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第 124 章
去见罗纳的人,刘嘉看着衣柜和化妆台,认真地想着自己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化什么样的妆。
当初一代美男兰陵王,因为长得漂亮,貌若好女,上战场被敌方轻视,所以要戴个青面獠牙的面具。
她不理解,被敌人轻视那不是很好吗?
骄兵必败,对面要是把自家当幼儿园朋友一样对待,粮草不带够,兵力不带够,半夜不放哨,那岂不是可以很快乐的一锅端?
算了,不能理解他们在想什么,可能对面听好打,就会激起虎狼一样的士气吧。
战场她不懂,商场她知道。
她买过一支股票,叫八菱科技,按理,是不符合上市条件的。是他们的女老总在过会的时候哭得梨花带雨,诉自己身为一个女人如何如何的不容易才有今天。
然后,八菱科技就上~市~啦~
再然后,股价一路往下走走走走走低到刘嘉以为可以抄底了,却不曾想,世间不仅有一楼,还有地下室,还有十八层地狱,一直变成st八菱
在自己没什么实权,需要别人掏真金白银,给地位给权力的时候,得让自己看起来强势一点,不然人家凭什么下血本给一个看起来就很不靠谱的人。
现在刘嘉已经独掌大权,而且是去谈投资别人的事情,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
她决定走天真少女路线,如果这个公司可以投,她可以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像那位八菱女老总那样,为自家多争取点利益。
问,就是自己有这么多员工要养,太难了,求求你们让我出一块钱,吃一个米其林三星套餐吧。
钟和馨开车过来接刘嘉,看到人的一刹那,他内心一片空茫:
眼前这个穿着粉嫩嫩少女裙的女人是谁?脸上画着粉嫩嫩的腮红,一双眼睛画得天真又无辜,好像随时会撒娇的样子。
前几天她发现顾宗华跟自己私下发电报的时候,可不是这样,今天她是想去干嘛?
上了车,刘嘉对钟和馨:“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个公司为什么找我们投资,你在旁边见行事。”
“是。”钟和馨发动汽车。
到了地方,双方坐下来寒暄,罗纳公司就切入正题,他们想要扩大研发项目,缺钱,希望刘嘉投他们的医药研发项目。
至于已经赚钱的染料部分,与医药研发项目是互相独立的,刘嘉无法从中赚到一分钱。
呵呵,这是找了个冤大头来替他们背锅呢?
刘嘉不动声色的问他们最近的研发方向是什么。
对面报了几个刘嘉完全没有听过的名字,还有几个起码得在五十年代才出现。
现在还早呢,往这里砸钱,那不就是打水漂?
刘嘉默默看着对面还在叭叭叭地给她画大饼,他们的研发方向如何如何的牛逼,如何如何的伟大。
之所以选择她,是因为她与拜耳的友好交流,既然大家都在法国,那当然投法国公司更友好,将来若是挣了大钱,法国公司不骗法国公司,一定会给她分好多好多钱的。
刘嘉连装认真听都不想装,她心中暗想:投你们还不如投拜耳,起码再过几年,拜耳就要搞出磺胺来了,器一开,财源滚滚。
医药研发是个无底洞,强大如辉瑞都有实在搞不下去而停止的项目,她不觉得自己挣得这三瓜俩枣能填得起。
等对面激情洋溢的大饼画完,刘嘉睁着一双天真无辜的眼睛看着他们:“你得很有道理,可是现在我们的现金流也十分艰难,自从战争结束之后,整个欧洲的奢侈品行业都在走下坡路,我一个弱女子,要非常非常的努力,才能勉强维持生活”
罗纳公司的代表听她这么,觉得肯定是没希望了。
不过他们这也不是第一次被拒绝,e是他们被十几家公司拒绝之后的下下之选。
他还想再做最后一次努力,毕竟公司可选的投资者名单已经没多少了,能争取再争取一下。
“我们的医学研发是很有前景的,就连隆一普朗克公司也有兴趣投资。”
“普朗克?马克斯普朗克开的公司?”刘嘉脑中浮现了络上的化学家年轻时的真正模样,那个戴着单边眼镜、大背头的帅哥侧脸。
“可他不是德国人吗?”
