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打麦场
对于种地吃饭的农民来, 收麦是天大的事情,就连学校也放假了,麦忙假。
二大爷这些老师们收麦去了, 学校里的孩子们也收麦去了, 那些没上学的孩子们,能帮忙的不能帮忙的, 全到地里去, 村里很少有人。
二老太爷没有时间给几个孩子上课,从割麦的第一天起停了课,大丫和二丫最努力, 她俩心里攒着一股劲,一定要从三年级开始念, 念了就得跟上, 俩人弯腰割麦子的时候不忘背书。
三丫和四丫受她们感染, 也跟着一起背,几个丫头一边背一边想字该怎么写, 背的是二老太爷教的笠翁对韵。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 雨霁晚霞红……”
张秋果弯腰给麦秸秆捆, 用膝盖压紧之后拦着上半截系住,一捆一捆好, 拿起镰刀又去割麦。手里是金灿灿麦子,耳边是孩子们齐声的朗诵声,张秋果不由自主的笑了。
咸呼呼的汗水瞬间流到嘴巴里,眼睛也糊住了,看不清东西,她拿着脖子上挂的毛巾使劲往脸上一擦,迎着麦继续往前割,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往年爷没有下地,不是不想,是他干不动地里的活,他把地分给了老大和老三。
今年爷在家坐不住了,似乎人有精神气以后,身体也跟着精神,他觉得自己能干活了!
跟奶商量:“咱给老大帮一天,再给老三帮一天,行不行?”
怕孩子怪罪,当父母的不能偏心,这点爷做的挺好,比如以前,要骂一起骂,甭管骂的多难听,三个儿子一起受着,反正不给他生孙子,都是不孝子!
现在呢,除了不种地的老二,老大和老三他一样对待,要帮都帮!
你他偏心哪个?他偏哪个都不成,老大腰不好,老三看着是好的,可他不敢让老三拼命干,怕老三像那蜡烛一样,熬着熬着人就突然瘫下去,没了。
爷和奶走就走,头上带着草帽,手上拿着镰刀,还拎着一个水壶。
乡亲们见了笑哈哈的提醒:“二叔,今年咋下地了?再晕地里咋办?你还是回家歇着吧,地交给俩儿子就成。”
爷如今脸上也有了笑色,:“不会!”
又有人:“老二哥!你家几个孙女不得了啊,一边割麦一边背书,刚才我听见了,几个丫头背的好,有出息啊!”
“要我最有出息的还数七丫,这娃最聪明,聪明娃有出息,以后能当大官!”
爷笑的合不拢嘴,一点也不觉得头晕,觉得身上有劲的很!
以前呐,死他也不敢想自己家孙女有出息,现在啊,他就喜欢听这些话,晚上睡觉的时候一想到七丫又乖又聪明,上边几个姐姐凑合还行吧,想着想着做梦都能笑醒。
他自己乐归乐,不敢跟人狂,怕折了孩子的福分,每当听到别人夸自家孩子,笑的见牙不见眼,还得摆摆手跟人:“还呢,泥蛋子一个,夸她干啥!”
走着走着就到了大爷家的地,别人家地里热热闹闹,几个人并头割,割完一块再割另一块,大爷家不行啊,他腰不好,弯不下去,要是使着呛劲硬干,晚上能顺利躺下,第二天腰疼的保准起不来。
大爷只能坐地上,一点一点慢慢割,割几把往前挪一点,屁股底下放着一个麦秸秆编的铺垫,怕把裤子磨坏了。
奶心疼啊,老天爷咋就让她家老大坏了腰!
她家老大多好的人呐,咋要受这份罪!奶心疼死了!
走过去跟大爷:“老大,你歇会,娘给你割!”
爷也过来了:“去歇会。”
他俩老胳膊老腿一起上,并排割着大爷前头的麦子,不一会大爷前头就空了。
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
大爷心酸的不行,他都多大年纪了,大闺女都给他生了外孙,结果他不争气,本来应该赡养爹娘,结果倒好,还反过来让爹娘替他操心,看着腿脚不利索依然一把一把给他割麦的爹娘,大爷心里难受。
爹把地看的跟命根子一样,他要是能下地,前几年咋可能把地分给他和老三?
大爷不愿意闲着,他不用歇!
年迈的爹娘在前头挥镰刀,他哪能歇呢?
