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安1运输机
新的一年到来了,现在轴心国已经走向末日,不出意外今年战争就要结束了。
不过现在呢,苏联航空工业还是在继续的发力,这不刚刚成立的安东诺夫设计局,就接到了军方的一个研制任务,六十吨级的中型运输安一运输。
虽然这个项目看起来和伊尔十运输好像是重复了,毕竟伊尔十一运输也是中型运输,而且起飞重量还要大一些,达到了八十吨,怎么又要搞六十吨级的运输呢。
事实上这是苏联军方多方面论证的结果,因为苏联现在准备要研制空中预警了,所以八十吨的伊尔十肯定不是好的选择,那么安一呢就更适合。
预警这玩意儿,在去年就开始出现了,这便是美军的格鲁曼tbm“复仇者”鱼雷在腹装上an/aps-20雷达改装而成。
不过呢现在苏联军方可是准备搞一架大型的预警了,平台便是现在的安一运输。
所以这个任务还是很艰巨的,安东诺夫设计局可是刚刚成立的,所以这次安东诺夫更是亲自把李福平请到了自己的设计局。
随同李福平来的,还有米甜和卡拉波娃,喀秋莎她们三个女设计师。
安东诺夫把军方的设计任务书给李福平看了,李福平笑道:“看来军方的野心还是很大的呀,这么大的预警,那全世界也找不到第二架了。所以安一运输的设计,必须兼顾到预警雷达的安装。”
接下来李福平还是画了一个设计草图,这顿时就让安东诺夫他们大为吃惊,这架运输的设计与伊尔十一中型运输,大不一样,它并没有追求特别大的货舱尺寸,体阻力就较一些,另外发动,采用四台输出功率二千五百千瓦涡桨发动,最大飞行速度五百五十公里每时。
在气动布局上,更注重低空低速性能,这也是为预警研制而考虑的,当然仅仅是预警的话,产量会非常少,所以同时又更多的是考虑到运输的设计。
所以这架预警的载重能力还是不错,达到十七吨,而且最大航程六千五百公里,比八十吨级的伊尔十运输还要远,续航时间更是多出两时。
在雷达和电子技术方面,苏联一直落后于美国的,所以预警的个头也要更大才行,要不然搞双发的伊尔十一客就够了。
当然现在的预警,功能肯定是很有限的,最多也就是做一个预警雷达,无法实现指挥引导己方战斗攻击目标的能力。
事实上世界上第一架真正实用的预警,是六零年诞生的eb预警。
所以接下来李福平又把预警雷达的设计方案也一并的画了出来,这个又让安东诺夫大为震惊。
想不到李福平还是雷达方面的顶尖专家呢,安东诺夫也更加的崇拜李福平了。
预警的技术,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到了七十年代已经成为空军最重要的型之一了,可以被称为力量倍增器一点也没有错。
如果一方没有预警,而一方有预警,那双方战斗差不多的情况下,肯定是没有预警的一方要完败。
而到了九十年代,还发展出了相阵雷达的预警,比如费尔康预警,这架预警在一九九三年首飞,是世界上第一架采用相控阵雷达的预警。
只不过呢费尔康预警也是很丑的,因为它没有采用大圆桌的雷达设计,而是在头和身两侧,尾都加装预警雷达,所以看起来很怪异,就像是得了腮腺炎一样的。
不过费尔康预警,作为世界上第一种相控阵雷达预警,性能比械扫描雷达的预警,性能上有很我的优势,比如它可以探测八百公里远的海上大型军舰这样的目标,对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也达到了五百多公里。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可以三百六十度的不间断的搜索目标,还能同时跟踪二百多个目标,这种性能是非常强大的。
在后来中国也曾经引进费尔康预警,只不过被美国掐了。
在七十年代中国曾经自主研制空警一号预警,很可惜没有成功。
所以后来又引进费尔康,还是没有成功,最后只能自主研制。
而阿三呢,后来也是买了费尔康,单价三亿多美元,可以要比隐身战斗还要贵一倍。
当然了,世界上最有名的预警,还是e3预警,美国人在预警这方面,技术也是最强的。
e3预警以波音0客作为平台,空重八十吨,最大起飞重量一百五十吨,最大平飞速度八百八十千米每时,巡航速度七百八十千米每时,航程八千五百公里,续航时间十二时。
当然现在的预警,肯定是不能和以后相比的,不过以安一运输作为平台,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最先进了,比美国的复仇者鱼雷攻击平台要强太多了。
因为安一运输,采用涡桨发动,起飞重量达到六十吨,这样就可以安装大型的预警雷达,所以它的性能肯定会是最好的。
其实李福平也是很佩服安东诺夫的,因为他领导的设计局,后来研制了那么多先进的运输和客,像中**迷非常希望引进的安七零运输,它也是中型运输,但是起飞重量达到一百四十吨,最大载重四十吨以上,相当于伊尔七六大型运输了。
最重要的它有很多世界第一,比如它用的d2桨扇发动,那可是最先进的一种发动,输出功率一万四千马力,为中型运输之最。
现在安东诺夫设计局,刚刚成立就要研制六十吨级的运输,将来还不知道,会不会突破另一个位面的成就呢,到时候不定还能搞一千吨的运输呢。
李福平倒是很期待,将来安东诺夫设计局可以创造更多的奇迹。
这一次李福平来到安东诺夫设计局,也给安东诺夫提了很多的建议,为将来的发展做准备。
以后苏联军方肯定会有更高的追求,那要搞二百吨,甚至三百吨的运输,得靠安东诺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