“不是那个普朗克”公司代表有些尴尬,解释了半天,原来只是单纯的撞名。
刘嘉随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随把罗纳和普朗克写在一起,还画了一个心,把它俩框在一起。
诶?这个名字看着眼熟。
刘嘉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这个名字,忽然想起来自己是在哪里看过这个名字的。
是稀土风波的时候。
有一段时间,“稀土”这个词忽然出现在很多新闻里,是一种可以用于顶尖军事领域和石油化工的东西。
新闻里国外如何如何压制中国,迫使中国只能以一斤稀土还不如一斤猪肉的价格出口,然后中国再以高价把稀土制品买回去。
刘嘉一时好奇,于是去看了一下八卦,中国最早没有稀土分离技术,徐光宪院士想向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买技术,人家根本就不卖。
后面徐光宪院士自己摸出了一条道来,罗纳普纳克公司觉得捂着也没什么可赚的了,于是就要拿自己稍微高了那么一点的技术来换,换的是一份权利:中国出产的稀土制品,必须优先供给法国,法国不要的部分,中国才能买给其他国家。
然后,罗纳普朗克公司变成了专攻精细化工的罗地亚集团,在世界上继续活跃到2世纪。
中间提了一嘴稀土分离技术的起源,法国一家公司在924年就已经在研究怎么分离稀土了,但是,法国根本就不产稀土。
中国占有全球稀土矿藏的大头,却一直被人卡技术卡到七十年代。
刘嘉跟化工没什么感情,但是对于中国被技术卡脖子的事痛在心头,她不会忘记自己想要主打的服装款式根本拿不齐货,因为裙子用的丝绸面料是意大利进口,中国纺织技术跟不上,意大利方面供多少,服装厂才能做多少。
既然跟普朗克还没合并,那她就先下,等普朗克合并的时候,她里也能拥有公司的股份,也许在以后能有用处。
“我不懂医学,我也从来不投我弄不明白的事情,你们除了染料和医学之外,还有其他项目吗?”刘嘉问道。
“有一些化工方面的东西,主要是农用。”公司代表回答,他不认为这个娇滴滴的大姐会对农用感兴趣,医学听起来还高大上一点。
“我想投化学部分。”刘嘉笑着,“我们中国人,对种地的感情,是祖先留下的深刻记忆。”
罗纳公司高层对会谈结果感到懵逼,让你去谈医药开发,怎么谈完回来变成农用化学品了?
不过农用与医药并没有分家,刘嘉愿意投农用的钱,也可以挪到医药开发上。对公司来不损失。
对刘嘉来,区别还是很大的,如果她签了字的合同投的是医药项目,那医药项目一旦没钱,就会来找她哭穷,她得一直往里投,不然项目结束,她的钱就是打了水漂,真投不动。
钟和馨不明白,刚开始的时候,刘嘉明明一副不想投的样子,为什么听到普朗克的名字之后,突然改变了主意。
“刘总,为什么要投这家公司?您是特别懂化学吗?”他想起刘嘉自己不懂医学,所以不投。
刘嘉没办法告诉他,自己是在打几十年后的稀土分离技术的主意。
她淡淡一笑:“不懂,只稍微认得几个化学元素,不做睁眼瞎罢了。”
“那您为什么要投?”
刘嘉严肃认真地看着他,对他:“因为,普朗克长得很英俊。”
“啊?”钟和馨不敢相信有这么儿戏的理由。
“还有,种地。”刘嘉笑着,“不仅中国人爱种地,美国人也爱种地,他们的西部大平原,南部种植园,非常需要大量的化肥、农药,现在美国人的钱都在华尔街,但是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只有土地,是世界上唯一值得去为之工作,为之战斗,为之牺牲的东西,它是世上唯一永久而真实的东西。”
钟和馨是真不懂农业,他也没有做相关的信息收集,只能听刘嘉跟他天南海北的一通胡扯。
见他虽然不吭声,但还是不怎么服气的样子,刘嘉笑笑:“要不你去问问顾宗华的意见?”