大爷跪在地上捆麦秸秆,吧嗒吧嗒的水滴在地上,除了他自己,谁也不知道那是汗水还是泪水。
大娘把她那半边割完,掉头迎着大爷的这半边割,抢收抢种的事耽搁不得,大娘必须得拼命干。
每当这个时候,她就特别羡慕那些有儿子的人家,不但儿子可以帮忙,娶进来的儿媳妇也可以帮忙,生下的孙子和孙女会在地里跑,一家人齐心协力热热闹闹的,哪像她家,累死累活,冷锅冷灶。
她抬起头望一眼前头,看还有多远能割完,结果看到大爷前头的两位老人,大娘吸着鼻子笑了,刚在哇凉哇凉的心突然热乎了。
她这才到哪跟哪,上头爹娘还好好地,她还能干,至少还能干一二十年!
这一大家子有一个算一个,能麦场的就只有郭建设,往年他白天守摊子,晚上麦场,麦场好了就睡在场上,迷迷糊糊睡一会,又得赶紧抓鱼去卖鱼,卖鱼回来继续忙地里。他都累成这样了,大爷不愿意麻烦他,用麦子换一个大西瓜,请别人帮忙场。
今年郭建设提前招呼,他帮大爷,让大爷不用找人。
大爷还是换了一个西瓜,带到场里给爷奶和孩子们吃。
麦场这天,郭建川和李娥回来了,俩人请了一天假,这是第一年李娥比郭建川还着急,没到收麦的时候就经常嘀咕,催郭建川请假,她自己也请假。
原本爷的,大爷家的,还有郭建设家的,地有一块是挨着的,麦场要三块,各家收各家的,分了家,麦子不好弄混。
郭建设在外头的那几年,爷和大爷场。
现在爷不种了,地给了两儿子,就轮到大爷和郭建设场。
为了图方便,可以相互照应,选了两块相邻的地,下了两块四四方方的麦场。
结结实实,平平整整的麦场上铺上新收的麦子,他们要在这里晒麦子,脱粒,扬麦粒,一直到麦和壳分离,完完全全晒干了才能把麦装在袋子里拉回家。
每一项工作都是累人的活,难为李娥和郭建川一样不嫌累,两口子帮忙麦场,帮忙把已经割好的麦子拉到场里,一直干到天黑,被奶喊回家吃晚饭,奶下了面条,给俩人窝了鸡蛋,抓了两头腌大蒜下面条,两口子吃完,要骑着自行车回县城。
“明个要上班,曼曼在家等着,现在不回去不行,星期六星期天我俩再回来,到时候帮忙一起割麦子。”
收麦子不是一天两天的活,他们这一大家子至少要割一个星期,晚上就在麦场里睡。
家家都有人在麦场里睡,毎隔不远就有一个麦场,一到晚上,那比白天还热闹,大人们唠家常,嘻嘻哈哈,越唠越亲热,孩子们闹闹,聚在一团,时不时的尖叫。
郭建设躺在麦场的席子上,枕着胳膊看星星,真的,好几年了,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清闲的歇着。
不用急着赶路,不用急着撒网,也不用愁着卖鱼,别人割麦是农忙,对他来,反而是一种缓解,难得能歇着。
大丫二丫大了,不跟别的孩子疯。
三丫和四丫也不去,她们以前独惯了,现在不爱跟人玩。
四姐妹坐在一块背书,借着月光在地头的地上划拉不会写的字。
五丫和六丫跑去捡麦穗,俩人捡上瘾了!
张秋果絮絮叨叨的把人逮回来:“晚上看不清,都不许捡!麦茬子扎到脚咋办?你俩捡的麦子不够去卫生所巴子!”
五丫六丫老实老实回来,心里还有点委屈,不管对不对,只要被爸妈了,总会有点委屈。
大丫喊她俩:“过来一起背书,我检查你们会不会写。”
俩人一前一后走过来,挨着大丫坐下。.
二丫捂着嘴巴:“五丫,你明个别做辣椒炒鸡蛋了,你看我这嘴,里面起泡,嘴角烂了。”
五丫有点为难:“可是爸喜欢吃。”爸都夸她了,得了爸的夸奖,五丫一天炒两顿辣椒,中午辣椒炒鸡蛋,晚上鸡蛋炒辣椒。
两个菜有啥区别?
