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105章

A+A-

    那天晚上留下了一些后遗症。

    张红娟似乎把自己对潘敬的感情,更加外放了一些。

    原来,她不敢出来,怕自己踩到了什么禁忌的红线。

    现在她正大光明把潘敬的电影剧照摆在了自己桌子上。

    她的室友大为讶异。

    总感觉追星这事和张红娟不搭。

    还有卫家望。

    他这次被押送回寝室后,再次偷跑出来。

    他没有去叫自己喜欢的女生,也没有僵尸跳。

    可他把初一顶在头上,在操场跑了好几圈。

    可怜的猫猫,被吓得后续几天都食欲不佳。

    不过总算不扰民了。

    那天夜里,班里男生坐在操场边,心满意足拍了卫家望的视频。

    第二天的卫家望,除了要治疗初一的心理创伤,还要一个个叫爸爸,求别人把视频删了。

    他每次都信心满满,觉得上次醉酒是意外,每次都被证据打击到怀疑人生。

    但他相信自己,经过练习,他是个酒量很好的汉子!

    此外,他还要面对赵绝垫付的赔偿账单。

    临近期末,学校的气氛紧张了起来。

    潘敬忙碌起来。

    不只是练习专业课,还要帮表演课老师收作业。

    此外,潘敬还定期给张红娟打电话,催促她去社交。

    见的人多了,就会发现有更好的。

    不再会沉湎于过去的时光。

    还有,表演课的期末考试一定要准备起来了。

    扮演乞丐。

    这件事难不难,简单也简单。

    很多影视剧里,都会出现乞丐。

    如果服化到位的话,不需言语和动作,形象就栩栩如生。

    妆造越简单,扮演乞丐就越困难。

    潘敬想去看一看真实的乞丐。

    赵绝还在忙着兼职,宛凝和孙钦谈恋爱甜甜蜜蜜。

    房在上次路上遇到坏人之后,沉迷于练拳。

    其他人都很忙。

    只有卫家望,是真的闲。

    他沉迷于猫猫,甘愿做班里最垫底的学生。

    这样不好。

    潘敬问冯邑,有没有谁想去校外找一找乞丐时,冯邑强烈推荐了卫家望。

    “总得带他出去,就算丢人,也不能不见人。”冯邑慈祥地。

    卫家望不想出门。

    但是,潘敬给他打了个电话,语气软软的:“家望,我想在京市找找乞丐,看一看。我怕遇到危险,你能陪我去吗?”

    卫家望意识到自己被认为是个可靠的人,沾沾自喜,立刻同意了。

    前些年市容整顿过后,其实京市的乞丐已经成了珍稀物种。

    不管现在他们是去了其他地方流浪,还是有了自食其力的能力,总归大多都从京市消失了。

    潘敬和卫家望坐着地铁,到每一处不怎么繁华的地方都看看。

    溜达了一天,他们也没有什么发现。

    不过,这一天是难得的悠闲时光。

    看过路上形形色色的人后,潘敬的心情都好了很多。

    卫家望知道潘敬忙,接下了这件事:“这几天我出来找找,你去忙就行。”

    他欲言又止。

    潘敬催他:“怎么了?”

    他心翼翼:“我们的片子结果出来了吗?”

    潘敬告诉他:“还没呢。”

    他叹了口气:“我妈总想让我当大明星。”

    他倒起了苦水:“上次我和她提了一句,片子被提名的事,她就天天催我,想知道结果。”

    “她年轻时是个大美女,没赶上好会。”

    “现在,她总当不了大明星,她要当大明星的妈。”

    卫家望坦坦率率地摊:“我哪是那块料啊。”

    他就是家庭强力管制下长出来的一棵蔫巴巴的树苗。

    没长歪,已经不错了。

    潘敬点头:“要是有结果了,我立刻告诉你。你告诉阿姨也别太着急。”

    组委会可能还在审核,这是急不来的事情。

    潘敬回了学校,忙着琐事。

    三天后,卫家望就给潘敬打了电话,声音鬼鬼祟祟:“我找到乞丐了!”

    他的声音很,但又非常兴奋,像个接头成功的特务头子。

    潘敬下午就去了他的地方。

    这个地方,之前潘敬没怎么来过。

    是京市的郊区。

    潘敬到的时候,卫家望正在一家店里吃饭。

    潘敬坐在他旁边问:“乞丐呢?”