“刘总笑了,宗华早就过,公司已经转让,一切事务就由您做主。”钟和馨十分懂得做下属的本份。
他出去之后,刘嘉又看着世界地图,如果可以的话,她还想把掌握光刻技术的尼康、佳能,还有荷兰的al一并收了。
可惜,不能,佳能还没成立,al更是还早呢,尼康倒是成立四年了,可是它背后是三菱,三菱,那是什么,军工企业!
员工是什么人,是被原子弹炸了还要坚持去上班,然后再被炸一次的顶级社畜。
现在中日是什么关系,怎么可能让一个中国人悄咪咪的潜入大股东名单,还控股。
没戏,别想了,先干点别的吧。
刘嘉回到办公室,刚好郑不艾和彭举从印刷厂回来,向她汇报上一年度印刷厂的全部数据。
他俩听刘嘉接了顾宗华的公司,今天上午还跑去投资了一个跟现在业务八竿子打不着的公司。
彭举好奇地问为什么要投,他也想学习学习,这样就可以理解资本家是怎么进行资本运作,把资本进一步扩大。
刘嘉看着郑不艾:“你呢?!”
“诶?”郑不艾愣了,他怎么会知道,“我不知道,那个公司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
刘嘉哼了一声,像是对他俩,又像是对自己:“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是谁的,哼。”
彭举看着郑不艾:“谁的?”
郑不艾连连摇头:“不知道,反正不是我的。”
印刷工厂最近生意挺不错。
上次那个卖垃圾南极科普书的出社,被刘嘉安排施律师搞定了。
这家出社其实不是“远方出社”那种专印盗书和不能正规出的印刷厂,而是各种出资格和证件都是齐全的正规单位。
不过这出社的编辑水平普通不行,连续几年选题能力差到令人伤心,印出去的书都没人买,所以才被逼急了,也想借着南极探险的东风挣扎一把,于是到处抄了一堆不靠谱的知识拿出来卖丛书,却遇上了较真懂行,还有钱的刘嘉。
出社本来就快要活不下去了,这下更活不下去,老板直接宣布破产,刘嘉顺把它给买了下来。
很多人不理解她的作法,一个中国人,还不信教,思想意识都跟欧洲人不一样,只怕选题会比上一个老板更拉胯,死得更快。
“开什么玩笑,我怎么会印那些东西。”刘嘉觉得好笑。
20年代初流行的,是什么题材,是意识流啊!
她根本看不懂。
什么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看得属实一脸懵逼,何必给自己找不痛快呢?
关键是她也找不到那几位作者,上哪儿找他们要权去。
她的计划,是让出社印教辅材料,从婴儿启蒙,到幼儿智力开发,然后什么五年中考三年模拟,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肖四肖八,核心词汇谁也别跑。
不过印教辅没这么容易,得找名师来编,还要有渠道卖,这事急不得。
她已经在托人办这事了,对外先隐瞒,不能让同行知道了这条发财路,把名师先一步给抢走了。
在一次文学与艺术的沙龙上,又有人问刘嘉这个问题,刘嘉笑着:“没什么,我就印一些放在闺房枕头旁的香艳文学,总能活得下去。”
此时有一个女人过来,向刘嘉自我介绍:“你好,我叫西尔维娅毕奇,头有一本书的权,你是否有兴趣印刷?”