中午的辣椒多鸡蛋少,吃面条就着吃好吃,晚上辣椒少鸡蛋多,就着馍当菜吃。
五丫和六丫怕辣,她俩吃的少,上头四个姐姐吃的多,大丫三丫没事,二丫上火了,四丫也上火了。
四丫上火也爱吃,烂嘴角她可以忍,只要菜好吃就行。
二丫忍不住了,烂嘴角影响她背书,跟五丫抗议,五丫居然还犹豫,二丫只好找郭建设:“爸,你上火吗?”
郭建设难得给孩子们断官司,他其实没上火,可是不能让哪个闺女伤心啊,只好:“哎呀,咱五丫做的饭太好吃了,爸没忍住,吃多了,也上火,嘴角疼。”
五丫这下反省了,:“那我明个不炒辣椒和鸡蛋,我炒其它的,等过两天爸不上火了,我再给爸炒!”
“好好好!五丫炒啥爸都爱吃。”
这下大家都满意了,二丫笑,五丫也笑,大丫三丫她们都跟着笑。
笑完了大丫领着几个妹妹背书练字,皎洁的月光照在地上,她们一笔一划的用树枝子划拉,写的很认真。
郭青云睡着了,她年纪,精神不够,白天在地里晒一天,来来回回家里地里走了几趟,累坏了,往凉席上一趟,没一会睡着了。
张秋果时不时给她擦汗,拿着蒲扇一下一下的扇着。
等郭青云睡醒的时候,麦场上大部分孩子已经睡了,少数的孩子嘻嘻哈哈玩耍,时不时被大人呵斥几句,大丫几个孩子还在学,遇到不会写的字,她们问七丫。
家里每个人都知道,七丫脑子最好使,家里姐妹加一起比不上她一个,二老太爷教的东西,她们得记好多遍,七丫不用,七丫记一两遍就能记会。
在二老太爷家学完新课程,回家不会的问七丫,等全部学会了再睡,第二天再学新的,晚上再找七丫复习,所以姐妹几个学习进度很快。
二老太爷作为老师,稀罕七丫稀罕的不得了,神童啊!哪个老师能抵抗的住?恨不得捧手心里。
何况这还是自家孩子,那就更不一样了,家里只要有好吃的,必须得给七丫留一份,等她来了给她吃。
二老太的糖稀,自己孙子都舍不得天天给喝,她却天天给七丫冲着喝。
大丫几个没有,大丫几个不生气,她们又不是不懂事,要是天天吃,她们几个都吃,多少糖稀都不够她们吃!给七丫就行,七丫早产,好不容易养这么大,每一个姐姐都记得七丫时候那么一点点的大,没奶吃又生病,差的熬不住的事情,巴不得天底下的人都对她们家七丫好。
她们对七丫唯一的意见就是喝绿豆汤的时候,七丫不让放糖精,熬稀饭也不让放,七丫糖精味不好,她不要吃,也不要大家吃。
唉,都是二老太的糖稀太甜了,把七丫的嘴巴养刁了!
看来她们家今天也得熬糖稀,多熬点给七丫喝。
郭青云不知道几个姐姐偷偷算好了,等收红芋的时候,给她熬糖稀!
郭建设和张秋果疼孩子,这点事情她们姐妹做主就行,不会被,不像别人家搞不好就挨骂,糟蹋东西!
郭青云蹲在地上,的一团,认认真真教几个姐姐写不会的字,一边写一边笔画,教完之后,大丫把她搂在怀里,接过张秋果的蒲扇给她扇。
二丫把带来的薄荷叶拿过来,招呼几个妹妹涂,她先给七丫涂,再给自己涂。
郭青云抹了薄荷精神了,从大丫怀里跑走,找她爸去了。
“爸你别躺,你趴着!”
郭建设不知道她要干啥,反正他听闺女的,闺女让趴他就趴。麦场上光滑的很,席子铺在地上很平整,趴着躺着都不会硌到。
郭青云脱了塑料凉鞋,光着脚巴子给郭建设踩背,一边踩一边问:“舒服吗?”
郭建设知道了,原来七丫是要找他玩!
那玩吧,人家孩子喜欢在场里滚,他家这个喜欢踩他的背,别,踩的还挺舒服。
爱踩就踩吧,七丫高兴就成,只要七丫高兴,哪怕揪着他耳朵踩肩膀都成!