    卫家望嘴里塞了一口面,用筷子指了指外面街道的拐角处。

    没人啊。

    等他吃完这一口,才和潘敬:“得等会儿。”

    他看了眼时间:“大概三点半。”

    时间已经快到了。

    他们两个坐在店里等着。

    果然到了3点20分时,有两个穿破衣烂衫的乞丐从胡同里走出来。拿着破碗,跪在地上,安安静静等着别人的施舍。

    其中一个乞丐似乎是盲人,还有一个是独臂。

    他们刚跪在地上,过了一会儿,从另一个方向,走过来很多穿校服的学生。

    学生走近时,那两个乞丐,开始不停地磕头。

    孩子们路过,好几个都停下来,从兜里掏出来零花钱,放进了乞丐的破碗里。

    等学生们放学时间过了,乞丐们端起满满当当的破碗,疲惫地起身,离开了。

    卫家望有些感慨:“那些乞丐还挺会选地方。”

    他招呼潘敬:“我们观察下这两个乞丐吧,应该能完成期末考试了。”

    潘敬看着有点不对劲:“他们在孩子放学时来,其他时间呢?”

    卫家望没想过,挠了挠头:“可能去其他地方?”

    潘敬看着那个地方,喃喃:“怎么还流窜乞讨呢”

    他们两个约好了明天早上一起过来。

    第二天早上,潘敬很早起床,在校门口等卫家望。

    卫家望晚了一点,他跑过来,喘着粗气:“我给它们埋了屎才来的,太臭了!”

    他皱了眉,想和潘敬解释一下那股神奇的粑粑味:“一条一条的”

    潘敬看着里的油条,忽然就没了胃口。

    他们到的时候,附近学校的学生刚开始去学校。

    因此,他们又看到了那两个乞丐。

    他们两个站在墙边,偷偷观望。

    潘敬用心观察,想看下细节,但是越看越不对劲。

    “家望,”她声叫卫家望:“你看他们的脚上,是不是穿着很厚的袜子?”

    这个角度能看到乞丐的侧身,自然也能看到他们跪在后面的脚。

    早上还有些凉意,潘敬和卫家望都穿了外套。

    而乞丐们破裤子和旧鞋中间那一段脚腕露了出来,是看起来就厚实又不算旧的棉袜。

    两只脚上的袜子,都是成对的。

    这很奇怪。

    卫家望也有些难以理解,他声告诉潘敬:“我告诉你哦,你别往外,班长的袜子总是丢。他看起来人模狗样,其实脚上的袜子都不是成对的。”

    这样来,光看袜子,这两个乞丐比冯邑都体面。

    一旦心里存疑,就会发现其他奇怪的点。

    那两个乞丐,头发虽然凌乱,但是并不脏。

    他们的脸上乌糟糟的,似乎苦难的生活让他们受了不少罪,但是磕头时,衣领间露出来的脖颈,非常白净。

    潘敬按住卫家望,没有擅自行动,她默默看着,看有多少孩子给乞丐钱。

    数量竟然不少,很多孩子都从兜里拿出来纸币或者硬币。

    潘敬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们是不是真的零花钱多了,还是自己节省着,专门把钱给乞丐的?

    等上学的学生走过去之后,乞丐开始收拾破碗,收拾完了,就往胡同里走。

    潘敬示意卫家望跟上。

    他们两个隔着一段距离,跟上了那两个乞丐。

    两个乞丐走的悠悠闲闲,还不时嬉笑,但是离得远,潘敬没有听到他们在什么。

    拐了两个弯之后,乞丐打开门,进了一个院子,没了影子。

    这个院子看起来就是个普通人家。

    潘敬和卫家望对视一眼,默契地守在那个胡同尽头等待着。

    如果真的如他们所料,是假乞丐的话,那他们不会一直躲着,总会出来再次行骗的。

    他们没有等很久,半个时左右,就有人出来了。

    出来的也是两个乞丐,但不是刚刚的那两个了。

    他们穿着破烂衣裳,大摇大摆往前走。

    潘敬和卫家望赶紧躲起来,等他们走过去,潘敬和卫家望才跟了过去。

    没有走很远,附近有个地铁站。

    附近有个大学城,还有一个刚进驻企业的科技园区。

    附近的学生要去市区,或者园区员工来上班的话,必须要从这个地铁站上下车。

    两个乞丐,到了地铁口附近,找了个人流量很大的路口,就跪下了。

    潘敬记得刚刚他们走路又快又稳,但这会儿一个乞丐把腿蜷起来,缩进宽大的裤腿里,扮演出残疾的样子来。

    路过的年轻人匆匆忙忙,随就把里的零钱扔到了乞丐的破碗里。

    卫家望有些震惊:“他们这是团队作案啊。”

    不仅团队做案,还把时间规划的很好。

    先去赶学生上学的时间,然后再来地铁站赶上班族的通勤时间,不定过一会儿,他们又会去商场之类的繁华地带。

    所有人的钱都能挣。

    那两个乞丐衣服看着破,但是厚实。

    看上去是跪在地上,其实是趴着的,甚至有一个眯着眼,晒着太阳,几乎要睡着。

    卫家望气愤地:“他们这有有脚的,不觉得丢人吗?”