刘嘉起先没怎么放在心上,勃朗特三姐妹的肯定轮不到她,简奥斯汀的她也不配,马克吐温、莎士比亚这种百年一现的名家名作,想都不用想。
还能是什么书。
“詹姆斯乔伊斯写的尤利西斯。”
呃,这不巧了么!刘嘉刚吐槽过那是一本看不懂的,但是,她知道这本书的地位,以及销量。
她还知道,这本书与北回归线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起,并列为20世纪欧美三大禁书。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禁书就代表着,会有一堆人偷偷摸摸想要看,花高价也想要。
如同禁酒令一样,越禁越禁不住。
西尔维亚告诉刘嘉,作者乔伊斯9年就在美国的杂志上连载,去年月,美国报业查禁并烧了书,连载尤利西斯的杂志都被美国的“防止罪恶协会”控告,今年,又继续被起诉,要罚重金。
很多美国的出商本来想出的,结果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退缩。
“乔伊斯刚刚迁居巴黎,他找到了我,给我看了样稿,哦,我真的太喜欢这本书了,它通过对人性的意识进行剖析,展现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我认为他写出了一个时代将要面临的问题和危”
西尔维亚不吝溢美之词,刘嘉听得一脸懵逼。
最后她:“我有一个书店,名叫莎士比亚,我可以销售这本书,但是需要有印刷厂和出社,你有没有兴趣?”
刘嘉问道:“美国不允许,那法国的法律允许吗?”
西尔维亚露出一个狡黠的微笑:“我也是从美国流亡过来的人,你猜我为什么会选择定居在巴黎,而不是伦敦呢?”
刘嘉笑而不语,心想:谁知道呢,毕竟法国是世界三大美食之国,伦敦只有鱼和薯条。
她想了想:“有书稿吗?我想先看看。”
西尔维亚显然是有备而来,她马上从包里拿出完整的稿。
刘嘉随翻了翻,然后,就领悟为什么美国那边不让他出了。
那些内容,放在晋江,能锁到90%的章节以上。
诶?美国的道德水平这么高的吗?
刘嘉本来以为尤利西斯是被英国人禁的,毕竟大清之魂在大英。
再转念一想,它毕竟也是能搞出禁酒令的国家,美国人的道德可能是薛定諤的猫。
刘嘉告诉西尔维亚,自己要先找律师确认一下,这种在法国是否违规,免得下了本钱,印刷完一堆,却要被一火焚之,那就没意思了。
西尔维亚表示同意。
施律师对刘嘉想要印尤利西斯表示惊讶:“法国的印刷行业确实没有禁止这种类型的文字出,但是您这”
他想,您这个卖高端奢侈品,主打客户群是上流社会的人,怎么也会想着要出这种书?
当然话不能这么直白的塞在老板面前,施律师整理了一下思路,委婉地对刘嘉:“这种书的内容,与e的整体调性不相符合,您名下的几个牌子,都是优雅华贵,积极进取,快乐向上的路线,如果让别人知道这套书是您名下的出社出的”
刘嘉耸耸肩:“那我就把希腊古典雕塑拉出来一起骂,男神女神都不穿衣服到处跑,下流。”
施律师愣了一下:“这,这不一样”
“大家都是艺术,有啥不一样。只要相关出法律条例不禁止就行,我去安排了。”
首先要从出社走完所有的出续,出社里的一些老编辑完全不敢相信刘嘉居然要出这样一本书。
虽然吧,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那么些绮思艳想,但是,在他们心中,中国女人,就应该是害羞、纯洁、老实,根本碰都不能碰这种东西的。
中国女人,应该是被男人摸了就要嫁给他,或者把被男人摸过的砍断。
应该是守寡就得割鼻子削耳朵,绝对不能再嫁人。
跟别的男人句话,就要被装在竹篓子里,浸到水塘里淹死。
眼前这个中国女人,竟然想要出尤利西斯?
里面的不少内容,就连他们这些法国男人,也只会在私下场合谈论,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宣扬的。
这种都没法公开的东西,怎么可能好卖啊?
