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第 211 章
李青宏这一回来,李家算是团圆了。
就连李茂贤脸上都多了许多笑。
按照好的,李青宏他们几个轮流回边城,剩下的人留在京城,这样的话,既能轮流回家,又不耽误京城的生意。
问的差不多了,待李青宏捧起碗开始吃饭,李家人都不问了,脸上带着停不下来的笑。
等李青宏吃完饭,哥几个坐在一起开始扒蒜。
今年因为忙,李家没腌多少腊八蒜,现在有空闲了,一人一头蒜,扒好的蒜瓣被一个个扔到空盆中。
不需要多炮制,光溜溜的蒜瓣放到坛子里,用醋泡上,封好口,不久后,又酸又辣的腊八蒜就好了,到时候吃饺子倒上一点可以蘸,也可以直接吃,味道十分不一样。
李家哥几个个子都不矮,坐在家里的一样高的板凳上,都曲着腿。
因为还没到李青文的事情,李青宏用自己还带着蒜味的指头捏了捏李青文的脸,“仔儿咋跟二哥一般白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俩都闷在屋里头读了一年书。”
为了抵充那辣味,李青文不停的眨着眼睛,“没咋干活”
“那咋还瘦了。”李青宏终于将放下,问道。
他才不信李青文在家里没下田。
李青宏看到的李青文,比在京城分开时瘦了,殊不知,这是长了半年肉的李青文。
等到听了李青文的惊险遭遇,李青宏的脸色就变了,上上下下的摸了摸弟弟,一脸的后怕。
“三哥,我没事,都过去多久了”李青文劝道。
等李青宏平静下来,天都晚了,吃完面条,一家人到半夜,然后哥五个一同躺在西屋炕上低声话。
李青瑞没有脱衣服,其他哥四个躺在被窝里,哥几个躺在同一个炕上的时候还得追溯到好几年前,可以个个心里都五味陈杂。
听了过完年要一起回并州祭祖,李青宏自觉自己这趟回来的正好,他从临肃一路顶着风回家,也是累够呛,强打精神着话,不知道啥时候,李青瑞他们放缓了声音,李青宏歪着脑袋慢慢睡了过去。
看他睡着了,李青瑞跟李青卓声了两句,李青瑞下炕回厢房,孩子还,晚上需要照看一番。
因为李青宏的回家,第二天,李正亮和李正明哥俩才主动爬起来,穿着厚厚的皮衣邀李青青宏一起出去玩。
早饭是昨天撒好的年糕,切的薄薄的几片,又软又黏,蘸着糖,十分好吃。
就是这东西特别黏,刷碗筷时,得多泡泡,要不可不容易弄干净。
不过年糕顶饿,吃上一碗,干重活能捱的久一些。
李青宏出去见了村里的长辈,又去营地里面走了一遭,顺便把从京城带回来的东西给他们分了,当然,还有一包包的书信,然后被侄子和狗狗们簇拥着,到了一个土坡上面。
这个土坡早就热闹非凡,一个个大人站在上面,看着一堆孩子坐在土坡顶上往下滑。
这个坡上的雪早就被压的无比顺滑,不管是屁股坐上去,还是草席放上去,都会往下滑。
李青风一来,当仁不让的坐在了第一个,几个孩子跟在他后面,尖叫着往坡下滑。
这是村里孩子玩的最多的,当然,李正亮和李正明不一样,他们可以坐在狗狗拉的雪橇上,一则是威风,二则是消耗家里狗狗的精力。
不管天多冷,家家户户都把家里的被褥、鞋子、杯盏等等抱出来,炕席掀开,用扫帚扫房顶的灰尘和蛛,扫炕和墙上的土,东西全都弄出去,那些平时碰不到的犄角旮旯都能够的到了。
李青文他们哥几个用巾把脑袋包上,开始扫房。
拿出来的炕席上带着不少炕灰,可得一会儿才能抖落掉。
屋里头扫干净了,往地上泼点水,待细微的灰尘纷纷落下后,再把东西一点点的弄回去,放回原位。
这事起来就是上嘴皮碰下嘴皮,但弄起来很繁琐,尤其是归置东西。
方氏过来送梅干菜,看到他们这般模样,跟陈氏她福气正好,这几个子个顶个生的好。
要搁平时,方氏且得客套两句,可是今年难得一家团聚,他看到个头这么高的几个子,嘴巴也忍不住笑,索性就受了方氏的一顿夸奖。
不单房子,锅碗瓢盆也都得泡在热水里洗干净,前一天特意没有跳水的水缸只剩下了个底子,用炊帚蘸着里面的水刷洗干净,把脏水舀出去,再用木桶里的干净水,洗涮几遍。
正屋弄干净,哥几个再一同去厢房和仓房,要是从前,这里面大都是空的,最容易扫,可是到了边城,只要不是懒的在炕上哎哟的,家家户户都装满了蘑菇、松子、榛子、木耳、柿饼子还有熏鱼干,清理起来就费点劲。