    确实,给他们钱的大多是学生和事业刚起步的年轻人。

    他们只能挣这样涉世未深的人的钱,但这钱到了他们里,就变脏了。

    潘敬知道每个城市,都有流浪者的收容条例。

    他们拨通了警察局的电话,明了这里的情况。

    接电话的女警察态度很好:“好,我们知道了,会处理的。”

    但是警察也了别的事情:“很感谢你们这样的热心市民,但是我听你的描述,大概知道了。那几个乞丐应该是个团伙,之前已经被我们抓到过几次。”

    “他们确实都是壮年人,身体健全,老家就在京市旁边的一个村里。家里有田地,但是受不了种田的苦,所以来京市挣这些容易钱。”

    “从法律角度来,假乞丐很难被认定为诈骗。因为要数额足够大,才能被追责,但他们每次都是钱,很难获取证据。”

    “前几次,我们都是抓了他们,直接遣送回家。但是不久之后,他们又来了。”

    女警察叹了口气:“这次我们还是会处理,教育以后遣送回家,但是无法保证他们以后不出现。”

    “如果热心市民后期又看到的话,可以告知我们。但是请不要觉得我们没有作为,我们也有做不到的事情。”

    确实,这件事很难处理。

    所以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被长期议论。

    卫家望气得一直骂骂咧咧,他们不要脸。

    潘敬也挺生气,但也没有那么生气。

    因为在不久后的未来,这个社会现象,会被技术的发展,不经意地解决。

    移动支付啊。

    大家身上哪有那么多现金。

    这些乞丐大概也做不了太久了。

    只是那些还在中学的孩子,让潘敬有些担心。

    孩子而已,能有多少零花钱?

    警察来的很快。

    正在乞讨的两个人看到警车时,立刻起身,破碗都不要了,抓起一把钱就跑。

    卫家望带着口罩,把脸捂实,装作玩的样子,堵在他们逃跑的那个胡同口。

    两个乞丐急得骂人:“你他妈!让路!”

    卫家望迷惘地看向他们:“什么?”

    一个乞丐使劲推了他一把。

    卫家望身子磕在了墙上,疼得他呲牙咧嘴。

    但是也算有点用处,潘敬使劲挥,给警察指了方向,正正好把两个假乞丐抓住。

    他们整个团伙都没逃掉,被端了个干净。

    虽之后可能还会回来,但起码现在不在了。

    潘敬带卫家望去了旁边的诊所,确定他肩膀没什么问题之后,他们简单吃了点东西。

    等到了下午学校放学的时间,潘敬和卫家望去了学校门口。

    一群穿校服的孩子出了门。

    潘敬招了招。

    可能是她看起来温柔又可亲,被她招呼的孩子没有犹豫,就走了过来。

    “朋友,”潘敬笑眯眯地问他:“你们学校门口经常有乞丐吗?”

    男孩点了点头:“是啊,有时候两个,有时候三个,可可怜了。”

    又有几个孩子好奇地聚拢过来,想知道这两个漂亮的哥哥姐姐在什么。

    “你们会给他们钱吗?”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答:“给,我们给的。”

    “给钱了,他们会叫我善良的孩子,还谢谢我救了他的命。”

    “我每天都省钱给他们”

    潘敬听着,慢慢皱了眉。

    那群假乞丐,很明显已经摸清了欺骗孩子的套路。

    孩子们,乞丐告诉他们,家里有生病的孩子,等着钱。

    谢谢孩子们的钱,他们家的孩子才能有饭吃。

    有些孩子,为了给乞丐钱,甚至会省下来自己吃早饭的钱。

    这么的孩子,不吃早饭怎么长身体?

    甚至还有一些孩子,回家骗父母交班费,拿了钱给乞丐。

    卫家望没忍住问:“你们知道有人假扮乞丐吗?有没有想过他们是假的?有没有想过其实他们家里没有生病的孩子,他们也不残疾?”

    孩子们面面相觑,有个孩子回答了:“爸爸妈妈了,有假乞丐”

    孩子的声音变了:“但是他真的很可怜,没有眼睛”

    孩子们啊,只能看得到眼前的世界。

    可能爸爸妈妈的是真的,有假乞丐。

    但是学校门口这几个,看起来很可怜,一定是真的。

    所见即所得。

    这就是孩子们的简单逻辑了。

    潘敬深深吸了一口气。

    有些事,她管不了。

    也许成年人有自己的分辨能力,但是孩子们没有。

    成年人可能会为了所谓的心安或者自身的慈悲,而施舍。

    但孩子们,是真心地想让可怜人过好一点的生活。

    善良的心,不该被浪费。

    回去的路上,潘敬问闷闷不乐的卫家望:“你愿意和我一起当次坏人吗?”

    当个坏人,去打碎一些东西,也去维护一些事情。

    作者有话要:  冯邑(穿着不成对的袜子,体面地微笑):你们俩礼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