刘嘉笑笑:“你不懂。”
他们这些法国人,大概对中国文化有所误解,自古以来,艳情、春宫图在鬼鬼祟祟中成长,不管怎么禁,都禁不住一颗想浪的心。
从明朝的xx外传到2世纪的“此剧盘见”,还有路遇中倒拿着,还看得一脸认真的人,懂的人自然会露出心照不宣的微笑。
确定不违法违规,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谈封面设计,敲定定价,还有谈分成方式。
作者乔伊斯接连遭受打击,能把这本书放在书店里卖,已经满足了他最大的预期。
“封面、定价你们定吧,分成就按平均给我就行了。”乔伊斯到了巴黎之后,没有一家出商愿意出无删节的尤利西斯,他又不愿意自己的被阉割,于是一直耗着。
好不容易找到同样被美国政府打击,被迫流亡法国的西尔维亚,服她愿意替他出书、销售,已经谢天谢地。
其他的根本就不在乎了。
刘嘉见他一脸精神不振的样子,笑着对他:“放心,在法国出是不违法的。”
“嗯,就麻烦你们了。”乔伊斯还是不敢抱有太大的期望,只希望刘嘉和西尔维亚不要再出事,如果连法国这边都对她们进行处罚,那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正规出商还敢出他的书了。
刘嘉与西尔维亚商议先少量的印一部分,看看市场反响,如果反响好,而且又没有被文化审查当局质疑的话,那就再多印一些。
这样,就算要被焚书,那受到的损失也会一些。
所有的续都拿到了,与作者和销售方的权责问题也都谈好。
印刷厂便开工了。
负责印刷厂主要工作的是印刷爱好者郑不艾。
由于他的灵聪慧,旅法勤工俭学生的组织需要印刷的东西,都由他负责。
他自从相信刘嘉不会出卖他们之后,就听从刘嘉之前的建议,藏木于林,藏水于海。
将他们要印刷的那些传单与刊物,都搬到刘嘉的印刷厂里来印。
一来是印刷厂开印刷,天经地义。
二来是就算有人来检查,满屋子都是印刷品,也容易藏。
郑不艾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盯上了。
有人把他经常活跃于组织活动之间的事情告诉驻法公使,驻法公使在与法国当局开会的时候,把他的身份告诉他们,要他们时刻紧盯着郑不艾的行动。
彭举与丽娜时常在一起,丽娜把这件事偷偷告诉彭举,上头已经定性了几个危险份子,她希望彭举能跟郑不艾划清界线,免得自己也被抓起来。
丽娜担忧地对他:“如果你被遣送回中国,我怎么办。”
彭举一面向丽娜保证自己只跟好人玩,绝对不会被坏朋友带下水,一面把这个消息告诉郑不艾。
“你要心啊,万一在路上被人打死了,我还得帮你收尸。”
郑不艾毫不在意,嘻笑着:“你替我收尸怎么了?符合孝道啊。”
招来了彭举的追打。
在920年底的时候,旅法留学生的日子越发难过了。
华法教育会以前每天会发的五法郎维持费,已经两个多月没有发。
学生们听过几天,力主学生旅法留学生的蔡元培先生会到法国,亲自见他们,他们很激动。
郑不艾那个圈子里的人,计划印刷一些传单和资料,发给学生们,让他们完完整整地了解自己现在所处的环境,还有造成现状的原因,等蔡元培先生到法国的时候,就可以清楚地清自己的诉求。
组织会议解散之后,郑不艾便来到印刷厂准备开工,顺便再印一点私货。
他拿到今天要印的文本,看了几页,不由得脸红发烧:“啷个要印这种东西哟。”
工人们倒是挺淡定,今天要印的是英文的尤利西斯,他们是法国的底层百姓,没几个认识英文的,更没有人认识中文,郑不艾要印的啥玩意儿,他们也不关心。
反正就按着排要求排就是了,不在乎认不认识字。
深夜,印刷厂迎来一队荷枪实弹的警察,他们接到了命令,这个工厂正在印违法犯罪的东西,要他们把所有印刷物带回去接受检查,工厂当天必须停。
郑不艾和几个来帮忙的学生在警察赶来之前,已经匆匆把他们的私货藏好。
但是他们毕竟太年轻了,一通忙脚乱之后,神色慌张,脸上涨得通红,头上还有汗珠,一下子便被警察看出了端倪。
“没干坏事的话,你们慌什么?”
“我们没慌。”郑不艾的话十分没有服力。
为首的警察摆摆:“全部带走!”
