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四次国风之旅
林桐又拿起了其他的合同看了起来。
国风美少年,国乐大典,
林桐微微有些皱眉。
在看到央视的国风有新人火爆全之后,其他的卫视台也不甘落后,纷纷跟风起了国风系综艺的浪潮。
而这一次,几个国风综艺都是来请林桐去当导师的。
毕竟以林桐现在的人气,去当一个选,他们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但是,去当导师,林桐觉得自己还不够格。
在看一看其他的导师阵容,林桐就更加不想去了。
都是一些这些年来在人气比较的年轻人,这样的节目,从导师阵容就能看出来,这就是糊弄事啊。
随将这些合同扔在了桌子上,拿起了最后一份合同。
看到这份合同的时候,林桐的脸色不由的一紧。
国家宝藏。
央视这两年来精心打造的文博探索节目,将华夏那些最珍贵的文物,用前世今生的方式展现给华夏以及全世界的观众,让大家知道华夏文明的形成以及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今年,国家宝藏已经来到了第三季,之前的几期,展出了国宝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撼,那些都是根本不可能出国展览的国宝,绝对的价值连城。
看着合同中对于自己的邀请,林桐的不由的有些感动。
这次能够邀请自己,是因为总导演无意中看到了自己的京剧书法,顿时惊为天人,正好,接下来有一期节目中,就有书法的展示。
总导演一直在寻找会书法的演员,但是找了好几位,都不太符合他心中的那个形象。
在他看到林桐一边挥毫一边唱戏的时候,顿时心中的那个形象和林桐重合在了一起。
于是,就有了这次的邀请。
林桐一脸认真的拿着这份合同,道,“盈盈姐,我选择这个!”
崔盈盈接过来一看,点了点头,道,“这个确实不错,很符合你的气质,这个节目对你来,也是一次不错的历练,不过,华夏好歌你必须要去,这是倾城姐的意思!”
毕竟吕倾城签下林桐就是为了把林桐打造成为一个歌王,甚至曲爹,所以,参加华夏好歌是林桐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
“行了,那我现在就去回复对方,你也准备一下,估计明后天,国家宝藏就会开始录制了。”
回到自己的家中,林桐轻轻的舒了一口气,连续的奔波两地,全身心的演出,让林桐感觉到了深深的疲惫。
靠在床上,林桐感觉了浓浓的困意袭来,忍不住闭上了双眼。
第四次国风之旅马上开启,请宿主做好准备。
在林桐沉睡之前,一个械的声音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等林桐睁开双眼的时候,看着周围的环境,顿时有些茫然。
忽然,一股陌生的记忆涌进了林桐的脑海中。
李亨,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的第七位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林桐是再熟悉不过了,贵妃醉酒的男一号啊!
没想到自己竟然成为李隆基的儿子,这就有意思了。
今天,正是公元45年,天宝四年。
他现在所在的地方,正是长安城的皇城之内,兴庆宫中。
“朕打算要篆刻孝经于石碑之上,希望我大唐万世昌盛,以孝治天下。”坐在龙椅上的李隆基淡淡的道。
“圣人此举,必被万世称颂!”一个面白无须的太监赶紧在一旁谄媚的道。
高力士,唐玄宗身边最得力的宦官。
看着如此懂事的高力士,唐玄宗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和高力士对视了一眼,两人眼中有些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意思。
别人捉摸不透,但是不代表林桐不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情。
现在是45年,杨玉环就是在这一年成为的杨贵妃。
而李隆基刚才所的“要篆刻孝经于石碑之上”,也是一桩千古以来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事情。
唐朝的历史大家都清楚,李隆基的得位也不是那么的光明正大,两次兵变,杀伯母韦皇后,诛姑姑太平公主,立父唐睿宗,后又黄袍加身,史称唐玄宗。
为了避免让后人诟病自己,于是宣布以孝治天下,诏令天下每一家都必须有一本孝经,让自己的孩子们更是要天天的诵读。
孝经相传乃是文帝孔子所著,以孝道为中心,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
而据李隆基当年颁布这个“以孝治天下”并不是单单是为了堵住后人的悠悠之口,而是为了得到杨玉环。
因为当初杨玉环是李隆基儿子寿王李瑁的夫人,但是被李隆基看中了。
李隆基为了杨玉环那可真的是茶饭不思,被高力士得知,于是高力士进言,令皇子们研习孝经,以启发寿王以孝道为重,献出杨玉环,李隆基欣然允之,并对诸皇子解释:“孝之精义乃在于顺,顺者,以父母之愿为己愿,以父母之想为己想。”
最终,在高力士的进一步谋划下,杨玉环离开了寿王,成为了道姑。
在45年,李隆基立孝经碑后,诏玉环还俗,册封贵妃。
特殊任务:宿主可代替玄宗,亲自书写孝经,完成后可获得兰亭序真迹。
“嘶——”林桐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兰亭序,千古第一行书,后世无数的书法家都无不希望能够一睹真颜,但是流传于世的全都是摹本。
因为正本早就随着唐太宗李世民的去世而消失不见了。
而如今,自己竟然能够得到这篇旷古烁今的真迹,这怎能不让林桐热血沸腾呢!
“嗯?亨儿,你怎么了?”龙椅上的李隆基一眼就看到了情绪不太对劲的林桐,于是询问道。
这个时候的李隆基,已经开始有些刚愎自用了,对于自己的这位太子,虽然很喜欢,但是心中也是有几分防备。
林桐赶紧收摄心神,沉吟了一下,一脸真诚的看着李隆基,道,“父皇,我希望能够帮助父皇篆刻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