今年,李青风他们去森林,弄回来不少木耳,大家伙只弄了一点吃,剩下的都攒着卖钱。
李家比别人家多的还有半个仓房的酒,这些都是李茂群拉来的,因为他家客人多,索性就弄了几车过来。
因为从前没有河,吃不到鱼,并州过来的这些人并不知道鱼如何处理,洪州来的人里面有会熏鱼的,教会了大家伙,家家户户挂了不少鱼干。
李青宏他们是特意回来过年的,买了过年用的上的红纸,往年村里的“福”字是李茂贤写,今年是李茂贤和李青卓一同写。
李青卓考过了朝廷的试,是正经八本的读书人,他们也想求个福字和对联,让自家的孩子沾沾这书香气。
李茂贤和李青卓一同站在桌前写字,看着爹爹微驼的背和鬓发中的一丝白,李青文和李青宏俩人眼睛有些热。
他们长大了,爹娘也一点点的变老了。
那厢,因为江淙和蒋立平忙,老孙和齐敏他们出去打了一场猎,拉回来的东西一半留在李家,一半拉回去收拾。
随着年根的逼近,女人们越来越忙。
因为陈氏不让姜氏下地,李茂玉娘俩过来帮忙蒸馒头,李青文他们正在贴补窗户纸。
边城种的麦跟别的地方不太一样,就算磨好几遍,依旧有些粗糙,但这也是极北之地难得的精细粮食,也是从前杨树村人没有吃过的东西。
所以各家各户不会蒸馒头的媳妇,都得提前找懂的婶子过来看一看,认真的学,可不能蒸坏喽。
同样的面,同样的水,有的人蒸出来的馒头个大,又软,又人弄出来的则是黄色的疙瘩,虽然一样能吃,但味道可不一样。
陈氏不会蒸,方氏和李茂玉动的,一口气蒸了十几锅,除了当天吃的,全都拿出去冻上。
冬天的边城,这样的天气,只要不怕冻的,什么东西都不容易坏。
然后就是杀鸡、捕鱼,本来看家里难得团聚,陈氏想杀两只羊,但看野牛肉还有几百斤,齐敏他们又弄回来那么多野味,就暂且放了羊一马。
李青风虽然是使刀弄剑的一把好,但是李青卓是杀鸡最利索的那个,他稳,准头好,鸡血都鲜少往外滴。
杀鸡的时候,李正明早早的跑了,他胆子,不敢看这些,李正颜的胆子大,她蹲在鸡的旁边,看了半天,发现这些鸡的毛不好看,就失望的离开了。
李青文也不敢杀鸡,他龟缩在灶台旁边洗鸡肠子,彻底洗干净后,把盆里剁好的肉往肠子里面灌。
肠衣口撑着桦树皮的漏斗,这东西很简单,把树皮剥开,卷成上宽下窄的样子,用线一缝就好了。
桦树皮轻软薄,用处极多,家家户户都会在春夏之交存很多树皮,缺啥东西都先想想能不能用树皮做,不能再想其他的办法。
别的不,就连李青文装珍珠的盒子,都是用树皮做的,树皮里面有一层细绒的粉,不单不会损害娇嫩的珍珠,还会让它们的光芒更甚。
肉馅是江淙剁的,料是李青文配好的,加了盐、鸡精、花椒面、白酒和糖,此时李青文撑着漏斗,江淙正用高粱杆往里戳肉馅子。
江淙劲好,不会把肠衣戳破,装肉还极快,俩人一起干活,很快,一节节肉肠便摆在了桌上。
临近过年,周丰年终于大发慈悲,让江淙歇息几日,他得了空过来,屁股都没在炕沿坐,到后屋来洗就开始干活。
李青文还特意做了一盆不放味料的肉馅,这是专门给狗狗们弄的肠,有鱼肉,也有牛肉,都是它们爱吃的。
过年前两日,刘和竟然来了,这次不单他,还有几个同伴,雪车上装的满满的,有东西也有蹲在上面的狗崽,几十条狗停在院子外头,霎是壮观。
这可是个意外的客人,李家人都知道他们救了李青文,把刘和几个人当做救命恩人一般。
刘和他们部落可没有过年这个法,并不是送年货,知道李青文要去京城读书,过来送些蜂蜜和药草,剩下的一半都是给江淙和蒋立平他们的。
周瑶一听刘和来了,披上衣服“嗖嗖”往外走,看到他拿出来的各种名贵药材,笑的比外面的日头还要亮眼。
作者有话要: 还有一更,么么哒
感谢在202-2-223:46:05202-2-2220:56: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天使:我要做一只风筝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天使:贝壳56瓶;番茄生菜40瓶;kebll、dzz、荼蘼香0瓶;藩篱大魔王、冬冬冬冬瓜5瓶;采薇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