警察把印刷厂里的所有印出来的纸张带回警察局,还有几个性子急,脾气暴的警察,见一个工人停的动作慢了一些,抬就用警棍打坏了一台印刷,一枚螺丝飞到郑不艾的脸上,把他的脸颊擦伤。
警察们连夜对印刷品内容进行审查。
他们接到上级的命令是这个印刷厂里正在印刷涉政的东西,结果看了几页下来,除了看不懂的一个男人脑内唧唧歪歪,其它的部分只能称之为涉黄。
跳过看不懂的部分,负责审查的几个人在翻来覆去看着那些在英国被删除,在美国被焚毁的那些章节,看得津津有味,脸上还露出奇怪的笑容。
用一句名言来形容他们这一晚上干的事,那就是:
歪歪斜斜的那几页上都写着“下流色情”几个字,他们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涉黄”。
一直到天亮,他们也没有看出更多的名堂来。
然后,他们看见了一个穿着利落的驼色风衣,走路如带风,沉着脸的女人,大步流星走进他们的局长办公室。
在她身后两步远的地方,还跟着两个穿着西装的男人。
不一会儿,局长便下令,让他们把人都放了,把印刷品都送回去,还要弄坏器警察的人赔钱。
他再怎么也没想到,那家印刷厂竟然是刘嘉的。
刘嘉是什么人,是给全法国警局提供了鲁米诺试剂的人,跟其他几个警察局的局长关系都不错,跟局长太太们的关系更是相当的好。
现在是什么时候,各位局长都憋着劲,想要等大佬退休,自己上位的时候。
自己没有办法进步的时候,最期待的就是对出错。
他下的人昨天出的错可太多了,刘嘉印刷的书虽然有点那个啥,但她是拿到正规合法批文的,他的下抓了人还能是配合调查,但是弄坏了器,这事性质就不一样了。
还有那个个子脸上那道细细的伤口,在他的竞争对眼里,那就是皮开肉绽的重伤。
昨天那个为首的警察被局长要求向郑不艾道歉。
警察觉得自己也很冤,没管好自己下的人确实是他的不对,但是这子和另外几个中国人,慌张成那个样子,谁不怀疑他们有问题啊。
“对不起,是我的错,你们按正常流程印书,为什么会紧张成那样啊?我就误会了。”
郑不艾和那几个学生一时不知道应该什么。
刘嘉挺身而出:“你不懂,我们中国的男孩子,从就要上男德培训班,看一眼女人,就得把她娶回家,随便摸女孩子的,那只就要被砍断,三岁就不能让妈妈看见自己的身体。
他们看到那样露骨的描写,当然会紧张。
看看我们这帅哥的脸,都被弄伤了,你们知不知道,有多少个女孩子喜欢他,这可是要等半个月才能好的重伤啊。”
局长心里抽抽,来了来了来了,如果这事让他的竞争对知道了,拿去到总局面前告状,也会是这个调调。可能还会被安上影响中法友谊的罪名。
最终,局长出了维修器的钱,连郑不艾脸上的那一丝看起来马上就要好的重~伤,也获赔一百法郎的医药费。
郑不艾和那几个学生表示愿意原谅警察们的粗鲁之举。再加上刚好彭举也带着好吃的过来探望丽娜,大家和乐融融的一起吃吃喝喝,这事就算过去了。
从警察局里出来之后,几人向刘嘉道谢。
刘嘉笑笑:“真奇怪,你们谢我什么。他们砸了我的厂,关了我的人,收了我的书,我来找他们算账是应该的,又不是为了帮你们。”
完便驱车离去。
另外几人不知刘嘉秉性,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郑不艾心里清楚,他高高兴兴地:“走,回去开工吧,晚上用我的医药费吃顿好的!”
作者有话要: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by
远方出社。——以前的各种神奇排的盗书,都是远方出社,果然够远,远到根本看不见。
歪歪斜斜的那几页上都写着“下流色情”几个字,他们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涉黄”。——鲁迅:“我好像不是这么的。”
局长:快拿着医药费走吧,再不走,你脸上的伤就好了!
感谢在2022-0-023:09:032022-0-02:9: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天使:一粒米90瓶;234、52425620瓶;钰米籽儿0瓶;嘉柏丽尔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