在再想找个合适的男演员,很难。”

    “肯定有之前当群演的,愿意来试镜搏一把主角配角,但是基本上都不合适。很多群演,是兼职,或者是找刺激的,没有一点专业能力。”

    他现在很信服潘敬的演技,因此,认为潘敬班里学生和她差不多水平。所以朴信了自己的想法:“你班里同学如果有愿意的,能不能来试试镜?”

    潘敬想到了表演课上,鹌鹑一样缩头耷脑地挨骂的同学们。她沉默了。

    过了会儿,她开口:“导演,您先去找找演员试试吧。如果实在找不到的,就列个表,我和辅导员一声。看看我们系里,有没有人来试镜。”

    朴信痛快地答应了。

    过了几天,朴信就给了反馈。

    他联系了一些公司,确实有人愿意试镜,但他看了照片和视频,只有男主角的父亲和市场里的买家这样,戏份不重要的,可以用这些人。

    像男主角以及女主角因为打架早逝的混混哥哥这种角色,气质根本不适合,而女主角的几个姐妹,就根本没人试镜。

    毕竟朴信新人导演,不吃香。很多人宁愿在大导演的剧组当个龙套,混个脸熟,也比这种草台班子强。

    朴信:“让你同学来试试吧。”

    潘敬把这部戏的相关信息发给了辅导员,经过辅导员审核通过后,潘敬把这个通知发到了班群里。

    潘敬担心同学们是为了给自己面子才来,所以没自己已经参演的事情。

    有些闲着的学生,还挺乐意来试一把。

    朴信很快收到了几个学生的试镜。

    朴信兴冲冲给潘敬打电话:“我看照片了,你们班几个孩子气质还不错,我觉得很行。”

    行,那就妥了。

    至于同学们的演技问题,潘敬叹了口气,那就只能自己和朴信一起了。

    作者有话要:  演员表:

    女主角——潘敬(兼职副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